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這種菜給孩子吃,還當什麼媽?」超市大爺一句話惹怒全網媽媽

2021-02-22 年糕媽媽

前幾天,一位日本媽媽的推特火了,轉發 11 萬+、點讚 39 萬—— 

博文翻譯過來,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為人母親的,土豆沙拉這麼簡單的東西,好歹要自己做吧!

超市裡一大爺的這句話,把我給驚到了。

回過頭去看,原來是有位帶著小孩的年輕媽媽,在熟食區買土豆泥沙拉,結果被說話的陌生大爺懟了。

大爺罵完後離去。而被批評的媽媽手裡拿著土豆沙拉餐盒,一直低頭站著。

於是我帶著女兒過去,在這位媽媽面前,買了兩盒土豆泥沙拉,想讓她好過一些,讓她明白買土豆泥什麼的,真的沒關係。

這一條推很快就被轉爆,並在媒體上引起激烈討論,這位大爺毫無疑問被網友們各種花式「問候」了——

還有網友很認真地扒了扒這個土豆泥沙拉「到底有多簡單」,結論是加上清洗鍋碗瓢盆,1 個小時都搞不定。

總之,大家對這位多管閒事、愛指手畫腳、但自己在家卻很可能啥都不幹的大爺,該 diss 的 diss,都不嘴軟,可以說三觀很正了。

但一片懟聲中,我們卻注意到一個細節——

被指責的這位年輕媽媽,最後卻拿著土豆沙拉,低頭不語為什麼?

因為,養娃過程裡,對媽媽的「審判」是隨時隨地的。我們可能都會因為這樣的否定,自我懷疑。

誰都能輕飄飄說一句:為什麼你不做?為什麼你不能更好?

「身為媽媽,照顧孩子、打理好家務不是應該的嘛。」

「媽媽辛苦一點、累一點本來就是應該的,不然怎麼都說媽媽偉大呢?」

「在家帶帶孩子、做做飯、做做家務能有多辛苦呢?」

……

問題是,世界上有很多媽媽,她們發自內心想要為孩子的事親力親為,這時候的她們,就算辛苦也是幸福的;

可當這個概念被偷換,當別人拿著「不親手做就不愛孩子、不合格」的標準來給媽媽打分,而很多媽媽甚至因此陷入到對自己的批判裡——覺得我確實太糟糕,別人都做到為什麼我卻不能?

這種否定令人窒息。

因為說出「當媽就該如此」話的人,基本上是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的。

比如,「帶娃請什麼保姆,媽媽不都能、且應該做嗎?」

這是最近大熱劇《三十而已》裡的一段劇情,女主顧佳想請育兒師,結果被老公強烈反對:

身邊還有個同事,在朋友圈發了個自己學跳舞的視頻,結果底下有人評論:你的孩子好可憐啊,都沒媽媽陪……

對說這種話的人,我們只想發一個表情包:

好媽媽要親手做飯、好媽媽要全程過問孩子學業、好媽媽晚上只能陪孩子不能出門……所以倒推,活該媽媽沒有自己的生活,因為當媽後你就不能做自己了。請問這種「標準」,到底誰定的?

按說這都 2020 年了,什麼年代了喂,「女人就該持家」的論調怎麼還是很有市場?

這些給媽媽們設下標準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之前咱們發過一篇關於家務的文章,留言區就碰上了這樣的人——

女人天生就該圍著灶臺、圍著孩子轉?

可現實生活中,多少女人、多少母親同樣承擔著家庭的重擔,甚至不比男人少。疲於應付瑣碎的家務事、嗷嗷待哺的娃,臨了還要面對形形色色的指指點點。

還是以《三十而已》中的顧佳舉例。表面上她是個「沒有工作」的全職太太,實際上呢?

做早餐、忙收納,沒有一刻空閒:

為了兒子能順利進入貴族幼兒園,她想盡辦法討好校董夫人,在電梯故障時,獻出自己的拖鞋,幫貴太太提高跟鞋:

情緒消耗也少不了,隨時應對突發狀況:有幾個家長看不慣顧佳,趁她不在場時,把她年幼的兒子單獨鎖進房間,冷暴力霸凌;得知真相的顧佳與惹事者大打出手:

做家務、帶孩子,看似「沒工作」的媽媽,本來就承擔了 2 份工作!

更別說,丈夫掉鏈子的時候,還得隨時補位——

顧佳老公許幻山,發起藝術家的脾氣時,是她出馬搞定客戶,還差點被揩油:

就這樣,還得提著小心,時刻在意老公的評價與感受:

可以說,顧佳就是很多當代媽媽的群像:

費盡心力在「既要帶娃持家又要賺錢補貼家用」之間求兩全,被無形的體力勞動、腦力勞動、情緒勞動榨乾之餘,還要時刻擔心自己夠不上「好媽媽」、「好妻子」的標準。

所以,當面對上面那種「男人啥都幹,要女人幹啥」的言論時,我們第一反應是換個主語問回去:

女人包攬賺錢帶小孩做家務,要男的幹嗎?

設定「女人就該做家務帶孩子」標準的人,大概是不懂:一段好的婚姻關係,一定是互相分擔、互相成就的。

女人可以走出家門、直面世相;男人同樣可以系上圍裙、分擔家務。

黃磊就在廚房裡找到了「第二事業」,他從不覺得這是「女人應該做的事」,甚至,做家務,是幫助了男人自己,因為「婚姻沒有什麼秘籍,參與感提升幸福感才是真理」——

育兒、家務就是應該一家人相互分擔的事情,是可以加深家人間情感聯結的事情,絕不單單母親的責任。

△ 歌手林宥嘉,在被記者問到會不會幫老婆做家務時,回答做家務不是「幫」女人,而是男人本來就該做的。

不過樂觀的是,關於種種「媽媽們該這樣、不該那樣」的枷鎖,市面上早就有很多解題人了。

媽媽不必愧疚,因為被定義成「在家燒菜做飯、幹家務、帶孩子」的所謂「好媽媽標準」,就是過氣了。

越來越多的女人開始展現不同的可能,前有萬茜把孩子丟給老公帶,自己去享受舞臺上的「乘風破浪」。但下了舞臺陪伴孩子的時候,她依然可以做到陪玩狀態時的 100 分,這難道不是好媽媽嗎?戳這裡看萬茜家的帶娃方式。

別人說什麼其實不重要,要擺脫這種負罪感,最先需要的,其實是我們自己走出來。不是我不夠好,而是我也關注自我實現,也想要把一些空間留給自己。

所以做不到滿分媽媽,我不必為此愧疚。因為當媽的,本來就不需要在每件帶娃的事情上親力親為。

希望每個媽媽,去超市買現成的土豆泥沙拉時,可以抬頭自信地面對別人的指責。

要再碰到日本大爺這種人,不如直截了當地默念一句: 關你屁事

自從生了小發糕,後臺就一直有很多人問我是怎麼保持這麼好的身體狀態,還一直活力滿滿的。明天晚上我就將和紐西蘭草飼綿羊奶 Spring Sheep 一起,和你們聊聊生娃後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健康的身體,用更好的狀態面對家人和工作!當然,我還準備了抽獎活動和超低優惠的買買買福利等你!大家快掃描下方圖片二維碼預約年糕媽媽商城 APP 直播間,8 月 5 日 20:15,我們不見不散~(其他直播平臺:一直播、抖音、快手,搜索「年糕媽媽」

相關焦點

  • 一句話惹怒全網!中國超市之王,徹底失寵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金錯刀(ID:ijincuodao)作者: 張一弛一句話惹怒全網,大潤發終於上了熱搜如果說大潤發想玩兒諧音梗,沿用這種思路且不侮辱人的叫法,真是隨便一想就是一大堆: 「S(颯)M(美)L(靚)XL(秀麗)XXL(小仙女)。」 不僅如此,尺碼牌上特意標註「僅限18-35歲女生」,一張尺碼錶,把性別歧視、年齡歧視身材歧視,都給佔全了!
  • 「這蛋糕值幾個錢」,熊孩子商場瘋狂試吃,奶奶大言不慚惹怒眾人
    我和這一老一小是同時進的超市,自己採購完需要的商品便打算結帳。可是一邊的老太太和孩子,卻什麼也沒有買,孩子手裡、嘴裡、推著的購物車裡,都是試吃的東西。奶奶一邊挑著東西,一邊往孩子嘴裡塞,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在乎著吃。
  • 4歲寶寶超市拿了草莓就要吃,媽媽制止,卻被寶寶叫「壞媽媽」
    案例:4歲寶寶超市拿了草莓就要吃,被媽媽制止,卻被寶寶叫「壞媽媽」!寶媽小月有一個4歲的兒子,平日裡一直都是由奶奶帶娃的,但是讓寶媽小月沒想到的是,由於老人的溺愛,4歲兒子有了很多壞習慣。在一個周末,寶媽小月帶著兒子去逛超市購物,就發生了一件讓寶媽小月非常頭疼的事情。
  • 網曝!巴中平昌某大型超市內的平菇竟有蛆蟲,店員稱吃了沒事,菜無農藥?
    很多人購買蔬菜都意願去大型的超市或購物中心,大家都覺得大超市裡面的菜安全方面更可靠一些。然是事實卻不儘是如此,即使是大超市的的蔬菜也不那麼讓人「放心」。4月13日,有網友在遊鴿網APP發帖爆料稱:13日上午,在平昌某大型超市購買了一斤平菇,回家用平菇煮了一鍋湯,吃了一半的時候發現湯上面竟浮出了一些蟲子,隨後立馬檢查購買的平菇,發現菜內全是蛆蟲,這麼大一個超市,怎麼會進這種菜
  • 去娘家吃晚飯,媽媽準備了菜、粥和豆包,都是花錢買不到味道
    去娘家吃晚飯,媽媽準備了菜、粥和豆包,都是花錢買不到味道! 曬一曬媽媽做的晚餐,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溫馨美味吃不夠! 昨天給媽媽打電話,晚上我想要帶孩子去吃飯,媽媽很開心。
  • 孩子尿在超市垃圾桶裡,工作人員讓給扔掉,家長的回答惹怒眾人
    01孩子尿在超市垃圾桶裡有一對父母帶孩子外出去逛超市,經常逛超市的人應該都知道,超市裡是不允許帶包的,於是家長便帶孩子去存包,可是就在存包的時候,孩子突然告訴媽媽自己想尿尿。不知道,是超市一樓沒有廁所,還是家長認為孩子有憋不住了,於是讓孩子尿在超市的垃圾桶裡。工作人員看到後並沒有立刻阻止,畢竟孩子還小,於是便和孩子的父母說,讓她把垃圾桶倒掉。誰成想,就這一句話,便讓孩子的家長生氣了,甚至直接跟工作人員罵了起來。
  • 逛超市發現孩子偷拿一袋糖,結完帳的媽媽這樣做,將影響孩子一生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不知道各位寶媽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去超市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每次想買的東西都買不好,不想買的東西總是買一堆,尤其是小孩子的東西,一點都不便宜,可孩子需要又不能不買,真是左右為難。
  • 超市收銀員「撿」到一歲半寶寶,媽媽趕回後:買完菜忘記還有娃了
    事實上,大部分女性在生完孩子後的三年都沒有辦法好好睡覺,常常是剛想睡孩子就醒了,剛睡著又到點該給孩子餵奶了,等她再想睡的時候天就亮了,哪怕睡著了也是半夢半醒整夜睡不踏實的狀態。當大腦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而不能正常休息時,媽媽的腦袋自然很不靈光。
  • 回家吃飯,媽媽準備3菜1湯,不剩菜不浪費,朋友說有媽孩子是寶
    本期導語:回家吃飯,媽媽準備3菜1湯,不剩菜不浪費,朋友:有媽孩子是寶貝!
  • 「你家孩子偷東西,我要搜身」,寶媽一句話,讓保安啞口無言
    孩子不懂事,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總會拿到手裡,他們沒有關於「物權」的概念,不知道有些東西不能隨便拿,尤其是在超市裡。可很多孩子到了超市後,看到那些新奇的東西,總會愛不釋手。孩子愛拿東西的行為,讓不少寶媽很是痛苦,稍微疏忽了點,寶寶就拿著不少東西,一旦被工作人員發現,結果就會被理解為偷東西。小麗的孩子亮亮今年四歲了,前幾天,亮亮一直嚷嚷著讓媽媽帶他去超市買東西。小麗想著剛好需要買一些生活用品,就帶著孩子來到超市。剛進去後,亮亮就歡快的奔跑,來到糖果區,見到糖果就要抓。小麗立馬阻止,告訴他吃多了糖果容易爛牙,帶他去看其他商品。
  • 梁靜茹超市結帳建議保持距離.被收銀員一句話惹怒
    梁靜茹超市結帳建議保持距離.被收銀員一句話惹怒梁靜茹呼籲民眾在拍隊時,可保持適當距離。冠病疫情全球蔓延,「情歌天后」梁靜茹經常在IG提醒大家做好防疫措施,不料日前她在超市建議收銀員可以廣播,呼籲現場排隊民眾保持適當距離,沒想到卻遭拒絕,讓她罕見動怒:「真的很生氣!」
  • 寶媽帶熊孩子逛超市,桃子挨個被戳洞,母親的做法得到網友讚揚
    熊孩子逛超市桃子挨個戳洞,老母親含淚買單湖南長沙的一位媽媽,周末帶著兒子一起逛超市,自己挑菜的時候,一個不留神,兒子就從萌娃變成了熊孩子。回頭發現,身高剛剛高過櫃檯的兒子,竟然一會兒工夫,將貨架上的桃子,用手指挨個戳洞。
  • 孩子在超市偷拽櫻桃吃,售貨員看到大罵沒素質,寶媽的話盡顯素質
    每次帶孩子去超市總要花費很多精力,因為一些孩子要這要那的,還會多多少少的闖下一些禍事。這天秦媽媽帶女兒去超市採購,因為人太多了,買的東西也多,所以秦媽媽不能時時刻刻的看著女兒。就在秦媽媽買東西時,後面有人喊道:「這是超市,沒看見不能上面牌子寫著不能嘗嗎,什麼家長帶的孩子這麼沒有素質。」秦媽媽回頭看了看,發現售貨員正在看著自己。秦媽媽問道:「您在和我說話嗎?」
  • 為普寧媽媽拿手好菜點讚
    ▼媽媽在我們心中可是比新東方廚師還厲害的人因為她們知道,我們最愛的味道是什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普寧媽媽都會的拿手好菜聽說只有會做這些菜才算真正的普寧媳婦喲~看看你和你的媽媽都做過嗎?香煎紅目龍▼普寧媽媽們很喜歡買上一堆魚放在冷凍櫃裡面,每天解凍一種魚乾煎或是煮著吃,不重樣又都很美味,果然是心靈手巧的潮汕女人們!
  • 曬曬娘家的年夜飯,媽媽做了8菜1湯,簡單又家常,全是媽媽的味道!
    曬曬娘家的年夜飯,媽媽做了8菜1湯,簡單又家常,全是媽媽的味道! 今天年三十了,大家年夜飯怎麼吃呢?今天我在娘家吃的團年飯,全是媽媽做的好吃的,菜式不多,也很家常,看著清淡卻很美味,葷素搭配也很合宜,一家老小的口味都兼顧了。 來看看媽媽準備了什麼菜呢?
  • 天熱吃什麼?曬曬我家周末午餐4菜1湯,有菜有肉,經濟實惠也好吃
    天熱吃什麼?曬曬我家周六午餐,4菜1湯,有菜有肉,經濟實惠也好吃。趁著周末,趕了個大早,陪著姑娘打完疫苗,又在附近超市轉了一圈。等回到家也都快中午了,母女倆吃了些水果,天太熱了,實在不知道吃什麼,但我又想趁著周末多給孩子補補營養,不想將就湊合著吃,那索性先休息會想好吃什麼再準備了。等吃午飯也到2點多了,孩子也都餓了,很多食材我提前半小時就準備好了,等正式做飯就簡單很多。
  • 孩子一進超市就「啥都要買」?這位日本媽媽的妙招,值得家長學習
    超市,商場,路邊的小賣部,甚至是地攤,孩子非常容易被那些新奇的小玩意兒或者零食吸引,甚至每次都要大鬧一場,帶孩子逛一趟超市比鐵人三項還難。但是很少有家長會靜下心思考這個問題——為啥孩子一進超市,就啥都想買呢?
  • 比米其林餐廳還好吃的菜
    作為一個吃貨,生活在深圳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身邊有全國各地的小夥伴於是每次探店,總是能得到許多權威的、超出地域生活經驗的點評然而最多的一句竟然是,這家店很正宗,幾乎能和我媽做的媲美了小時候我們總覺得媽媽做的菜太家常,
  • 孩子口渴喝掉超市飲料,寶媽帶空瓶結帳卻遭10倍賠償,應該賠嗎?
    然而與成年人不同,孩子們對於世界的運行規則認識有限,有些時候並不能完完全全的遵守大人們定下來的規矩,如果用成年人的準則來要求孩子的話,很可能並不會起到理想中的效果。一個孩子口渴喝掉超市飲料,寶媽帶空瓶結帳卻被工作人員要求10倍賠償的新聞在網友們中間傳開了,針對這位寶媽的遭遇,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寶媽姓楊,是一名全職媽媽,經常會帶著孩子來到家附近的一個超市購買平時的生活用品,之前並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
  • 建議收藏|臺灣全聯超市經典文案合集
    這一次,全聯超市在主推全聯購物袋的基礎上,向人們傳達了全聯的生活價值觀和消費觀,還將「全聯經濟學」上升到了「美學」的高度,連全聯超市的logo都去掉了。這一系列的廣告主角依然是衣著時尚,但卻有著各自的省錢理念的普通年輕人。觀看第二集請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