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愛情故事》
匯集了陳思成、李晨、張譯、張歆藝、楊冪、佟麗婭、莫小棋等青年明星的《北京愛情故事》,領跑各大衛視,網上熱議十分紅火,它被許多網友評為「情節比《裸婚》更犀利,臺詞比《奮鬥》更給力」。
愛情糾葛很感人
《北京愛情故事》主打的是現代都市愛情牌,繼《士兵突擊》後,李晨、陳思成、張譯三兄弟再次聚首,他們飾演三位身世、背景有著天壤之別的大學同窗,與張歆藝、楊冪、佟麗婭、莫小棋飾演的四位個性迥異的女主人公分別演繹情感故事。劇中有「高帥富」的蛻變成長,也有「矮挫醜」的奮鬥歷程;有「拜金女」在麵包、愛情間的痛苦掙扎,亦有「鳳凰男」理想被現實擊碎的無奈,真可謂感情元素頗為豐富。
在劇中,「傍大款求包養」的楊紫(微博)曦,「御姐範兒女強人」伍媚,「都市小龍女」沈冰,這些帶有符號性的人物形象都被塑造得非常鮮明,為本劇增色不少。作為一部青春偶像劇,《北京愛情故事》更新了傳統青春偶像劇的「簡單」「樂觀」這些頑固的關鍵詞,它用輕鬆卻又深刻的筆觸,揭示了都市青年人的生存現狀和情感訴求,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真實感和認同感。不少網友把它和《奮鬥》相比較,認為它比《奮鬥》更貼近生活,更能在其中看到自己影子。
「北漂」生活很真實
此劇深刻反映了當下年輕人對生存、愛情、友情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態度,劇中所呈現的北漂族、房奴、蟻族、麵包愛情、高峰堵車等社會現象,在被觀眾稱為「接地氣」的同時,也引發了觀眾對愛情觀和價值觀的深入思考。正如劇中飾演沈冰的佟麗婭所說:「這個戲之所以精彩,就是它反映了很多社會現實,尤其現在的80後主要面臨的一些問題在裡面都有很真實的體現,不單體現在愛情方面,還有像買不起房或是很艱難地做房奴這樣的真實『北漂族』的生活狀態,很接地氣,一定會引起大家的共鳴。」有位網友說:「《北京愛情故事》代表了太多北漂者的心聲。」
臺詞經典很勵志
作為一部以愛情為主線的電視劇,劇中不少對愛情的闡釋頗為經典,好似心靈雞湯。如「我覺得愛情挺簡單的,來來去去就三個字:我愛你、我恨你、分手吧。」如「生活以快樂為基準,愛情以互惠為原則。」不少網友表示,這些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當下大部分年輕人的愛情觀和價值觀。該劇編劇、導演兼主演陳思成坦言,《北京愛情故事》的許多情節和臺詞都取自於真人真事。
除了愛情箴言外,此劇在「職場修煉」方面也是金句迭出:「當你的上司在安排任務時,你應該第一時間完成它,而不是先問為什麼。」「生意好做,性情難養。」這些話,對於80後的青年觀眾來說,不僅充滿哲理,而且儼然像一部《職場寶典》,由此也贏得了眾多青年觀眾的喜愛。
-相關連結
陳思成佟麗婭是一對?
《北京愛情故事》熱播,陳思成和佟麗婭在戲中的情感糾葛成為亮點。當初就有網友爆料,兩位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在一起了。日前,網友八掌柜爆料稱:「最近大家在看《北京愛情故事》吧?陳思成佟麗婭也是一對。」網友八卦精神大爆發,紛紛留言轉發,希望求真相!而記者聯繫到佟麗婭經紀人王小姐,她表示,其實私底下,兩人只是好朋友,「以前他們就是中戲校友,所以平時關係就很好。」
編劇導演為稿酬「斷交」
春節期間,講述一群在北京打拼的年輕人酸甜苦辣的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引起了不少觀眾共鳴,就在觀眾為劇中人物「要麵包還是愛情」的糾結選擇而唏噓時,現實中,電視劇剛剛播完,編劇之一的李亞玲卻和身兼編導演三職的陳思成,扯出了為稿酬而斷交情的糾紛。
編劇李亞玲:陳思成多次拖欠稿酬
李亞玲和陳思成因合作《大丫鬟》而相識。當時,李亞玲是編劇,陳思成是主演。拍攝《北京愛情故事》是陳思成的夢想,並為此準備三年,找了李亞玲幫忙,但在拍攝、宣傳、播出過程中,李亞玲認為自己的貢獻沒被認可,還稱陳思成拖欠稿酬,為此,她連續發布《〈北京愛情故事〉劇本片段》、《〈北京愛情故事〉的幕後結局》、《〈北京愛情故事〉創作後記》等多篇博客,詳細講述了她參與劇本創作的過程。
李亞玲在博客中稱,自己2009年接到十集劇本,出於對朋友的協助,對劇本進行了重新創作,尤其對後半部分大綱進行了修改,完成了初稿,並憑藉初稿拉到了投資,卻不料陳思成和投資方新經典公司在沒有她出席的情況下簽了約,並擅自定下稿酬標準。而在整個宣傳過程中,李亞玲自稱遭遇「屏蔽」,陳思成在接受採訪時對自己這個合作編劇隻字不提,而直到開播前,自己才接到投資方的邀請飛赴杭州首映禮。
與此同時,稿酬矛盾也於此時爆發。李亞玲表示當初因看重交情而沒有籤約,「我主動提出等他拿到稿酬後再分給我」,而且還主動提出只拿稿酬的30%,不料後來拿到的稿酬與應得的數目相差很大,並被多次拖欠,「過年的前兩天,我接到了思成打來的尾款。讓我再次傻眼的是,原來說好的總額的30%又只給了個整數,另有8.5萬沒有給。我再次發簡訊交涉,他卻提到我剛入行時的《大丫鬟》才1萬1集,他給我的已經足夠多,叫我不要太貪心!直到我在網上發了一篇不點名的信息,提到我已在聘請律師,晚上,他打來電話,表示願意支付我剩下的那8.5萬的尾款,但希望我能給他出具一份書面聲明,聲明將來他把《北愛》劇本改寫成小說時,可以不署我的名字,因為他將是全新的創作……」而到了1月30日,這筆8.5萬的尾款最終收到,李亞玲稱經過這個過程後,過往恩怨至此一筆勾銷,「從此後,各自憑實力拼搏,各自珍重!」
導演陳思成:不想成為炒作話題
對於李亞玲種種指責,前天,陳思成接受記者採訪時稱自己沒什麼可說的,「我不想讓這件事成為炒作話題。錢給了,也署名編劇了,我也到處感謝她的幫助了,有人想藉此炒作,對此我也不再介意。不論這件事還是感情我從不說,我不認為這是太重要的問題,否則別人還以為我們在炒作呢」。對於李亞玲認為自己不該在宣傳中被忽視的說法,陳思成稱:「每個人都希望被關注,但真正情況會是怎樣?說實話,編劇從不是媒體聚焦點,你看有幾個劇組的宣傳是有編劇的?」
《北京愛情故事》接下來還將二輪上映,宣傳時難免會被提起這個話題,對此陳思成依然不鬆口,「再說吧,等到有一天該說的時候我會說的」。而李亞玲表示為避免被人指責「炒作」,已拒絕所有媒體採訪,「我對我寫下的所有文字負法律責任。這是我初入圈子的成長代價,以後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