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電視劇總產量400多部 平均集數已超40集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調查顯示:2015電視劇總產量400多部,少於2014年的500部,但越拍越長,平均集數已經超過40集

  網劇推動 電視劇越拍越長

  

  鄭維東

  

  每年春天舉辦的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素來有著國內電視劇製作風向標的意義。在行業處於劇烈動蕩的當下,昨天舉行的制播年會一舉打破連續多年的唱衰和抱怨氣氛,新媒體、新格局、新盈利模式帶來的新氣象撲面而來。

  央視索福瑞今年正式更名中國廣視索福瑞。索福瑞副總經理鄭維東昨日在公開發言中以數據說話:「2015年是網際網路和電視之間形成更加深入互動的一年,網臺同步或先網後臺,越來越多,根據政策調整和市場互動,形成了一些新態勢。」他透露,2015電視劇總產量400多部,比起2014年的500部,產量下來了,但每一部的集數有明顯增長,「2011年總局提出大家要壓一下每一部劇集數的長度,但是後面由於市場的推動,特別在網劇的推動下,每部劇的集數越來越多,已經超過40集。電視劇市場繁榮方式,發展的方式,從部和集之間做了互換。這種情況下對電視劇市場影響怎麼樣呢——10年前電視劇播出,佔整個電視臺播出量的36.4%,2015年佔30%。這表明,電視劇在電視平臺上的發展,利潤沒有那麼多了。」

  鄭維東還指出,2015年至今是電視劇資源進一步壟斷和市場加速分化的時期,這種時期也是周期的進一步縮短、變化更快的時機。2015年,越來越多電視劇採取獨播或者兩家首播,三家四家播出已經沒有了;同時二輪劇比例下降,新劇開始惜播,進一步資源壟斷;好的資源往一線的衛視、央視平臺集中。此外,有些劇網絡播出以後,短期之內不願意給電視臺播出,形成網絡和臺之間的進一步分割。這種情況造成2015年收視結果變化明顯,省級衛視收視低於0.5成主流,2015年達到76%,比2014年增加。同時收視率超高大於2%的好劇2015年也有所增加,市場兩極分化,好的更好了,差的也在增加。

  網絡元素帶動下,電視劇觀眾越來越年輕化,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說,「短短三年間,夢想劇場25-34歲的年輕觀眾的比率上漲了近100%。縱觀東方衛視去年收視前五的大劇,年輕態已成共性趨勢。」在80後、90後、00後特有的個性消費模式已經成為文化經濟增長點的當下,網絡原創和傳統製作的審美趨勢給了螢屏年輕化豐沛的土壤。

  單集1500萬 《後宮如懿傳》創新「天價」

  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建軍透露:在已經到來的2016年,SMG在影視劇版權採購上的投入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5%以上。

  無獨有偶,周迅主演的年度「IP劇王」《後宮如懿傳》昨天曝光賣出了單集1500萬的新「天價」,其中兩家電視平臺東方和江蘇衛視出價每集300萬,網絡獨播的騰訊則出價單集900萬。

  市場上85%的IP已被瘋搶

  在越來越良性的臺網互動之下,越來越多的精品「爆款」劇將孕育而生。同時,優良的臺網互動之下也應運而生了影視行業內的「IP熱」。

  對於「IP熱」,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分析道:當前,熱門IP資源遭遇影視劇市場瘋狂掠奪,市場上的IP搶奪已將近85%。如果說2015年是IP熱潮,那2016年已經是IP「瘋潮」。火熱的表象之下,題材重複、淪為新俗套等問題已經出現。在他看來,與其盲目追求「IP」,不如探索電視劇「新物種」,而東方衛視接下來即將打造的延續性的品牌季播劇就是對電視劇「新物種」的第一次嘗試。據了解,東方衛視與侯鴻亮團隊合作的第一部季播劇《歡樂頌》已有三季計劃,同一批演員、同一批編導與製作團隊連籤三年合約。

相關焦點

  • 電視劇投資創5年新低:古裝劇失寵了,中國電視劇平均集數為40集
    【電視劇投資創5年新低:古裝劇失寵了,中國電視劇平均集數為40集】據藝恩智庫數據顯示,2019年IP劇總體數量在下降,從2018年的95部下降至75部,且2019年超七成IP劇通過網絡播出。
  • 電視劇集數擬規定不超40集,多家影視公司稱新規正在調研
    9月6日,有媒體報導,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有數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證實,這一新規的確正在調研中。
  • 數字之道丨70集延禧未完87集如懿又來 40集國產劇已快絕跡
    40集,如今一篇幾萬字的網文就能拍出一部80多集的大劇,印象裡的20、30集長度的電視劇如今已難尋蹤跡。《全球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6)》中顯示,10年來,我國電視劇的集數增長率已經達到了40%,平均每部增加了12集之多!國產劇到底有多長?50集成常態 80集不算少《扶搖》66集、《香蜜沉沉燼如霜》63集、《延禧攻略》70集、剛剛上映的《如懿傳》87集……以往一部劇二三十集的篇幅,在今天的電視劇市場中幾乎難尋蹤跡。
  • 《南煙齋筆錄》等28部電視劇集數「變更」,「限集」後的國劇能否迎來「短劇時代」?
    近段時間,廣電總局新發布的一組電視劇月報備案通報,引眾人關注。報告顯示,以在播的《許你浮生若夢》為首,有且超過28部電視劇集數整體發生「變更」,且平均每部電視劇集數都在40集左右。無獨有偶!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04年至2008年,國內播出的電視劇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內;2009年至2012年,延長至35集;到了2015年,已經達到平均每部42集;近年來,隨著《武媚娘傳奇》《甄嬛傳》等多部古裝宮廷劇的熱播,電視劇集數更是上漲至七八十集,當下正在熱播的《如懿傳》長度更是直逼90集,成為諸多「長劇集」的其中之一。
  • 電視劇集數長短不應一刀切 集數少不一定是好劇
    原本二十幾集就能講清楚的故事,非要抻到四十幾集;原本幾個鏡頭就能交代明白的情節,硬要加入大量空鏡或角色特寫拖延時間……電視劇網絡劇的「注水」,已經是令行業和觀眾不滿多時的現象。有資料顯示,2010年至2014年,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平均集數未超過38集;2015年後,平均集數超過了40集;2018年,平均集數則增至42集,「注水」現象可謂愈演愈烈。「注水」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當下,國內電視劇網絡劇的銷售論集數計價,集數越多的電視劇網絡劇,出品方獲得的經濟收入越高,播出平臺廣告招商的收益也越高。
  • 獨家觀察||總局擬出臺40集上限新政,電視劇「脫水」還需多久?
    回看中國電視劇發展的歷史,在電視劇剛剛走上正軌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國產劇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內。之後便開始呈現整體上升趨勢,2015年已經達到平均每部42集,2018年獲準發行的劇集平均集數達到42.5集,較2011年增長10.64集。2012年,76集電視劇《甄嬛傳》上星並獲得巨大收益,此後超過50集的劇集數目顯著增加,同時許多熱門劇集和年度「劇王」也都有較長的劇集篇幅。
  • 多部電視劇集數變更,《大宋宮詞》50集變成86集被網友質疑注水!
    近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官網公布了二月份電視劇的變更情況,其中有九部電視劇涉及到了集數的變更。
  • 中國電視劇集數最多的是哪部?《鄉村愛情》在這幾部面前不值一提
    大家一定聽過《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這個系列的電視劇深受大叔大媽們的喜愛,這部由本山大叔執導的電視劇,一直在國內比較有名氣。《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給人的印象就是長,這部劇從2006年開播以來,如今已經拍了10部,一共400多集,而且這個系列的電視劇至今還沒有劇終。
  • 2015最值得期待的10部電視劇
    2015年,中國電視劇「一劇兩星」(一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播出)終於要揭開面紗
  • 大盤點:上萬家電視劇公司,最賺錢的是哪些?
    藝恩數據顯示,就監測的47家上市公司(A股和新三板)而言,2016年中報電視劇交易額營收超60億元,同比增幅24%,毛利率40%,均高於同期電影票房市場。萬家機構參與大盤從電視劇製作機構看,2016年共10232家公司獲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許可證》(其中132家獲得電視劇甲種證),相較2010年機構數量迅猛增長152%。而從電視劇製作數量看,2015年總計395部,相較2010減少了9%。
  • 現在電視劇為何集數加長、內容注水、劇名不知所云?
    數據顯示,如今的國產劇集數越來越多,現代劇40+,玄幻劇60集左右幾乎成為標配。為什麼近幾年的電視劇集數越來越長?它們的內容真的能夠支撐這樣的長度嗎?又為什麼電視劇名起得觀眾越來越看不懂?他們這麼做真的能夠吸引到觀眾嗎?
  • 集數超多的5部電視劇,前2部看兩集就不看了,後2部看的停不下來
    廢話不說,周末將至,是否做好了宅家裡好好看一部電視劇的準備,小編特整理了一些乾貨,希望能夠幫到你。集數超多的6部電視劇,前2部看兩集就看了,後2部看的停不下來1、隋唐英雄傳4、因為酒戲比較多,居然引來不少名牌酒廠要贊助該劇,不僅「包攬」了劇中所有的「酒耗」,還要真金實銀地掏票子。不過劇情太拖沓,個人看了幾集就實在是看不下去了!2、天天有喜
  • 近六年電視劇集數觀察:80+終結於《如懿傳》,20-口碑高難登衛視
    今年上半年只有46部劇上星。其中,變化最極端的為20-和60+兩個數量區間。20-的上星劇數量一直不多,去年開始消失於衛視,60+電視劇從2015年的11部直線下降,去年全年只有4部,今年截止到目前只有2部。數量減少最多的是集數在30-39之間的劇,從2015年的144部持續減少,2017年已經減少至40部。
  • 問診電視劇:為何集數加長,內容注水,劇名不知所云
    文丨莊自修   來源丨搜狐娛樂觀眾對近幾年電視劇行業變化最直觀的感受是:電視劇像裹腳布,又臭又長。一組數據可以佐證:2004年—2008年,國內播出的電視劇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內;2009年—2012年,延長到30集至35集;到了2013年,平均每部電視劇突破35集;2015年,國產劇的集數已經達到了平均每部42集。而如今,這個數字有過之無不及,現代劇都40+了,玄幻劇60集左右幾乎成為標配。
  • 8月33部電視劇變更集數,《老酒館》《隱秘而偉大》等在列
    導讀:2019年 8  月, 全國各電視劇製作機構有《在紐約》等5部劇目變更劇名;《暖暖,請多指教
  • 還珠24集延禧70集如懿87集 國產劇越拍越長乾隆表示很心累
    過去五本書改編的《天龍八部》只有40集,如今一篇幾萬字的網文就能拍出一部80多集的大劇,印象裡的20、30集長度的電視劇如今已難尋蹤跡
  • 廣電總局新規電視劇不超40集,限制明星片酬,楊冪迪麗熱巴受影響
    國家廣電總局每年都會發布拍攝影視作品的相關規定,日前又出了一項「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內容指出,雖然優秀作品不斷湧現,但電視網絡劇還存有「高原」缺「高峰」、原創能力不足、故事情節「注水」、行業秩序有待規範等問題,因此做出以下三項管理措施,包括對電視劇集數
  • 30集也算短劇,這是我聽過最好笑的笑話
    按照廣電總局公布的《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情況來看,2012年以來,國產劇的平均集數逐漸增加,2015年12月首次超過40集(為40.95集)。2016年-2018年,平均集數超過40集的情況頻繁發生。也就是說,從2015年起,我們看的國產劇已經普遍超過40集。
  • 廣電總局提倡劇集不超過40集 反對「注水」拉長集數行為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電視劇最新資訊 > 正文 廣電總局提倡劇集不超過40集 反對「注水」拉長集數行為
  • 削減時長追求質量,電視劇正在回歸初心
    這15部中,由趙寶剛導演的《青春鬥》原定40集,已改為38集。   除此以外,轉網播出的《皓鑭傳》由63集改為62集,待播的《西夏死書》由47集變更為44集,甚至已經播過的《娘道》也由80集變更為76集。這種集數變更似乎預告著國產劇「變短」的趨勢。對於曾經被又臭又長的「注水劇」影響過觀看體驗的觀眾們來說,這顯然是「喜大普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