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4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
作者/小田
明朝末年,古城鎮有一個郝書生。有一日,郝書生前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書生走到離京城還有幾十裡外的荒野地時,因天色已晚,書生環顧四周後,並未發現有客店。
郝書生繼續朝前走了一會兒後,看見不遠處有一座破廟。他心中竊喜,趕忙朝著破廟走了過去。
他走近後一看,才發現這座破廟是殘垣斷壁、雜草叢生。書生有些害怕,顫顫巍巍走進了破廟。
這座破廟分前後兩層,前面的一層非常寬敞,擺著一些神像,書生雙手合十拜了幾拜。後面一層是儲物房,裡面橫七豎八放著一些雜物。
在兩層之間,還有一個小院子。院子裡種著一棵槐樹,郝書生經過那棵槐樹時,只覺後背似乎有一雙眼睛正在看著他。
書生拿著火摺子趕忙走到神像邊上,他吃了些幹餅後,便倒頭睡下了。
夜裡時候,郝書生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陌生女子走到他的面前。那年輕女子面容清秀,長相很是漂亮。不過,一雙大眼睛下卻飽含著淚水。
年輕女子走到書生面前,蹲身施禮道:「公子,小女名叫李翠蓮,我是不遠處李村王二郎的妻子。前幾日,小女去鎮上採買,回來途中被鎮上張財主家的兒子張勝糾纏不放。
他見我長相美貌,便將我拽到這座破廟裡欲行不軌之事。我乃良家女子,不肯應他,他就將我掐死後埋到院中那棵槐樹之下。公子,小女求你幫幫忙,幫我給夫君王二郎捎句話,就說我在這裡遇害了,讓他替我伸冤啊!」說完,那女子輕聲哭了起來。
書生趕忙去扶她,可此時書生一下醒了。他看了看四周,並無他人。他這才知道,原來剛才只是一個夢而已。
書生穩了穩後,倒頭又睡了。
廟外傳來鳥兒的鳴叫聲,書生醒了過來。他看了看身邊的包袱還在,隨後起身準備趕路。
臨走時,郝書生又看了看那棵槐樹,可白日裡這棵樹看上去還是讓他有些害怕。
書生看了看樹下,卻有新添的土,和旁邊的土看起來完全不一樣!
書生心裡一驚,心中暗叫道:「這處破廟幾乎無人問津,再說誰會來此動這槐樹下的土呢?昨夜夢裡那女子所說的莫非是真事不成?」一股不詳的氣息悄然來臨了。
「夢中那女子說他的夫君是前面李村的王二郎,我不能耽擱,這就去尋找!」郝書生沒敢破壞現場,背上包袱就朝著前方跑去。
他一路打聽,終於來到了李村。後經村裡人引路,終於找到了王二郎!
「你是何人?前來找我所為何事?」王二郎推門一看,是一個陌生人便疑惑地問道。
郝書生急忙問道:「閣下可是王二郎?你娘子是不是叫李翠蓮?」書生的話音剛落,王二郎雙目圓瞪,趕忙將郝書生請進了家門。
「公子,快快坐下!我就是王二郎,李翠蓮正是我娘子。幾日前,娘子去了鎮上卻遲遲未歸。我差人去找,但卻找她不到。隨後我上報官府,縣令找了幾天後,便將我娘子失蹤之事定為了一樁懸案,公子,莫非你知道我娘子的下落?」
「王公子,你莫要著急。昨夜我夜宿破廟時,夜裡做了一個夢。夢中你娘子前來求我,讓我給你家捎口信。她說她從鎮子回來時,半路被鎮上張財主的兒子張勝盯上了,欲要輕薄她。你娘子不從,被張勝掐死後埋在破廟院中的槐樹下了!」
王二郎一聽,「蹭」一下站起來。
「張財主確實有個兒子,名字就叫張勝!公子,你且帶路,我去叫人一起同行!」說完,王二郎便去喊人。
不一會兒,家中來了很多人。「你快去請縣令,就說李翠蓮有下落了,請縣令快馬加鞭去破廟處!」王二郎吩咐道,其中一人聞言後趕忙跑出家門。
「有勞恩人帶路!」王二郎拱手對書生說道。郝書生背著包袱朝著破廟那走,後面一群人跟著。
半炷香後,一群人到了破廟處。王二郎隨著書生進了破廟裡,來到那棵槐樹下面。郝書生一指樹底下:「我看這裡有新土的痕跡,應該就埋在這裡了,王公子,你來動手挖吧!」
「我已經派人去請縣令,一會兒讓縣令和差役們來挖,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等了半炷香的時間,縣令帶著差役來到破廟處。王二郎將事情說給了縣令。縣令聞言是大吃一驚:「你娘子給郝書生託夢,說她被張財主兒子所害,就埋在這樹下面了?這……這簡直是荒唐呀!」
「我娘子就在樹下埋著,大人請為我娘子做主啊!」王二郎欲要屈膝下跪,縣令一把將他扶起。
「不必行此大禮,我乃一方父母官,如果此案屬實,本官必會為你娘子伸冤!不管那下面是不是你娘子,既然已經到這了,那就挖挖看看。來人,開挖!」縣令一聲令下,眾衙役趕忙圍了過去,開始挖了起來。
土被一層層挖開,李翠蓮的身體一點點露了出來。王二郎看著娘子的面容,哭成了淚人,俯下身去不住地呼喚著娘子。
縣令見狀也是不住地搖頭嘆息,遂吩咐差役將李翠蓮運到了縣衙門。
屍檢時,李翠蓮的右手緊緊閉著。仵作用力將翠蓮的手掰開,打開一看,仵作愣了,李翠蓮手中所握著的正是一塊玉佩!
仵作拿起來仔細一看,玉佩之上正寫著「張勝」二字!仵作不敢怠慢,將玉佩和李翠蓮確實是被人殺害的報告交給了縣令。
縣令一看,心中怒火衝天,趕忙對衙役說道:「來人!將張勝給我捆上公堂來!」眾衙役接命後便朝著張財主家跑去。
半炷香後,張勝被押上了公堂!
按以往的故事來說,當地的縣令應該與財主關係交好才對。不過,今天這則故事中的縣令卻是一個鐵面無私的清官!
張財主曾多次來給縣令送金銀,卻都被縣令拒之門外。張財主無奈,只得另謀他計。
而縣令早就對張勝的壞名聲有所耳聞,正尋找時機將他繩之以法,機會還真就來了。
張財主還在想著好對策,可兒子張勝卻惹了大禍。
公堂上,張勝全身發抖,看得出這做賊果然心虛啊!
面對縣令的審問和那塊玉佩,張勝僅存的一點抵抗之心也消失不見了。張勝跪倒在地,點頭認罪了。
驚堂木一響,兩名衙役將張勝拉下公堂,被關入了大牢之中。
王二郎跪倒在地,已經是泣不成聲了。他不住地叩謝縣令的秉公執法,口中大喊著:「多謝青天大老爺」的話。
一樁懸案終於水落石出,李翠蓮被王家好好安葬了。張財主傾盡所有欲要面見縣令,縣令則又將他拒之門外,張勝被執行了死刑。
書生搖頭嘆息,背上包袱欲要離開。王二郎將他叫住,單膝下跪叩謝了郝書生。隨後他又拿來些銀子遞給郝書生,不過,書生並沒有要。
此後,王二郎將郝書生視為救命恩人,經常去郝書生家中看望,兩家人走動很是頻繁。
有一年,郝書生的家鄉遭遇災害。王二郎派了馬車將郝書生全家接到了李村,郝家這才躲過了一劫。
真的應了「善有善報」的老理兒了。
結語:
一個夢,揭開了一樁懸案,聽起來有些離奇。不過,小田在此要奉勸各位看官:多行不義必自斃,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啊!
還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做人可千萬不要忘了別人危難之時對我們的恩惠啊!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藉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效仿故事情節,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