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四川涼山美姑縣,一根網線,在冬日的寒夜裡,串起了城鄉課堂。
1月4日下午,美姑縣城關小學五年級九班教室內,一堂遠程英語課正在進行,這是一堂「翻越山嶺」的授課,在支教老師劉嘉誠的帶領下,隔著屏幕,另一頭網線連著百裡外在成都的鄧靖微老師,他們共同為這裡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特別的英語課。
劉嘉誠來自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也是川大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當聽說城關小學的同學們對外面的世界心生嚮往,尤其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與好奇時,他決定幫助同學們實現這個願望。
與同學鄧靖微商量後,他們決定依託網際網路,將學院打造的「小電微課堂」項目,通過實時連線的方式,把外面的大學生活傳遞給同學們。
4日下午,屏幕另一端的鄧靖微精心準備了學院宣傳片《智電中國、創新未來》,為孩子們生動展現了四川大學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以及作為電氣工程學院一名學生積極投身學習科研、實習實踐的全部過程。
隨後,鄧靖微通過遠程會議與城關小學的同學們實時互動,引導大家圍繞「夢想與未來」的話題各抒己見。現場氣氛熱烈。
這一幕,只是川大電氣工程學院深度「扶貧扶智」工作的一個具體縮影。
扶貧,關鍵在於扶智。為了守住脫貧攻堅勝利果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黨支部積極行動,結合自身優勢和能力所長,通過為對口幫扶地區提供「小電微課堂」視頻實時互動教學,結合之前持續開展的「傳遞書香·助力成長」愛心圖書捐贈、「最美青春故事」勵志分享、「幸福涼山·暖心關愛」送溫暖等系列活動,打造榜樣品牌,全面深化扶貧扶智協調發展。
今後,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支部還將著力打造更多優質線上課程,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打通教育扶貧「最後一公裡」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