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證人》,電視劇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神秘感,恐怖感,歷經十餘年,仍舊曆歷在目,難以忘懷。
也是在這部劇裡,第一次了解到「犯罪心理學」這個概念,以及發生在它背後的一個個故事。
這也是我看的比較早的王志飛主演的電視劇,被他的演技所深深折服。此外,裡面飾演老刑警劉寶生的杜源,飾演石隱的祖峰,以及車曉飾演的葉小晶,曾黎飾演的馮薇等,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雖然播出至今已經過去了15年,但是豆瓣8.9的高分,也在證明著它的實力與影響力。
犯罪心理學
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門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圖及反應的學科,和犯罪人類學相關聯。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於有關「是什麼導致人犯罪」的問題,也包含人犯罪後的反應,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學家也可以作為證人,以幫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學亦有處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為。
概括來說,它主要是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的一門學科。
心理研究
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他為什麼會犯罪?
在分析犯罪嫌疑人的這種行為時候,更多地從他的心理方面去詳細分析,嘗試著了解他的過去,他從小生長的環境,他的原生家庭,求學生涯,遭遇過的挫折坎坷等,來分析他如今犯罪的依據。這個也算是犯罪心理學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和要求。
第二,他在犯罪後會有什麼反應?
一個人犯罪後,會對他的心理帶來連貫反應,這個反應有時候會促使他二次犯罪,有的可能會暫時停頓下來,等到若干年後,某個情節或環境再次引起他的反應,觸發他的情感機制,從而實施犯罪。因此,犯罪心理學對於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行為後的心理反應,也會予以重點關注和分析。
第三,他在犯罪後,什麼事情會觸發他再次犯罪?
犯罪分子實施犯罪行為後,由於暫時沒有被逮捕,那麼,他就存在實施二次犯罪的行為,在劇中,這個犯罪分子也是屢次犯罪,最終成為一個連環殺人案件。在這個時候,犯罪心理學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那就是,研究人員通過對犯罪行為和心理的分析,在他實施二次犯罪之前,及時分析出他的行為動機,從而做出正確判斷,及時阻止他的二次犯罪行為,減少帶給社會的危害和損失。
研究者與犯罪者合二為一
在這部劇中,演技最好的就是王志飛了,他飾演的大學教授陳俊威,一方面是個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專家,有著風光無限的一面,一方面又是個殘忍的連環殺人犯,有著悲慘的童年經歷,這種兩相對比,讓人不寒而慄,不禁對於這個複雜的人物角色,產生了幾分同情。
這也是這部劇的一個特色,那就是研究者和犯罪者的合二為一。一方面在臺上做著各種關於犯罪心理學研究的講座,分享他的研究成果與心理學知識,另一方面,運用自己的這種知識,去實施犯罪行為,還給自己找了一個合適的藉口,幫助他人實現解脫。
在劇裡,他還實施了一個嫁禍於人的犯罪行為。那就是通過對於精神病人石隱的心理操控,達到代替他接受法律懲罰的目的。可以說,他的這個計劃天衣無縫,甚至幾乎就要成功。這說明,一方面,他有著非常專業的心理學知識,知道如何通過心理幹預,來對人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他對於各種犯罪行為,也有著很強的反偵察能力,每次都能夠找到自己不在場的證據,從而掩飾自己的罪行長達數年之久。
等到一切真相大白的時候,對於這個人物,內心是充滿了深深的同情,看到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因為「墮落」受到各種歧視和不公,那種強烈的心理衝擊感,始終伴隨著他的童年生活。因此,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來對待那些一方面是具備專業知識的知識分子,一方面又是自甘墮落的女性,實施了他自己的報復行為。
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扭曲,也是一種可憐的表現,等自己的情緒無處釋放的時候,他選擇了比他更弱的人,與其說是他的一種復仇,不如說是他的無能更為恰當。
如果當時他能夠及早地去看心理醫生,發現自己的這個問題,及時治療,可能後面的一切都不會發生。然而,一切為時已晚,悲劇就此鑄就。
如何運用犯罪心理學,輔助偵破案情
之前在看古代偵探劇時,無論是《神探狄仁傑》系列,《少年包青天》系列,還是《大宋提刑官》《大明按察使》等,都被裡面主人公的智慧與推理所折服。
現在看來,這也是犯罪心理學的一種深入淺出的運用,雖然那時候沒有犯罪心理學這個學科與相應研究,但是,人們在偵破案件的過程中,應該是不自覺地運用了這種分析與知識,只是當時尚未形成科學體系而已。
現場分析至關重要
那麼,結合電視劇《沉默的證人》來看,這種犯罪心理學,是如何在實際中加以運用的呢?
第一,從犯罪現場尋找犯罪分子的遺留痕跡。
首先要在犯罪現場找到犯罪分子遺留的一些物品,足印,痕跡等,根據這些遺留內容,再整理分析,形成前期的,客觀的,方便辨識和分析的真實性內容。
第二,根據遺留痕跡來推斷出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跡。
心理痕跡是犯罪分子外在犯罪行為,心理活動的一種外化表現和心理反應,是可以推斷出來的。這也是犯罪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和操作指南。
比如,在電視劇《沉默的證人》中,可以推斷出他是一個有著高學歷,高智商,懂英語,謹慎,猶豫的性格特徵等,這些都是後期偵破案情的重要參考依據。
比如,劉寶生和周馬,在電視劇剛開始時候,抓到那個嫌疑人客車司機的經過,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運用犯罪心理學的案例。劉寶生根據他的系列行為,推斷出他的下一個作案地點,時間,以及乘坐交通工具等,最終成功將他抓獲,也讓周馬對劉寶生深深佩服。
第三,避免受到犯罪分子的誤導。
在運用犯罪心理學分析案情的這個過程中,要避免被犯罪分子誤導,尤其是當他還是一個心理學專家的時候。
在電視劇《沉默的證人》中,王志飛飾演的陳俊威就是一個心理學專家,因此,他有著強烈的反偵察能力,他甚至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讓警察直接把懷疑目標對準了石隱,而且讓石隱根據他的控制,全部承認了所有犯罪行為。並在警察對這個結果有所懷疑時,石隱又自殺身亡,死無對證。可以說,這是一個高智商的對手,偵破這個案件面對的挑戰和難度更大。
因此,在分析時候也要避免掉入犯罪分子故意設置的一些陷阱,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影響了後續的偵破行動。
綜上所述,這就是我對於這部國產劇《沉默的證人》有著深刻印象的全部理由。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提出你的意見建議,一起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