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由於中國所處較為封閉且穩定的地理環境的限制,中國人更多地傾向於「人定勝天」的思想,相信只要保持自我內心的安寧和堅定,便能夠與天地、與自然抗衡。
而這也在歷史的見證下演變成了中國人特有的美好品質,是堅韌,也是剛強,更是迎難而上。
在祖祖輩輩的言傳身教下,這早已紮根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難以剝離,同樣在每個中國人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蘇紅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那她又是以何種方式化解苦痛的呢?
蘇紅
蘇紅,於1986年獲得央視青歌賽專業組通俗唱法的冠軍,力壓當年的毛阿敏等著名歌手,足以可見她毋庸置疑的專業歌唱能力,但顯然,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
事實上,蘇紅本名劉蘇紅,出身軍人家庭,但是轉而從事歌唱事業的她憑藉的並不只是那一點天賦,更多的是她日積月累的藝術修養。
1978年,在14歲時,蘇紅便進入遼寧本溪市的歌舞團開展工作,彼時的蘇紅人美嗓音更美,在歌舞團的各類演出中迅速脫穎而出,有她參演的歌劇部部精品,《江姐》、《小二黑結婚》、《天涯歌女》等等一度成為一代人的時代記憶。
很快蘇紅便可以獨當一面,不僅擔任獨唱演員,而且有機會在瀋陽音樂學院進修,並且從師於一些享有聲望的聲樂教授,有程浩、王亞南、鄭肅蘭老師,那段進修時光無疑成為了蘇紅不可替代的財富。
隨後,蘇紅也曾跟隨谷建芬、付林和金鐵霖老師學藝,這些都作為成就她的基石在歲月中慢慢沉澱。
蘇紅
同時,蘇紅自1987年開始登上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並於當年演唱《小小的我》,使之成為春晚經典歌曲,之後又參加了1989年的春晚,並分別於1990年與杭宏合作演唱《望春》、於1996年和朱虹合作演唱《穿越霓虹》。在此基礎上,蘇紅的全國知名度不斷提高,老百姓都喜歡聽她唱歌。
而自1987年加入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後,蘇紅便響應號召「到基層為人民服務」,她主動請纓前往基層進行慰問演出,得到了基層職工的熱烈歡迎。
在下基層演出的時間裡,蘇紅總是能直白地感受到群眾的赤誠和溫暖,那是草帽疊加起來的遮蔭通道、是冬日裡遞過來的一雙雙棉手套……總計三百餘次的演出拉近了歌唱家蘇紅和基層職工的距離,相應地,人們之間真摯的情感也賦予了演出更飽滿的意義。
工作之餘,蘇紅還很是熱衷於公益,很多地方的公益活動都留下過她的身影。尤其在非典時期,她自發錄製了抗擊非典、鼓舞群眾的歌曲《溫暖人間》、《感受祖國》等,還為災區捐助了大量的物資。而且,在奧運會期間,作為奧運會志願者,蘇紅同樣創作了很多首歌慶祝這場盛禮。
十餘年來,蘇紅的演藝事業始終在前進,在斬獲不計其數的獎項的同時也得到了國民的喜愛,而且蘇紅還在追逐歌唱夢想的途中收穫了愛情——與舞蹈演員焦立克在1986年登記結婚,兩人婚後互相扶持,幸福生活很是羨煞旁人。
蘇紅和丈夫與女兒
多年來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蘇紅四處奔波,輾轉在各地的疲累終於積累到一個爆發點,1994年的某一天,蘇紅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一聞到豆漿、油煙味等比較刺激的味道就會噁心,對很多氣味也變得敏感。
之後的檢查結果則顯示她已患過敏性咽喉炎和鼻炎,並且有可能發展為鼻咽癌,因此,蘇紅不得不放下所有工作安心靜養。
而蘇紅的丈夫焦立克為照顧她,將家裡味道稍重的東西都搬了出去,並且為了更好地調養她的嗓子和身體,焦立克謹遵醫囑,陪著她服藥、鍛鍊。
在愛的理解和陪伴下,蘇紅的身體日益好轉,嗓子狀況也得到了很大改善,1999年,蘇紅病癒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錄歌時的蘇紅
經此事後,焦立克對於蘇紅的身體多有看顧,尤其是2000年他們的女兒降世,焦立克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轉向幕後的舞蹈編導工作。
那時的蘇紅每天都忙得連軸轉,白天演出,晚上還要加班錄盒帶,焦立克就做好家庭「後勤」工作讓蘇紅可以安心工作,常常蘇紅忙到半夜焦立克都會在樓下等她一起回家,再為她煮一碗熱騰騰的水餃。
直到2009年12月,這段平靜安寧的生活被打破——蘇紅的父親劉林圖被查出已是肺癌晚期。蘇紅瞬間感覺天崩地裂,幸好丈夫焦立克在旁支撐才不至於崩潰。
但是也僅僅過了個年,劉林圖已然到了生命垂危的時候,夫妻二人的孝心也終究無法阻止父親的離去,在帶著父親看望過家鄉山東壽光後,2010年5月,蘇紅的父親離世,三個月後,其母不堪打擊也隨之逝世。
蘇紅陷入了失去雙親的無盡悲痛中,10月份焦立克帶著蘇紅和女兒去大連散心,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往常可以在海裡遊一個多小時的人,現在遊了十分鐘就已經累得不行,這實在反常。
回到北京後,蘇紅便陪著焦立克跑了三家醫院做檢查,卻均被告知一切正常。然而,焦立克的情況卻越來越糟糕。
蘇紅一開始誤以為患的是糖尿病,給焦立克注射了幹細胞,但情況只好轉了兩個星期,結果反而比之前更加糟糕,最後在海軍醫院診斷出焦立克已經是肝癌晚期。
得知檢查結果的蘇紅已然崩潰,她聯繫了大姑姐和妹妹一同決定先將病情瞞下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保證焦立克積極心態的前提下進行了手術治療,可這次幸運之神並沒有降臨,2011年5月,焦立克遺憾去世。
如今的蘇紅
蘇紅短時間內痛失三位至親之人,她所承受的打擊非一般人所能想像,但悲痛過後,生活還是要繼續往前走,特別是蘇紅失去了丈夫,而公婆更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在焦立克去世之前,曾將公婆託付給蘇紅,希望可以讓他們安享晚年。固然失去兒子是痛徹心扉的,蘇紅不會想著去讓他們忘掉悲痛,但是也想儘自己所能讓二老不是終日以淚洗面,可以像其他老人一樣正常生活。
蘇紅總是對公婆說:「爸媽,立克已經走了,從此我就是你們的親生女兒,我永遠也不會離開你們的。」
而的確,時間齒輪向前,九年過去,蘇紅就是把公婆當作親生父母一樣贍養,將他們照顧得很妥貼,二老對蘇紅也早已變成了尋常的父女母女之情。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但連接在他們之間的親情比起任何血緣都毫不遜色。
蘇紅擁有旁人豔羨的工作、榮譽、家庭等等,卻也承受了很多人難以體會的失去至親之痛,但我相信,正是那二十年裡收穫的幸福與溫暖成為了蘇紅渡過那段悲痛日子的底氣與力量。
她的堅韌、她的剛強,都是來源於愛,是親情、也是愛情。生活就像那個「與天下棋,勝天半子」的故事一樣充滿驚險,卻時而別有洞天,但貫穿其中的那生生不息的信念才是真正幫助生活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