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飛輪神話一說,出自表叔《陀飛輪的神話何時破滅》。其文,表叔筆尖如刀刃,痛下殺手,剖解出陀飛輪「商業神話」的本質:「市面上九成九的陀飛輪,結構簡單至極,而定價(溢價)極高。」
此文關注的重點,是表叔刀下留情的十成一,值得買、且自己有的陀飛輪。手捏表叔「陀飛輪為美麗而活」的口訣,我的思緒一路狂飆,挺進自己設定的課題:究竟什麼樣的陀飛輪,值得買?
陀飛輪,與陀飛輪不一樣。表叔所斥,陀飛輪作為一種結構,擒縱外面加框,零件數量不及計時,CNC解決精細零件的加工、甚至實現量產,不難做不稀缺。普通的陀飛輪,即如此。
表叔相中的陀飛輪,為美麗而活。何為美?無非在於工藝。雖未擁有,僅從把玩過非少數陀飛輪的感知力,陀飛輪的工藝,層次與程度大不同。陀飛輪的框架,打磨必須精緻,極致的精緻,僅是基本功,但已妥妥刷掉一半陀飛輪。
但不夠,打磨僅是技術層面,天花板易見。陀飛輪的結構,既要熟稔傳統規則,又得發揮藝術創作,框架、底板、擒縱結構的設計做創意,呈現驚心動魄的極致的美感,超越技術的藝術表現力。陀飛輪的為美麗而活,說到底,是以頂級手工與創造性,賦予它以藝術力,不斷向藝術靠近。
如此陀飛輪,寥寥。且多出於傳統制表大牌,歷史、精神、文化,聽著大而空,實則在真正淵源傳承的品牌裡,真實存在,如同基因。基因,一方面提供基礎的技術支持,完善的表廠、機芯廠,具備獨立研發與製作複雜功能的實力,並有歷史榮譽佐證。
更重要的,經由歲月的沉澱,對複雜功能,對陀飛輪,真正的熱愛,已是一種本能的衝動,只要做,必須頂級,一定精進。
Villeret經典系列十二日長動力偏心陀飛輪腕錶;Villeret經典系列偏心陀飛輪瞬時跳時分鐘逆跳腕錶;五十噚系列偏心陀飛輪腕錶(從左至右)
寶珀,及寶珀的陀飛輪,皆如是。寶珀,頂級制表品牌,坐擁兩大表廠,各項部件、功能、工藝,均能A-Z全套自主實現。與此同時,寶珀又是頂級的陀飛輪品牌,卡羅素與偏心陀飛輪,兩項對傳統陀飛輪結構的變與改,由寶珀擔綱,工藝、創意、藝術均為頂級。
如今,僅以偏心陀飛輪計,寶珀推出多代機芯,兼容三問、卡羅素、追針計時、大日曆、瞬時跳時分鐘逆跳、長動力等功能,覆蓋正裝、潛水錶等不同風格,不一而足,實力不言而喻。
寶珀的偏心陀飛輪,除頂級工藝與藝術造詣,更是在陀飛輪的範疇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領域。
偏心陀飛輪,結構本就獨創,首先拿掉傳統陀飛輪框架的頂棚,即飛行陀飛輪,其次採用偏心設置、框架與陀飛輪中心不在一根軸上。而寶珀更是將非同軸的框架製作出一對展翅,映襯在鏤空的主夾板上,如騰空的飛鳥,故有名喚「飛鳥陀飛輪」,行業無兩。
寶珀的偏心陀飛輪,將非同軸的框架製作出一對展翅,如騰空的飛鳥
稀缺不止於飛鳥,細數寶珀偏心陀飛輪的諸多款式,其與各項功能兼容之齊全,亦是行業罕見。其中,大複雜的集合,做到複雜而合理,而個人更鍾愛的,則是與長動力、瞬時跳時分鐘逆跳、及五十噚的組合,單一發條盒12天長動力的陀飛輪表、瞬時跳時分鐘逆跳顯示與陀飛輪的組合,8天動力儲存的陀飛輪潛水錶,每一隻都是行業唯一的組合,在視覺與性能上做出稀缺,不可替代。
領域,正是對範疇的不斷細分,一個很窄的地方。走進自己的領域,即是第一亦是唯一。之前,無人來過,之後,無需再有人來;該做的事,都已完成。偏心陀飛輪,正是屬於寶珀「領域」。
通向領域,絕非擺在明面上的早已熟知的軌道,而是要探尋,基於現有的概念,但又不拘泥,在大致的方向摸索前行,一點一點清晰明確。寶珀在各項功能各類別手錶的創始與研發,一向如此,比如複雜功能及專業潛水錶,從來在技術上頂級、藝術及創意上精進。
寶珀的偏心陀飛輪亦如此,早早地從Vincent Calabrese手裡買下專利,並憑恃強大的研發與技術實力,精進其工藝、創意、藝術。本質上,領域即是一個能盡情發揮自己稟賦的地方。
但一枚陀飛輪表,做到藝術級的工藝,縱然不可替代,但它極致的創造性,價值又在哪裡?我想,是感性力。傳統而言,一枚珍藏級的機械錶,功能複雜、工藝卓越、裝飾華麗,是在詮釋對人類藝術與文明的追憶。而寶珀偏心陀飛輪的感性力,早年大複雜表的造詣正是走這一脈,但個性化時代的變遷,寶珀也未停步,傳遞出更個性、豐富的態度。
寶珀的偏心陀飛輪,除了頂級工藝與創意,更傳遞出更個性、豐富的態度
依舊以「與長動力、瞬時跳時分鐘逆跳、及五十噚的組合」為例,單一發條盒12天長動力款一張白色琺瑯盤,偏心陀飛輪在12時旋轉,整體秀氣儒雅,又不失簡潔,休閒與正裝佩戴皆宜,而12天長動力是骨子裡的堅韌。瞬時跳時分鐘逆跳款,白色琺瑯盤,去掉刻度,更多的留白,搭配瞬時跳時與逆跳分鐘副盤,斯文裡透著一股睿智。
五十噚款,作為現代專業潛水錶開創者,本就定位於「專業潛水錶裡的藝術品,頂級運動表裡的潛水器」,既美又專業,厚實的身板穩中有細,將精緻陀飛輪開天闢地地帶入深海,只有寶珀。
捫心自問過,如果餘錢管夠,我願不願意買寶珀的偏心陀飛輪。答案是:必須,整一個。對我而言,偏心陀飛輪的感性力,是其多元的個性背後,對自我的探索與定位,以及創造本身,讓人感受到一種擺脫束縛的生命力。
編輯:於夏晨 王寂 李妮|責任編輯:馬旭輝
校對:趙奕|流程:劉維丹
圖片審核:黃海生|焦點圖:來源於品牌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