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突傳董卿從央視離職的消息,有爆料說董卿上節目接受採訪,承認了這一事實。也有人說董卿能力不行,在央視混不下去,已經提前退休了,甚至還有大V放出了董卿退休前後的照片……
這樣的消息傳出,引起很多網友熱議。畢竟董卿已經沒有主持春晚了,加上董卿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電視熒幕上,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沒有露面。所以解聘的消息流出,不少網友都信以為真。可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就在網上熱議董卿被央視解聘的消息一天後,董卿官方就發布微博宣布,董卿主持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將在央視CCTV1-CCTV3聯合播出。董卿被解聘的謠言不攻自破。
不僅如此,《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中,董卿也是妥妥的C位,這央視一姐的位置還是很穩的。節目中全國107位主持人,董卿能夠穩居C位,可見她依然是最亮眼、能力最突出的。
今年46歲的董卿,依然能獨當一面,離不開她身上這5個特質。董卿曾說:「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暫的,唯有用知識和涵養修飾自己才能美麗一生,我始終相信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總會在未來某一天發揮作用,使我變得更出色。」
提起董卿,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氣質的央視一姐。站在舞臺上,她永遠是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狀態。
無論是《主持人大賽》上對選手的點評溫柔犀利,引經據典,字字珠璣,還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中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名著典故脫口而出,董卿的現場表現都堪稱完美。成功哪有什麼捷徑,不過是腳踏實地罷了。
董卿的完美表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若是沒有大量的知識底蘊做支撐,根本不能有現場這樣引經據典、娓娓道來的應變能力。
董卿曾在一次訪談中,透露了小時候父母對她的教育。從剛開始識字的時候,父親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語、古詩,再背下來檢查。所以上小學的時候,就因為成績優異,只讀到四年級就破格跳級進入初中。
上了中學,父親每天會給她開書單,要求她必須讀完多少名著,並且要摘抄書中的精彩句子。當年她的「小鴨脖子」檯燈下每天貼10個紙條,是父親要來檢查的功課。
直到今天,董卿也仍然保持著每天閱讀的習慣。 她說:「如果我幾天不讀書,會感覺像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異類》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人們所謂的成功和奇蹟,追根溯源,不過都是腳踏實地的積累和努力。
《論語·衛靈公》裡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真正優秀的人,從不依賴別人。凡事靠自己,是董卿一路走來最大的底氣。董卿擔任《朗讀者》製作人的那兩年,電視螢屏上最火的是明星遍地的綜藝,是吵吵嚷嚷的選秀。
這個以讀書為主要內容的文化類節目,根本沒人看好。沒人看好,沒人幫忙,整個節目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她一個人負責。從開策劃會,寫方案,再匯報到頻道、臺編委會,再經過各級審查,立項,組建團隊,尋找投資方與合作公司……這是一個極其漫長而艱苦的過程。
「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她如此回憶《朗讀者》成立之初的艱難。為了挑選合適搭舞臺的材料,她曾經跪在演播廳的地板上,反覆翻看鋪了一大廳的建材,用手一遍遍擦拭。
快要開機錄製的時候,從外國請來的燈光師和攝製團隊卻不願意來了。然而,這個時候留給董卿團隊的錄製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一個月,製作公司說連景都搭不好。她較著勁兒問:「怎麼做不出來呢?是哪裡不行?」
那段時間,董卿整日整夜不眠不休地待在機房裡,硬是把問題挖出來,一個個解決了。《朗讀者》一經播出後,出乎意料地大受歡迎,一時間刷爆了各大社交網絡,第一期節目就在豆瓣上拿下9.3的高分。不少重量級嘉賓在演播室裡掉眼淚,很多觀眾也情不自禁地落淚。
餘秋雨在《借我一生》裡寫過: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選擇。面對困難,最好的選擇是靠自己。一個人最值得驕傲的,不是背後有靠山,而是把自己活成一座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