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遠跑一趟看病就醫,卻發現社保卡忘帶了,你是否也碰到過這樣進退兩難的情況?從市醫保部門獲悉,隨著醫保電子憑證在無錫逐步落地,從今以後,無錫市民再也不用擔心這種尷尬了!截至目前,無錫市區範圍內已有163家醫療機構、749家藥店開通了醫保電子憑證掃碼功能,市民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渠道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即可在無錫的醫院、藥店刷碼使用,就醫購藥。
什麼是醫保電子憑證?
醫保電子憑證是為醫保相關的參保人、工作人員、醫師、藥師、護士、醫院、藥店、醫藥企業等在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中頒發的統一標識信息。醫保電子憑證可與身份證、二維碼、人臉等生物特徵等相關聯,支持所有醫保相關業務,全國通用,跨渠道通用。
醫保電子憑證有哪些優勢?
方便快捷。醫保電子憑證不依託實體卡,截至目前,參保人可通過國家醫保App或者通過微信、支付寶,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App等經由國家醫保局和江蘇省醫保局認證授權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十分方便。未來,醫保電子憑證還將在江蘇醫保雲App等更多渠道激活使用。
應用豐富。醫保電子憑證廣泛應用於醫保查詢、參保登記、支付結算等醫保各業務場景,如在醫院掛號繳費、藥店購藥,在無錫醫保網上辦事大廳刷碼查詢個人帳戶、交易記錄等信息,辦理居民參保、異地就醫等業務。
全國通用。醫保電子憑證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生成,標準全國統一,跨區域互認,參保人可以使用憑證在全國辦理有關醫保業務,可以說「一碼在手,醫保無憂」。
安全可靠。醫保電子憑證通過實名和實人認證,採用國產加密算法,數據加密傳輸,動態二維碼展示,確保了個人信息和醫保基金使用安全。
醫保電子憑證如何申領?
醫保電子憑證不依託於實體卡,參保人員可以直接通過國家醫保App或者微信、支付寶,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App等經由國家醫保局和江蘇省醫保局認證授權的第三方渠道,自助進行人臉識別認證後激活使用。
此外,參保人員還可以通過「無錫醫保」微信公眾號「辦事指南」菜單欄「電子憑證」菜單直接領取,不需要到服務大廳領取和激活。領取醫保電子憑證後,社保卡還可以繼續使用,但不再需要隨身攜帶社保卡,避免因丟失社保卡帶來的補辦手續和額外花費。
要方便更要安全
隨著電子產品終端應用日益優化,各項服務都在忙著「上線」,為老百姓辦事提供便利,也讓人們的生活和手機實現了深度捆綁。市醫保局信息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實體社保卡相比,手機綁定的電子醫保憑證也相當於多了一重密碼,有的甚至是指紋解鎖和人臉識別,但仍要提醒市民注意手機安全防範,如果碰到手機遺失或者被偷盜的情況,及時換一部手機,把原手機的支付寶、微信帳號強制下線,及時保護個人電子醫保憑證安全。
越來越多證件上線
如今,越來越多的證件從線下實體證擴展到線上電子憑證。從無錫警方了解到,公安機關發放的部分證件,可以在「錫證通」APP上面使用電子憑證。「錫證通」APP最初是註冊使用錫康碼過程中進入市民視野的,這款APP上有一個卡證包,市民申領網證碼之後,可以獲得身份證電子憑證。
打開「錫證通」APP,輸入註冊「錫康碼」時的手機號、簡訊驗證碼,點擊「領取網證碼」按鈕,完成實人認證,生成《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網證二維碼,作為市民出行辦事的電子身份憑證。點擊「領取卡證包」按鈕,其中包括居民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居住證等電子憑證,逐個核對相關證件信息,就可以生成電子憑證。市公安局大數據管理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要來申請,不要求一次性把名下所有證件都申請電子憑證。
在「靈錫」APP上,卡證包內容更為豐富。市民打開「靈錫」APP,輸入註冊「靈錫」時的手機號、簡訊驗證碼或密碼手勢或刷臉登錄,點擊進入「數字身份」板塊,完成實人認證,就可以生成《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網證二維碼作為市民出行辦事的電子身份憑證。然後點擊「數字身份」板塊的「亮證」欄目「添加」按鈕,其中包括居民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居住證等電子憑證,根據自己的需要逐一核對相關證件信息,生成電子憑證。目前,從市大數據管理局了解到,卡證模塊中一共含有身份證件以及社保卡、住房公積金卡、工會卡、園林一卡通、太湖交通卡、圖書借閱證等多個種類,可以生成共22個電子證照。
在使用上,遇到卡口查驗和路面檢查,需要出示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和居住證的,居民出示相關證件的電子憑證,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在辦理網吧,上網和賓館入住時,可以出示身份證的電子憑證或主動掃描企業碼,完成身份信息的填報。生活場景類的證件,用途也不少。警方介紹,下一步將會同政府有關部門同步研究居民身份證等電子憑證推廣應用的具體辦法措施,向各類應用場景延伸。
萬一手機丟了怎麼辦?
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和帳戶捆綁上手機,市民幾乎可以實現「一機在手、走遍天下」的生活,另一方面,擔心的聲音也出現了。「如果手機弄丟了怎麼辦?那簡直就變成『裸奔』呀!」「生成了很多證件電子憑證,萬一手機不見了,是不是會洩漏我的個人信息?」
不可否認,丟失手機是一件非常傷腦筋的事情,因為不僅意味著手機本身這個電子產品不見了,更意味著上面攜帶的通訊錄、免密帳戶、社交圈帳號等都丟了。前不久公安部門就發過提醒,發現手機丟失後,要第一時間做6件事情,分別是打電話給運營商掛失手機號、打電話給銀行凍結手機網銀、手機綁定支付寶的要進行掛失、微信用戶凍結帳號、修改微信和QQ等聊天軟體密碼,再到手機運營商那裡補辦手機卡。
「該做的事情都要做,防止個人信息和財產遭到損害,不過對於電子憑證,可以不用太擔心。」民警介紹,網證碼申領成功後,每次打開都要人臉識別,就是為了保護公民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而且每隔幾分鐘,都需要用戶重新進行人臉識別,如果不進行識別就會自動退出。同時網證碼使用了密文,且處於動態變化中。另外,市民報警反映手機丟失或失竊後,軟體後臺可以進行遠程關閉。「靈錫」APP方面,則是在登錄時需要手勢、指紋等密碼,並且長時間不登錄情況下,再使用會要求重新認證。從另一個角度看,電子憑證容易攜帶和保管,其實也能降低證件丟失概率和被人冒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