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音:
花腔女高音所能夠達到的音高是常人在極端疼痛時也無法達到的。她們在歌劇中通常扮演美麗而善良的年輕女性,然而很少有演員能夠達到角色在形象上的最低要求,因此經常有外行觀眾指責劇中的男主角缺少起碼的審美品位。不過內行觀眾通常不會介意這種視覺上的錯位,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絕大多數女高音的宿命:在她們處於聲樂初學階段的時候,通常都有著嬌好的面容和凹凸有秩的身材。而隨著學習的深入,由於面部經常處於猙獰狀態。她們的五官擺位會產生挪移;體重也會以幾何方式增長——在聲樂界有一句名言:學習聲樂其實就是將自己的身體塑造成一件完美樂器的過程。其實這句話需要修正一下:並非是樂器,而是音箱。眾所周知,在相同價位的情況下,越大的音箱聲音越好。
相關資料:2012高考每月大事備忘 歷年高考真題 大學查詢資料庫 藝術高考頻道
當然也有人向這種宿命發起過挑戰,比如卡拉斯。她很偉大,終於戰勝了命運,在中年之後獲得了難民般的身材,也許這個成就足以使她瞑目,所以不久她就瞑目了。牛頓在他的萬由引力學說中說過:質量越大,吸引力就越大。因此女高音的吸引力是非常可觀的,她們也非常樂於人們以她為中心旋轉,如果可能,她們會希望世間萬物都聽由她的擺布。
女高音在擇偶方面也很有規律:放眼望去除了同性戀幾乎所有在歌劇院說了算的指揮妻子都是女高音,當然在這些女高音改嫁給指揮之前鋼琴伴奏也有機會成為她們的丈夫。也有例外的:施瓦茨科普夫在踹掉了她的鋼琴伴奏丈夫之後竟然沒有嫁給指揮,而是嫁給了EMI的頭號製作人——這說明她的野心不僅在歌劇方面。也有更智慧的例子,比如維什涅夫斯卡婭,她的丈夫始終是羅斯特羅波維奇,這個丈夫後來成為了集大提琴家、鋼琴家、指揮家於一身的奇才,儘管我們沒有證據證明老羅是由於有個女高音老婆才去彈鋼琴、搞指揮的。近年來由於女高音越來越多,未婚的異性戀指揮越來越少,所以女高音的丈夫越來越多的出自商界,在一點上的前輩仍然是卡拉斯:她的丈夫是工業巨子,後來最主要的情人也是跑運輸的。由此可見暴發戶的藝術品位也在逐步提高。
除了丈夫之外,男高音是女高音婚外情人的首選,也只有從事這兩種職業的人,會愚蠢到把歌劇中荒誕無比的劇情延伸到現實生活中。
女中音:
有一半的女中音是高音沒解決的女高音,所以也稱為次女高音,「次」字會有很多種解釋,因人而異。女中音作為一個獨立聲部的確立時間較晚,所以歌劇中的好角色都被女高音先佔了。在義大利歌劇中女中音通常扮演巫婆、老媽媽、女僕等中老年角色。而在法國歌劇中則好得多,有不少屬於女中音的角色都是年輕美貌的蕩婦,最著名的就是卡門和達麗拉。
女中音還經常女扮男裝,出演男孩,因此舞臺上《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凱盧比諾儘管還沒變聲,胸肌卻異常發達。
女低音:
勃拉姆斯對女低音的音色情有獨衷,為這個聲部寫了很多動人的歌曲。但是在20世紀中期兩位偉大的女低音費麗爾和安德森去世後,這個聲部似乎滅絕了。現在被稱為Alto的通常是指偏低的假聲男高音——這和京劇中旦角的演變正好相反。
男高音:
男高音是指揮家和鋼琴伴奏的死敵。這並不僅僅是因為男高音總給從事這兩個職業的人帶綠帽子,更重要的是男高音具有和其他音樂工作者都不一樣的讀譜方式和節奏感覺(假設他們有節奏感覺的話)。
男高音大都身體粗壯,頭大頸短,並程度不同的謝頂。他們最喜歡在樓道、浴室等處吼叫,尤其是同類聚會的時候,會有互相比試音量和音高直至一方力竭的習性。男高音一般很鄙視文化學習,特別是外語和數學,除了C3會讓他們異常亢奮以外,他們見到其它的字母和數字都會產生煩躁情緒。有不少人試圖從生物進化學角度來解釋男高音的種種怪異行為,其實在了解男高音的技巧特性之後就可知,這不是什麼神秘的現象:在男高音技巧中,特別強調頭腔共鳴。學過聲學的人都知道,充分的共振是需要足夠的空間的;而學過生理衛生的人也都知道,正常人的頭腔裡裝滿東西的。這樣一來大家都可以推論出男高音為什麼會有良好的頭腔共鳴了。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男高音腦容積都小,比如多明戈和溫德裡希:前者的鋼琴、指揮都不錯,足以證明腦子沒問題,但正因如此他終生高音困難;溫德裡希是極少數可以稱為藝術家的男高音,但他在盛年便從家中的樓梯上摔下來莫名其妙的死去了,似乎也證明了某種宿命。
因此在歌劇中男高音經常扮演頭腦簡單孔武有力的英雄人物,最典型的就是被大胖子圖蘭朵迷住的卡拉夫和二明一般的帕西法爾。也有演大情聖的時候,比如《弄臣》裡的公爵、《波西米婭人》中的魯道夫、《蝴蝶夫人》中的平克爾頓以及《茶花女》中的阿爾弗萊德等等,但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劇作家總要把他們的女高音情人在劇終時置於死地,這時指揮可以長出一口氣了。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