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喜歡你》作為校園輕喜劇,雖說對於這部小說的改編有許多人是並不太喜歡其改編的畫風的質量,但對於其內容,我個人感覺是比較好的。該劇從開播以來深受觀眾的好評,劇中的幾大主角的高顏值也是圈粉無數。
在甜到讓人嚮往的故事裡,最接地氣的是女主角的性格,可能她的很多「烏龜」行為會讓觀眾恨其不爭,卻代入感極強。特別是在繼父出事後,喬一放棄與言默出國的時機,以至回絕這段感情非常受爭議,也很值得討論。繼父出事後,趙喬一真的完整失去出國的時機了嗎?並不是。她仍有兩方支持,一方是家人,哥哥趙觀瀾曾經做好為她放棄一切的準備,並用本人積累多年的小金庫給了她希望。
另一方是言默的家庭,言媽在得知她的窘境後主動提出給予經濟支持,以至會照顧她的自尊心。兩個家庭都對她極盡憐愛,為什麼她仍舊回絕了言默呢?這個一個複雜的問題。以成年人的角度來看,趙喬一面對父親出不測這件事有更好的處置方法,但她選擇了傷害最大的那一個,不只放棄了去英國留學的方案,還回絕了言默的告白。這個處置辦法顯然有些幼稚,卻十分契合人物年齡段的特徵。
試著回想一下,18歲的我們面對愛情是什麼樣的嗎?當理想生活缺乏以支撐愛情中的商定時又會做出什麼樣的反響?大多數孩子是自卑且彆扭的。言情劇中諸多如喬普通怯懦的選擇,也是源自生活靈感,並非一味矯情而是理想與理想的差距。
喬一自卑點大局部源自家庭經濟程度,她的父母是誠實本分的小市民,並沒有足夠的揮霍條件。前期編劇曾經用穿山寨鞋等劇情屢次提及她的家境,向觀眾展示出喬一面對家境好的同窗時的自卑感,好朋友郝五一在送禮物時經常會照顧她的自尊心。
由於親生父親的重男輕女,喬一很小就遭受過父親的家暴,母親為給她治病選擇離婚,這些閱歷讓她愈加敏感,變得當心戰戰兢兢。電視劇中吳倩在塑造趙喬一少年時期時,經常呈現垂頭動作,也很少大膽與別人直視,便是經過小細節展示人物內心世界。
生活閱歷給喬一帶來了自卑,而她愛上的人又恰恰是非常優秀的存在,言默無論是學習成果還是家庭條件都與她大相逕庭。承受言默的感情,對喬一來說曾經是件非常需求勇氣的事情,不承受他家庭的支助是她的底線。
愛情的開端需求足夠的對等,這個對等有雙方對彼此的愛,還有對彼此的付出,假如喬一承受了言家的經濟支持,那她的愛情會變得不對等。一個自信勇氣的年輕人尚且會由於愛情上的勢弱而產生敏感,自卑的喬一更不會輕鬆。
與其在將來的生活中由於虧欠言家而影響兩人的感情,不如等候本人足夠自信、強大,等候主動追求幸福的那一天。在小七看來,劇中傳達的價值觀是值得點讚的,固然外表看起來有些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