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徵集到的第 28 個故事
講述:名女李建剛
1
小時候的記憶裡,最多就是挨打。
媽媽輔導功課,我聽不懂,挨打;哭太大聲,挨打;做事太慢,挨打。
有些時候,我感覺媽媽就是找個理由打我。
打我的工具,有時候是手,有時候是木條。一次她太生氣,想用板凳打我,被我爸攔住了。
最忘不了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我在山上採了很多野木耳,我不知道這能不能吃,覺得特別有意思,拿回家就洗起來。
媽媽回家看到我在客廳洗野木耳,當時臉色就變了。
「這都什麼玩意兒,能吃嗎?搞得客廳全是水,趕緊給我弄乾淨。」
我是搬了一個澡盆到客廳,聽到責罵,一下慌了,愣在那兒不知道怎麼辦。
媽媽看我沒動,提高音量:「喊你弄乾淨,聽不到嗎?端去倒了!」
我趕緊端起盆去廁所。我太小,盆裝滿水太重,我走得很慢。
媽媽上來對著我就是一腳,大罵:「喊你做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你是豬腦袋嗎?我怎麼生出你這麼蠢的東西?」
我哭了起來,媽媽聽到我哭更生氣,一邊打我一邊罵:「你還有臉哭!」
我拼命憋住哭聲,因為哭聲越大,挨打時間越長。
我知道,只要我不發出聲音,媽媽打累了就會停。
2
媽媽非常強勢,什麼都要按照她的想法來。
小時候,我愛美,想穿漂亮的裙子,想留長頭髮,可媽媽說:「你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就不要穿裙子了。」
「早上起來還要給你梳辮子太麻煩了,你就剪短頭髮。」
中學之前,我一直留著像男孩的髮型,一條裙子都沒穿過。
媽媽文化程度不高,她覺得女孩不需要太高的文化程度,以後反正是要嫁人的。
我考試考差了,媽媽不僅不會責怪我,反而會笑著說:「能認字算數就可以了,反正長大還不是要嫁人,只要找個條件好的就餓不死。」
我喜歡音樂,喜歡唱歌。有一次,學校的音樂老師對我說:「你的聲音不錯,我建議你繼續學習音樂,沒準以後能做相關工作。」
聽到老師的肯定,我很開心地回去告訴媽媽。
媽媽卻說:「學這個有什麼用,能賺錢嗎?老師就是想讓你去補習,賺補習的錢。」
除了沉默,我又能怎樣呢?
3
爸爸是工人,我們住在家屬院,院裡的孩子都在一起玩。
媽媽脾氣太壞了,跟好多鄰居都吵過架。只要吵過架,她就不準我跟他們家的小孩玩。
「這家跟我們家吵過架,你不許跟她玩。」
「跟他們家昨天吵了架,你不許跟他玩。」
到最後,我沒有一個能一起玩的小夥伴。
那時我讀小學,很孤獨,也很害怕。我想:是不是我太笨太蠢了,沒人喜歡我,沒人和我做朋友。
心裡有這樣的負擔,覺得日子過得好辛苦。
「繼續活著還是早點結束?」腦子裡好長時間充斥著這個問題,揮之不去。
還好在一個暑假,我借光了語文老師所有的作文書,才知道原來外面的世界這麼大,有這麼多可能性,我長大了可以選擇離開家,人生還是有希望的。
4
認識我的人,都說我是個安靜、話少、非常內向的姑娘,只有我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我。
我之所以沉默,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是因為我不知道做什麼事或者說什麼話就會挨打。
初中,我要去鎮上讀書,媽媽雖然不樂意,無奈本地中學太差,還是同意了。
這可把我開心壞了,因為可以住校,這就意味著我可以留長頭髮,穿裙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我可以做我自己了。
我變得活潑了,在同學中話多了,笑也多了。
那時,每次回家,媽媽都會給我做很多好吃的,但是我一點也不開心,只想早點回學校。
5
中考我考得不理想,只能選擇去外地讀職業學校。
對於沒讀大學這件事,我挺遺憾的。我也想和聰明有學識的人接觸,也想在大學有純純的愛情,也想人生有更多可能性,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職高畢業後,媽媽沒讓我繼續讀書,安排我去一個親戚店裡工作。
她說:「你給別人打工也是打工,還不如幫親戚呢,凡事也能有個照料。住親戚家你還能省下房租和吃飯的錢。」
媽媽還說:「再過兩年,給你找個好人家,我的任務也完成了。」
面對媽媽的安排,我仍然不敢說一個「不」字。
住在親戚家,我很乖,他們讓我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覺得,可能一輩子就這麼過了吧,全都按照媽媽的安排。
6
有一天,我收養了一隻小狗。我把狗狗養在親戚家開的店裡,和我住在一起。
狗狗的到來,讓冷冰冰的生活多了一絲溫暖的氣息。
不管我什麼時候回來,它都會熱情、開心地歡迎我,嗚嗚叫著,是在說它想我嗎?
有一次,我在廚房燉雞,後來忘了,一鍋雞全糊掉了。我非常恐懼,好半天才緩過來。
我很慶幸當時沒有別人,只有我的狗狗。
它不會責怪我,不會罵我怎麼這麼蠢,它只會擔心發生了什麼事,跟著我一起去看看。
狗狗長大後,放在店裡不方便。親戚找到媽媽,讓媽媽跟我講。
媽媽說:「你住別人家還養什麼狗,趕緊把狗處理掉,又不是什麼名貴的狗。」
我跟媽媽吵了起來,這是我第一次跟媽媽吵架。
她特別生氣,和以往一樣,抬起手就想打我。我大喊一聲:「你要幹什麼?」
可能沒想到我態度這麼強硬,媽媽舉起的手,停在了半空。
這之後,媽媽態度變了很多。
她終於意識到,我長大了,不能像小時候那樣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7
親戚的店沒幾年就經營不下去了,他們打算做其他生意,讓我跟著一起。
我不想再跟著他們,想有自己的生活,就跟媽媽說:「我要帶著狗搬去別的城市。」
媽媽不同意:「在親戚家有什麼不好,吃住不愁。你租房子不要錢嗎?吃飯不要錢嗎?你上哪兒找工作?」
這次我很堅決:「我不想再寄人籬下了,我存了點錢,我能找到工作養活自己。」
媽媽無法說服我,只有讓我搬走。
就這樣,我搬去了附近的一個城市,獨自生活。
8
一個人生活後,我才有機會梳理之前的人生。
有一天,我在日記裡寫下這段話:
「媽媽,現在沒有你在身邊,我也很好。雖然不在一起,我身上卻永遠留下了你的影子。
我現在看到其他小孩還有我的狗,腦子裡竟然會突然冒出一個聲音:傷害他們,把他們弄哭。
這就是從小你教給我的。
現在的我,不知道怎樣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談戀愛時間總是不超過半年。
我總覺得,彼此傷害的感情才是正常的。
如果一段感情中只有平淡的美好,我會自己作到分手為止。
除了愛情,其他人際關係我也處理不好。
我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非常敏感,工作上只要出錯被指責,我會馬上哭出來。
遇見強勢的人,我只會服從,不敢說不。
別人讓我幫忙,我不管多麼為難都會答應下來,不敢拒絕。
我怕別人會因為我的拒絕而不喜歡我,只有小心翼翼地討好別人。
我覺得這非常可怕,我居然變成了你的模樣,我變成了我最討厭的模樣。
媽媽,我有時候真想說一聲,我恨你,恨你從來都沒有保護過我,總是在傷害我,恨你給我留下一輩子的烙印,恨你沒讓我體會過真正的愛。」
寫完這段話,我哭了很久。
我「病」了,還能好嗎?
9
和好友聊天,她開解我:「你媽媽是不懂怎麼教育孩子,但心裡肯定還是愛你的。你想想,你媽媽難道就沒有一點好嗎?」
這時,我想起了好多被我忽略的小事。
媽媽會在我偶爾幾次回家的時候,提前買好肉和菜,做好吃的等著我。
我每次在家待的時間很短,但媽媽會讓爸爸偷偷塞路費給我,雖然只有一兩百塊。
不管我們吵架多厲害,媽媽也會在我生日那天給我發消息打電話,祝我生日快樂。
從小到大,媽媽從來不讓我進廚房,也不讓我洗碗。
今年過生日,我買了一副珍珠耳環送給媽媽。雖然她的耳洞早就閉合不能戴,也很開心。
她把耳環珍重地收起來,笑嘻嘻地說:「我再去打耳洞就可以了。」
想到這些,我哭了。
我想對媽媽說一句:我也愛你,媽媽。
我多希望有一天,我能跟媽媽和解,那才是我跟自己真正的和解。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