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華晨宇翻唱《山海》,驚豔全場!他一身鮮豔的紅衣配合迸發四射的激動情緒,用近乎呼喊的方式宣洩出歌者對現實與夢想的理性看待,給人印象深刻,時至今日,我還得再次提起。

《山海》這首歌的原唱者為中國臺灣搖滾樂團——草東沒有派對,同時他們也是這首歌的詞曲創作者。此歌一度讓眾多心裡懷有詩和遠方的人熱淚盈眶,觸動人心!

華晨宇改編《山海》,加入更為濃鬱的搖滾風,演唱充滿激情和狂熱,非常充滿力量的表演。這也與原版相對靜態的《山海》形成鮮明的對比,草東的山海給人感覺是比較平淡的,兩者不同的年輕人,不同理想的人,都會有不一樣的表達,可能華晨宇的表達更能觸動我吧。
我發現,草東的山海,是比較無奈和迷茫。演唱時運用的嗓音和咬字,給人感覺是頹廢、隱暗,是出於沒能實現理想,帶著失望走入茫茫山海,在迷途中於是吶喊著,非常無奈;在MV中,草東的表達似乎比較陰暗一點,沒有那麼多光明,因為就在黑暗的山林裡,充滿危險,裡面還有動刀殺人的畫面,給人感覺還是生活無奈!哪怕最後走出黑暗山林後看到大海,未來還是一片迷茫,困難繼續著。

華晨宇改編成迷幻搖滾,他華麗的聲線,穿著華麗的紅衣,站在華麗燈光的舞臺上,踩著鋼凳,氣質破山河!仿佛是勇敢走出了茫茫山海的少年,似乎所謂的迷途都沒能困住他這樣一隻野獸。原本一首相對沉悶的歌曲,被他搞得熱血沸騰,變得開闊了,山林可以被陽光照射到了,使得更加堅定了,不能失望了,奔跑得更快了,給人感覺多了一份勵志!他作為年輕人,也無需無病呻吟,因為這就是他認為生活最美好的樣子,瀟灑踩鋼凳!

同一首歌,不同的情感。
我看著天真的我自己,出現在沒有我的故事裡。等待著我的回應,一個為何至此的原因。——摘自《山海》
歌詞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多少人如同歌詞說的「渴望著美好結局,卻沒能成為自己。」於是乎,「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於是轉身向大海走去」,只為「我聽著那少年的聲音在,還有未來的過去」。
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或許你曾經想過要當一名醫生、一名人民教師、一名律師,一位科學家……但是你樣樣都成為不了,你沒能活成自己想要的人生,然後沿著這條不想要不歸路走著,心裡想著過去,心裡想著曾經的美好,關於未來,你只能幻想。
因為有幸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每個人都會有詩和遠方吧,但遠方就是遠方,看不見摸不著,終究是很少一部分人能夠觸及。
這首《山海》是如此,它道出人生無常,變化多端。多少人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卻還是成為自己當初最討厭的模樣。
華晨宇的演唱,裡面的情感非常豐富,他即是那個用有幸童年來治癒一生的人,也是用一生來治癒童年的人,可能你會覺得很突兀,但確實如此;
華晨宇出生在富裕人家,父親是大型公司老闆,因為家境富裕,從小就有條件學音樂,對於他來說,真是有幸的童年了;但父親是老闆,事業繁忙,從來都沒有和他有太多生活接觸,很小的時候母親早就離異了,他就一個人在家;從小一個人生活著,就連家長會從來都沒有親人去過一次,如同一個孤兒,自己照顧自己,與音樂為伴、與樂器為伴、與玩具為伴,學校裡的老師說他是全班最差的一個,他又是不幸的。
這也能夠明白了,物質需求是有幸了,而情感需求卻從來沒有過,音樂似乎就是最好的夥伴了,於似乎繼續痴迷著,這就和歌詞「我聽著那少年的聲音在,還有未來的過去」。形成我認為的一樣的感受。
而華晨宇經過多年的打拼,翻唱《山海》那時候的他風華正茂,他不允許自己頹廢,他什麼都不缺了。或許,華晨宇就是那個能夠觸及到心中詩和遠方的人,也許對他來說已經觸及到了,正因如此,他才能唱出這樣一番滋味來!
不管是草東沒有派對的山海,還是華晨宇的山海,都觸動到我了,不知道有沒有觸動到你?
歡迎評論、轉發!關注我的人通常運氣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