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收到了一位非常有愛媽媽的私信。原因是明天就是寶寶1歲生日了,媽媽想給寶寶一份特別的禮物!
這個寶寶就是我們的小夥伴逸涵,帥氣、可愛的小夥子!
小編代表回龍觀所有員工,以及我們共同的好夥伴Gymbo祝逸涵生日快樂,永遠健健康康!
也希望逸涵在金寶貝回龍觀中心,能收穫更多小夥伴、更多快樂,留著多一天美好童年!!!
以下摘錄於逸涵媽媽與小逸涵的成長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世界,分享愛、分享快樂!!
寫於你一周歲之際
已經記不清孩子每天夜醒多少次了:想吃母乳了,做了個噩夢嚇哭了,被尿憋醒了,好像在每一次深淺睡眠的轉換中,他都要醒來讓我抱抱。
大多時候,在他半醒狀態,我早已坐起來安撫他,或坐起來看著他自己重新入睡,但有時,我也困得沒能及時醒來。他就爬到我跟前,用手拍拍我,依依呀呀地哼唧著,讓我起來。
早上鬧鐘一響,我趕緊把鬧鐘關上,生怕把他吵醒,然後輕聲洗漱,在他醒來之前把自己的一切收拾妥當,迎接他起床更衣。之後,我和他爸把他送到附近的爺奶家,再去上班。時間緊張得一切就像打仗。
奇怪的是,以前特別愛睡懶覺的我,現在沒有覺得白天上班很困。和媽媽們交流,得到的答案也都是,半夜被孩子折騰,白天上班依然滿血復活。
試想你被半夜回家的鄰居吵得不得安寧,被樓下汽車的報警器攪得睡意全無,甚至還氣急敗壞另一半的呼嚕聲打擾了你的美夢,心中充滿抱怨,第二天上班必然昏昏欲睡。
而大家依然能見到滿血復活的你,原因很簡單,這是你的娃,你的寄託。
去年的今天,我有了我的寄託。
寄託意味著,你找不到任何理由因為他而抱怨,相反,你必須為了他而更好地活著,更好地學習和工作。你必須任何時候都要「罩著他」,沒有理由不堅強。
當我走上偏僻的小路時,也會對北京的治安沒有信心,害怕被劫持。我想,遇到歹徒時,我可能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孩子還沒斷奶,在家等著喝奶呢。」其實,我每天下班小跑著回家時,心裡想的也是這句話。
孩子十個月前,溼疹總是反覆,餵母乳的媽媽飲食會影響到孩子,於是我有半年時間沒有吃過雞蛋和魚,婆婆媽媽擔心我的身體,一直在問:「孩子大點兒了,可以試吃點兒雞蛋吧,應該沒事了吧?」
即使夜醒無數次、飲食受忌口影響,現在帶娃也比父輩們那會兒容易多了。以紙尿褲為代表的人類偉大發明,大大節省了養育者的精力,增加了親子互動時間。也就是說,本來去洗尿布的時間,現在可以陪著娃多樂會兒了。
傳統的帶娃工具仍在用,而且好用,比如背帶和背巾,常見於中國南方農村田裡耕作的婦女背著孩子。我也經常背著娃在家裡和小區轉悠,他在裡面被包裹著,很乖,一會兒就睡著了,像袋鼠寶寶,也像在媽媽懷孕時的子宮裡。
當然,現在帶娃也有不易的地方。小寶寶出生兩周就開始補充維生素,要補到兩歲,這在婆婆媽媽看來是不能理解的。溝通,以及趁機普及知識,是面對兩代人觀點相左的關鍵。另外,「代溝」還體現在「抱還是不抱」、「把尿」、「輔食加鹽」等問題上。
一有問題,就上百度,或打電話給我在協和的同學,成為我的一貫伎倆。現在孩子他爺爺受我的影響,經常上網查閱育兒文章,在家庭討論中,援引專家觀點佐證自己的論述。其實,在科學餵養的路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向同事「學霸媽媽」學習,她以做論文的態度對待育兒。
有了娃後,很多變化是潛移默化的,自己都不敢相信。以前是宅女,現在一有時間就帶娃曬太陽,天氣好時娃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以上;一直報怨好久沒逛商場了,但一進商場,發現自己駐足在童裝區;在街上看到別的孩子就想起自己的,而且總想和人家的家長攀談幾句。
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感恩,摒棄了抱怨。
年終總結寫到這裡。第一個生日,生日快樂,媽媽感謝你。
惠子
2015年1月8日
甜蜜會是,讓時間回到1年前,記錄孩子的出世
出世
孩子的出世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2014年元旦和春節,我們在守望、欣喜中度過。隨著孩子的到來,我的生活、思想都發生著變化。從那天開始,我與兒子一起成長。
農曆蛇年臘八(2014年1月8日)上午10時43分,我在解放軍306醫院(總裝備部總醫院)剖腹產下一名男嬰,孕38周,重3.8公斤,長49釐米。
那天是那個冬天最冷的一天。我坐在輪椅上,手提尿袋,被推著走過漫長的過道。我凝視前方,面露緊張。因為要進行剖腹產手術,身上只貼身穿病號服,身邊小風嗖嗖吹。身後是拿著大包小包待產用品的媽媽和老公,但隨著我的前行,他們的聲音越來越遠,轉身望去,沒人了——他們沒跟上推我輪椅的護士。護士人高馬大,健步如飛。
穿過大廳,經過白色自動門,我來到莊嚴肅穆的手術室門口,像在宇宙飛船中,仿佛自己是一名複製人,也將產下一名小複製人。
老公快步從遠處跑來,遞上待產包,我被護士推入了手術室的自動門,家人被擋在門外。我記得那一刻,我是悲壯地回頭看著門關上的,飆淚的一幕提前上演。
平生第一次坐輪椅,也將第一次動手術。
等待
我生娃沒有陣痛數小時的經歷。孕期,娃在腹中始終呈臀位姿態,而不是順產要求的頭位,孕38周時,我與醫生約了剖腹產,計劃在1月8日中午。
8日上午,主刀醫生查房時,說上午有時間就上午剖吧,我說我當然可以,就是家人還沒到。因為還要涉及籤字事宜,這位我非常尊敬的醫生說家人到了再做吧。隨後,另外一名產婦被推進了手術室。每天,每時每刻,這裡都上演著新生命的誕生,我在等待我的。
躺在病床上,忍著尿管的不適,百無聊賴,一會兒我就當媽了,我想。
「八斤,男孩!」剛才被推進手術室的那名產婦的老公在過道裡對家人說。我對肚子裡的娃說,孩兒,媽媽得讓你晚點出來了,因為你爸爸姥姥姥爺爺爺奶奶都還在路上,你的出生時間受北京早高峰交通的制約。
隨後,手機響了,是媽媽,昨天我住進醫院時,和她說了房間號,她可能還沒有找到。接聽電話時,已經聽到她在樓道裡的說話聲,都到病房門口了,可見她多著急。
媽媽邁進病房,眼裡滿是焦灼與不安。記得小學三年級,我患支氣管肺炎第一次住院,媽媽來到醫院探視時,面色蠟黃,明顯沒睡好。今天雖說也是住院,但畢竟是好事。不過她說,生我時,順產由於生得太突然,我爸也沒來得及趕到醫院,她不想讓她外孫出生那一刻沒有看到家人。
過一會兒,老公和公婆都到了。我假裝責怪說,你們來得太晚,孩子都生了。正說笑著,人高馬大的女護士推著輪椅進入病房:「進產房吧。」我頗為興奮地坐上輪椅,還沒來得及回頭就被推走了。「這就開始了嗎?」我想。家人跟在後面,腳步聲越來越遠,我已經開始發抖了。
手術
手術室裡倒是很暖和,麻醉師在做準備。我被要求像蝦米一樣弓著背躺在瘦瘦的手術臺上。麻醉師安慰我說:「別緊張,我和主刀醫生是多年的老搭檔。千萬別動,一動沒打好,後果很嚴重。」正說著,感覺後背被深深刺了一下,好像背負著重物。麻醉師一會兒按一按我的腹部,還刺激其他部位,問我是否有感覺,我說有一點。一旁,她的助理,給我蓋好手術巾,坐在我的頭旁。
這時,主刀醫生包裹嚴實走進手術室,看我已滿臉是淚了,她說,哭會影響子宮恢復。可能是緊張,我的身體好像在哆嗦,跟受多大委屈似的。
我還不能確定麻醉已完全起作用時,肚子已經被劃開了。我至今還非常清晰的記得刀口劃開小腹的聲音,那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聲音。雖然有麻醉,但不得不說,還是很痛的,我面部猙獰,麻醉都去哪了?
「想要男孩還是女孩?」醫生問。
「都行啊。」我掙扎說。雖然努力控制不要抽泣,但眼淚不聽話地向外流。醫生和我聊著,想為我減壓,但一想到我的肚子還是開著的狀態,我就沒法放鬆。眼前是一片深綠色的手術巾,看不到醫生的操作,唯一能看到的,是我左邊,坐在手術臺旁的助理麻醉師。
開始壓肚子了,生疼。誰說剖腹產是把孩子從肚子裡拿出來的?應該是擠壓出來才正確。
一陣哭聲傳來,真的不大,但很有節奏感。
我的孩子出世了。
護士把他抱來,用他的屁股貼了一下我的臉。他蜷著腿,身上很白。「看看是男孩兒女孩兒。」護士說。我疼暈了,沒看清,只說了一句,男女都行啊。孩子被抱走了,醫生開始縫合,繼續和我聊著說,看到你兒子了。我說了很多謝謝,對醫生,對護士,對麻醉師。
人生第一次手術,就是這樣
我被推出了手術室,又經過了長長的過道,天花板上的燈不斷變換。雖然身上只蓋一片手術巾,但一點也不冷。醫生問:「哪位是家屬?」老公跳過來,推著我的手術車,然後我看到了媽媽。
雖然我自己當媽了,但見到我媽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好疼。」我聽到媽說:「是,堅持一下啊。」我又看到婆婆了,他們就像電視劇裡那樣,護在手術車兩旁,微曲著身子伴著手術車,護送我回到病房,一路還看到了側目的路人。
人生第一次手術,就是這樣。
進入病房,我被平躺著從手術車轉移到了病床。產科護士不易,沒力氣不行,想起了推我輪椅進手術室的高大女護士。
接著是一系列叮囑:6小時不能枕枕頭云云。我插著尿管,輸著液,帶著監測儀,壓著沙袋,肚子隱隱作痛,長舒了一口氣。
「孩子呢?」我問。「一會兒就送來了。」
在醫生對我進行腹部縫合的時候,孩子就被推出產房了,然後就是可想而知的,家人蜂擁上來,紛紛拍照,這一場景想想就很幸福。這是我從爸媽還有老公手機裡看到照片後得知的。照片裡的娃剛從產房出來,帶著高高的嬰兒帽,像個教皇。他睜著眼睛,好奇地看著周圍。(他真的是一出生就睜開了眼睛。)據說,婆婆媽媽們興奮地又是照相,又是看,半天問了句:「是男還是女啊?」大家這時才想起這麼重要的信息還未獲知。
回到病房,主刀醫生前來探望,逗逗孩子。
醫生走後,月嫂把孩子抱到我身邊,終於可以仔細看看他了。他好小啊,躺在我旁邊,安靜地睡著。準備餵奶了,我有點激動,寶寶湊上來時,我緊張地躲了一下。他吃著吃著就睡著了,月嫂把他抱回了小床。
接下去的6小時是剖腹產最難熬的時間,順產之前痛,剖腹產之後痛。麻醉藥效逐漸退去,止痛泵開始工作。可能因為過程順利,娃一切健康,疼我也不覺得了。止痛泵自己控制,按一次按鈕,幾分鐘後,麻藥可流出。我只按了一次,因為大多數時間,疼痛可以忍受。
不過,醫生每隔1-2個小時會來「折磨」我一次,這是剖腹產後最難過的一關——壓肚子。為了促進惡露的排出,醫生定時按壓我的腹部,生疼。不過,我的「痛點」比較低,別人可能覺得還可以的痛,我會覺得很痛。
更多時候,我的思緒還在通往現實的路上,我有自己的孩子了。
不敢相信。
寫於2014年春
小編再一次淚奔了,最近讓小編感動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感謝你們,你們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變得意義非凡。
小編第一次收到媽媽的私信,很高興、也很激動。有個不情之情。
希望更多寶爸寶媽,可以分享與寶寶的成長故事給小編。讓這麼快樂傳遞你我!!
小編私信郵箱:
shawn.wang300@bjgymboree.com
歡迎寶爸寶媽投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