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傑,本科學習畜牧專業,研究生主攻動物繁殖學。他從1994年的一個不諳世事的青年成長為如今河北農大的教授,已經在動科院工作了17個年頭。提到李老師,給同學的感覺是有一種用不完的能量。這正如他的座右銘「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時」所說的一樣。
——題記
1994年,李俊傑進入河北農大牧醫系畜牧專業學習,入學之初對畜牧專業了解很少,當時處於一種懵懂無知狀態,甚至有過重新復讀的念頭。幸好遇到了學工辦的幾位老師,使他逐步認識了本專業的重要性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在老師們的諄諄教誨下,他逐步對這個專業有了新的認識。大學期間他擔任班長,鍛鍊了自己的學習等多方面能力。大學期間連續三個學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並於本科畢業前夕被免試推薦為我校研究生,師從全國著名動物繁殖專家桑潤滋教授。桑老師廣博的知識和業務能力令李俊傑受益匪淺。碩士期間,他跟隨導師深入河北省多個地市開展科研工作,深刻認識到動物繁殖專業在畜牧業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每次跟隨導師在基層進行科研推廣工作時,看到農民對農大專家的尊敬與認可,他暗下決心,要嚮導師學習,堅定了從事畜牧相關工作的志向。
參加工作後,在桑潤滋教授的帶領下,他的足跡踏遍了河北的各個地市,從事著同期發情、超數排卵、胚胎移植等工作,為我省家畜良種擴繁作出了貢獻。近年來,他開始承擔定時輸精、繁殖調控課題的研發與推廣,相比以前,任務更重了,壓力更大了,但他很喜歡這種忙碌的生活。他常對學生說,「看到農民和基層技術人員對我們的認可,再苦再累也值得」。
2001年碩士畢業後,李俊傑選擇了留校任教工作。他酷愛教師這一職業,也深知一名大學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他全身心投入,兢兢業業,一絲不苟,2001-2010年間在老教師的帶領下,李俊傑作為主要完成人共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並於2011年晉升為教授。期間他還積極投身於精品課程與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作為主要技術力量,參與了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省重點工程技術中心)的建設,於2005年獲得批准。另外,他還與老教師一起參與了「家畜繁殖學」河北省精品課程的建設,所有材料的撰寫均凝聚著李老師默默無聞的工作。他經常與學生說「年輕人多承擔點工作,不要太多計較個人得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2008年他考入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師從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繁殖學分會理事長朱士恩教授。博士期間,李老師如魚得水,在緊張的科研工作之餘幫助導師進行了大量的科研管理工作,也鍛鍊了自己的綜合素質。任勞任怨的品格得到了多位老師的認可,如今,李老師是農業部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群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田見暉團隊中的骨幹成員。儘管工作繁忙,但李老師很享受這個過程,正如他所說的「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時」。
作為課題負責人,李俊傑教授曾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轉基因重大專項子課題、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多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有關胚胎生物技術、胚胎移植和繁殖調控的論文90餘篇。
為達到科研教學相互促進的目的,他努力將科研成果及時融入到教材和教學中去,貫徹「教研結合,以研促教」的策略。李老師主講的《動物繁殖學》課程是理論性、實踐性均非常強的一門課程,很多內容(如:同期發情、超數排卵、胚胎移植等)課堂講授起來相對比較抽象,而實驗和實習課又不能全部滿足需要,為解決此問題,他結合科研資料,利用業餘時間將課題中的相關實踐操作製作成光碟,使之形象化,增加直觀感和立體化,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這樣學生便可以藉助光碟內容在羊胚胎移植操作前充分學習,加深了學習效果。再如研究生的《動物胚胎工程》課程,李老師將胚胎與卵母細胞的冷凍保存等技術及時引入課堂,結合自己的科研實踐,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實用性更強。
「十三五」以來,李俊傑教授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畜禽繁殖調控新技術研發」的子課題,通過大量試驗和數據整理,他發現被很多學生不太重視的「發情鑑定」技術,對規模牧場的經濟效益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國外畜牧業發達國家甚至逐步應用繁殖調控技術進行定時輸精,避免了規模牧場因為母畜隱性發情或發情症狀不明顯造成的漏配。為此他和幾位老師一道為專業碩士研究生開設了《動物繁殖調控》課程,使學生能及時了解該領域的研究進展,更好的適應研究生培養的需要。他經常說「教師承擔科研項目和發表論文的目的之一是為培養學生創造條件、提供素材」,正是憑藉著將科研內容引入教學,他的課程與實踐結合更緊密,實用性更強,深受學生喜愛。
在第四屆河北農業大學青年教師說課大賽上李老師曾獲二等獎,指導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曾獲學校立項支持。
教書育人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大學教師尤其如此,不但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在學生培養方面,李老師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關於學生培養,李俊傑教授經常說,「教師最大的成就,不是發表了多少論文、承擔了多少項目、獲得了多少獎勵,而是他為社會培養了多少有用之材。學生的成就才是老師真正的成就」。因此他認真備課,每張教學幻燈片的製作都力求便於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在工作中始終秉承以自己愛崗敬業的切身體會引導學生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以自己飽滿的工作熱情引導學生努力學好專業技能。這也就是為何李老師每次站在講臺上激情滿滿的原因。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他要求每位研究生必需有充足的時間在實驗室,沒有時間的保證是難以出成果的。因此他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的研究生都知道,李老師只要不出差、不上課,一般都會在實驗室工作。正是這種拼搏忘我的工作作風,他的已經畢業的6名碩士研究生中發表了SCI論文4篇,2人獲得河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人獲得國家級獎學金。
附信息:李俊傑,河北易縣人,河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1998屆畢業生,1998年保送河北農業大學研究生。2001年畢業留校任教,2011年博士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2015年獲教育部留學基金委資助赴東京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研究。現任動科院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系黨支部書記、副主任,主要從事動物繁殖、動物生物化學的教學、科研與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