卓文君:渴望愛情,也要保持清醒

2021-02-13 叄叄兩兩

05 美麗而聰慧— 卓文君

看100位奇女子。

讀100本有趣的書。

深知100種不同的人生。

文 / 陳大右

在這世界上,有兩種女人最是撩人,一種美的令人驚豔,一種是有才到令人欽佩。前者以陳圓圓、蘇小小為首;後者以李清照、上官婉兒為尊。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女子,既有著令人難以忘懷的容貌,又有著讓人欽佩的才華,更上演了一場千古傳奇愛情。

 

01  願得一心人

 

卓文君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白富美。

在劉歆的《西京雜記》中曾用了這樣美好的句子來形容卓文君,「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滑若如脂。」

一個姑娘貌美,膚白,笑起來也特別好看,可想而知多少人愛慕她。

她的父親卓王孫是臨邛當地的富豪,家境富足。老父親特別疼愛自己的小女兒,17歲的時候把她許配給了一戶好人家。

然而好景不長,卓文君嫁過去不到一年,丈夫就病死了,她只好搬回家住。第一次婚姻的倉促,卻沒想到促成千古傳奇愛情。

回到娘家之後,府上愛慕人士絡繹不絕,但是卓文君卻始終未曾看上。她知道自己想要找的人,必定是心意相通的。

當然,這個人不久之後就出現了,他就是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是個出生貧苦的窮小子,但是他從小喜歡讀書,而且能談得一手好琴,還能寫的了一手好賦,是小有名氣的才子。

有一次,司馬相如來到了臨邛,拜訪自己的好朋友王吉。在談論中,好友和司馬相如聊起了首富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是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聰慧美麗的女子。

好友知道司馬相如未曾婚假,想著和他真是天生一對的金童玉女。

這一番話,也悄悄地留在了司馬相如的心裡。

 

02 勇氣和膽識,是獲得愛情的來源 

卓文君後來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詩《白頭吟》,裡面有一句話被廣泛流傳。「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這是世間大多數女子,最期望的幸福。卓文君也不例外,一個女子不求榮華富貴,只希望能找到真正懂自己,疼愛自己的夫君,一心一意,相伴到老。

當然,這個幸福也正慢慢的靠近她。

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經常會邀請一些文人雅士來府上小聚。這一天,司馬相如和好友也一同被邀請。卓文君對於司馬相如之名,早有耳聞,那天她悄悄地躲在屏風後面。

不一會兒,卓文君就聽到有悅耳之聲傳入。她從小精通音律,知道那是一首《鳳求凰》。

不知不覺中,她秋波流轉,微微一笑,有一種不知的情愫在心底蕩漾開來。原來如此!她聽出了琴中之意 !

所謂知音人,自然是聽音律而知其意。她被喻為「凰」,他是「鳳」,他在「求」她。如此大膽又真摯的愛,撩動著卓文君的心弦。

卓文君不知不覺中掀開了一角簾幕。


愛情難以遮掩,它秘藏心頭,卻容易在眼睛裡洩漏。她一抬眼就看到了,一雙清澈如許的目光,明亮又深情。清俊的少年,溫潤如玉,在清幽的琴聲中,真是美如畫。

「司馬相如。」她輕聲念到。他的瀟灑、他的才情、他的風度,都與她想像中要更好,這一切都令她心折。

古龍曾說,友情是積累的,愛情卻是突然的。愛情往往在一瞬間發生。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就在一瞬間,彼此了解,他懂她,她亦知道他對她的情。

就在當天晚上,卓文君下了一個決心,一個締造中國古代愛情傳奇的決定——夜奔相如!

卓文君對待愛是果敢的,她知道父親的反對,但是她認定了,不管富貴貧窮,生死患難,她都願意去追隨。

史書上這樣記載,「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

那一夜,於尋常百姓而言,是平常之夜。卻在千百年後,令無數人為這小小女子的膽識和勇氣而欽佩。

 

03 有能力時享受,沒能力時自立

 

「當地首富之女,為了一個男人連夜逃走。」第二天消息便傳開了。這是在千百年前的封建社會,不僅離經叛道,也是傷風敗俗之舉。父親卓王孫大怒,毅然決然的斷絕了父女關係。

卓王孫是心疼女兒的,一再希望能給女兒找個如意郎君,可是女兒而上的是個窮小子。

卓文君卻不懼怕這一切。她雖是個熟讀詩書的大家閨秀,卻也遺傳了父親的經商頭腦。從小便知,一個人有能力方可享受,沒有能力時,只好自強。

於是,便有了卓文君「當壚賣酒」。

司馬相如雖然憐惜她,卻也拗不過她。他能做的,是陪伴。穿上粗布衣服,成為她的酒爐跑堂。每每忙得精疲力盡,兩人相似而笑,便也是幸福。

司馬相如經常問卓文君,「你會不會後悔?」

卓文君一如當初,「不會。」

她不懼怕生活之艱苦,只要所愛之人彼此連心,這一切她都不怕。也許幸福就是如此,別人眼裡的幸福不會是你自己的幸福,彼此想起就能滿足,才是自己真正的幸福。


有情飲水飽!那段時間,應該是卓文君和司馬相如最幸福的時光,兩個人在閒暇之時琴瑟和鳴,對酒當歌,心意相通。

 

雖然卓文君不畏懼辛苦,但是他的父親卻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實在不願再看到女兒受苦,於是上門求和。

可憐天下父母心,卓文君看到老父親登門,也是泣不成聲。父親給了錢又幫女兒顧來了僕人來伺候他們。卓文君知道,她想要的幸福已經都達成了,但是卻不知道她婚姻的裂痕已經慢慢生長。

她深愛的男人,卻不再似她為「心上人」。

 

04 不乞討的愛情,才是對自己對大的尊重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這樣美的《白頭吟》,其實是訣別。

詩中還寫到"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多麼的從容,既然你如此,那就好聚好散吧,「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我們兩人就在此別過。

卓文君這位奇女子,不乞求,不哭不鬧,你已變心,那也無須再多言。

再說到司馬相如變心之前,其實兩人的幸福生活馬上要來臨了。

當時,漢武帝繼位,無意中讀到了司馬相如所寫的《子虛賦》,其文詞藻華美,氣勢磅礴,非常喜歡。他當時以為這位作者已經不在,和身邊大臣感嘆道,「真是個才子,可惜沒生在這個年代。」身邊有人答到,「作者是司馬相如,是我的一個同鄉。」

漢武帝又驚又喜,立馬召見司馬相如。

得到消息的卓文君比司馬相如還高興,她欣賞丈夫的才華,如今終於等到出頭之日。她幫司馬相如收拾好行李,揮手目送丈夫。

此去一別,卓文君便開始等待丈夫歸期。在等待的日子中,又收到了頻頻好消息,司馬相如為漢武帝作《上林賦》,令漢武帝龍顏大悅,立即為他賜官。

曾經一貧如洗的司馬相如,終於憑藉才華加官進爵,功成名就。是啊,卓文君是沒有看錯他夫君的才華,但是卻看錯了他的為人。

卓文君深知京城繁華盛世,良辰美景頗多誘惑,司馬相如又是才華橫溢,風流難免,然而她依舊堅信,他的夫君決然不會有二心。


她思念遠在京城的丈夫,獨處的時光用曾經的回憶來填補。只要兩人心意相通,即便分割兩地依然不寂寞。

但是,這一切的堅守被一封信打斷了。卓文君收到了司馬相如的信。

信上面,只有寥寥幾個字,但是卓文君卻心如死灰。「一二三十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唯獨少了「億」。

卓文君當然懂。「億」同「憶」,他對她已經無「憶」可言,他的心中已經不再有憶。

他,想要納妾。

卓文君痛徹心扉。這就是她曾經放棄一切,決定生死不相離的男人,他忘記了曾經與她相守的諾言,他對她不再是「一心」。

卓文君心痛,卻也決絕。一如當初,她投奔與他。如今,也是一刀斬斷情思。

她不曾後悔,不曾抱怨,她只是把自己最純真的愛,最堅貞的心,寄於筆墨,傾訴紙上,她把「一二三十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這些數字貫穿於筆下,寫下了精巧絕倫的詩詞。

「一別之後,二地相思,雖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她告誡天下女子,"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她冒天下之大不韙與他私奔,視他為知音,知己,珍重之人,可是如今愛情卻已遠去,既然如此,那她也絕不留戀,只願瀟灑放手。

不苟且不將就,這樣的氣魄與坦蕩,早已超越了世俗男子的胸襟與膽識。

 

05 所有的一切,自有安排

後來,讀到過杜甫的一首詩,名為《琴臺》。「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雲。」

琴臺就是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傳奇故事發生的地方。這首詩亦是杜甫來讚嘆文君的果敢與決絕,敢愛敢恨;也嘆相如年老久病,深懷對文君之愛。

當然,才情如司馬相如,又怎會不知妻子的膽識。

卓文君的信一寄到京城,司馬相如便自愧不已,立即快馬加鞭回到了家中,乞求妻子原諒。文君知曉丈夫的回心轉意,便也諒解了他。

自此之後,晃晃歲月。兩人始終如一,相伴到老,至死。這也應了那句「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人生若只如初見。再回首,那笑眼盈盈女子夜奔清俊少年,千百年後,已成為一段愛情傳奇。

在這樣的傳奇故事中,我欽佩卓文君的膽識與聰慧,純真明媚,永遠相信真愛無價。為愛而生,卻不乞憐愛情;生而富貴,卻不獻媚生活,堪稱一代奇女子。

 

願天下每一位多情的女子,都能獲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渴望愛情,卻也不依附愛情。在充盈的愛情中,清醒自知而獨立。

 

 end

 

 此文章為大右拾荒原創!

插圖來源:張有彩繪彩色連環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往期文章:

上官婉兒 | 蘇小小 | 袁泉 | 婦好 | 愛情 | 讀書 

人生、情感、讀書,太多不知道的事兒,

大右想和你一起撿回時間,

慢讀100本書,深知100種人生。


相關焦點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第二度他又奉命出使巴蜀這一次回到成都他受到當地士紳熱烈的歡迎,他的一篇」難蜀父老」以解答問題的形式,闡明為什麼要和少數民族相處的道理,文章蒼勁優美,說理透徹,成功地說服了眾人,使少數民族與漢廷合作為開發西南邊疆作出貢獻,可惜好景不常,有人告發他接受賄賂,因而被免官。
  • 願得一人心:李行亮的歌聲和卓文君的愛情!
    有人說,李行亮的歌就像一個悽美而又甜蜜的愛情故事。他的歌詞更像是一本經歷歲月滄桑而又保持一絲稚澀的青春筆記,他的歌更像是一部時光留聲機,它能帶領我們回到曾經美好而又充滿遺憾的時代。小時候,我們翻開故事集時會羨慕那些作者能寫出這麼精妙絕倫的故事。
  • 卓文君是否被司馬相如拋棄?卓文君最後結局怎樣?
    席間,司馬相如彈奏一曲《鳳求凰》表達對卓文君的愛慕。卓文君聽出琴中之音,兩人的心貼得更近。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遭到了卓王孫的反對,兩人私奔。因為生活的窘迫,卓文君開設酒肆當街賣酒,日子十分清貧。卓王孫疼愛女兒,進行救助,夫妻倆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司馬相如進京趕考,卓文君一直在老家等待著夫君歸來。後司馬相如因為《子虛賦》聞名京城,得到皇帝賞識。
  • 卓文君《白頭吟》
    之所以說存疑,是因為學術界到現在也沒有確定,這首詩的作者是不是就是卓文君啊。就我個人而言,從情感上,我願意相信它就是卓文君所作。事實上,我們上一回講了《上邪》,講了漢樂府中那為愛情痴狂而決絕的女子,但我覺得所有的愛情中的視野,從漢樂府中的《上邪》,到敦煌曲子詞中的《菩薩蠻》,從「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到「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
  •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從三首古詩代表著卓文君的三首愛情
    這其中的當壚女子其實是一個用典的手法,寫就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卓文君作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的詩詞一直為人所讚賞,但最被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她和司馬相如之間的愛情,他們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也恰好誕生了三首舉世聞名的詩詞,下面小編就利用這三首詩詞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卓文君的愛情。 一、 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 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連杜甫都誇讚的婚姻真的那麼完美?
    在臨邛,她的父親卓王孫是無人不知的大富豪,由於世代善於經商,到卓王孫時,家裡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珍寶無數不說,還有許多僕人。對女兒,父親確實疼愛有加。從小便請人教她彈琴、畫畫,卓文君非常聰明,不管學什麼都是一點就透,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女。年歲漸長,她的顏值也越來越高,眉目如畫,皮膚白皙細膩,笑起來十分好看。如此才貌雙全的女子,可想而知會有多麼討人喜歡。
  • 差點被棄的卓文君:愛要奮不顧身,婚姻卻要智慧
    文君不知道的是,那席上金口不開的司馬相如不過是口吃,不便開口罷了,還有司馬相如赴宴是早有預謀,自從步入臨邛就經縣令支招步步為營演了一齣戲為了獲得卓文君的芳心。卓文君自然奮不顧身一頭扎進了這張愛情大網裡,她眼裡心裡只有愛無關其他。關於卓文君的美貌和才氣司馬相如也是有所耳聞。
  • 面對愛情的誘惑,他為什麼能保持清醒的頭腦?
    在《半生緣》裡有很多的人物穿插其中,兩代人的愛恨情仇幾乎充滿悲劇色彩,但是唯有一個人是幸福的,也唯有這個人在面對愛情的選擇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最後事業愛情雙豐收!他——就是世鈞最好的朋友許叔惠。
  • 卓文君的愛情觀: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這位女子便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後人修改了幾個字之後寫入了歌詞,變成了如今我們經常聽到的「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了。其實西漢才女卓文君的《白頭吟》被改成這句歌詞,雖然改動只是兩個字位置的調換,卻完全違背了原詩的本意!「一心人」和「一人心」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本來女性獨立的愛情,卻被演繹成了如今一廂情願的「舔狗」。為什麼這麼說呢?
  • 卓文君: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女人的決心
    於是,卓文君說:「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她為愛痴狂,夜奔司馬相如,卻也活得清醒,在得知郎君變心之後,一紙訣別書,要與之長決。曾經,白茶清歡無別事,她在等風也等你;後來,苦酒折柳今相離,無風無月也無你。
  • 卓文君卓爾不群
    是人才終歸壓不住,或遲早總要冒出來。漢武帝讀到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興奮不已,立即把他召來,給了他個官做。接著,卓文君馬上提出分手,一刀兩斷。寫了文學史上著名的《白頭吟》:       皚如天上雪,皎若雲間月。
  • 四川四大才女(2)|卓文君:敢愛敢恨的才女
    她不相信,自己這一世的命運,要牢牢系在死去的丈夫身上,從此餘生都要在陰影下苟延殘喘,受盡白眼。她相信上天的恩慈與仁厚,會指點她走上另一條路,讓她能自主命運之路。恰似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卓文君愛上司馬相如,愛得清醒而理智,他是她文學的知音,藝術的鴛伴,她知道邂逅的可貴,如同茫茫天際,兩顆孤星的遇見。
  • 面對愛情,依舊能夠保持清醒理智的星座女,不會被蒙蔽雙眼
    即便是面對愛情,也能夠保持清醒和理智。 01水瓶女 首先要說一下,水瓶座能夠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愛情對別人來說,或許在他們的人生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分量。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感情危機:大家都是俗人,終究逃不過錢和性
    司馬相如用琴挑動了卓文君的芳心,讓這位千金大小姐為了愛情,義無反顧和司馬相如私奔,造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悽美愛情故事。才子與佳人的故事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尤其是這樣的悽美愛情故事,更加值得傳頌,這也是人們對於愛情美好的嚮往,更是讓對於愛情的一種精神寄託。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怎樣的?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流傳了兩千多年,是中國人心目中最理想的、最浪漫的「才子配佳人」式的愛情,歷史上稱他們兩人的愛情故事為「琴挑文君」。
  • 卓文君的《白頭吟》告訴世人如何處理婚姻危機
    當天夜裡,卓文君乘夜色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遠走高飛。這個女子愛的熱烈,愛的大膽,完全不顧世俗禮法,一心追求自己心中所愛。古人對這種私奔的行為是十分不恥的,《禮記內則》中有「聘則為妻,奔則為妾」的說法。白居易的《井底引銀瓶》中也曾提到過一個「聘則為妻奔是妾」的可憐女子,因為她這種大膽追求愛情的行為,而深深的為男方人家所輕視。
  • 白頭吟—卓文君
    」      彼時的卓文君乃富可敵國的卓王孫之掌上明珠。雖喪夫歸家,卻仍美豔得不可方物,再加上那不遜於男子的才情,只教人不敢相近。而司馬相如是何許人也?一介寒門學子,家徒四壁,即使汗牛充棟,學富五車,也不過只是當地較為有名氣卻懷才不遇的窮酸文人罷了。才女便是才女,自視清高,又怎能看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種種門當戶對,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姻緣,自然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保持憤怒,保持清醒
    保持憤怒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是現代,在人與人被小心連接的網絡裡,保持憤怒意味你成了這個網絡的排斥者。整個是社會呈現出一片和氣的歡聲笑語,保持憤怒者就是一個被嘲諷的對象。畢竟整個社會已經在各種奇形怪狀的話題顯示出一種死氣沉沉的氣象,保持憤怒中者投入的炸彈不會驚起一波漣漪,只會成為一個巨大的話題,被剖析,被分解,被以各種衍生的話題來層層解說,被各種引流者以各種刺激的角度來塑造,於是保持憤怒者成為這個社會的神秘存在,成為一個有多種面具的雕像,成為一個被販賣的角色。保持憤怒者,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太常見了。
  • 保持清醒,保持獨立.
    看待問題切記要全面,看待人也是,應該好好了解後再下定論。最怕的就是盲目跟風和隨波逐流。不被大量信息綁架,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否則就只是一坨肉,和砧板上的每一塊都毫無區別。簡單的匯報了今天聊的其中一個觀點,和大家共勉吧,希望我們都記得,保持清醒,保持獨立--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去愛人。晚安,你和世界。晚安,你和世界。Goodnight , all and you .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婚後的日子真如「鳳求凰」一般美好嗎?(三)
    《西廂記》中,張君瑞向崔鶯鶯表白愛情時,隔牆彈奏的也是《鳳求凰》,張君瑞還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司馬相如,願小姐有文君之意。」如出一轍。「琴挑」的結果就是卓文君真的動心了。她在屏風後面聽得真真的,心弦和琴弦一起跳動,愛情的音符也隨著琴聲一起飛蕩。心早與司馬相如在一起了。司馬相如鐵了心的要追求卓文君。卓文君也早已以心相許司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