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陰陽家的關係

2021-02-13 運升堂

陰陽家,是中國東周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故名陰陽家,又稱「陰陽五行家」或「五行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列「陰陽家」為六大學派之首。《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戰國末期齊國的鄒衍。陰陽本指事物兩種相互對立的方面,「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傳》),莊子將之定義為氣所包含的矛盾對立要素,「陰陽,氣之大者也」(《莊子·則陽》)。陰陽家則把陰陽矛盾作用引起的變化推演至神秘化,「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春秋時期,老子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天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無為而治、崇尚貴虛守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故學者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底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底氣概。」

秦漢之際演變成獨具中國本土特色的教派——道教。

    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出現時間不同、研究者追尋的旨趣不同,然後是兩者的流長迥異。聯繫則在於,象中國所有可以持續流傳下來的文化一樣,道家有吸收融合陰陽家的 某些看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矛盾的觀點來解釋世界。陰陽家,顧名思義,其眾人將世界的解釋歸結為陰陽二字,其他諸多事物皆是陰陽的變化,相對獨立而又統一的陰、陽二相成為世界的根本,和解釋世界的歸結點。而道家,則是以統一和飄渺的道作為世界的根本和起點,並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說法包容了陰陽家理論的合理性,並做出前和後的突破,使得道家的理論遠遠高明於陰陽家。事實上,一種理論如果成為系統,然後再被世人接受,需要的不是清晰,而是無解,和虛幻,道家從此可以從理論上站住腳,並流傳下來,甚至是後來傳入我國的佛教也受到了本土道家思想的影響,然後是二者互相吸取理論精華,並各自發展。

道家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陰陽家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相關焦點

  • 陰陽家
    在先秦諸子百家中,儒家、法家、道家等早已家喻戶曉,而其他很多學術派別則往往被人為忽略,其實它們的思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比如陰陽家。
  • 諸子百家——陰陽家
    陰陽家是活躍在戰國末期到漢代的一個流派。劉歆《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其列為「九流十家」之一。陰陽家的主要思想就是「陰陽五行學說」。
  • 秦時明月陰陽家角色介紹
    歷史:陰陽家是盛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哲學流派,齊國人鄒衍是其創始人,陰陽家的學問被稱為「陰陽說」,其核心內容是「陰陽五行」,陰陽學說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哲學思維之一。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陰陽家的學問「深觀陰陽消息,而作迂怪之變。」
  • 秦時明月當中陰陽家是練武的還是,修仙的?大揭秘
    作為一個妥妥的秦迷,《秦時明月》當中的陰陽家,也一直飽受網友們的爭議,他們到底是修仙的還是,練武的呢?這個問題相信困擾了很多網友,今天就讓小編來揭秘一下首先那陰陽家作為諸子百家,當中的一員,肯定有自己獨特的功法體系,通過劇情中種種絢麗的招數,相信大部分網友都認為他們施展的是法術吧。其實不然,當中陰陽家星魂,已經為我們揭秘了,劇情中星魂,施展聚氣成刃的時候,他講到了聚氣兩個字,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認為,所謂的「氣」應該就是,「真氣」。
  • 陰陽家史話
    古人以陰陽來解釋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例如天是陽、地是陰,日是陽、月是陰;稱這種不斷運動變化為「生化不息」。陰與陽之間並非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相互依存、消長和轉化的關係。    五行學說也是一種哲學概念,是一種認識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五行」,指的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的運動。「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檣。」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來源,陰陽家代表、五行創始人——鄒衍
    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句話斷句沒有斷對,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我一直是不知道這句話的來源,直到讀了《中國哲學簡史》,才知道這句話出自陰陽家代表,五行學說創始人鄒衍,「承運」指的是承五德轉移之運,什麼是五德?和五行有什麼關係,本文做具體說明。
  • 同樣是不世出的天才,曉夢和星魂誰更強
    秦時明月裡從不缺少天賦異稟的天才,而在他們之中,道家的曉夢和陰陽家的星魂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那麼他們誰的實力更勝一籌呢,本期為大家盤點他們的戰績,並進行對比。一:天地失色曉夢人物來歷:曉夢,現任道家天宗掌門,八歲時就已經擊敗了六位天宗長老,因此也被已五十年不收徒的北冥子破格收為關門弟子。北冥子是何許人也,蓋聶曾經說過他被一位道家高人點撥過,而且這位高人可以解開天明的六魂恐咒,說的就是北冥子,能被他看中並收為弟子,曉夢的天賦可見一斑。
  • 道家靈符與風水有何關係?資深命理師為您解析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民族文化色彩斑斕,姻緣符作為道家靈符的其中一種,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道家姻緣符的故事說的是奉請和合二仙和月下老人,求他們做主,為未婚或者離異中的單身男女催來宿命中的姻緣,找到屬於自己的另一半道家姻緣符適用於感情低落,姻緣淡博,找不到適合的對象,或者是一直都沒有戀愛的單身男女使用,可以幫助他們早日找到真愛。在求到姻緣符之後,每天要是能夠伴著姻緣咒默念49遍,早上28遍,晚上21遍。專心誠意,便可心想事成,所求美滿。
  • 秦時明月第六部六大看點:月神被星魂偷襲,衛莊和曉夢打起來了!
    秦時明月第六部滄海橫流將會在10月8日開播,而預告片也是正式的放了出來,在這短短兩分鐘的預告片中可以看到許多有意思的劇情,下面就和大家來細說一下滄海橫流的六大看點看點一:星魂偷襲月神首先預告片中的重磅劇情就是星魂偷襲了月神,很難想像星魂會對自己的「同事」動手,從陰陽家的等級上來看,星魂和月神是屬於同一級別,但是他倆的關係卻非常普通。
  • 佛家的「無」和道家的「無」究竟有什麼分別?
    許多人都知道,佛教和中國道家都崇尚「無」,推崇「無」,把「無」看成理解世界的一把關鍵鑰匙。那麼,他們兩者究竟有何分別?嚴格來說,佛家是不講本體論的,即不追問宇宙、人生的本源是什麼。佛家指看重因緣和因果,主要通過這兩個角度看待、理解世界。
  • ​茶聖陸羽:出身釋門終入道家
    李騰是飽學儒士,且家有小女李季蘭,和陸羽年齡相仿,一來二往,陸羽有機會見證儒士生活的風雅。這也是後來陸羽與官宦文人多有交集的原因。李季蘭長大後改名李治,是後來被皇帝及權貴熱捧的女茶人,此女對茶的領悟,和陸羽不無關係。李騰是有名的大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陸羽從小和李冶同吃同學,被李騰帶著從小出入各種社交場合。這對陸羽的見識和交際能力都是一種煅練和成長。如果依此路走下去,陸羽或許就邁入仕途。
  • 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無為
    歲末一紙……此處省略14字,明確界定了5大雷池禁區,一幹此前風流人物紛紛受邀品茗,以往激濁揚清、針砭時弊的雜音逐漸鴉雀無聞,胡編意淫的自慰帖高潮迭起,令人唏噓無語……有道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不便公開討論的,公眾號儘量不觸碰,只在小圈子內部或者通過1V1和阿甘交流。阿甘又不太擅長乖巧迎合,因而公眾號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趟。聊聊傳統文化罷。
  • 秦時明月九大女高手,曉夢大師和東君焱妃誰的實力更強
    赤練,流沙團的女殺手,四大天王之一,擅長玩毒和操縱各種毒蛇,能在不知不覺中殺掉目標,有人曾說赤練本人比毒和毒蛇更加危險。大司命,陰陽家五大長老之一,心狠手辣,出手果斷,擅長使用幻術迷惑,她要是認真起來,連熊孩子天明都怕。
  • 電視劇《大秦賦》,秦王嬴政和李斯編制的一張大網,讓編劇給毀了
    秦王嬴政還未親政,相國呂不韋和太后趙姬把持朝政,遲遲不讓秦王親政,急得秦王政團團轉。這時候,客卿李斯為秦王嬴政獻上一計:帝王平衡術!李斯師從荀子,荀子是儒家不用說,而李斯學的比較雜,有時候是法家,有時候是陰陽家。
  • 百家爭鳴十二大家之道家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列子等。代表著作有《老子》、《逍遙遊》、《列子》等。學派主旨是道法自然、無為自化、應物變化。道家是對華夏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最深遠的學派。春秋前期道家稱謂道德家,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上古道德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道家思想乃是華夏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有中華文化基石之稱。
  • 秦時:他背後的勢力比陰陽家東皇太一還恐怖,讓嬴政後悔莫及
    三、陰陽家至高無上的焱妃焱妃原是陰陽家至高無上的強者,一身陰陽術更是出神入化,就算是帝國的護國法師月神都忌憚不已,天明喜歡高月,並且繼承了燕丹的畢生的內力,從某種意義上說焱妃就是天明的丈母娘,在蜃樓中,焱妃解除了天明體內的六魂恐咒,並且打通了天明的任督二脈,繼承了體內的三大內力。相信焱妃肯定是支持天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