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題材電影:生動講述脫貧致富故事

2020-12-22 大眾生活報

  電影《十八洞村》海報

  電影《秀美人生》海報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海報

  電影《一點就到家》海報

核心閱讀

從當代中國獲取思想和文化資源,描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新願景,扶貧題材電影繼承中國電影的敘事傳統,延續現實主義的影像風格,為主旋律電影創作積累新的經驗

 

經過持續奮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一重大勝利凝聚了千千萬萬人的努力,也譜寫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近年來,電影人的目光聚焦這一歷史進程,一批扶貧題材電影與觀眾見面。

有的影片以黨的基層幹部為主人公,講述基層幹部在黨的號召下展開扶貧工作,與父老鄉親共同發展鄉村經濟,建設新時代新農村的故事,如影片《幸福快車》《又是一年三月三》《三年》。有的改編自真人真事,以在脫貧攻堅戰中起到帶頭作用的先進個人為主人公,著力表現和歌頌他們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和敢為人先的時代勇氣,如影片《十八洞村》《南哥》《李保國》。有的以大學生村官和返鄉青年為主人公,以其在扶貧工作和鄉村建設中的「成長」故事,表現新時代年輕人的新面貌和時代擔當,如影片《愛在湘西》《一戀之差》《秀美人生》。

這些影片從當代中國獲取思想和文化資源,描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新願景,繼承了中國電影的敘事傳統,延續著現實主義的影像風格,為主旋律電影創作積累了新的經驗。

講述奔向小康的新農村故事

在故事結構上,近年來的扶貧題材影片選擇了較為樸實的形式。它們大多通過簡明生動的影像敘事,表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政策,表明脫貧攻堅帶來的歷史性變化,使廣大觀眾在思想和情感取得更強烈的認同。很多故事展現了中國農村脫貧致富的偉大進程和歷史成就,以偏遠的貧困鄉村的巨大變遷來印證國家戰略。

如影片《三年》生動細緻地講述了黨的基層幹部在西嶺村駐村幫扶,發展經濟,掃黑除惡,在三年裡使得該村舊貌換新顏,改變貧困面貌的故事。一些影片特別關注到,在城裡學習、生活、工作的年輕人重新回到農村,他們作為村官或返鄉創業者,用新觀念新技術為鄉村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影片《一點就到家》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該片通過三個年輕人的創業故事,展現了年輕人的網際網路思維、農業生產的創新嘗試和新經營理念為傳統農村農業帶來的改變,洋溢著鮮明的時代氣息。

這些影片大多將重點落在經濟建設,強調新技術在脫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影片《李保國》就講述了河北農業大學的老師李保國,帶領崗底村村民因地制宜發展蘋果種植,教授科學的種植技術,打造本地品牌,從而幫助該村摘掉「貧困村」帽子的故事。網際網路在農業發展中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受到很多創作者的關注。

為貼近觀眾,影片大多延續並發展了英模題材電影的敘事傳統,講述小人物的大情懷,描寫普通人的優秀時代品格,講求以情動人。《愛在湘西》表現了年輕村官田野在美麗苗寨收穫的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個人情感上的幸福感。取材自真人真事的《秀美人生》,以對主人公黃文秀內心情感的細膩描摹,為我們傳遞出當代年輕人熱愛故土、心繫百姓的精神和擔當。

塑造新農民的美好形象

相較之前的農村題材主旋律影片,這些影片在塑造新時代新農民形象和新農村面貌上更具當代氣息。

它們大多追求真實,著力塑造有志氣、有毅力、拼搏肯幹、獻身家鄉建設的農民形象,強調他們作為勞動者所具有的勤勞、善良等品質。代表性人物是影片《十八洞村》的主人公楊英俊。作為退伍軍人的他,對土地懷有深情,勤懇勞作,不願被認定為貧困戶。可貴的是,影片沒有簡單地將他作為模範人物來描寫,而是真實可信地呈現了一個中國農民在扶貧政策下的心態變化,強調他身上體現出的樂觀不屈、敢幹苦幹的「愚公」精神。

描繪蓬勃開展的農業建設的農村新面貌,也是創作者的普遍追求。這一新農村建設的圖景,在影片《十八洞村》中楊英俊帶領眾人填土造田的當代「愚公移山」場景中典型地體現出來。寓言「愚公移山」體現出的艱苦奮鬥價值觀,在當前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即發揚不畏艱難的實幹精神,投入到新時代的建設事業中。而且,現在更講究採用先進技術和經驗的「巧幹」,而不僅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幹」。也因如此,這些影片的結尾大多不是脫貧工作的「完成時」,而是「正在進行時」,藉助影像語彙將全民小康、國家富強的美好圖景充分展現開來。那既是一份莊嚴的承諾,也是奮鬥和前行的動力。

繼承現實主義和喜劇敘事傳統

扶貧題材電影以「講好中國故事」為目標,在影像風格上繼承著當代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喜劇敘事的傳統。

這裡所說的現實主義,更多強調文藝作品真實性和傾向性的結合。它們一方面強調對農民生活和農村面貌的真實反映,一方面也以鄉村的變化說明這一時代任務的必要性、目的性。如影片《十八洞村》在展現苗族村落迷人的鄉土氣息和民族風貌的同時,直面村中切實存在的問題,如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農村看病難、娶妻難等,以及扶貧工作遇到的困難,較為真實地反映了村民在面對扶貧政策時的不同心態。而之後,扶貧工作的開展則解決了問題,它將改善村民的生活,也將改變「十八洞村」的貧窮面貌。與當前以農村為敘事背景的商業片相比,扶貧題材影片顯然繼承著中國電影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有著對農民的真實生活狀態和脫貧致富心理的深切觀照。

在影像風格上,這類影片帶有鮮明的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色彩,這使得部分影片以喜劇的樣式呈現出來。它們有些屬於輕喜劇範疇,因循中國「勸善規過」的敘事傳統。《幸福快車》中嗜賭成性的白墩墩、《十八洞村》中整日無所事事的楊懶,因懶致貧,因貧致困,但在他人的教育和幫助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悔悟改正,明白「勤勞致富」的道理。有些則意在歌頌現實中的新人、新事以及新的道德品質。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中的《回鄉之路》一段,在詼諧的小品故事中讚揚了為家鄉治沙的喬樹林。影片《一點就到家》在青春片的類型下,以輕鬆幽默的語調,讚揚著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新致富理念和敢想敢拼敢幹、心繫故土的時代品質,並描繪出網際網路大潮下農村建設的大好圖景。

總之,近年來的扶貧題材電影,以生動的中國故事開拓了主旋律電影的新領域,推進著新時代中國電影學派的發展。(陳犀禾 趙 彬)

編輯:陽

相關焦點

  • 全省首部扶貧題材電影《美麗村莊》熱映,人物原型是濱海人……
    全省首部扶貧題材電影《美麗村莊》熱映,人物原型是濱海人…… 2020-10-23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現代黃梅戲講述「一個都不能少」的扶貧故事
    《一個都不能少》是由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滁州演藝集團聯合出品,講述了有60多戶貧困戶的興旺村,在扶貧幹部何愛菊的帶領下,克服重重困難,通過土地流轉、建立林業合作社等多途徑,逐步走上脫貧致富道路,實現了在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美好願景。劇中主人公以滁州一名司法局幹部、全國扶貧典型為原型。
  • 扶貧題材電影《天地之間》奉節殺青 將於國家扶貧日首映
    電影《天地之間》是一部以扶貧幹部深入一線無私奉獻、助力百姓脫貧致富為主題的扶貧題材電影,影片時長約110分鐘,預計於國家扶貧日(10月17日)在人民大會堂進行首映。「時值全國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之際,由國務院扶貧辦指導創作的一批優秀扶貧類型影片將陸續上映。」
  • 扶貧題材電影《大河向東流之沁源故事》北京點映
    昨晚,電影《大河向東流之沁源故事》在北京點映,該片入選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華語力量」主題單元,導演兼主演李珈西、主演趙小銳等主創出席。》是一部扶貧題材農村喜劇電影,由山西沁源縣委縣政府支持拍攝。
  • 駐馬店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組織觀看扶貧題材電影《一個不落》
    駐馬店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組織觀看扶貧題材電影《一個不落》通訊員 曹姬斌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重要指示批示,12月22日,駐馬店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組織全系統黨員幹部職工觀看扶貧題材電影
  • 《最美的鄉村》講述扶貧路上最美故事
    由郭靖宇監製,郭靖宇、楊勇擔任總編劇,巨興茂、來赫執導,楊志剛、嶽麗娜、劉智揚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將於今晚(9月26日)在天津衛視開播,該劇以黨和國家新時代「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重大歷史使命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三位青年共產黨員,他們分別在不同情勢下,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主動投入到扶貧攻堅工作中的故事
  • 扶貧題材電影《秀美人生》熱映,彰顯優秀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
    扶貧題材電影《秀美人生》熱映,彰顯優秀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 時間:2020.09.27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電視劇《山海情》首發片花 講述生動扶貧故事
    《山海情》作為「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展現了黨領導下的東西協作扶貧,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的移民們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不斷克服困難,通過勞動創造價值,將飛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
  • 範小柯新作《紅衣書記》殺青 扶貧題材看點多
    近日,由國家一級演員金牌反派杜旭東老師的愛徒範小柯導演並參演的電影《紅衣書記》在長慶油田順利殺青,號稱影壇怪傑的範小柯在劇中擔綱王金鎖一角。該片是一部鄉村扶貧題材電影,藝術化地展現了西部某鄉村駐村第一書記紮根農村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
  • 精準扶貧題材院線電影《巫山兒女》在重慶巫山殺青
    封面新聞記者 楊炯農村精準扶貧題材電影《巫山兒女》,主戲日前在重慶巫山曲尺和當陽順利殺青。「這是一部為促進和繁榮巫山文化事業發展,講述巫山脫貧攻堅故事的主旋律題材電影,值得期待。」,勵精圖治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從村民不理解到村民踴躍參與,並與楊磊飾演的駐村工作隊隊員王兵在共同扶貧的工作中結下了友情、收穫了愛情。
  • 來看電影吧!新鄉市扶貧題材電影《咱們村來了貼心人》9月16日即將上映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馬丙宇 見習記者劉亞鑫 通訊員鄭廣義)9月8日,新鄉市本土扶貧題材院線電影《咱們村來了貼心人》在新鄉國際飯店舉行首映新聞發布會,正式定檔9月16本部影片將鏡頭聚焦在鄉村扶貧一線的幹部,通過講述幹部陳平到鄉村做扶貧工作,幫助貧困戶脫貧的過程,展現當代幹部在一線扶貧工作中的艱難,刻畫了真實生動的鄉村小人物群像,在新時代人文風情的鄉村背景下
  • 紀錄電影《星光》講述扶貧故事與真情
    1月10日,大型公益項目「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主題紀錄電影《星光》在電影頻道舉辦首場看片會,影片總導演趙薇與數十位嘉賓列席,並分享拍攝背後的故事。看片會期間,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全景全程直播,成龍、陳坤、周迅、黃曉明等「星光隊員」也紛紛通過連線參與其中,為《電影星光》助力。紀錄電影《星光》記錄了中國電影人對中國扶貧故事的觀察與思索。
  • 央視播出《雲中的蓮花》,講述佛山扶貧故事
    央視播出《雲中的蓮花》,講述佛山扶貧故事 2020-08-2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郭靖宇團隊製作系列扶貧題材網絡電影
    關注國家扶貧事業,國內首次以扶貧故事為主題的系列網絡電影《我來自北京》將於近期上線。2020年我國即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系列網絡電影《我來自北京》聚焦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刻畫梁田、姜大為、王曉石、徐正宇等一批共產黨人,反映他們響應黨中央號召,帶領地方村民脫貧致富、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歷程。
  • 《毛驢上樹2》《疫戰》等八部重點現實題材網絡電影待播(附片單)
    如今,主旋律影視作品成為各大平臺排播的重點,其中,《中國飛俠》《疫戰》等一批現實題材網絡電影也將與觀眾見面。脫貧攻堅題材方面,《毛驢上樹2倔驢搬家》從第一書記的視角出發,以小見大地呈現出新中國脫貧攻堅的重大成就,反映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美好改變,並力圖通過現代網際網路,把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向上精神力量傳遞給更多年輕觀眾。
  • 扶貧電影《一個不落》山西觀影活動啟動
    近日,記者從山西首部扶貧題材電影《一個不落》集中觀影活動啟動儀式上了解到,該片讓剛剛脫貧的農民來演一部農民脫貧的電影。這在我國電影藝術創作中尚無先例,進行了一次大膽探索。這部電影取材於長治市眾多扶貧幹部真實感人的事跡,並由當地的脫貧農民擔任主演,是全國第一部由脫貧農民演農民脫貧故事的電影。
  • 精準扶貧電影《山路十八灣》定檔1月18日 三大看點 引發期待
    由凌學松導演,杜鴻編劇,郭秋成領銜主演,李彥萱、高星豪、提愛民、宋沐心、姚勇、許穎鵬主演的2020年宜昌市精品文藝扶持項目,精準扶貧主旋律電影《山路十八灣》即將在全國院線正式上映,影片根據宜昌駐村扶貧先進典型真實事跡創作改編,講述了馮曙光帶領十八灣村村民脫貧致富的真實故事,塑造了黨員幹部帶領人民群眾脫貧攻堅的光輝形象,傳遞了向上
  • 莫把脫貧攻堅題材套路化
    在這些作品中,《石頭開花》《楓葉紅了》《月是故鄉明》《最美的鄉村》《花繁葉茂》《綠水青山帶笑顏》等作品兼具思想性和藝術性,將精彩的扶貧故事融入生動的劇情講述和人物塑造之中,獲得了觀眾的良好口碑和喜人的收視成績。但同時,也有部分作品社會反響平平,在創作理念和方法上還存在提升空間。
  • 用話劇講述美麗鄉村溫暖故事——本溪市歌舞劇院創作話劇《與你同...
    用話劇講述美麗鄉村溫暖故事——本溪市歌舞劇院創作話劇《與你同在》走進瀋陽師範大學 2020-12-22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以商業化模式探索主流價值新表達
    回顧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作品的歷史脈絡,精準扶貧題材電影在藝術創作上不斷探索意識形態敘事與市場商業模式的融合,許多電影作品尤其是2020年出現的電影作品用商業類型完成主流價值表達,成為精準扶貧這一特定類型題材的一大亮點。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精準扶貧題材電影早在2016年就已誕生,2016年7月1日,《幸福快車》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