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處來——院長許江「From/To:中國藝術教育的核心現場」 中國美院舊金山特展開幕講話

2021-02-20 中國美術學院

 從去處來 

——「From/To:中國藝術教育的核心現場」

中國美院舊金山特展開幕講話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許江

From/To,從去處來,從去往的地方而來。中國的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在西行遠道上,向所有的人自我介紹:我是從東土而來。顯然,這個東土是為對方而言。唐僧如若在中華本土,是不會自稱東土的。他是站在聽話者的立定之所來述說自已的由來。抑或,那唐僧不是西行,而是向東,越過重洋,到了舊金山的灣區,他一定會自我介紹:我是從西岸而來。這太平洋的西岸,煙雲無盡、駭浪滔滔的西岸,正是中國的長江三角洲,正是我們千裡而來的城市上海和杭州。

六年前,中國美院的團隊,在中國上海黃浦江西岸的一片工業廢墟上,在老機場、老溝壑之間,舉辦名為「西岸」的當代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時有一場以巨型水泥攪拌機為現場舞臺的現代劇《奧德賽》。上海是中國最早的工業城市,也是半殖民背景下華洋文化交揉成長的現代之城。那個周遭裡的機器、工棚、油罐正是這種歷史的遺存。這個現代劇借用「奧德賽」從去處回來的歷史糾結,喻比這座巨城從半殖民的天幕下緩緩走回的宏大史詩。這場劇的藝術總監與策劃正是年輕的高士明,這個展覽的藝術家有幾位也一同來到舊金山。我至今還記得那個巨大攪拌機的平臺上插著的上千顆青蘋果。後來,這片廢墟之地舉辦了兩屆「西岸」雙年展。接著兩年,這片熱土建造了近十座大型美術館,「西岸」雙年展變成了一年一度的「西岸」藝博會,今天,西岸藝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最大也是最有質量的藝博會。

東土、西岸,都是從不同的方位,指向同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正是我們的由來。這個由來經歷了千年的淘洗,尤其是近百年來的磨鍊,它不斷地產生著變化。它的主體,如若我輩的居族人群也在深刻的變化之中。這正如奧德賽從特洛伊十年徵戰、十年回返,人與鄉園,淚眼相對,噎心難忘。那個新的世界將是怎樣的呢?

中國美院是中國最早的國立的高等藝術教育機構。建院九十年,歷史不長,但它卻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縮影。1928年,它是作為藝術研究院的方式問世的。創立之初,它的使命是以藝術運動來引領社會美育。在它的發展歷程中,國際化的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正是這種極為充實的國際交流使得國美尤為重視本土固有文化的高度與創造性轉化。這種在全球格局中,在東土、西岸的國際視角中,回返中國文化精神的根源來激活創造性力量,是中國美院獨樹一幟並堅持不懈的精神旗幟。正是基於這種精神內涵的歷史淵源,三十二年前,馬丁先生早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就率團來到杭州,與中國美院開展有質量的文化交流,揭開了一部漫長的文明對話的歷史。三十二年中,有多少舊金山美院的藝術家西行杭州,舉辦講學和展覽。又有多少中國美院的師生來此學習和進修。我的前任、後來又任職中央美院十五年院長的潘公凱先生,早年赴伯克利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學期間,應馬丁院長之邀,在舊金山美院進修,以深切考察美國的當代藝術教育。1994年夏,舊金山美院授予他名譽博士的榮譽。去年,馬丁先生又與麥克先生、任敏先生一道,以九十高齡重返中國美院,舉辦「無所容形」的大型展覽,並將他五、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品和近年新作三十餘件捐贈給中國美院。今天,我們踏著他們的足跡來到這裡,將我院師生的部分作品展示出來,並共同針對「感受力的貧困」的世界命題,策劃「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圓桌論壇」。明年,舊金山美院的藝術家們將赴杭州舉辦藝術展。我想,這樣一個曠日持久、情贈興答的交流歷史,這樣一個幾乎貫穿中國近代改革開放歷史全程的交流事件,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多見的。

進入十一月以來,我參加了幾場關於當代教育的論壇。我感受一種普遍的焦慮。這種焦慮源自於當代世界及其迅疾變遷的深度洞察,還源自於那些具有擔當意志的人文思想者表露出來的牽掛和憂患。如何面對大眾文化背景下的學生自主拼盤的種種需求?在信息與技術變革掀起的教育與學習的革命浪潮到來之時,藝術教育去向何方?面對虛擬化、技術化帶來人與世界的疏離,藝術教育能否重塑人的感受力?基於這些思考,我們提出中國藝術教育的哲匠之道,提倡像工匠般勞作,像哲人般思考。1968年,在加州,掀起了影響世界的文化與社會運動,以嬉皮士為中心的文化革命和以計算機為標誌的數學科技革命,在灣區噴薄而出,彌散全球,深刻地改變著今日世界。正是源於對這場革命的真切懷念與敬意,我們帶來了From/To的展覽,展示中國藝術教育的哲匠之道,並將第三屆「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圓桌論壇」放在此地舉辦,在無盡的追懷思考中,反省時代的感受力,審視藝術與教育的使命。感謝舊金山美院為From/To開放眾多公共空間,對圓桌論壇提供熱情的支持。感謝遠道而來參加論壇的中國、美國與國際上的專家們。

1994年,我第一次赴美,從洛杉磯到舊金山,被導遊帶到號稱是世界上最短彎道的街區,我卻歪打正著推開了舊金山美院的大門。站在美院高臺上俯望灣區,成了令我難忘的一幕。今天,我和中國美院的二十幾位師生來到這裡,我們仿佛來自某個共同書寫著的歷史,並向著持續不斷地續寫與更新,慨然前行。

2018年11月16日

 編輯 |廖垣

 審核 |丁劍鋒

相關焦點

  • 中國美院致敬抗疫英雄展開幕 逆行者觀展亦落淚
    5月16日,中國美術學院(下稱「中國美院」)院長許江說。當天,「眾志讚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國美術學院線上教學展」在浙江杭州開幕。展覽現場。 童笑雨 攝據悉,此次展覽分為「眾志成城」「國美戰疫」和「線上金課」三部分,有近萬名中國美院師生參與,作品包含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海報設計、書法、短片等形式。
  • 「葵頌——許江藝術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幕
    考美院歡迎您來這裡,純正的中國美院血統我是一個葵農。我鑄葵,葵也在鑄我。塑葵十六年,葵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在葵這裡不斷開出花來。從叩問大地浮沉、歷史蒼茫的「遠望」系列,到呈現新中國一代人精神圖像的「東方葵」系列,再到黃鐘大呂般氣度恢宏的「葵頌」系列。這一次,許江帶著他的最新作品來到山東美術館,以十六年來最大規模的展示,呈現出一曲逶迤迴蕩、深沉奇崛的歷史頌歌。
  • 用畫筆譜寫時代讚歌 中國美院致敬抗疫英雄展開幕
    5月19日,「眾志讚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國美術學院線上教學展」在浙江杭州開幕。 此次展覽分為眾志成城、國美戰疫、線上金課三個板塊,板塊一「眾志成城」以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海報設計、插畫等形式展示國美師生表現戰疫一線人員群像、戰疫工作現場、戰疫集體宣誓等的戰疫主題創作。
  • 2019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盛大開幕!獲獎作品新鮮出爐!
    9月18日上午,第九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盛大開幕。本屆海報雙年展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聯合承辦,旨在反映國際平面設計界當下的設計現狀,彰顯海報的魅力,是國際平面設計領域學術水平最高的海報競賽和展覽之一。
  • 上海美院打造國際藝術教育「雲上社區」,交流中西藝術教育
    澎湃新聞獲悉,上海美院與舊金山藝術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東京藝術大學等藝術院校師生作品和教學理念今後將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展出,能看到東西方對藝術認識和藝術作品的異同,從而重新認識中西教育的發展軌跡和現狀。「國際藝術院校優秀作品線上交流展」頁面,每個院校都是一座島嶼「線上交流展」在場景呈現上採用了「藝術島」的概念,即每個「島」代表一個藝術學院。
  • 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在中國美院成立,院長高世名談藝術管理
    編者按:12月4日,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藝術管理研究中心、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組委會承辦的「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報告廳舉行。
  • 文藝名家許江受聘藝創小鎮名譽鎮長
    12月17日,藝創小鎮迎來一件大喜事,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原中國美院院長許江受聘成為藝創小鎮的名譽鎮長,西湖區高國飛書記專門赴許院長工作室送上聘書。德高望重的當代優秀藝術家許江是中國美術學院第十二任院長。他1955年出生於福建,198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1984年回到母校中國美術學院工作,歷任講師、教授、院長等職。央視《藝術人生》曾評價稱:許江是一位才華橫溢,集詩人的遐思、畫家的激情、理論家的敏銳、演說家的風採集於一身的優秀油畫藝術家。
  • 中央美院當代四大家作品聯展暨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開幕展開幕
    9月19日,蛻變——中央美院當代四大家作品聯展暨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開幕展在御窯博物館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建築學報》主編崔愷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中國美術學院舉行2019級開學典禮
    2506名2019級本科生、研究生、港澳臺學生和留學生們在莊嚴的儀式中,開啟在國美校園的藝術之路,寫下精彩的未來。中國美術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錢曉芳、許江、胡鍾華、王贊、孫旭東、姜玉峰、傅巧玲、徐國強,各教學單位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黨委副書記劉正主持。
  • 中匯文化「走向復興」—郵票展亮相 | 第十二屆中國(濰坊)文展會
    ▼4月19日,第九屆中國畫節·第十二屆中國(濰坊)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第四屆中國(濰坊)民間藝術博覽會在魯臺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 可見之詩——第四屆中國油畫風景作品展(2020)盛大開幕!
    開幕式現場光影流轉,氣氛熱烈,嘉賓雲集。中國油畫界眾多藝術大家及領導嘉賓濟濟一堂,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郭潤文,中國油畫學會藝委會委員、西安美術學院原院長王勝利,中國油畫學會秘書長雷波,中國油畫學會副秘書長、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曙光,中國油畫學會理事、海軍文藝創作室一級美術師秦文清,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中國油畫學協會理事、《中國油畫》雜誌主編王琨,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四川美術學院教授翁凱旋
  • 瑜舍特展 | 艾恩 Arnd和他「隱秘的能量」
    「隱秘的能量」瑜舍·北京布展現場「Hidden Energy」Setting up at The Opposite House Beijing
  • ...的深度建構」研討會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行,祝全老89周歲生日快樂...
    中國美術學院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網站10月22日,在中國美術學院泰鬥級教授、著名油畫家全山石89歲生日前一天,學校於南苑會議室召開「全山石——中國油畫語言的深度建構」研討會。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錢曉芳,院長許江,副院長高世名出席並講話,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退休教授代表、繪畫藝術學院在職教師代表、繪畫藝術學院油畫系在讀研究生等全山石教授五代學生,藝術人文學院理論家代表,全山石高研班與囯美創研班學員代表等90餘人參加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楊參軍主持。錢曉芳表示,十分羨慕在座的很多老師都能夠在全老師門下求學。
  • 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四十周年校友群展」在浙江美術館...
    ,杭州市政協副主席、杭州市中華職教社主任周智林出席開幕式並宣布校友群展開幕,杭州美術家協會主席、著名畫家吳山明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助理吳小華作為校友代表發言,杭州市美術職校校長俞松濤致答謝辭,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高寧講話,省市教育局領導、美職歷任老校長、老教師代表、兄弟學校校長、省市中職工美專業大組成員、畢業生代表、新聞媒體及師生代表等200餘人,濟濟一堂共同見證美職四十年辦學成果。
  • 走進大師的書房,看貢布裡希誕辰110周年文獻展
    3月18日,「貢布裡希誕辰110周年紀念文獻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展,1909年3月30日出生於貢布裡希維也納的貢布裡希和中國美院頗有淵源,由中國美院教授範景中翻譯的貢布裡希著作《藝術的故事》一版再版,幾乎成為眾多藝術愛好美術史入門和研究的起點。
  • 【老齊出品】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文獻展」今日在京開幕
    今天上午,中國美術館便人潮湧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民盟中央、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120周年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文獻展」正式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了。曾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終身教授、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此次紀念活動的主要舉辦地在北京,從11月28日至12月6日,系列活動分為三部分,包括一個展覽、一次紀念會和三場學術研討會,即:沙孟海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學術文獻展,傳承、跨越與典範: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全國「書法學」學科建設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 中國美院53位藝術家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未來書寫
    曾加入「中國聲音小組」並進行南京田野錄音項目,作品曾參加中國首個科幻VR展「腦太空」、中國美術學院90周年校慶大展、比利時科特賴克設計周以及舊金山中國美院特展等等。作品關注智能城市、超文本、賽博文化、未來城市、社交媒體等議題。
  • 2019(中國·寧波)杭州灣新區第三屆國際公共藝術邀請展小稿展暨...
    研討會現場2020年12月18日,「夢無界」——2019(中國·寧波)杭州灣新區第三屆國際公共藝術邀請展小稿展暨研討會在浙江省寧波杭州灣新區舉行。策展人沈烈毅發言自2019年5月項目啟動至今,通過組織舉辦新聞發布會、藝術家實地創作調研、文獻展及研討會、藝委會評審會議等一系列具體展前籌備工作,尤其是在經歷了2020年新冠疫情的洗禮後,在主辦方和組委會的積極努力和推進下,於今日在杭州灣新區展覽現場迎來參展作品的小稿展開幕暨創作研討會
  • 預告|超當代——中國當代漆藝術邀請展將在普陀區美術館開幕
    展覽主題:傳統資源的當代重構:超當代—中國當代漆藝術邀請展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8—2021年1月2日,每日8:30—16:30>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承辦單位普陀區美術館中國當代漆藝術中心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