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1世紀明星產業——中草藥研發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最近熱門的白鳳豆,有沒有抗癌效果?日常使用的當歸、構杞,有沒有藥效?

  答案,不僅使用中藥上千年的華人關心,連德國、日本、美國,都開始透過生物科

  技與西方醫學,想解開神農氏與本草綱目的療效之秘。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首先引爆各國中草藥研究、投資熱。

  近10年,西藥副作用頻仍,世紀絕症不斷出現、另類療法興起,在歐、美國家,中藥、草藥製成的藥品與健康食品需求攀升。製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統計,近10年,全球中草藥消費市場平均年增長率達15%至20%。預估2000年,全球市場將擴大到400億美元。

  中草藥產品風行美國,也引起FDA的注意。FDA3年前開始撰寫「植物性產品草案」,希望中、草藥製成的藥品療效,也能用臨床試驗來證明。

  FDA草案的起草人之一陳紹琛,3月初才被借調回臺,擔任醫藥品查驗中心的顧問。他表示。雖然法規只在草案階段,但是如果一有醫學上的重大突破,四人會協助藥品上市。

  鎖定美國市場

  草案雖未定案,日本、德國、美國、中國大陸的中草藥開發者,已經向四人申請植物性新藥臨床試驗,有的藥品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四人的植物性產品草案,為臺灣的中草藥研發,打了一針強心劑」,科學中藥領導廠商順天堂總經理沈重光笑著說。不讓日本、中國大陸專美於前,臺灣的中藥廠順天堂、仙豐、勝昌、明通……,開始與藥技中心或工研院合作,找出特定的中藥方劑的療效,或開發中藥新劑型。

  連傳統產業如食品廠、化工廠都投入市場,包括長庚生技、統一集團、美吾發、耐斯集團、臺糖。西藥廠如永信、中化、景德,也不遑多讓。

  目前約可分為三種研發策略,各有所長。遵循FDA植物性產品草案,驗證中藥方劑的療效,是中草藥研發的短期可行途徑。

  由於大多數有療效的中藥方劑,都記載在中國古典醫學書籍裡,比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因此,研究來源有典籍可考據、依循,不必像傳統西藥研發模式一樣,必須「大海撈針」。因此,只要療效確定、安全性無虞,任何藥廠都可以申請臨床試驗。

  去年,順天堂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目標就是取得FDA的藥品上市許可。

  「一定要做臨床試驗,用西方科學方法,讓西方人了解中藥確實有療效」,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張成國說。

  為了推動中藥臨床療效評估,衛生署選定臺北市立中醫院等醫學中心,提供中西因臨床試驗病床,給予臨床試驗病人健保給付。

  然而,中藥方劑臨床療效的驗證並不容易。

  就算驗證成功,仍有風險。這些方劑都記載在傳統中藥典籍裡,因此,即使確認某種方劑的臨床藥效並且上市,但是藥方卻容易被競爭者抄襲。「所以要在製程上取得專利,才能保障我投入的心血」,順天堂沈重光解釋。

  紫杉醇模式

  相較之下,走傳統西藥新藥開發的路,亦即從中草藥中,分離出具有療效的純化合物(NCE,NewChemicalEntity),雖然困難許多,但是一旦取得上市許可,在專利期限內,藥物的成分是機密,不怕別人抄襲。

  臺大藥理學研究所教授鄧哲明指出,從中草藥分離出具療效的純化合物,是臺灣中藥研發可以走的長期策略。目前全球市場上賣得最好的抗癌藥品紫杉醇(Taxol),就是從臺灣原生植物紅豆杉樹皮找出的純化合物。

  高雄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所長吳永昌,研究番荔枝科乙醯生合成物多年,就是希望從400多種化合物中,找出藥效強、毒性低、副作用小的抗癌純化物。

  目前,全世界只有四個團隊在做類似研究。吳永昌的研究團隊,已經找出二三十種國際文獻未曾發表過的純化物,希望從中找出藥效。

  從中草藥中找出純化物的模式,是一條漫漫長路。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田蔚城指出,紫杉醇從1971年被發現,到1992年新藥上市,總共花了21年。不過,「這是一個不太好的例子,不是所有新藥開發都要這麼久」,田蔚城笑著解釋。曾篩選出有藥效化合物,並且申請到二十幾項專利,鄧哲明認為:「這條路很難走,但是長期來講,臺灣一定要做。」

  銀杏模式

  鄧哲明分析,臺灣的中期研發策略,應該是鎖定歐洲與亞太市場,遵循德國開發銀杏藥的模式,從中草藥分離出有療效,質量確定的混合物(部分純化物)。藥技中心總經理蔡幸作指出,德國通過的中草藥製成新藥,很多屬於這一類研發模式。

  7年前,由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投資的美國新藥科研中心,就從中草藥中分離出抗癌的混合物。雖然美國FDA尚未針對此類藥物開發模式設立法規,但是中國大陸已經有法規可依循,目前這個藥,正在大陸進行二期人體臨床試驗。

  美國新藥科研中心亞洲區副總裁陳寬墀預估,如果順利,至少也要花5億臺幣,最快3年後上市。

  中草藥研發變得這麼熱門,也是因為搭上生物科技的列車。生物技術日新月異,中草藥藥材品管,可以利用生物技術與儀器加以確認,避免相近屬種的藥材魚目混珠。

  除此之外,利用生物科技也可以培養出有效、一致的菌種。臺北醫學院生藥所所長楊玲玲解釋,生物技術培養出統一的菌種,可以作為中草藥種苗栽培的來源。而且,利用基因轉殖技術,甚至可以培養出比道地藥材更有療效、更安全的基因種源。

  位在嘉義的綠益康生物科技公司,就採取基因轉殖的方法,培植出特殊基因種源的薴麻,經過高雄醫學院教授林俊清的研究,在動物試驗中,發現薴麻根的萃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治療肝病的效果。

  一圓生技產業之夢

  為了打造生物科技成為下一波明星產業,政府更是鎖定中草藥研發。

  在亞太製造中心計劃中,經濟部將「中藥科學化和新藥研究與開發」,列為24項重點發展項目之一。去年,行政院生物技術產業策略會議,也選定中藥為具有發展潛力的優先課題,規劃為國家型重點研究計劃。

  然而,研發時間長、投資大、法規嚴格,加上國內藥廠資源、規模小,都讓業者徘徊於中草藥新藥研發門外,甚至改採快速獲利策略,投人門檻較低的健康食品市場。不少藥廠如永信、中化、生達,食品廠如臺糖、大醇、統一,都推出以中草藥成分為主的健康食品。

  「新藥研發是康莊大道,健康食品是捷徑」。仙豐董事長謝振鋒肯定健康食品的短期獲利性。

  策略聯盟,可能是資源少的臺灣藥廠突圍的最佳方式。這也是順天堂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原因。

  臺灣的優勢在哪裡?

  基礎研究豐富,是臺灣中草藥研發的後盾。曾任臺北醫學院生藥所教授,顏(火+昆)熒指出,臺灣早在民國50年代,就已經開始研究、鑑定中草藥與臺灣民間草藥的藥材基源、化學成分,至今已經累積相當的基礎。

  北醫生藥所幾十年研究下來,已經累積超過600種藥材,超過100種的藥物,並建立一套中草藥資料庫(drugbank)。在南臺灣,高醫藥材學研究室成果亦豐,約122篇研究論文,都發表在國際期刊上。

  臺灣的藥理篩選技術也全球知名,有助於做藥效評估試驗。

  專門作藥理、藥效評估試驗的泛球藥理研究所,是臺灣在國際醫藥界最有名的公司。全球50大藥廠中,就有45家是它的客戶。

  製造方面,臺灣也有紮實基礎。順天堂沈重光指出,早在20年前,臺灣藥廠進軍日本時,就依照日本的規定,做出安全、均一、有效的中藥。目前,臺灣大多用西藥製劑的方式製造中藥,品質控管相當優良。

  今年3月,經濟部已經擬定一個中藥國家型計劃,將整合上、中、下遊與產官學界,每年將以1億元的經費投入中草藥研發。

  若能發揮整合的效益,21世紀,從中草藥中開發出新藥,創造出新的明星產業,將不再是夢想。(作者藍麗娟《天下》雜誌)

  

相關焦點

  • 臺灣統一集團積極考察大陸中草藥生產基地
    中新網臺北5月17日消息:臺灣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表示,統一生命科技已與臺灣「中研院」院士李國雄,在美國北卡州三角園區組建本草醫藥公司,專門從事抗癌及抗愛滋的天然藥物開發,並積極在大陸考察中草藥生產基地。
  • 聚焦大健康賽道 安利提速中草藥產品研發上市
    聚焦大健康賽道 安利提速中草藥產品研發上市 出處:
  • 聚焦大健康賽道安利提速中草藥產品研發上市
    繼2019年參與國家十三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後,在疫情背景下,安利加快了中草藥產品研發和上市速度,陸續推出應用傳統漢方、以高品質中草藥為原料的營養補充產品,如甘草薑黃維生素C、紅黑枸杞茶以及紐崔萊漢本萃飲品系列,幫助增強免疫力、改善微循環、提升抗氧化能力等,推進中醫藥的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
  • 文創屋 隴西中草藥與色彩的「邂逅」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定西地區的中草藥古法染色工藝漸漸沒落,從事傳統古法染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2016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祁輝創建「農女手作」工坊,以「非遺+文創」的方式,將百草染色與手工刺繡、木藝、剪紙等相融合,設計研發出一系列既傳統又時尚的文創產品。  本期《文創屋》帶您走進定西「農女手作」,了解百草染色,感受一場隴西中草藥與色彩的「邂逅」。
  • 雲谷田園助力中草藥產業發展 革新金線蓮種植技術
    「越珍貴,越嬌弱」,這點來形容珍稀中草藥金線蓮再合適不過了。作為百草之王的金線蓮性平味甘,和蟲草一樣珍貴,目前已經成為國人養生,追求品味生活的首選健康養生產品,如此珍貴的金線蓮,培育種植也相當不容易。
  • 2014臺灣精品博覽會
    臺灣精品,炫美惠州開放時間:8月29—9月2日,每天早9:00—晚19:00臺灣著名表演團體打狗亂歌團,現場傾情演出:寶島太子喜相逢、舞動臺灣精彩惠州等;3名臺灣書畫大家:林信義、洪震輝、邱山藤,現場潑墨揮毫。
  •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概覽
    《2017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顯示,2016年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機構總數為63339家,較2015年增長0.72%,其中視覺傳達設計產業持續前兩年的增長態勢,為整體文創產業中增長幅度最高的,達到16.41%。設計品牌時尚產業以10.65%增長率次之。
  • 2015年臺灣專利百大排名 晶電、隆達擠進LED產業前三
    半導體專利顯著成長,面板與行動裝置衰退從各產業主要廠商申請發明專利的情況來看,半導體產業布局積極,美國英特爾公司(956件)與南韓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194件)雙雙成長3成到1.4倍不等,臺灣本土廠商方面,臺積電申請502件,亦成長快速(+16.7%)。
  • 【解讀】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概覽
    NO.1臺灣地區文創產業發展如何?《2017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顯示,2016年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機構總數為63339家,較2015年增長0.72%,其中視覺傳達設計產業持續前兩年的增長態勢,為整體文創產業中增長幅度最高的,達到16.41%。
  • 從臺灣網球拍產業的崛起了解臺灣碳纖維行業的啟蒙年代
    ,有許多亮麗耀眼的明星產業,多年來憑藉著成熟的加工技術、最具競爭力的製程、完整的代工體系、以及優秀的勞力,橫掃國際市場上,創下許多(臺灣第一)的記錄,不但賺取大量的外匯,也奠定了臺灣在國際經濟分工中(製造王國)的地位。
  • 我們向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學什麼?
    《2017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顯示,2016年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機構總數為63339家,較2015年增長0.72%,其中視覺傳達設計產業持續前兩年的增長態勢,為整體文創產業中增長幅度最高的,達到16.41%。設計品牌時尚產業以10.65%增長率次之。
  • 同程藝龍西南研發運營中心正式入駐瞪羚谷數字文創產業基地
    今天,同程藝龍西南研發運營中心正式入駐瞪羚谷數字文創產業基地!同程藝龍由同程集團旗下同程網絡與藝龍旅行網於2018年3月合併而成,致力於打造在線旅行一站式平臺,用戶規模超過2億。2020年,同程藝龍在成都高新區註冊成立獨立法人公司——成都同程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為同程藝龍西南研發運營中心項目的運營主體。
  • 21世紀臺灣樂壇十大經典專輯,周杰倫一人獨佔半壁江山!
    21世紀伊始,整個華語樂壇都迎來了新世紀新氣象,許多後起之秀有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嶄露頭角,尤其在寶島臺灣,競爭之激烈就有如神仙打架一般,周杰倫、林俊傑、張惠妹、蔡依林等等明日之星逐漸成為了臺灣樂壇的扛把子,而他們各自推出的經典專輯也引來了萬千粉絲的爭相搶購。
  • 雅蘭國際集團研發製造中心總工程師尹全尹:中醫中藥草逐漸受到追捧
    雅蘭國際集團研發製造中心總工程師尹全尹應邀出席中草藥化妝品分論壇,向大家分享了中醫中藥草逐漸受到追捧的專題報告。 不僅如此,化妝品原料是產品制度、安全、功效的源頭,新原料備案模式的建立為企業開發新原料開闢了一種全新的新模式,更能順應產業發展趨勢,通過備案管理簡化上市程序,推動新原料管理方式與國際接軌,從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 【907愛活動】2014臺灣精品博覽會今天在惠州會展中心舉行
    臺灣精品,炫美惠州2014惠州臺灣精品博覽會今天在惠州會展中心隆重舉行。開放時間:8月29—9月2日,每天早9:00—晚19:00臺灣著名表演團體打狗亂歌團,現場傾情演出:寶島太子喜相逢、舞動臺灣精彩惠州等;3名臺灣書畫大家:林信義、洪震輝、邱山藤,現場潑墨揮毫。本次展會來自臺灣島內參展企業有185家。主要以精品伴手禮為主,文創產業及旅遊信息為輔。
  • 2015年臺灣專利百大出爐:晶電、隆達擠進LED產業前三
    半導體專利顯著成長,面板與行動裝置衰退  從各產業主要廠商申請發明專利的情況來看,半導體產業布局積極,美國英特爾公司(956件)與南韓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194件)雙雙成長3成到1.4倍不等,臺灣本土廠商方面,臺積電申請502件,亦成長快速(+16.7%)。
  • 松山文創園 ——臺灣文創產業啟示錄
    文創產業被稱為21世紀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朝陽產業」和「黃金產業」。
  •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經驗及啟示
    而整合臺灣的智慧與文化魅力,結合新的創意,並將其應用於產品發展或生活品質與美學中,不啻是臺灣許多產業煥發新生機、新潛能與新商機的關鍵策略,既能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成長,同時也能平衡臺灣過度偏向製造業的產業發展型態。 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起源於臺灣中華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旨在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社區總體營造」。
  • 「文創」視野下的臺灣工藝產業:政策推動和發展經驗
    然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臺灣地區實施匯率自由化政策,臺幣大幅升值,人工成本急劇升高,使得我國臺灣省的既有人力資源優勢不再,特別是隨著全球生產分工體系再度調整,東南亞新興國家及經濟逐漸開放的中國大陸,逐漸成為全球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陣地,臺灣工藝產業的外銷市場因此急劇萎縮。
  • 青眼看臺灣|愈耐看愈高級
    的確,不論是大街小巷的建築,抑或是基礎設施,一眼望去,你並不會覺得臺灣有什麼驚豔,但恰恰是這樣的「不施粉黛」,讓其營造的文化氛圍,有一種難以言說的高級感。而這種耐人尋味的高級感,正不斷通過吃、住、用、遊、購、娛、休閒體驗等產業進行輸出,也就是文創,典型如已經成為臺灣人文化生活一部分的誠品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