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3-4月份了,春招即將到來,又是一大波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時間。可是,會有這樣一種情況:有一類學生,大學四年只是埋頭於學習,沒有獲獎經歷、沒有實踐經歷。最終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看似自己是一個本科生,也是「全村的希望」,而實際上卻沒有一項拿得出手的技能和獎項。即使是實習工作,有些公司也看不上自己。
那麼,這樣的應屆畢業生就要放棄自己嗎?不,世界上方法總比問題多,即使是什麼都不會的應屆生,也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自己滿意的工作。接下來是一些找工作的技巧分享。希望對大家有用。
確定職業方向,認識你自己
有一部分畢業生,由於長期待在學校裡,可能對社會上的認識比較少,對於自己的認知也不足。於是在投簡歷找工作的時候,總會海投,這裡投一下那裡投一下,看似命中的概率提高了,然而實際上卻不精準。
首先要做的是明確自己的優點在哪裡、缺陷在哪裡,對自己要做個清晰的定位。現在有很多職業性格測試、人格測試、興趣測試,這些都可以試試,幫助自己找到職業方向。在管理學中有一種分析工具叫「SWOT」法,可以試試:
SWOT分析法是從四個方面來分析自己的,自己本身的優勢、劣勢;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對於個人職業方向來說,可以分析下自己的優勢、劣勢所在,以及外部對於自己來說有什麼成長和發展的機會以及威脅。
獲取相關行業信息
在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以後,可以著手去搜索相關行業信息了。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去各大招聘網站上看看,裡面信息豐富,有各種崗位、行業資訊。而求職者要做的就是去其中挑選3-4個自己喜歡、且跟自己專業相關的行業。然後可以去艾瑞諮詢、企鵝智酷等行業網站上獲取相關行業資訊。一定要了解到該行業是如何起步、發展的,現在發展現狀是怎樣的,行業頭部企業情況如何,還有行業未來前景怎樣?這些問題在行業報告裡都可以得到一一解答。
了解不同的崗位
不同行業下有不同的崗位分類,不過具體說來,可以分為三類:職能類、技術類、業務類。其中職能類主要是負責維持企業內部運轉,這類人員需求不是特別大,更加注重程式化,看重資歷和經驗;技術類更多出現在科技、網際網路研發領域,更加注重從業人員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和技術能力等;業務類與消費者用戶接觸比較近,會遇到大量的人,更加要求從業者的溝通能力和情商,他們主要是負責開拓公司的業務、擴大市場。
總體說來,三類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應屆畢業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規劃和優勢選擇自己想要做的崗位。
了解崗位要求和招聘渠道
確定了自己想要的崗位之後,不要急著投出簡歷。建議先分析下對方公司的需求,再根據需求制定自己的簡歷。一般說來,在招聘網站上可以看到各大公司對於所招崗位的詳細描述和崗位職責,我們可以多看幾家公司的崗位描述,從中總結出共同的必需能力,然後再針對學習與補充。
在對崗位了解得差不多之後,可以開始做簡歷了。同時,也要積極關注不同的招聘渠道。具體說來,有校園招聘、內部推薦等渠道,都是可以關注一下的。
求職前要做的工作準備
簡歷的精心打磨:找到一個精美、大氣的模板,根據各個類別和模塊寫出自己的基本信息、背景、經歷等情況。然後通過招聘網站投出去,靜等回復。
面試的精心準備:短小精悍的自我介紹必不可少,最好是利用SMART原則將自己的經歷重點描述出來,突出自己以往經歷的成果。當然,必要的包裝必不可少,但是不可過度。最好做到誠實、真實。
簡約的服裝搭配:不需要濃妝豔抹,也不需要名牌服裝,只需要看起來簡單、大氣、整潔就可以了,這是會給面試官一個良好印象的。
這一切準備最好在面試前的一周就準備好,做到有誠意、胸有成竹,畢竟都喜歡有自信、有準備的人。
無論一個人在大學裡再怎麼玩,相信他都會有自己的事跡和精力,好好琢磨一下該怎麼包裝和挖掘自己。諸位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