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歷史從未結束

2021-01-21 人間國度

東京審判:歷史從未結束

引言:

 小紅軍在思修課上看完《東京審判》之後,心情又是久久難以平復,頗有感慨!老師說看完後自由討論或寫篇觀後感。都在低頭看手機,怎麼討論,而一篇觀後感又有何挑戰性。於是我不要寫什麼觀後感,而是一篇真正的家國歷史,一段不想記起的可怕黑暗。

歲月的年輪划過天空,陽光如萬年前一樣嶄新,流淌千年的岷江水依然氣勢磅礴卻不失恬靜!

歷史沒有對錯  而戰爭有罪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戰爭,縱觀古今中外,太多了,而每一場戰爭的背後是無數生命的逝去,是成百上千家庭的眼淚,是民族之殤、家國之苦!

日本,一個很厲害的國家,她的國民素質、文明程度、民族凝聚力在整個世界都數一數二。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給中國,給亞洲,給世界帶來了巨大而深重的災難!

令人感慨的同時,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思考現在和未來的中國和日本究竟該以何種關係坦然面對。

我深愛歷史,而我也堅定的認為所有的歷史都沒有對錯。但戰爭有罪。

儘管你我皆知,戰爭不過是達成政治目的手段,但代價真的很大很大。就拿日本侵華戰爭來說,中國三千五百萬軍民的犧牲才把戰爭巨獸趕出中國,而日本呢。廣島長崎的十萬平民百姓是否該為戰爭買單。

那如何正確看待中日戰爭?不妨從歷史中找到答案。

公元1274年6月,忽必烈第一次東徵日本,然而因為種種原因失敗而歸。數年後,第二次東徵日本,可最後也失敗了。但試想一下,如果成功了,以當時蒙古鐵騎的鋒芒會發生什麼,你敢想嗎?

歷史一定服務於政治,但偉大的史學家絕不會認命於政治!所以我認為定義日本侵華戰爭不應該是錯誤,而更應該是非正義。

歷史的車輪浩浩蕩蕩,戰爭更是不計其數,千百年以後誰又說得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戰爭的創傷會被時間掩埋,但歷史從未遠去。

                   日本不會承認  我們更應該記得                 

此前,我聽過這樣一種觀點,當時的我還半信半疑,但看完《東京審判》之後,卻又陷入深深的思考。

這個觀點是關於日本的,是這樣說的。日本不會像德國一樣主動向被她侵略的國家道歉,甚至「下跪」。

為什麼?

其實細想起來很好理解,德國身處歐洲心臟地帶,其他國家想發展就繞不開德國,再者說,歐洲國家國土面積、人口、經濟、文化、宗教信仰都相差不大,更何況,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在歷史上有過很深的淵源!所以說,德國只要稍稍誠懇悔過,歐洲團結很容易。

可日本就不行,也不能。

首先就是日本是個海外島國,這很可怕,就像一個人身邊沒有一個人,肯定孤獨,甚至孤僻!當然越孤獨的人越強大,掙與海,逃于震,大和民族的意志力不得不堅強。

其次日本雖經濟發達,可受制於國土、資源、環境等種種原因,想要進一步發展真的很難。日本除了奮發圖強,別無選擇。而奮發圖強最好也最快的方法就是仇恨,就是不能「下跪」

再者說,中國的國土、人口、經濟體量是日本的幾倍,幾十倍。我們所說的道歉可能在日本人心裡就變成了向大國屈服,而日本人從不屈服。

都說日本深受中國文化,尤其是唐文化影響,文化差異不大。可笑,今天的日本還處處可見唐文化,而今天的中國呢!

我真的很擔心中日關係的走向,因為這是註定的宿命。

中國為什麼掙釣魚島、為什麼設立國家公祭日、為什麼把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

日本為什麼掙釣魚島、為什麼參拜靖國神社、為什麼不承認南京大屠殺······

歷史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中國崛起已經勢不可擋,而日本依舊不會承認。決定歷史的大國博弈又豈是你我可以左右的。

我、我們生為一個中國人只需記得歷史,慢慢等待,等待見證歷史!

東京審判之光未能普照中國大地

未寫之前,請每一個有緣人都能記住東京審判中國大法官梅汝敖這個名字。也希望認真看一遍《東京審判》,沒有為什麼,只因你是中國人!

東京審判經過兩年多時間,八百多次庭審終於結束了。可真的結束了嗎?

1946年的東京街頭充斥著酒氣、憤怒、不甘、仇恨、痛苦······今天的你眼裡只有東京的繁華與嚮往,怎會明白戰爭的苦果!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這句話有多少人深信不疑,又有多少人奉若圭皋。是嗎,是的話只能說明你很單純。

話是好話,道理也沒錯,錯的是不該用在政治、用在歷史上,因為困難重重,欺騙滿滿!

東京審判有多難,難到梅汝璈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生死信念,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國士氣概!

為什麼日本人在法庭上堅決不承認所犯下的罪行;為什麼東條英機滿嘴謊言;為什麼東京審判用這麼長時間,定個罪比登天還難;為什麼在麥克阿瑟會見過裕仁天皇之後就不再審判,從而脫身事外;為什麼最後的投票是六比五,如果不是,中華民族該如何向死去的同胞交代······

電影最後投票,六比五,決定死刑,那一刻梅汝璈說了一句「我盡力了」。而我明白如果不是死刑,梅汝璈就會以死殉國,因為他沒有完成使命,四萬萬中國人的使命,那就是讓罪犯得到懲罰,只能是死!

「法律是什麼,法律的作用又是什麼,經過兩年多的817次漫長的庭審,我們終於認定他們有罪,可是我們卻一直在討論文明和宗教。先生們,這不是大學的課堂,這也不是寺廟,這裡是法律的殿堂,我們需要討論的是怎麼懲罰這些罪犯。我認為宗教是告訴世人,怎樣做才能到達天堂。另一方面,法律明確規定了什麼事情我們不能做,否則就要受懲罰,就要上斷頭臺,就要上絞刑架,這就是法律。這也是我一直堅持,對戰犯們使用死刑的原因,除了掠奪別國的資源,擴張自己的領土日本還殺害了無數的平民,日本軍隊搶劫、強姦、放火、殺戮,殺害了無數中國、菲律賓、英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命,這還不足以判處死刑嗎?如果法律不給日本,不給這些戰犯以最嚴厲的懲罰,誰敢保證日本有一天不會再一次挑起戰爭,誰敢保證日本不會在侵略別的國家,誰敢保證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靈不會再次復活,在座哪位先生敢作這樣的保證!」

上面一段話是《東京審判》的原話。

紅軍說:「我不希望有戰爭,可萬一有一天不得不到使用戰爭的時候,不得不維護國家利益的時候,我投贊成票。戰爭為政治服務,而政治的根本就是國家利益。戰爭有罪,但願沒有那一天!」

相關焦點

  • 東京審判:為那段不允許良心靜默的歷史
    74年前的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正式開庭,史稱「東京審判」。此次審判為期兩年半,判決書長達1231頁,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多項日本戰犯犯罪事實取得國際公認。距離南京大屠殺11年之久,歷史的法槌終於落下。
  • 重大歷史題材紀錄片的國際傳播策略——大型外宣系列紀錄片《東京審判》的實踐探索
    一、重大歷史題材紀錄片的國際傳播價值70多年前的東京審判是二戰後建立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石,至今影響著今日國際關係框架,因此依然具有極高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基於《東京審判》的策劃、創作和傳播經驗,同類重大歷史題材應具備以下三個國際傳播價值。
  • 《東京審判》讀書分享
    故事梗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進行了歷時兩年零六個月的「
  • 《東京審判》發布,南京大屠殺證人出庭過程首播
    據新華社上海12月12日電(記者許曉青)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之際,12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發布最新製作的三集英語紀錄片《東京審判》,全面客觀地呈現這場「世紀審判」的過程。
  • 深度解析《東京審判》銘記那段永遠都不該忘卻的歷史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始,來自11個國家的11個法官在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聚首,決定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戰犯們的命運,時稱「東京審判」。東京審判到1948年11月才宣判終結,共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同名電影《東京審判》以紀錄片般的影像再現了半個多世紀前那場引起全世界關注的世紀大審判。
  • 家長講堂 | 聽《東京審判》主角原型向哲濬後人講述遠東軍事法庭大審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反法西斯盟國吸取一戰的教訓,在德國紐倫堡和日本東京分別對戰犯進行了審判。1946年1月19日,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宣布在東京正式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抗日戰爭結束後,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束,前後持續兩年多,這足以看出審判過程的艱辛和日方的各種抵賴與狡詐。最後,被告席上的所有日軍高層全部獲刑,其中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廣田弘毅、板垣正四郎、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武藤章這7名日本惡貫滿盈的甲級戰犯被處以絞刑。
  • 【光影法納】《東京審判》:是正義的審判,還是勝者的審判?
    於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9月2日,舉行正式籤字儀式,日本籤訂了《投降文書》。剛才說過,《公告》裡有關於審判戰犯的條款,日本接受了公告,也就接受了戰犯審判。
  • 東京審判詳細揭秘:哪些國家投了死刑票
    71年前的今天,一場正義對邪惡的國際大審判在日本東京進行,史稱「東京審判」。但近年來,在日本卻出現了一股否定東京審判結果,企圖為甲級戰犯開脫罪責,甚至從根本上質疑東京審判正義性、合法性的思潮。難道70年前的審判在今天真的站不住腳了嗎——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至1948年11月12日結束,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對日本戰犯進行了審判,史稱東京審判,這是國際社會共同意志和人類正義的體現。但近年來在日本卻出現了一股否定東京審判結果,企圖為甲級戰犯開脫罪責的思潮。難道70年前的審判在71年之後真的失去了正義性、合法性?今天又該怎樣看待那場國際大審判呢?
  • 全新《東京審判3》,你還能看到些什麼?
    被稱為「世紀審判」的東京審判共持續了913天,留下了近50000頁的庭審記錄。在此過程中,檢辯雙方共請出了419位證人出庭作證,出示了4335份證據文件,約20萬人次旁聽了庭審。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最終用了7天時間宣讀了約1213頁的判決書,梳理了日本長達14年的侵略歷史。而這所有的一切都被美國隨軍攝影師以膠片的形式記錄了下來,這些珍貴的影像都保存在位於美國馬裡蘭州的美國國家檔案館中。
  • 尊重私法人格的東京審判 - 人民法院報
    二戰結束後,在德國紐倫堡和日本東京,分別舉行了兩場戰後大審判,設在東京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簡稱東京審判。審判之時即有人稱其「無法依罪刑法定、罪行均衡而為之,而只能依靠平等、人權等更高價值」,甚至法國法官帕納特和印度法官帕爾居然也聲稱審判僅僅依據自然法,為此,日本湧現過四次學術熱潮。
  • 他才是南京大屠殺的主犯,卻逃過東京審判
    你們可能只知道甲級戰犯松井石根,但真正的主謀朝香宮鳩彥王,卻很少有人聽說過,而且,他還逃脫了東京審判!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各類文章中,這個一號要犯總是有意無意地被置於一個次要的位置。東京審判中,經中國法官據理力爭,最後表決時以一票的微弱優勢,才最終得以判處東條、松井、板垣、土肥原等七名甲級戰犯以絞刑。
  • 東京審判:專訪日本前首相菅直人
    東京審判開庭71年後,日本選擇遺忘歷史了嗎?歷史的鴻溝究竟如何才能跨越?《東京審判》攝製組專程前往東京,獨家專訪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歷史不該被遺忘!三集歷史紀錄片《東京審判》用珍貴史料和專家講述的方式展現了71年前, 11個同盟國審判日本甲級戰犯的歷史事件。
  • 東京審判親歷者高文彬:生而逢時的淡泊者
    這位在新聞標題裡常被稱作「全球最後一位全程參與東京審判親歷者」的老先生,從未在任何正式場合糾正過外界對他出生年份的錯誤記錄。 公開可查的資料裡,他出生於1920、1921、1922三個年份。照顧了他九年的保姆吳元麗(化名)比他更著急,多次向他求證才得知用得最多的1922其實指的是農曆。
  • 深切緬懷全球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親歷者高文彬先生
    尤其是東京審判那段歷史,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都沒有聽說過。讓一代代年輕人知道並了解那段歷史,非常的有必要。 高老很願意向年輕人追憶和「還原」當年的經歷,在他看來,每一次的回憶和講述,都是對那段歷史的一次反思和紀念。 1922年12月,高文彬出生於上海,從小讀書那會兒就和英語結下了不解之緣,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學習成績一般,但英語較好」。
  • 《東京審判》:這是一部所有中國人都必看的影片
    1905電影網專稿一個半多小時的影片中,裡面有人類歷史上最無恥的、最邪惡的、最彷徨的、最傷痛的、最正義的、最艱難的時刻。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始,來自11個國家的11個法官在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聚首,決定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戰犯們的命運,時稱「東京審判」。東京審判到1948年11月才宣判終結,共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同名電影《東京審判》以紀錄片般的影像再現了半個多世紀前那場引起全世界關注的世紀大審判。
  • 《東京審判》中那些不扛槍炮的民族英雄
    從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戰犯的國際審判。這些人中包括東條英機、松井石根、土肥原賢二等對中國和亞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戰犯。審判由美國、中國、蘇聯、英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印度和菲律賓這些勝利的同盟國共同任命法官審理,史稱東京審判。
  • 優秀國產電影大盤點之《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東京審判》是由高群書執導,劉松仁、曾江、英達、朱孝天等擔任主演的歷史紀錄片。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該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以梅汝璈為首的中國法官在大國利益主導的勢力擠壓下,奮力突圍,終於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
  • 最後一位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者高文彬去世,享年99歲,勿忘歷史
    相信,歷史不會忘記東京審判,也不會忘記在東京審判中,為祖國伸張正義,懲奸除惡的這些英雄中國人的名字。高文彬先生一生傳奇,為中華民族貢獻甚巨,他的名字,必將同另16位中國代表團成員們的名字一起,永遠被載入歷史史冊。 高文彬發現「百人斬」資料。 高文彬在「東京審判」期間發現了南京大屠殺「百人斬」的資料。
  • 王健:東京審判對5個學科的現代意義 | 附:訪倪徵日奧先生往事|法史文評
    我國參與了東京審判,與膚色、語言、文化與價值觀各異,法律體系背景不同的法官和檢察官一道,為懲辦戰爭罪犯、恢復戰後國際秩序,進而為人類以法治方式遏制戰爭和尋求和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作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東京審判為後世留下了極為豐富和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並以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之名永遠載入中華民族史冊,永遠銘刻在人類正義事業史冊。
  • 《東京審判》獲亞洲電視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大獎
    當地時間12月1日,由上海廣播電視臺製作的三集紀錄片《東京審判》在新加坡斬獲第21屆亞洲電視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大獎。2016年是東京審判開庭70周年,紀錄片《東京審判》用事實說話,以平和、理性、客觀的態度講述歷史,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的審判過程,做到每一處史實都有據可循。此次獲獎也反映出亞洲主流意識對人類良知的共同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