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休賽期,恐怕只有一個人遭遇名利雙失,不但深陷球隊動蕩的旋渦中,而且連一份合理的報價都沒拿到。
蒙特雷茲-哈雷爾,索性和湖人籤下一份1+1的中產合同,年薪不過925萬美元。
換算到2010年前後,這份合同等價還不到500萬。哈雷爾上賽季場均18.6分7.1籃板,拿下最佳第六人獎。如果不是後來曝出來的更衣室問題,這樣的表現足以讓他拿到一份2000萬級別的長約。然而黑色幽默的是,快船3-1被逆轉的兩個重要角色,雖然遭受口誅筆伐,但是裡弗斯去了76人,喬治續了頂薪,他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只有哈雷爾淪為反面角色,仿佛一個季後賽就讓他在快船的三年貢獻化為泡影。以至於人們忽視了他籤約湖人的力度,堪比2018年夏天勇士籤下考辛斯。然而,2020年的休賽期,沒人替他們喊大結局到來,他從快船跳槽到湖人的轟動程度,還不如後來底薪來投的小加索爾。
快船4年6400萬續約了肯納德,哈雷爾轉評嘲諷,心生不滿。球迷說哈雷爾玩不起。
前兩場常規賽,第一戰對老東家快船,哈雷爾7投6中,17分10籃板,可惜比賽輸了;第二場對獨行俠,13投10中,22分7籃板,附贈一整套在前隊友博班面前的胯下運球操作,湖人收穫一場大勝。
他依然還是個小角色,只有新隊友濃眉主動給他唱讚歌,在大多數球迷眼中,他還只是個靠著體系吃餅的糙漢。的確,當年哈雷爾只不過是弱化版法裡德、保羅交易的添頭,他迅猛成長,如今已士別三日。
哈雷爾出生於一個窮苦的家庭,父親是體力工人,母親是護士助理。在奶奶的主持張羅下,一家9口人擠在一棟房子裡生活。哈雷爾想起童年,「我們倒不會餓著肚子,但好吃好喝,是不可能有的。」
他的天賦很早就展現出來,全家人省吃儉用供他打球,買裝備,補充營養。他念了兩年高中,一年軍事學院,然後去了路易斯維爾大學。為了有更好的選秀前景,他選擇又多留校了一年,在大三之後參選。就是這一年,他拿到了全美最佳大前鋒「卡爾-馬龍獎」。出人意料的是,在選秀大會上,哈雷爾落選首輪,在第32順位被火箭選中。
掉到二輪的原因很簡單:他太矮了,穿鞋也才2米03,而且沒有遠距離射程,籃板保護也算不上優秀。實際上,哈雷爾的內線技術絕對算不上紮實,他只是靠著運動能力和比賽的直覺去搶板,二次進攻或者空接得分,而NBA最不缺的,就是天賦怪了。
在他的選秀報告上,缺點佔了更大的面積:他的體格和射程都不行,而且在區域聯防裡只能站在前排;大學每40分鐘只有6.4個籃板,沒有低位的技術,每29分鐘才能送出一次助攻。哈雷爾如果未來運氣夠好的話,有機會成為低配版的法裡德或者泰-吉布森。
報告裡沒有過多強調他的最大優勢:對比賽的渴望。
他是路易斯維爾大學隊史扣籃最多的球員,每一個球都儘可能灌進去。他身上具備著火箭隊內幾大內線——約什-史密斯、特倫斯-瓊斯以及後來的萊恩-安德森最缺乏的品質——激情。火箭也對他有所期望,提供了3年310萬的合同。但不出所料,等待他的是漫長的冷板凳。
哈雷爾決定自己行動:他找到球隊管理層,主動要求下放自己到發展聯盟。在裡奧山谷毒蛇,他只打了12場,場均24.3分9.3籃板3.3助攻,還有2.4個蓋帽。他的表現令跟蹤球探小組讚嘆不已。球隊承諾他,等到內內不打了,就讓他進輪換。
接下來,就是改變命運的一筆交易:火箭從快船換來保羅,但沒有足夠配平的籌碼。於是火箭把隊裡的路易斯-威廉士、貝弗利、德克爾和哈雷爾都放進了交易,還出去買了兩個底薪球員,這才配平了交易。
快船最開始對這筆交易絲毫沒有期待,他們的原計劃是等著這些人一起合同到期,就能騰出4000萬空間。但誰能想到,他們一下子得到了外線最佳防守後衛和兩個超級板凳匪徒。
哈雷爾在這筆交易中,鹹魚翻身。
他和路易斯-威廉士打造了一條聯盟最強火力的板凳席,只管上來翻江倒海,把扔在空中的球狠狠灌進去。裡弗斯並沒要求他去做更多的防守和卡位,只是告訴他,打你最想打的籃球,就行了。
第三年打完,他在場均17分鐘裡拿下11分,但也只有4個籃板。快船提供了一份新合同,2年1200萬。哈雷爾激動得差點說不出話來。籤下合同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人買了一棟大房子。
「他們每個人都做了好幾份工作,花完了最後一個鋼鏰才把我送到高中聯賽,」哈雷爾說,「我想讓他們有尊嚴地活著,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我真的很幸福,能有機會盡我所能來照顧家庭。」
他聽說過斯普雷維爾那些人的破產故事,知道如何把財富積累下來。買房子之外,他唯一的愛好就是收集球鞋,找藝術家給他定製款式。那是他在比賽之外的唯一樂趣。
他的表現越來越好了,不到一個月就讓媒體高喊「超值」。在新合同的第一年,他的生涯第四個賽季,哈雷爾場均數據已經來到了16.6分6.5籃板,這一年的最佳第六人依然是路易斯-威廉士,但哈雷爾已經悄無聲息地排到第三位。
而在下一年,他的存在價值已經不低於時而輪休的萊納德和整季低迷的喬治。他贏下了100張選票的58張,和路威互換了位置,拿到了NBA生涯的第一座獎盃。
其實,哈雷爾還收穫了另一座不為人知的獎盃:NBA年度拼搏獎。他是這個獎項第四年的得主,前三年分別是貝弗利、阿米爾-詹森和斯馬特,獎盃上寫著,「頒給球場上最有能量,整個賽季都拼命打球幫助球隊的球員」,火力全開的哈雷爾得到了全聯盟的肯定。而2000萬級別的合同也在向他招手。
裡弗斯說,「當你執教他的時候,你會越來越了解他,會發現他在訓練中每次都能展現出全新的東西,我們把他堪稱一個充滿活力的傢伙,而他的存在,也提升了整支球隊的士氣。」
所以,這樣一個拼搏到底,活力無限的年輕人,怎麼就突然成了去年季後賽無心戀戰的球員呢?或者說,一個整個生涯都以積極著稱,在自己即將跨越階級的合同年,為什麼突然自我放棄了呢?
他最重視的人離開了。
7月1日聯盟開始集中封閉訓練,準備7月30日複賽。但在7月17日,哈雷爾接到一通電話,緊急離開了奧蘭多迪士尼賽區,因此錯過了全部8場常規賽複賽。
他的奶奶去世了。
哈雷爾在社交平臺上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寫他有多愛他的奶奶,「我不知道何時會停止哭泣,我每天早上醒來都會跟你說話,可是現在沒有回音了。」失落和悲傷將他包圍了。在事假結束後,他重返奧蘭多,但打得魂不附體。常規賽場均18.6分7.1籃板的最佳第六人,在季後賽交出的數據單是,場均10.5分2.9籃板。
快船止步西部半決賽,淘汰後牆倒眾人推。各方媒體都放出自己的「消息源」,而且都是語焉不詳。這些流言實際上大多在針對喬治,說他自以為是,根本得不到隊友的尊敬;少部分指向裡弗斯,說他並無能力駕馭這支爭冠球隊,公信力早已消失殆盡。
人們開始把哈雷爾視為矛盾的主角,因為他沒有出戰複賽,季後賽又一塌糊塗,所以他應該是消極怠工了,應該是不滿隊友和教練,寧可球隊輸球。他應該是想要更大合同被球隊拒絕了,所以想著報復球隊……這些種種傳聞,直到現在都沒有得到驗證,然而沒有人會為他說話。
裡弗斯去了76人,喬治將頂薪續到了5年以後,這兩個人依然在網上瘋狂打嘴炮,一切都和哈雷爾沒有關聯。
但哈雷爾的沮喪溢於言表,在他離隊後,才陸續有新聞說,他才是在快船等級體系下的犧牲品,而且快船也不想付給他2000萬的年薪。在快船看來,這支球隊需要用薪金結構來明確劃分球員的重視程度,而祖巴茨、貝弗利和路易斯-威廉士不過千萬上下,續約的馬庫斯-莫裡斯也不過4年6400萬。而深陷謠言之中的哈雷爾在自由球員市場上近乎無人問津,既然拿不到大合同,不如籤一年,明年再來過。
湖人立刻出手,一份1+1的中產合同送上,第二年球員選項。在同一時間,施洛德的交易也官宣,湖人一下子得到了去年最佳第六人的前兩位球員。更重要的是,比起離隊的隆多、麥基和霍華德,施洛德和哈雷爾,無疑是正值當打之年。
被誤讀的哈雷爾,人們更願意相信,長著他這樣一張粗獷面孔的黑人球員,應該充滿牢騷委屈,會宣洩暴躁。但哈雷爾在離開火箭之後送上的卻是祝福,這一次,也只是絕口不提快船,只是在追問的時候簡單說了句,「是時候向前看了,我希望湖人更好。」
他會在訓練時展示嫻熟的胯下運球和後衛的持球單打,一點點練出來更遠的射程,而在比賽裡,他還是那個「看起來」只會吃餅的內線糙漢,沒有人會探究他苦難的童年和隨之而來的感恩的心。
在選秀大會後不久,哈雷爾回到母校路易斯維爾的時候,看到一輛車翻倒在地,他和朋友們踹開車窗,把人解救出來,從附近的商店裡拿來滅火器,然後報了警再離開。但這些故事並不能引發網絡的熱議,他們更願意看他不爽前東家,等著他說出抱怨的話,供現在的支持者嘲諷快船。
哈雷爾沒有那麼做,他只是寫下這樣的話,「當你擁有的時候,要懂得珍惜。因為一旦失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也許是逝去的奶奶,也許是曾經美好的三年時光。26歲的哈雷爾邁過了人生最重要的兩個路口,從此以往,闊步向前。
作者: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