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最強大腦」助桐企闖新路|桐鄉市|研究院|研發機構|複合材料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逆風」開局,

桐鄉企業如何在磨難中成長,

從磨難中奮起?

技術創新,

成為不少企業爬坡過坎的強勁動力。

而企業研發機構這一「最強大腦」,

就是動力引擎。

這其中,

有企業選擇整合研發資源,

集中力量辦大事,

也有企業憑藉核心技術

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院,

為轉戰國內市場添底氣。

集合研發力量

答好「1+1>2」發展題

日前,小布走進振石集團華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貨車進出頻繁,車間裡一派忙碌景象。同樣忙碌的,還有該公司研究院裡的50多名研發人員。前不久,浙江省華美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研究院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院。

「這是對我們研發團隊的肯定,鼓舞著我們繼續前進。」該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助理、工程師劉金花欣喜之餘,給小布亮出了這樣一組數字:

全公司有270名員工,其中僅專職研發人員就有55人;公司去年主營業務收入近2億元,但在科研設備上的花費至今已超過1300萬元;去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0.9%,較省級研究院認定要求高出超7個百分點。

對比之下,

華美的研發力度凸顯。

創新,猶如一根指揮棒,

在疫情「大考」面前,

指引著華美藉助「強強聯合」的模式,

在複合材料產業轉型升級路上

邁出堅實步伐。

就在3月16日,華美高性能複合材料基地遷址新建項目正式開工,成為2020年桐鄉第一個「拿地即開工」的項目。

比起日後的企業整體搬遷,劉金花更期待的是研發力量的集合。根據振石控股集團「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戰略部署,該基地建成後將整合華美的研究院,以及集團所屬的恆石纖維基業有限公司檢測中心的力量,成立振石集團研究院。

這意味著,主攻熱固、熱塑、拉擠製品的華美,能夠藉此實現硬體和軟體的雙提升,成為國內產能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多的複合材料創新企業,答好「1+1>2」這道題。

當前,勁吹科技創新春風的,並非這一家。在近期省科技廳公布的2019年新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院和研究開發中心名單中,桐鄉分別有6家10家上榜,累計認定總量繼續保持嘉興前列

拳頭產品再發力

支撐企業戰略轉移奪市場

全市新增16家省級研發機構,

傳遞出怎樣的積極信號?

市科技局高新技術產業科相關負責人

這是自去年我市第十四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作出《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打造國際化全域創新之城的決定》之後,首次新增的省級企業研發機構,對持續提升我市科技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推動全域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全域創新」迎來開門紅,

助企業「逆風」闖新路。

桐鄉市小老闆特種塑料製品有限公司長期專注於PVC配方研發,塑料擠出型材技術創新,機器設備加工改造等。

「自2014年重金打造材料實驗室,引進橡塑類全套檢測設備至今,我們依靠自主研發,已擁有PVC粒料、MBBR生物填料等四大『拳頭型』產品,去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近2億元。」該公司行政經理孫繼芳介紹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牽動人心。而這兩座醫院汙水處理池中的MBBR填料,正是小老闆生產的產品。「依託企業研究院,我們在國內MBBR填料領域,估計可以排進前三位。」孫繼芳表示,去年,僅MBBR填料的銷售額,就達到了7000萬元,佔據產品主導地位。

疫情當前,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院獲認定的好消息傳來,為企業提振了信心。「最近就連對外洽談業務的底氣,也更足了。」孫繼芳坦言,為了提升抗擊風險的能力,公司董事長沈建清及時轉變策略,將重心移至國內市場。省級研究院,成為推動企業轉型的一股重要力量。

正是依託過硬的研發實力,去年小老闆公司還申報了填料及其製造辦法和單層石墨烯的製備兩項國際專利並已受理;今年小老闆還成立了中聚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研發生物全降解材料系列化產品用來解決白色汙染環境問題。除卻小部分停滯的出口業務,企業復工復產率已近100%。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近年來,

隨著我市高新技術企業

和省科技型企業數量翻倍增長,

高新投資額逐年遞增,

企業研發機構覆蓋面不斷擴大。

截至目前,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

和省科技型企業認定總量

已突破1000家

累計認定省級企業研究院30家

省級研發中心79家

在近日召開的市十六屆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上,

討論並原則通過了

《關於大力推進科技創新

加快打造國際化全域創新之城的

若干政策意見》,

接下來,

桐鄉將進一步加強企業研發能力建設,

並重點突出對新型研發機構的培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1>2!「最強大腦」助桐企闖新路|複合材料|桐鄉市|研究院|研發機構
    而企業研發機構這一「最強大腦」,就是動力引擎。這其中,有企業選擇整合研發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也有企業憑藉核心技術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院,為轉戰國內市場添底氣。集合研發力量答好「1+1>2」發展題日前,小布走進振石集團華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貨車進出頻繁,車間裡一派忙碌景象。同樣忙碌的,還有該公司研究院裡的50多名研發人員。前不久,浙江省華美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研究院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院。
  • 《最強大腦》終於迎來最強大腦
    即便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這樣頂級的研發機構,每年也只有一兩個校招名額,彼時語音技術的發展很初級,如今智能語音機器人可以與人類進行自然的互動在當時完全是不可想像的。但鄢志傑當時就預判到,語音是人機互動的下一個裡程碑,只要是有趣有用的技術就值得學,這和他小時候選擇計算機作為課外課程一樣,興趣做主導,有用則放在後面。
  • 雙院士在寧聯手打造新研機構,江蘇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
    中國江蘇網6月24日訊(通訊員 白高萱 記者 韓震霞)今天下午,由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政府,南京理工大學,南京白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承辦的江蘇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儀式暨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發展大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也是今年南京創新周活動在秦淮開展的一次盛會。
  • 恆馳1路跑官宣,恆大造車翻開底牌
    12月7日,一段恆馳1路跑的視頻刷爆全網,視頻中,恆馳1造型與此前曝光的官網圖相似度極高,富有動感的溜背車頂、流暢優雅的線條,高端豪華感十足,顏值「爆表」。從新車發布,到實車路跑,恆大汽車僅用了4個月時間。「恆大速度」在造車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從2019年開始造車,到實現路跑,恆大僅用了兩年時間。
  • 恆馳1路跑,研究院曝光,恆大造車再次「提速」
    但,隨著恆馳1的路跑視頻曝光、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和恆大電池研究院的揭秘以後,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相信,在涉足汽車領域之後,恆大汽車有信心,更有決心打造出更加適合國人的新能源汽車。恆馳1路跑,恆大汽車加速前進近日,恆馳1在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路跑的視頻曝光,徹底打破了外界對恆大造車的質疑。
  • 電池研究院實力首秀 恆馳1開始路跑 恆大造車是認真的
    這一天,恆馳1的路跑視頻曝光,意味著量產的時間近了。當天,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視察位於深圳的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研究院的研發實力和超豪華科研團隊也首次曝光。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便是,恆大汽車(HK.0708)開盤後,股價一路走高,收報29港元,大漲9.43%。
  • 人民日報新媒體上新!「最強大腦」來了
    面對這些問題人民日報智慧媒體研究院在24日舉辦的2020智慧媒體高峰論壇上發布重磅智能產品人民日報創作大腦這個由人民日報智慧媒體研究院研發百度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最強大腦」融合人民日報的內容優勢、內容理解融匯人工智慧及算法的技術賦能
  • 恆大造車提速:恆馳1路跑啟動 研發團隊陣容曝光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8日電 (付玉梅)恆大造車正駛入加速跑道。繼前不久恆馳1實車曝光,恆大汽車近日正式發布恆馳1路跑官方視頻。據悉,日前恆大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已全面啟動試生產,說明恆馳量產的腳步越來越近。近兩日,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接連赴深圳、上海視察恆大汽車幕後的研究團隊。
  • 新研機構「大塊頭」,產業鏈條「加速器」
    位於江北新區的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先進高分子材料技術研究所,依託四川大學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高分子新材料領域研發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   記者走進研究院,實地探訪了一塊直徑1.4米、厚度約3釐米的圓形天線罩——這是高分子所和華為聯合開發的新產品,堪稱5G基站的「保護神」,目前已通過華為的測試。
  • 恆馳1路試顏值獲贊 恆大汽車正在開花結果
    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目前這三家新車企的中高端電動車銷量持續增長,不斷創造國產車的新紀錄。在這樣的前提下,擁有更雄厚資本實力的恆大和同樣擁有強大技術團隊的恆大汽車正逐漸向世人展現它的大手筆。不久之前,恆大汽車一口氣發布了六款新車型,汽車行業中前所未有自那時起,恆大汽車就在快速推進相關產品和技術的落地,如今正在開花結果。
  • 四川電子信息產業迎來「最強大腦」
    「目前,我省已先後集聚了華為、京東方、清華紫光、英特爾、微軟、IBM、德州儀器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形成涵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與數字視聽、終端製造環節、軟體研發、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較為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翟剛說,其中網絡信息安全產業規模居全國第2位,大數據應用指數居全國第4位,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居全國第5位,大數據發展綜合排名全國第6位。
  • 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聚焦人工智慧,發力「醫療+工業」領域研發
    ,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直面挑戰,把握機遇,持續深入人工智慧及機器人關鍵技術的研發,積極通過研發成果為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賦能,為哈工智能未來的進一步發展持續提供創新動力,不斷提升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 武漢大學盛產了哪些「最強大腦」?
    武漢大學盛產了哪些「最強大腦」?《最強大腦》是江蘇衛視借鑑德國節目《Super Brain》推出的國內首檔大型科學類真人秀節目。播出4季至今,有相當一部分選手來自武漢大學。快來看看都有哪些學霸吧。王峰世界記憶大師2014年,王峰參加江蘇衛視科學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2015年,以隊長身份再次參加《最強大腦第二季》;2016年,擔任《最強大腦第四季》名人堂的輪值主席;2017年3月31日,《最強大腦第四季》國際賽中王峰對戰國外選手艾利克斯,0:2惜敗。
  • 用心用情 深入基層解企憂 我市深入開展助企行動
    活動期間,各助企服務小組分赴北白象鎮、柳市鎮、虹橋鎮等鄉鎮,走訪寶泰電子、奔一電氣、俊朗電氣、健坤接插件、華信電子、康信汽車電器等多家企業。今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影響,樂清市企業的銷售量普遍有所下滑,但在疫情過後,得益於我市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和韌性十足的產業特性,大部分企業化危為機,保持逆勢上行、強勁發展的勢頭。
  • WEY品牌攜手《最強大腦》綜藝節目 解鎖綜藝營銷新形式
    近日,中國豪華SUV WEY品牌與江蘇衛視《最強大腦》腦力秀綜藝節目正式達成合作。WEY品牌旗下明星車型VV6,將在7月24日晚播出的《最強大腦》綜藝節目中登場,與在場選手、嘉賓一起釋放腦力,共同帶來一場智能科技競技盛宴。
  • 國家級研發所選定福永!十大優質項目助航港都會騰飛
    7月19日下午,「智匯灣區 企聚福永」——寶安區重大項目與產業空間資源對接會(福永專場)再掀招商熱潮,10宗重大項目成功籤約、落地福永,為「六區三產業」規劃布局的鳳凰福地蓄積新產業、新動能,助力福永在新一輪「雙區」建設浪潮中乘風破浪,再出發。
  • 甘肅元生中新奶綿羊產業研究院揭牌成立
    現已建成標準化羊舍12座,羊舍總面積達3.8萬平方米,奶綿羊總存欄量為1.26萬隻。甘肅元生中新奶綿羊產業研究院的揭牌成立,是深化拓展院地企合作關係的務實舉措,更是促進我市奶綿羊產業始終保持行業領先的全新起點,必將對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和示範效應。
  • 《最強大腦》中國戰隊集結賽一觸即發
    「南慶最強大腦」跨次元邂逅腦力競技場他是有著「南慶最強大腦」之稱的範閒,他身世神秘,熟識藥性藥理,修煉霸道真氣並精進武藝,而後接連化解了諸多危局,飽嘗人間冷暖並堅守對正義、良善的堅持,書寫了一段光彩的人生傳奇。他是俊秀儒雅的資深高冷法醫秦明,邏輯能力極強,心思縝密。
  • 山東產研複合材料產業加速營暨啟迪之星年度Demoday複合材料專場...
    11月19-20日,山東產研複合材料產業加速營暨啟迪之星年度Demoday複合材料專場在濟南成功舉辦,活動由山東產研先進材料研究院主辦,啟迪之星承辦。 20日下午,山東萊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易淨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奧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碳纖維複合材料項目)、中吉亞(山東)新材料有限公司、華清興源科技有限公司(三維列印骨修復材料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