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作為如今炙手可熱的知名喜劇演員,他被視為是票房的保證。
自2000年涉足影視圈以來,
黃渤憑藉自己的招牌——高演技、低顏值,
一路走來,產出了不少優質作品。
並於2006年,黃渤藉助《瘋狂的石頭》,不僅和寧浩結緣,
也被管虎視為御用男主。
漸漸躥紅的他,在2011年,原本是自己事業高速上升期的一年,
拍攝了一部知名度較低的作品《蛋炒飯》,很少有人看過。
這部電影,估計看過的人不多,但它在拍攝之初,
卻被譽為是中國式的《阿甘正傳》,
只可惜問世後,與期望差別過大,電影口碑平平,幾乎被雪藏起來。
那麼,《阿甘正傳》和《蛋炒飯》到底差別在哪?觀眾反響才會如此之差。
一、關於女主,一個是原生家庭帶來的被動傷害,一個是骨子裡的作
《阿甘正傳》中的女主,雖然一路作天作地,直到最終作死,
但卻始終被視為經典的一部分。
因為女主是受原生家庭的被動傷害,這種傷害從童年起,
對於女主便是揮之不去的噩夢,也是她一生自我發洩、自我救贖的根源。
從她最終回到阿甘身邊時,她也意識到了這點,
所以才會有她衝著老房子發洩的一幕,她帶著阿甘的孩子離開,
是因為覺得自己配不上阿甘,所以才走,而不是找阿甘當接盤俠。
對於《阿甘正傳》中的女主,她的遭遇令人同情,她的經歷被人理解接受並可以原諒。
《蛋炒飯》中的女主,真是骨子裡的作,她的原生家庭並未給她留下什麼陰影,
相反是她自己對於開放的嚮往,對於成名的渴望,自我被欲望、膨脹衝昏了頭腦,
不斷降低底線的結果,至於最後回到大衛身邊,那不就是找個接盤俠嘛?
二、關於男主,一個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智者,一個是被社會淘汰的愚者
《阿甘正傳》為何被視為經典?為何當年可以幹掉《肖申克的救贖》,
最終斬獲奧斯卡金像獎多個獎項?
是因為阿甘這個男主,在大智大愚中徘徊,其模糊難辨的界限,讓觀眾為之徘徊時,
阿甘不僅自我取得成功,還成為了一個幫助無數人、引領無數人的智者。
阿甘的一生令人欽佩,值得學習,尤其他的堅韌不拔、絕不低頭的精神。
可是《蛋炒飯》中的大衛,他早被社會所淘汰,被朋友欺騙,
被世人嘲笑,哪怕一秒鐘,大衛都沒得到過任何人的真正尊重。
要不是快結尾處,編劇強行設定的紅兵良心發現,大衛恐怕就要上演《悲慘人生》了。
三、關於配角,一個是從出生入死到一起白手起家的兄弟,一個是從小坑男主坑到大並坑出新高度的怪物
《阿甘正傳》中的泰勒,他是阿甘的排長,
雖然曾怨天尤人去抱怨自己殘廢,嫉妒阿甘戰績卓越。
但他打心裡感激阿甘,並且絕不接受任何人侮辱阿甘,
除了自己能罵,任何人都不能罵阿甘,
因為他知道阿甘是他真正的兄弟。
也正是因為這份兄弟情,阿甘的成功和泰勒這個人物,
其實是彼此相輔相成的,這也成了本片的看點、希望,
以此激勵了無數人。
《蛋炒飯》中的李紅兵,從小和大衛一起長大,
坑害大衛不僅成癮,而且屢創新高的一個怪物。
讓本來意在陽光、希望的電影,有種生吞蒼蠅般的噁心。
所以不知道李紅兵的人設,在本片中起到的作用是什麼?
不覺得大衛的好人卡,被派發的太頻繁、太卑微了嘛?
最搞笑的是臨近結尾,好像李紅兵善心大發一樣,
終於給大衛一個圓滿的結局,讓人看了真是哭笑不得。
總之,千萬別再拿《蛋炒飯》和《阿甘正傳》去比,會讓人笑掉大牙的,
如果單純說《蛋炒飯》是一部以近代史,和人性寫實、直擊當代社會問題,
為題材、看點的作品的話,其實收穫的口碑,會再高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