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我沒有什麼大本事,能做的就是站在你們前面

2020-08-27 紅塵有缺

《電影》誤殺,其中的亮點很多,但是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李維傑的這句話。

我沒有什麼大本事,能做的就是站在你們前面。

這是一位父親的肺腑之言。

這是一位平凡父親所能做的最大努力。

這是一位平凡且木訥的父親給與自己的最高使命。


父愛一直都是沉默的愛!

父愛一直都是無言的愛!

李維傑深知,他沒有什麼顯赫的身世,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背景。

當得知女兒被畜生糟踐後,這位平凡的父親,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女兒的身前。

是的,唯一能做的。

畢竟畜生的母親乃是有身份之人。

而他,只是一平凡老百姓。

但是!

儘管是老百姓,卻也不能阻止他身為父親的責任。

家人就是他的底線,如果有人試圖踐踏這條底線。

那麼他便會拼盡一切,甚至付出生命。

父愛如山

這樣的例子現實之中並不少。

筆者有個同學,特別好打架。

2013那年,春節的時候,社會上的人找上門,他的父親只是一貨車司機,個子並不高,身材也很消瘦。

當時六個社會人拿著兇器找筆者同學,可就是這位不顯眼的父親,當下牛飲了一瓶高度白酒。

然後拿著家裡的鋤頭,毅然決然的站在兒子的面前。

這是同學親口和我說的,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打過架,筆者問為什麼?

他說,不想看著父親為難,更不想將父親置身於危險之中。

是呢!危險!

如果當時那些社會人執意要動手,那他父親的性命勢必受到威脅!

儘管如此,他的父親依然挺身而出!

目的,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

他作為孩子的父親,孩子的天,可以坦然的面對性命的威脅。

是的!

我們作為普通人,沒有什麼背景,當面對威脅的時候,唯一剩下的就是這具身體。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以性命相搏。

有人會說可以報警!

不過有那麼一句話,這個世上有人喜歡制定規矩,但是他們從來不遵守規矩。

制定的規矩只是為了讓別人來遵守的。

這句話,是《精英律師》中何塞的一句話。

不過,用於現實也可以。

君不見,前幾年的『辱母案』,警察來了,又有什麼作為?

他們唯一的作用,只是在事後上場。

只是,事情發生後,不論他們做什麼,又有什麼意思?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是正義從不缺席!

小時候,老師經常告訴我們,勝利一定戰勝邪惡。

但現實,真的如此嗎?

應該說,勝利的就是正義的。

《誤傷》中,李維傑最後自首,只是為了心靈的救贖。

但是,他作為一位父親,真的合格了!

最起碼,有作為!敢作為!

這是一位父親應當盡到的責任!

這是一位父親必須履行的職責!

我沒有什麼大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你們的面前!

這種愛,無私!

這種愛,無懼!

這種愛,悲壯!

這種愛,殘忍!

這種愛,無我!

父愛如山!

父愛沉默猶如羔羊!

願人人珍惜父愛!

願人人珍惜沉默的父愛!


我沒有什麼大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你們前面。

這樣的父愛,一旦爆發,便是洪水猛獸!

這樣的父愛,一旦爆發,便是你死我活!

這樣的父愛,一旦爆發,你連下跪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的父愛,每每想起,除了思念亦是愧疚!

這樣的父愛,每每想起,除了甜蜜亦是苦澀!

我想您了!

相關焦點

  • 《誤殺》你們,是我堅不可摧的保護殼
    ,不能給你們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擋在你們前邊。」——李維節《誤殺》這句話,直擊當時坐在電影院的我的淚腺。是啊,現在的我,也是還沒有什麼能耐,不能成為你們的依靠,唯一能做的,是做你們貼心的棉襖。「誤殺」這部電影,是我當時一人坐在影院中看的,我可能沒有其他人對電影的細節看的那麼深,但電影裡的那對父母,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I love you to the moon and back.
  • 誤殺:當孩子受到欺負時,我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
    大家好,今天圖文解讀一部翻自印度的電影《誤殺》,這部影片由陳思誠監製,柯文利導演。大家都知道陳思誠對泰國情有獨鍾,這次故事背景就是泰國一個叫燦班的小鎮。(1)主人公李維傑是某網絡公司小老闆,他心存善念,人緣極好,業餘時間除了交朋友,就是鑽研各種犯罪片,他說:當你看過一千部以上電影,這世上就沒有什麼離奇的事兒了
  • 誤殺:蒙太奇的手法,心迷宮的人性,鞭笞脫序的執法者
    縱觀12月影市,《誤殺》是個不小的驚喜。充滿反轉的情節,緊張的敘事節奏,再配上演員出彩的表現。很久沒有看到這樣一部酣暢淋漓,又讓人手心是汗的國產犯罪電影。說實話,在看片之前,我對「誤殺」並未報太高期待。
  • 肖央「誤殺」破九億!到底是誰誤殺?
    前段時間的電影「誤殺」近日破了九億大關因市場需求更是延長上映至2月12日,不知道喜歡犯罪燒腦的你們有沒有去看這部電影呢?,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劇中的這句話李維傑讓我們了解了「責任」這個詞,不只是關於一個父親的責任、還關於丈夫的責任和對於家庭的責任,他把這做的淋漓盡致。
  • 再沒有什麼可以打敗我,除了你——犯罪爽片《誤殺》一點都不爽
    今年,影射現實和討論社會問題的影片太多,雖然很有意義但是大多淺嘗則止,所以,關於《誤殺》我的評論角度會更宏觀、更「雞湯」,但是更貼近於每個人可以自我做主的人生,它講的其實就是守護和堅持的故事。 《誤殺》在故事的最後有一段旁白,大意是,「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你已經逐漸不相信你的父親了。我萬萬沒想到讓你從新依賴我是通過這件事情,我多麼希望你可以像小時候一樣依賴我……孩子,我沒什麼能耐,不能給你們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擋在你們前面。」如果一個人從未失去、事事順遂,大概率他會覺得這是人生常態,也不會想到去守護誰和什麼。
  • 家,就是我的全世界——《誤殺瞞天記》
    雖然是收養的 這個電影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男主角那高超的智商以及運用的計謀,推理懸疑部分絕對是非常優秀的,這裡就不做更多劇透了。我們都知道,我國的老傳統之一,就是無論對錯各打五十大板(至今很多事情裡依舊體現出這個傳統觀念),我也曾經聽過一句話,叫做你和別人的產生衝突,那必定是你們倆都犯了錯。
  • 《誤殺》:女人靠邊站,愛是邊角料,英雄炫技最重要
    把局長夫婦搞倒臺後,妻子問是不是結束了,再次鎮定自若,淡定的說,我是個沒本事的男人只能盡最大努力保護你們。大叔,你講真的嗎,看你前面的一系列騷操作,我覺得你牛逼得很吶!你確定你不是在裝ac嗎?裝完ac就算了,一轉身,看到局長夫婦像霜打茄子的樣子,突然就醒悟了,跟老婆孩子招呼都不打一聲就去自首了。
  • 年度黑馬電影《誤殺》為何口碑爆棚?
    「我是一個沒用的男人,沒有什麼本事,我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面前」。所以,什麼是好,什麼又是壞?要看你站在誰的角度去看。03我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前面說了,電影《誤殺》中,男主角李維傑有一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我沒什麼本事,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
  • 影入人心 |《誤殺》: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禽獸
    該片講述的是一個平民女孩被官二代強姦之後受到威脅,錯手將其誤殺,女孩父親站出來為了維護一家人和警察鬥智鬥勇,最後自己承擔坐牢的故事。平平以為自己誤殺了素察後,李維傑想到了躲避法律的辦法,帶著孩子撒了彌天大謊,對警察的問話和應答做了充分的準備,不斷演練。最後,平平,包括小小的安安,都能在警察局裡應答如流。這是好事嗎?不,這是壞事。
  • 《誤殺》:一個好爸爸才會說「我是一個沒本事的男人」
    這是一個改編的劇本,沒看過原作,只說影片其中存在的兩個小問題:一個是人物背景的架空,另一個問題是針對誤殺之後行為的追溯。背景架空使得角色過於單薄,我們甚至只能從一句無父無母的簡單前史,了解李維傑曾經的家庭出身,這樣做就讓角色的人物背景比較模糊。簡而言之,他對女兒的愛,他和鎮裡其他人的良好關係這一層,並沒有做得讓曾先森信服。
  • 柯汶利:《誤殺》對這個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給我查他一年的觀影記錄!」「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這兩句臺詞也成了2019年末的警世之言,前面這句話被影迷傳誦,後面這句話一巴掌扇給這不公義的社會。《誤殺》,就是今年的《無名之輩》。他問我你喜歡什麼導演,我大概就講了一些,大衛·芬奇、諾蘭,就是男性可能會比較感興趣的一些電影和導演,因為我本人就比較喜歡這種類型片。然後他問我有沒有看過《唐探》,我說實話還沒有看過,回去看一下。我當時對他的履歷完全清楚,就知道他也是演員。
  • 父愛如山,能擋刀槍——電影《誤殺》評點
    父愛如山,能擋刀槍——電影《誤殺》評點我一向喜歡看電影,每個月都會看個三五場,經常會因為沒有好看的影片而遺憾,亦數次在影院打瞌睡,昨晚看柯汶利導演的新片《誤殺》,令我眼前一亮,十分喜歡!恰恰我也是這樣一個父親,我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因為年輕時奔波外出較多,已過中年的我和已上中學的兒子,雖彼此客氣,總覺得缺少一點親密感,不是我期待的能夠相互傾吐心中的秘密的那種關係,我也知道兒子善良單純,積極陽光,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少年,美中不足的就是我一直期望和兒子成為親密朋友,又似乎總是差那麼一點,這與電影中的主人公的開篇非常相似。
  • 陳思誠攜手肖央,打造年度口碑犯罪片《誤殺》
    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小編在閱讀朋友圈和某博熱門之後,成功把《誤殺》這個電影的小種子撒在了心裡,於是我就在周二帶著好友一起去了電影院,果然這部片子沒有讓人失望。《誤殺》整部電影的邏輯性非常強,劇情發展緊湊,節奏如同流水一樣順暢,同時這部電影中邏輯的表達也是非常值得去思考的,人物的階級觀念非常強。小編在好奇之下就去查詢了一下,發現"誤殺"這個故事,是對國外電影的翻拍,而且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翻拍了。2015年的《誤殺瞞天過海》,2018年的《調音師》再到《誤殺》,幾次翻拍在劇情和設定上對原作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改動。
  • 《誤殺》:我本平凡,為父則強;卿本柔弱,為母則剛
    《誤殺》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父親為保護女兒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截止2020年1月3日,票房已高達8.98億,淘票票評分9.5分,發行方也在這天宣布因市場需求,將電影下映時間從1月12日延期至2月12日。
  • 《誤殺》:從三個細節深度剖析父親對子女的教育意義
    「我是一個沒什麼本事的男人,也沒能讓你們過得好一點,唯一能做的就是擋在你們前面。」這是一位父親對妻子的承諾,對女兒們的擔當,更是對家庭的責任。然而,整部電影讓我最為之動容的,還是肖央所飾演的父親形象。肖央飾演的李維傑,是一個混跡市井的小民眾,在女兒和妻子因為反抗暴力而誤殺警察局局長之子後,他用自己的理性和機智勇敢地站在了妻兒的前面,為她們遮風擋雨,更為這個家庭負起了一個父親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 《誤殺》:脫胎於《誤殺瞞天記》,但絕不僅僅是借雞下蛋那麼簡單
    「我沒什麼本事,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就像宣傳語中說的,李維傑為了保護心愛的大女兒平平和全家人,精心策劃了一場「電影」,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縫隙中,與警局眾人進行較量。二、從背景到細節,《誤殺》對本土化語境敘事的捕捉(一)走出印度,來到泰國唐人街國產電影《誤殺》將故事的背景做了巨大改變,沒有直接搬回國內,也沒有停留在印度,而是將故事「搬」到了一個可以說是「架空」的「泰國唐人街」。這不僅將印度原版電影中一些具有宗教色彩、不適合國人觀看的劇情,如原作中的「聽經」,完美替換為更緊湊、更符合國人口味的打鬥場面。
  • 《誤殺》:脫胎於《誤殺瞞天記》,但絕不僅僅是借雞下蛋那麼簡單
    「我沒什麼本事,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就像宣傳語中說的,李維傑為了保護心愛的大女兒平平和全家人,精心策劃了一場「電影」,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縫隙中,與警局眾人進行較量。》對本土化語境敘事的捕捉(一)走出印度,來到泰國唐人街國產電影《誤殺》將故事的背景做了巨大改變,沒有直接搬回國內,也沒有停留在印度,而是將故事「搬」到了一個可以說是「架空」的「泰國唐人街」。
  • 火熱放映中的《誤殺》:我只想知道真相
    最近的新聞看的太讓人揪心,甚至是觸目驚心,感覺這個社會並沒有能力去保護好人,反而壞人一直在作惡,並沒有得到懲罰。未成年人,精神有問題的做了壞事的也同樣是壞人,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包括校園欺凌也應該有相應法律法規。
  • 《誤殺》:你傷害了我,我誤殺了你,到底是誰的錯?
    如果你能理解肖央對子女的愛,為了孩子什麼事都願意做,那麼同理心,你也應該能理解陳衝的選擇,為了自己的孩子一樣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作為移民,在這個國家開著一家網絡公司度日,一家四口也不是什麼富裕之家,和所有家庭一樣,隨著兒女的長大,與小輩之間產生了隔閡,肖央一家就是我們身邊能見到的千家萬戶,並無兩樣。 女兒不就是去參加了個夏令營嗎?沒招誰沒惹誰這個素察就跟只蒼蠅一樣叮了上來,難道說女孩家家長得漂亮還是一種錯嗎?憑什麼要讓這樣一個普通家庭遭受那樣的苦難?
  • 法治和失去法治,將演繹《誤殺》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局
    新近電影《誤殺》,13號上映,14號大李觀賞,產生了巨大的震撼,今試著對結局來做個推測。 論說,一部電影,它的普世認同價值是犯罪一定要得到懲罰,沒有什麼可推測的,可《誤殺》的最大成功和超越以往價值認同的是:她沒有讓李維傑和他的家人得到「應有」懲罰——起碼沒有這方面的畫面,而是第一讓新聞來告訴觀眾:李維傑的愛人和女兒自首了;第二讓李維傑周邊的熟人來回答對李維傑這個人的看法,從而給觀眾留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