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的年代,當權威背離真相,輿論掩蓋事實,潛規則變成規則。
有原則,有底線的正人君子將會被區別對待。
今天我為大家推薦一部東木大爺最新的力作,好萊塢敘事教科書《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影片延續了東木大爺一貫的風格,關注敘事本身。
把影片裡的正面人物理察.朱維爾、理察.朱維爾的母親、律師沃森.布萊恩特及律師的助理兼對象,都塑造得骨肉豐滿,相對應地,反面人物全部都臉譜化。
影片沒有從媒體人的角度來講述此次事件,同樣的講述媒體人的額電影《聚焦》則是從媒體人的角度來講述故事,因為東木大爺相信這不是理察朱維爾的哀歌,而是整個社會的哀歌。
東木大爺,你不知道,那你一定看過《不可饒恕》、《百萬美元寶貝》。
對,還是那個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那這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東木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就是魯迅和周樹人的關係,都是都一個人。
這事得從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英文名「Clint Eastwood」說起。
Eastwood,拆開後成了East,wood。
East翻譯成中文是東邊的意思,wood翻譯成中文是木頭的意思,直譯過來就成了東木。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你東木大爺90歲的高齡還在拍電影。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等我到了90歲怕是要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孤獨終老。
就像電影《小丑》,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好萊塢這個政治正確的國度裡,可以看到《小丑》基本上與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無緣了。
為什麼?因為影片《小丑》是反社會的,奧斯卡不待見這樣的影片。
不知道細心的影迷有沒有發現,電影最能反映這個國家的民族性。
中國人拍電影,好人被冤枉,那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你看《我不是潘金蓮》。
因為我們的有關部門。
歐洲人拍電影,好人受委屈,那結局一定是主角變成了惡人開始了復仇,你看法提赫.阿金的《憑空而來》。
美國人拍電影,好人被冤枉,那我就要和惡人對抗到底。
影片《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就是根據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爆炸案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安保人員理察·朱維爾發現奧林匹克公園有炸彈,阻止了悲劇發生,卻遭錯誤指控的故事。
好人被冤枉這種事,在世界各個角落裡都在發生。
理察.朱維爾是一名肥胖、善良、有原則,夢想成為一名警察的白人男子,在一家律師事務所認識了律師沃森.布萊恩特,兩人成為了好朋友。
不久,理察.朱維爾離職,告別沃森.布萊恩後來到了一所大學裡當保安,因為為人處事恪守規則,按規矩辦事,反倒導致在校大學生投訴了沃森.布萊恩,校長最終還是開除了理察.朱維爾。
理察.朱維爾離開大學保安這個職位後,成為了一名奧運會會場的保安,儘管只是看護一些會場上的器材。
會場現場,理察.朱維爾盡職盡責的排查現場可疑人員,空閒之餘,還不忘幫助現場的工作人員搬運一些重的器材。
直到,理察.朱維爾在現場處理一場糾紛時,發現了長椅下可疑的書包,改變了理察.朱維爾的生活,一名恐怖分子在書包裡放置了炸彈,又打電話給911報警,在,理察.朱維爾的帶領下,特工來到了長椅下的書包前,打開書包,看到了裡面的炸彈。
理察.朱維爾和現場的工作人員急忙疏導現場的觀眾,炸彈還是爆炸了,幸運的是,提前疏導觀眾,並沒有太大的傷亡,一時間,理察.朱維爾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佔據了新聞的頭條。
好日子只過了三天,校長向FBI湯姆·肖控訴這次奧運會爆炸是理察.朱維爾自導自演。
相較於英雄受到讚譽,人們更願意看到英雄受到誣陷。
就像學生時代學生更願意相信年級第一名的學生是作弊取得的成績。
在酒吧,湯姆·肖邂逅了女記者凱西·斯克魯格。
凱西·斯克魯格為了從湯姆·肖口中獲得一手新聞資料,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丟掉自己的職業道德,從湯姆·肖口中獲得了警方調查理察.朱維爾的內幕消息。
你看,新聞不僅能通過報紙傳播,還能通過性來傳播。
凱西·斯克魯格回到報社,一手操辦了理察.朱維爾被FBI調查的爆炸性新聞。
一時間,理察.朱維爾的家被媒體包圍,生活受到了監視,家裡也被FBI裝了竊聽器。
理察.朱維爾打電話給自己的律師好朋友沃森.布萊恩特。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錯了就讓它錯下去,用一錯到底來證明自己的沒錯,這就是警察的態度。
FBI搜查了理察.朱維爾的家,帶走了一切可疑的物品,更卑劣的是帶走了理察.朱維爾母親的內褲。
就因為理察.朱維爾善良、好欺負。
因為理察.朱維爾家裡有槍所以有作案的動機,因為理察.朱維爾近幾年沒納稅,所以有作案的動機,因為理察.朱維爾三十幾歲還和母親住在一起,所以有作案動機。
這就像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公交車上,乘客的錢包被偷了,你是懷疑穿著光鮮的都市白領,還是懷疑衣衫襤褸的農民工?
標籤化一個人,人們總是相信他們眼裡看到的。
善良的理察.朱維爾並沒有因此而去反抗警察執法,而是配合警察的調查,並勸阻母親也這樣做。
警察的強盜邏輯,炸彈不是你放的,那為什麼你在爆炸點附近卻毫髮無傷?
什麼狗屁邏輯?
人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要扶她。
地上的垃圾不是你扔的,那你為什麼要撿它
莫讓英雄寒了心
因為理察.朱維爾心中一直相當警察,並認定自己就是一名執法者。
被體制壓迫的理察.朱維爾又本能的信任體制,捍衛體制。
忍無可忍的理察.朱維爾終於爆發了,在好友律師沃森.布萊恩特的幫助下積極配合參加了測謊儀,並高分通過。
在和FBI的對峙中將FBI特工說的啞口無言。
對理察.朱維爾展開調查後的88天後,警方撤銷了對理察.朱維爾的控訴。
還回了從理察.朱維爾家拿走的物品。
六年後,理察.朱維爾如願成為了一名警察。
律師好友沃森.布萊恩特來看望理察.朱維爾,並給他帶來了奧運會放炸彈的罪犯被抓獲的好消息。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理察.朱維爾贏了。
勢單力薄的小人物們不得不在絕境中奮力反擊,揭露被掩蓋的真相。
固化的階級社會,你和他人爭論任何問題都是無效的,互相只能靠話語權來使對方屈服。
一點權力就讓一些普通媒體人變成了混蛋。
正如《讓子彈飛》中,小六子剖開自己的肚子,證明自己只吃了一碗涼粉的時候,看熱鬧的人們卻散了。
你挖開身體,把血淋淋的真相展示給大家,才發現人們並不在乎真相,都是看熱鬧的。
媒體知道「一個人成為英雄」遠遠沒有「英雄就是罪犯」更具話題性。
媒體又去追逐更新的新聞去了。
下一次的世界大戰真的就是「口水戰」吧!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