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全國代表大會唱新歌,爆嗆川普:「他正在摧毀我們的國家!」

2020-08-30 潮玩研究社

今年18歲的美國新生代歌手Billie Eilish除了在音樂作品中表現亮眼之外,她對於公共議題的發聲也是不遺餘力。


例如前陣子延燒全美國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中,Billie Eilish除了勇於在社群網路中發表自己的立場外,也親自走入人群參與遊行,明確地展現自己「自由派」的政治立場。



去年剛滿美國投票法定年齡的她,這次更直接親身參與了8/19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由於疫情緣故,這次的代表大會改採線上播出,雖然少了民眾的熱情呼喊,顯得現場有點冷清,但除了Billie Eilish 之外,像Jennifer Hudson、John Legend 等多位當紅歌手也都親身參與,仍然是星味十足,Billie Eilish 也不吝展現歌喉,現場演唱新歌〈My Future〉。



演唱結束後,Billie Eilish 也向民眾們呼籲:「川普正在摧毀這個國家以及所有我們在乎的一切事物,我們需要一個領導者站出來解決氣候問題、新冠肺炎疫情,而不是只是假裝這些問題不存在。領導者需要去改變長久以來的種族歧視體制、社會間的不平等,我們要投給一個知道這些問題有多嚴重的人,這位領導者同時也會建造一個體系、分享這些價值觀。」



最後Billie Eilish更直接了當的向選民喊話,希望大家不要再繼續做沉默的旁觀者,必須站出來投給拜登、反抗川普,看來川普的連任之路可能會更加艱難了。

相關焦點

  • Billie Eilish全國代表大會唱新歌,爆嗆川普:「他正在摧毀我們的...
    例如前陣子延燒全美國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中,Billie Eilish除了勇於在社群網路中發表自己的立場外,也親自走入人群參與遊行,明確地展現自己「自由派」的政治立場。
  • 得獎致謝詞 群星嗆川普
    正如預料之中,第23屆演員工會獎(SAG Awards)成為了好萊塢群星發表政治意見的舞臺,眾多頒獎者丶獲獎者利用登臺機會表達對新總統川普諸多政策的不滿,大部分針對最近川普最近籤署的限制七個穆斯林國家人民入境的禁令。開場五分鐘,川普已經被嗆很多次。
  • 大選僅剩50天,「水門事件」記者放出川普猛料
    華郵專欄作家瓦德曼說,因為「川普和你想像的一樣壞」,所以讀者願意掏錢買書。我們正在對抗它,看起來到了四月,你們知道有人說,等天氣變暖它就會神奇地消失,我希望如此。 美國總統 川普 (2020.2.28):你知道嗎,我們很厲害,我們只有15個人確診,整個美國哦。我們已經部署超前,超前部署,本來可能有更多人感染的,所以我們沒問題,美國穩的咧。
  • 塔克·卡爾森:川普的支持者為什麼愛他?
    他們知道,支持唐納德·川普的人也是邪惡的。他們是頑固主義者,是白痴,是種族主義者。他們知道,一些美國人因為支持唐納德·川普而被解僱,更不用說被社交媒體封號,被孩子們的老師貶低,被體面的社會拒之門外。只有失敗者和怪胎支持唐納德·川普。」「巴特勒的人們都知道。但是無論如何,在星期六,他們去了唐納德·川普的集會。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卡爾森說,「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真誠地愛著唐納德·川普。
  • Cardi B卡姐新歌發布,川普確診 把握機會諷刺「我賭你現在想戴口罩了」.
    就在新歌發布當天正好遇上川普夫婦確診新冠病毒,Cardi B爽拿「與BP合作的新曲」狠諷:賭你想戴口罩了美國總統川普與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1日確診新冠肺炎,目前正在進行隔離治療,消息傳出後震撼全球。
  • 川普加速「美陸脫鉤」陸學者:沒那麼容易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發表了迄今為止對華關係最強硬的表態「我們可以切斷與中國的所有關係。」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宏觀研究部主任劉玉書合力撰文表示,陸美的利益關係遠比想像的複雜,川普想當然的「脫鉤論」落到現實,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情況。
  • 唯一不承認白登當選 這家電視臺狂吸川粉...川普復仇 要辦媒體摧毀福斯
    川普總統的支持者不滿保守派媒體福斯新聞網對大選的報導,陸續轉向更右派、且唯一不承認白登當選總統的電視臺「Newsmax」。經過上周大選激烈的開票,川普總統累積許多對保守派媒體福斯新聞網(Fox News)的不滿,12日不僅在推特(Twitter)上連發十餘則貼文,直指「福斯新聞網已經遺忘誰才是讓他們致富的『金鵝』(Golden Goose)」,甚至傳出他卸任後將重回媒體,對「福斯」發動復仇戰。
  • 川普穩坐白宮?英媒曝出四年前「選舉真相」| 文茜的世界周報
    英國Channel 4記者 Krishnan Guru-Murthy:四年前,美國數以萬計的非裔民主黨支持者都沒有出來投票給希拉蕊,現在我們首次為各位揭露,這群非裔民主黨選民原來當時被川普陣營篩選出來,進行針對性的選戰攻擊,川普陣營的目的不是要拿下他們的票,而是想辦法讓他們「投票日待在家」「別出來投票」。
  • 如何正確讀懂川普的「手勢」?
    的手可能很小,但就是這雙小手一直輔佐他入住美國總統辦公室。 從總統初選演講到如今總統例行演講,川普的標誌手勢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其搞怪的表情,加上浮誇的手勢,總是能夠讓他充滿爭議性的話語更戲劇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手勢可以告訴我們他在做什麼,為什麼...
  • 美劇都不敢這麼演,川普支持者如何【史無前例】攻陷白宮國會,川普曾推特召集!
    克魯茲引發共和黨內戰克魯茲對亞利桑那州的「第一槍狙擊」,隨即引發了參議院的「共和黨內戰」,過去曾經力挺川普政權的共和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Mitchell McConnell),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一場「變臉演說」,大力譴責川普支持者與陰謀論者「對於本回選舉的幻想陰謀論...已無妄地傷害了國民對民主選舉的信任。」
  • 福斯記者葛裡芬證實川普屢次貶損陣亡美軍烈士,川普嗆必須開除她福斯新聞不再!
    川普總統被指侮辱陣亡軍人風波,持續延燒。川普總統推文批福斯新聞網記者葛裡芬是假新聞。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 Channel)國安事務記者珍妮佛‧葛裡芬(Jennifer Griffin)引述可靠消息人士說法,向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證實,川普總統屢次貶損美軍、烈士和傷兵;川普推文痛批葛裡芬「必須被開除」,但福斯新聞部分記者表態力挺葛裡芬。
  • 兩大律師建議川普:行使特別權力
    林伍德:川普總統應該「宣布戒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2月11日駁回德州對4個搖擺州的選舉違憲訴訟案,林伍德接受Newsmax採訪時說,「有大量的詐欺與非法證據存在於這個國家」,「若最高法院不行動,關心這個國家法治的人就必須行動,那就是川普總統。」
  • 川普翻盤指日可待
    川普2020連任顧問委員會成員,川普總統的前特別助理鮑裡斯·艾普斯泰恩分析了川普競選活動的法律挑戰。
  • 川普被侄女爆黑歷史:冷漠、說謊、自戀狂,全因為他爸?
    ……無獨有偶,最近川普侄女瑪麗的新書《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出版,裡面爆料了各種川普和其家族的黑歷史,還直言不諱地表示「讓這個人來領導國家很危險」,再次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這本書一開售就登上了亞馬遜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現在的銷量接近100萬冊。
  • 紐時與川普撕破臉,刊文:讓我們把川普趕下臺!
    紐約時報編輯委員會(The Editorial Board)16日對川普總統上臺以來的施政表現發表「判決」(THE VERDICT),指川普犯錯罄竹難書,光做一任就超過數十年來累計的總統錯誤,對美國民主是二戰以來最大威脅,不配當總統;紐時呼籲國人要有義憤填膺的感受,用選票把川普趕下臺,不讓他連任,免得國家萬劫不復。
  • 共和黨的未來在川普的一念之間?
    針對川普這樣的輸不起心態,不僅拜登強力抨擊,連選舉期間大力支持川普的「紐約時報」都以社論名義來呼籲川普總統要放下爭議,不要因為個人恩怨研製美國的腳步。社論題為「總統先生,為了你自己和美國,請放棄吧」(Give it up, Mr. President — for your sake and the nation's)。
  • 波洛西:無論如何他(川普)都會下臺
    民主黨籍眾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20日表示,不管川普總統是否已認清事實,等到2020年大選結果出爐,「總之他都將會下臺」;川普日前受訪被問到如果尋求連任失利,是否願意承認敗選時答覆「我必須看情形」,而引發熱議。即將獲得民主黨正式提名的前副總統白登(Joe Biden)先前表示,川普可能會設法「偷走選舉」。
  • 川普背後的精神導師
    無論是在大選結束後,他一次次宣稱自己沒有輸,是拜登「竊取」了選票;在國會聯席會議時,他在白宮前煽動支持者向國會遊行;還是在總統任期的末尾,遭遇第二次彈劾時,他指責彈劾「荒謬」.川普的字典裡,似乎就沒有「輸」「失敗」一類的詞條。這是川普的特性,也是他的制勝法寶。
  • 大選倒數9天...川普挖苦他唱衰美國 白登:這傢伙是地球人嗎
    更早之前在北卡州的造勢大會上,川普質疑檢疫的價值,其立場與全球公衛專家大唱反調。他說,「大家知道我們為什麼會有新冠病例嗎?因為我們檢疫做太多了。很多方面看來是好事,但換很多方式來看根本是傻瓜。以很多方式,懂嗎?以很多方式來看真笨。」除確診案例飆高以外,全國很多地區病人住院數也高升高,檢疫確診比例亦然。
  • 川普下、白登上就能撥亂反正?克魯曼:好天真
    川普大讚經濟復甦,白登則稱民眾仍在深淵。(Getty Images)一些反對美國總統川普的人士仍認為,只要用選票下架川普,民主黨候選人白登勝選上臺即可望撥亂反正,讓美國恢復川普主政前的原貌。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Paul Krugman)認為,這種期待未免「天真得無可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