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輕視罪人嗎?宗教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自以為義!

2021-01-17 小雷說聖經

生命樹

太9:12【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主是以醫生醫治病人的態度,而不是以法官審判犯人的態度來對待世人。病人必須承認自己有病,才會去找醫生看病;罪人必須承認自己有罪,才能接受主的救恩。不認識自己的人,對於主覺得可有可無;認識自己的人,則對主覺得非常寶貴。

請誦讀觀察馬太福音9章9-13節,默想從主與稅吏和罪人坐席,並與法利賽人的對話中,我們能夠看到什麼屬靈的奧秘?

1

我們會輕視沒有信主的人嗎

默想:今天我們默想的內容是信仰中的一條金律,真正相信的人,生命就會因此而改變,但只是頭腦中知道卻不信的人就是一個悲劇了。

馬太又名利未,原是個在迦百農碼頭區的稅站替分封王希律徵收稅款的人。

他跟從耶穌之後,在家裡設宴款待耶穌和其它門徒,這事卻引起法利賽人的非議。

「法利賽」是「分別出來」的意思,這派別的人嚴守摩西律法和口頭遺傳,並視那些沒有同樣遵守的人為「罪人」。

耶穌鄭重地向他們指出祂來世的目的,正是要拯救那些承認自己罪孽深重、感到需要救主的人。

我們平常用怎樣的眼光去環視周圍未信主的人?是否覺得他們雖無過犯卻面目可憎,以致不屑與他們為伍?

面對人群中的邊緣青少年、釋囚或其它不幸者時,我們是否認為他們的滅亡是咎由自取呢?

別忘記從前我們在神面前的景況也同樣是可憐的,只是主把我們拯救過來。因此,我們豈不應該把握機會接觸他們,向他們傳揚主的大愛呢?

2

主呼召馬太

馬太就是本書作者,他原來是替羅馬政府徵收稅款的人。

當時像他這樣的稅吏被人們恨惡,因為他們一面壓榨同族的人,一面侵吞稅款,所以猶太人對他們極度憎惡,視他們如同罪人。

他雖然有財與勢,但卻心靈空虛,根本就不喜樂。但在神奇妙的恩典和計劃中,他遇見了主耶穌。

主來呼召他說,「來跟從我,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

罪的轄制就是這樣,雖然會得到一些讓別人羨慕嫉妒恨的東西,但卻讓人得不著自由,更讓人感覺勞苦愁煩,轉眼成空。

所以從主呼召馬太這件事上,我們就會看見不是我們尋找主,而是主來尋找我們;主的呼召,使我們能離棄罪惡跟從祂。

馬太沒有遲疑,也沒有說帳還沒有結清,而是立刻就跟從了主,這就是神的權柄和人的順服。

馬太丟掉了優閒的差事,卻找到了生命;丟掉了可觀的收入,卻找到了尊榮;丟掉了舒適的保障,卻找到了夢想不到的經歷。

那聽到主呼召的你,是不是也像馬太一樣立刻就起來跟隨主了呢?

3

法利賽人的惡

馬太被主呼召之後,就在家裡接待主,「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祂的門徒一同坐席」。

結果法利賽人對這件事又不高興了,他們的宗教觀念讓他們鄙視罪人,以為罪人是應當被隔絕的,神只是接受有良好宗教素養的人,不能接受罪人。

這就是宗教的可怕之處,宗教奪去了人的謙卑,讓人不能體會到神憐憫的心;宗教遮住了人的心眼,讓人看不到自己的敗壞而自視清高。

但主卻接連用「康健」、「有病」來比喻人的屬靈真相,並引用先知何西阿的話,說明憐恤別人遠比恪守宗教規條是更蒙神悅納的。

屬天的權柄是為釋放人,造就人;但是人的道理只是突顯人的自義,卻不明白神對人的憐憫與同情。

所以追求屬天事物的人,千萬不要落在宗教的情緒裡,不然就會落入最可怕的自以為義的罪惡和迷惑裡。

4

有病的才需要醫生

主啟示祂自己是『醫生』,表明祂是以醫生醫治病人的態度,而不是以法官審判犯人的態度來對待世人。

也就是說祂對待世人不是根據公義,而是根據憐憫和恩典。

所以病人必須承認自己有病,才會去接受醫生的幫助;罪人必須承認自己有罪,才能接受主的救恩。

但世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經敗壞到什麼樣的光景,更不清楚這些罪惡會要了自己的命。

所以說不認識自己的人,不會有緊迫感,對主感情就是可有可無;只有真正認識自己的人,才會渴望得到主的憐憫,對主的感情才會真誠。

神知道所有人的心思和意念,在祂的眼中,外表虔誠而內心充滿嫉妒、自私的人,與稅吏和罪人並無分別。

祂所恨惡的和審判的就是這些假冒為善的人,而最可怕的是這些宗教人士,也毫無例外的都是不認識自己,不承認自己是病人的人。

5

神賜恩給謙卑的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虛妄,就是人類妄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當人類開始運用自己的詭詐,幻想用「祭祀」的方法來獲取自己的利益,滿足自己的私慾的時候,這就產生了宗教。

宗教的觀念就是人要為神作些什麼事,人要向神獻上些什麼東西,來和神做生意以此來滿足自己。

事實上的真相是,全足全豐全有的神一無所缺,祂不需人為祂作什麼,給祂什麼,祂只一心一意要將祂的豐富向人傾倒出來。

我們如果有什麼值得向祂獻上的,也都必須是從祂得來的。因為這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人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和神交換的東西。

如果我們還不迷途知返,繼續活在宗教中,就會產生自以為義,結局就是失去得到恩典的機會;

但如果我們願意向神謙卑俯伏,承認自己就是一無是處的罪人,就會得著生命,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馬太福音默想連結

以馬內利的神,你得著祂了嗎?

是自我在心中做王,還是耶穌基督在心中做王,決定我們生命的方向!

信仰中最難的問題:你真的悔改了嗎?

確認自己是天父的兒女,就可以勝過一切的試探!

得著基督就能守住律法,這就是律法的精義!

敬虔如果不是為了與天父建立親密的關係,就會淪為宗教的假冒偽善!

天國靠著宗教的敬虔進不去,只有憑著信心遵行天父的旨意才能進去!

主「能」讓人經歷祂,也「肯」讓人去享用祂,但你願意謙卑俯伏嗎?

在認知上相信神的權能,在行動上順服神的命令,這就是信心!

不走十字架的道路,再多的醫治和釋放都不會改變我們的生命!

不願走十字架的道路,所謂的跟隨主就是假冒為善!

為什麼說風暴是跟隨主的人,生命中最好的養料!?

為什麼中國人相信有鬼卻不相信有神?非要敬鬼神而遠之?

為什麼說宗教就像癱子,知道怎麼走,卻無力去行!?

相關焦點

  • 娓娓道來:主為什麼只召「罪人」?
    一個宗教,如果只追求外表,用禮儀上的各種要求取代了愛心,那麼這個宗教是很危險的。法利賽人反對耶穌與那些人一同坐席,實際上耶穌的行為正是最大限度地體現了神的憐恤,而從法利賽人對別人那種苛刻而無關痛癢的態度裡,讓我們看到一種被神所厭惡的死板教條的宗教意識。  主耶穌是以」憐恤「為懷。而法利賽人是以」定罪「為主。在他們看來,連和罪人在一起吃飯都不可!
  • 耶穌是罪人的朋友嗎?
    就比如:當你找不到你要去的目的地,而且不知道走哪條路時,你就會問路邊的一個陌生人說:「朋友我要到某某地方去,你能告訴我應當怎樣走嗎?」 猶大就像是這種朋友。猶大是與耶穌的救恩毫無關係、完全不了解耶穌心意的那種朋友,而且是出賣主的朋友,或者是出賣朋友的朋友。但 神稱亞伯拉罕為朋友,耶穌稱門徒為朋友是指一種親密的朋友關係,神向他們啟示自己心意的朋友,甚至耶穌也向他們傾心吐意。
  • 「平庸之惡」比邪惡還可怕
    2020年3月22日晚,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董倩專訪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講到「要讓中醫藥漫灌,就是全都給」。 董倩:為什麼要用這個詞,漫灌? 張伯禮:太多了,病人太多分不清了,分不清你就只能說都給。因為是一個病因,相同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在古代也是用一鍋大鍋藥給大家喝。
  • 被別人輕視並不可怕,關鍵是你要有反轉的能力
    曉雨也在想,我設計的封面真的很差嗎?我已經很努力地在揣摩領導的喜好和意圖了,可偏偏就是入不了領導的法眼。曉雨的內心充滿了挫敗感。事實上,在一個彼此相對熟悉的職場環境中,我們每天的工作都會置於他人的目光中。你的工作能力如何,你是否積極肯幹,在他人眼中,都有一個心理上的定位。
  • 0201《赦罪的主為你我而來》
    你的罪赦了。」9:3  有幾個文士心裡說:「這個人說僭妄的話了。」9:4  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就說:「你們為什麼心裡懷著惡念呢?9:5  或說『你的罪赦了』,或說『你起來行走』,哪一樣容易呢?9:6  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9:7  那人就起來,回家去了。
  • 基督徒,你有好為人師的心理嗎?
    因為普世人類都是罪人,都會存在軟弱,不可能在思想言行上完美無缺。而好為人師就是自以為義突出的表現之一。這些人往往只對神學思想一知半解,就認為掌握了全部真理。或者覺得在言行上毫無虧欠,是道德楷模。這些心態都會讓他們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可以成為他人的信仰的教導者,言行的規範者。
  • 落在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
    你們剛才所聽見的,乃是你們當中每一個在基督以外之人的情形。那悽慘的世界,那燒著硫橫的火湖,正在你們的腳下展開。那裡有著神的憤怒熊熊燃燒的火坑;那裡有著地獄張開的大口;你是無所憑依,無法站立,你與地獄中間所隔的,只是空氣而已!只有神的權能與美意才把你維護著。
  • 基督徒,你的優越感健康嗎?
    很不幸的是,在一些基督徒中間也有這種十足的宗教優越感心態,並在很多事情上表現出來,顯出這種優越感看似屬靈,其實是一種病態的表現,我們需要重新檢討審視。因此我要說,基督徒,你的優越感是否正確,是否健康呢?為何要這樣說呢?還得從最近一樁慘烈的社會事件說起。連日來,一條陝西產婦被逼跳樓的消息刷爆了整個網絡。
  • 揭全球最血腥可怕的17大宗教儀式
    你認為自己對宗教足夠虔誠嗎?你想怎麼證明?這些狂熱的信教者甚至願意通過極端血腥和痛苦的儀式證明自己的虔誠或是社會中的地位。顫抖吧,你們這些膽小鬼!  1、刺穿活人的太陽舞節  有時,我們會把美國土著人看做彬彬有禮、熱愛和平的善良人。
  • 生活為什麼總是能夠戳中你最疼的地方
    如果你是一個特別在意愛情的人,往往你的愛情飽經風霜;如果你是一個特別在意友情的人,往往你的朋友總是背叛;如果你是一個特別在意家庭的人,往往你的家庭矛盾不斷;如果你是一個特別在意事業的人,往往你的事業舉步維艱……現實生活給了我們很多美好,但往往也會突然在我們內心狠狠扎一下,並且總是扎向內心深處最最脆弱的地方,讓我們痛徹心扉。
  • 《檢察方的罪人》:正義可以通過非正義手段實現嗎?
    那就是,木村拓哉永遠只會演他自己。這種觀點,不能說沒有道理。這麼多年過去了,木村還是改不掉一些在屏幕前的習慣性小動作(比如耍帥、歪嘴笑還有著名的J家步)。但要把鍋全扔給這位風靡亞洲的帥哥,恐怕也不公平。以往,木村飾演的角色雖然從事不同職業,擁有不同個性,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自帶完美光環。大熱劇《HERO》裡的久利生公平,曾讓無數觀眾為之傾倒。
  • 算命會觸犯宗教戒律嗎?懂這個觀念,你就恍然大悟了
    我信佛祖、信耶穌,那還可以來算命嗎?這是我在命理行業中很常遇到的問題。因為宗教的教義,是希望信眾可以屏除外物雜念、潛心修行,然而算命這個舉動,本身就代表了你「有所求」。所以算命到底會不會觸犯宗教戒律?其實不用擔心,繼續看下去就知道了!
  • 謝娜又懷孕了是幸運,但職場媽媽怎麼就成了罪人?
    你說在生活當中,如果你不生孩子,你會受到歧視,因為家庭各種各樣的壓力,說你怎麼到了這個年齡,不生孩子?」可是你要生了孩子,你懷孕了,在公司你又會受到歧視,因為你是孕婦的身份,所以我們就要替代你做很多事情,你就這不能做,那不能做,你為什麼要來上班?
  • 檢察方的罪人:正義與正義的對決!!
    檢察方的罪人正義と正義の戦う                 「執著於正義的檢察官會淪為罪人。」                        影片改編自雫井修介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東京地方檢察院的精英檢察官與後起之秀之間,因一起殺人案件而引發對立與矛盾的故事。
  • 有多少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陷在自以為義的泥潭中
    但撒但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用謊言的來欺騙誘惑我們,離開上帝的真理和恩典。 當我們的注意力從上帝的計劃轉移到人的喜好,性格就真正成了謎語。Amy(化名)的案例當時讓我們非常震驚,因為師母的身份讓她的遭遇更加觸目驚心。
  • 心理學家:當一個人對你說了這3句話,別幻想了,他就是在輕視你
    可是說,很多人畢生所追求的,就是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所以我們的潛意識中,會非常牴觸別人的「輕視」和「看不起」,很多時候哪怕跡象很明顯了,我們還是會心存僥倖,甚至「假裝」看不見。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你說了這些話,別猶豫了,別幻想了,他就是在輕視你。(1)「你做的這個很簡單」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不尊重,就是對於他人努力的不尊重。
  • 基督教中的兩種崇拜者,你是屬於哪一種?
    令人震驚的比喻在耶穌的時代,法利賽人通常被視為所有信徒中最虔誠的人,而稅吏則被定義為不忠不義的勒索之徒。用今天的話說,稅吏就是黑社會。因此,在這個比喻中,耶穌給出的結論簡直令當時聽道的人們目瞪口呆。在這個政治立場偏頗的反常例子中,耶穌表明,稅吏會被稱義且得救,而法利賽人卻成了未蒙赦免的失喪者。對此,我們稍後會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