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小老闆海苔創始人的傳奇經歷
伊提帕
今年30歲(1984年出生)的伊提帕·柯彭溫奇(Aitthipat Kulapongvanich)是泰國最知名的海苔品牌「小老闆海苔」創辦人兼執行長。
人物簡介
伊提帕·柯彭溫奇,不僅與佐克柏同年,兩人也同時選在2004年創辦手上的明星事業。2010、2011年,小老闆海苔的總營業額都超過10億泰銖(泰銖與新臺幣幣值接近1:1),2010年至今,成長率更高達30%。不僅是泰國No.1的海苔品牌,外銷20多國,《Cheers》雜誌搶先獨家專訪「小老闆」,一探他的海苔億萬傳奇之路。他的故事也被拍成電影《海苔億萬富翁》。
逃學、創業受挫
伊提帕原本只是個愛逃學打電玩的叛逆少年,雖然當時父母經營的事業受1997年金融風暴波及,但靠著販賣在線遊戲的寶物,月賺40萬泰銖,他不必向家裡拿錢就能過活。然而隨著家境每況愈下,2002年家中不但宣告破產,負債更高達4,000萬泰銖,伊提帕再也不能「置身事外」這才激發他休學創業、扭轉家中經濟的抱負。
他在接受新加坡媒體採訪時,曾回憶人生中最難受的一天,是回家看到媽媽因債主追上門來而痛哭,他忍不住自問:「我該做什麼,才能讓媽媽不再掉眼淚?」
當時18歲的伊提帕有天走在曼谷中國城,觀察到自己和不少華裔泰國人喜歡吃的「糖炒慄子」,竟只有在中國城才買得到。身為泰國華僑第二代的他尋思,如果將糖炒慄子引進大家常去的量販店,要買就方便多了,這讓他有了第一次創業的點子。
伊提帕決定針對華裔泰國人營銷,果然一炮而紅。一年半之內,他的糖炒慄子商店在泰國最大幾間量販店,如TESCO Lotus和Big C,開了30間連鎖店,除了現炒糖炒慄子,還兼賣其他零嘴。
只是好景不長,2003年,TESCO Lotus的新執行長勒令伊提帕不得在賣場炒慄子,讓氣味影響環境。迫於無奈,他只好請人先在外面炒好後,再送進賣場。但不是現炒的慄子,滋味不好,營業額因此瞬間減半。被迫另尋出路的伊提帕,轉而注意到店裡有種「炸厚片海苔」賣得特別好,於是決定再接再厲,瞄準泰國剛起步的海苔消費市場。
一個20歲的大男孩,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努力站起,卻又不斷摔倒,伊提帕沒有失志投降。他告訴自己以正面的態度看待:「這些挑戰對我來說都是『機會』,讓我開發自己的能力、學會長大。」
從糖炒慄子轉到海苔,伊提帕的商人眼光再次淋漓盡致地發揮。為擴大客群,他決定另創品牌,並鎖定泰國便利商店龍頭7-ELEVEn作為通路首選。
「小老闆」(Tao Kae Noi)之名,則來自爸爸當時的取笑:「我們兒子要當小老闆啦!」伊提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