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喜歡那個「萬物皆平等」說到討厭動物其實從另一種角度可以看成尊重動物
很小的時候年少無知,看別人家有貓啊,狗啊就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夠養一隻,(先聲明:家農村的)過了很久,我奶不知道從哪裡弄回來一個貓,純白色的,特別小,我奶可不是看我喜歡,那時候家裡老鼠多經常吃糧食,需要一隻貓,小貓剛來的時候我奶也是比較疼它的,一天給它弄兩個雞蛋,那時候我都沒有雞蛋吃的,後來慢慢長大了,雞蛋也就斷了,也就是我們吃啥它吃啥,不像現在好多養貓都是貓糧、貓砂、貓罐頭啥的,老麻煩了!那時候簡單,養貓就是抓老鼠的,不過我對它也不錯,那時候夏天,一放學我就跑到地裡面給它逮螞蚱,然後找東西穿起來,晚上給它加餐,小貓慢慢變成大貓,家裡的老鼠也基本上沒有了,過了有一段時間吧,貓的叫聲摻雜著一些嘶吼的聲音,不時會聽到外面也有貓的叫聲,那時候第一次養貓,不知道那是貓的發情,也沒想過絕育,那時候的貓誰做過絕育?
就這樣有一段時間,我感覺貓肥了,我奶說貓懷了,讓我不要揉貓的肚子,我一聽挺高興的,一隻太單調了,一群才好玩,這時候貓的夥食質量也讓我奶提升上來了,就是這樣,在歲月的流逝中等待著生命的降臨,有一天放學我奶說,貓生了,讓我去看看,但是只能看,不能摸;當我看到大貓身邊躺著7個顏色基本不同的小貓的時候,我感覺太帥了,這隻白貓應該是跟橘貓進行的交配,因為生出來的小貓基本就是白貓和橘貓的顏色匹配,他們還沒睜眼,但是已經在吮吸大貓的奶水。
接下來不久就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大貓在一次挪窩的時候,不知道把一隻橘貓弄到哪裡去了?我找了半天,床下、柜子...找了一遍都沒有,肯定也聽啊,但是就是沒有聲音,哎,所以這次算是一個不幸的事情,後來就注意點了,小貓也沒有再丟,小貓也漸漸的長大,後來,我奶把貓基本都送走了,就留了一隻橘貓,大貓估計傷心了,好幾天都沒在家吃飯,不知道跑哪了,過了幾天,渾身髒兮兮的回來了,後來的日子也就是正常極了,大貓和小橘一起愉快的生活,我呢?升初中了,寄宿制的,一個星期回一次家,這兩隻貓見到我甚是歡喜,後來這兩隻貓還是死了,大貓是吃死老鼠,應該是誰家鬧耗子,沒有埋的深,讓大貓弄出來吃了,然後死了,橘貓是讓車壓死的,門後面的馬路過往的車輛有點多,應該是沒來得及讓撞死了,我太傷心了,哭的特別狠!
再後來,我也養過狗,不過狗讓狗販子夜裡用藥鬧過後,皮扒了,肉拿走,我爺找到後就剩下一張狗皮了,再後來還養過羊,那隻羊特別的漂亮,頭上的兩個羊角看起來特別的板正,但是,那隻羊的命運好像也不是很好,羊中風了,估計你們都沒見過,羊中風前面的兩條腿不能動,後面的腿忘了,我記得當時羊是跪著的,後來,羊也讓我爺低價賣了。
從這以後,我就沒養過動物了,我覺得有些動物可能會活的更好,跟著我卻死的有點早,命運多舛啊!就像現在好多年輕人養貓、養狗一樣,目的不一樣,可能是孤單寂寞需要一些慰藉,也有可能是想交友,當然不能反駁那些愛狗、愛貓的,的確有些人是愛狗、愛貓的,但是很少,我比較喜歡寺院的貓,無拘無束,吃喝都有僧人準備,而且他們沒有束縛,不用束縛在幾十平米的房子裡面可憐巴巴的等著你下班,等著你回來安慰它,感覺你讓它失去了它應該有的生活,就像把一隻鳥關在籠子裡,失去了自由,多了一層束縛的枷鎖,還有那些賣狗、賣貓的目的基本都是一樣的,很少有那種真是為了動物著想的那種,有些小貓出生需要打預防針,以及生病需要處理,但是有些商家賣就完事,不管生病什麼玩意,反正交易的時候是活的,我有一個朋友第一次養貓,啥也不懂,就買了一隻,交易後,小貓各種的不舒服,後來去寵物醫院,醫生說生病好久了,我朋友最後花了幾千才治好,後來找商家理論,商家說那是你自己選的,售出概不負責!我朋友也想過退貨,但是,養了一段時間有感情,就說算了!
我現在對貓、狗這些動物已經沒什麼興趣了,說上喜歡也說不上討厭,如果非要說的話那就是討厭,因為給予不了好的生活和舒適感,那就不要浪費彼此的生命和時間,萬物皆平等,它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最起碼是自己想要的,不是你我強加的,給予是相互的,所以我們要互相尊重,而不是把它束縛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每天眼巴巴的等待那點可憐的施捨,既然要養就要負責,承擔它帶來的一切後果,沒考慮好就不要養,最起碼那也是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