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世界第一場現代化戰爭,陰差陽錯的幫了中國一把

2021-01-18 騰訊網

對於世界上第一場現代化戰爭,很多都會先想起最著名的海灣戰爭。但如果認真的說,英阿馬島戰爭才是第一場現代化戰爭。對於世界各國來說,英法馬島戰爭已經徹底改變了戰爭的模式,巨艦大炮全面退出歷史舞臺。不過這裡主要講的不是英阿馬島戰爭的經過,而是在此次戰爭中所透露出的外交博弈。中國是一個幸運兒,因為這場戰爭,中國沒有做冤大頭。當時中國正準備與英國進行軍事貿易,但是在此次戰爭之後,中國終止了進口意向。

一、為了轉移國內的矛盾,阿根廷發動了戰爭

英國曾經是日不落帝國,到處都是屬於英國的殖民地,這一點很多人都清楚。馬爾維納斯群島距離阿根廷很近,但卻是英國的領土。南美很多國家都是軍政府,阿根廷也不例外。當時阿根廷總統是加爾鐵裡,這個人是一個標準的軍人。這個人統治的前期,阿根廷的經濟確實實現了騰飛,但是到了1981年,阿根廷的通貨膨脹率已經超過了600%,人民怨聲載道。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加爾鐵裡根本沒有能力改變經濟形勢,所以他希望利用一場戰爭轉移人民的實現。他把目標看準了馬爾維納斯群島,這片島嶼屬於英國,但是阿根廷有把握吃進去。加裡鐵裡認為英國絕不不會為了一個這麼的小島金星遠徵,更何況英軍已經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如果發生的英國全盛時,阿根廷的行為基本上等於自殺。大英帝國的尊嚴不是這樣的二流國家能挑戰的,但英國的國力已經大大削弱。英國海軍所有的大型航母已經全面退役,英國從超級大國重新蛻變為世界強國的水平。加裡鐵裡之所以敢發動戰爭,就是認準了英國無力遠徵這一點。1982年4月,一群阿根廷軍人佔領了這片島嶼。英國當時已經開始了戰略收縮政策,在馬島上的防禦力量很少。阿根廷軍隊沒有費多少氣力就完成了任務,這是加裡鐵裡預料之中的。但是沒有料到英國方面的反應,大英帝國的臉還輪不到區區的阿根廷來打。英國女首相柴契爾堅決主戰,她說服了所有的主和派。最終英國艦隊浩浩蕩蕩的出發了,阿根廷的好日子到頭了。

二、英軍損失慘重,法國人過河拆橋

英國的出兵沒有那麼簡單,它需要集結部隊。英軍已經不具備立刻出擊的能力,真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最終英國派出了輕型航母、驅逐艦、護衛艦組成的特混艦隊開赴戰場,對於英國人來說,這場戰爭並不好打。因為英國並不完全擁有制空權,自己的小飛機完全不靠譜。果不其然,在戰爭過程中,一艘英軍最先進的42型驅逐艦被擊沉,另有一艘被擊沉了重傷。不過英軍在遭受了重大損失以後,重新收復了馬島。這場戰爭的規模並不大,但是影響世界戰爭的模式,那種海空軍聯合打擊的形勢出現。戰爭是武器的試驗場,從整體情況來看,英軍驅逐艦的性能是不靠譜的。

在這次戰爭中,法國的表現可畏無恥之極。阿根廷的戰機和反艦飛彈全部來自於法國,阿根廷的德行自然不會製造。阿根廷擊沉英國驅逐艦的飛彈是法國的飛魚飛彈,飛魚家族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但要命的事情發生了,阿根廷引進法國飛魚飛彈的數量並不多。在戰爭期間,阿根廷請求法國緊急空運一批飛彈。法國方面拒絕了阿根廷的請求,法國和英國是一對好基友,在經濟和政治上是互惠互利的關係。現在讓法國冒著與英國徹底決裂的風險,援助阿根廷大量武器,這是法國絕對不會做的。由於法國的原因,在戰爭的後期,英國艦隊開始放心大膽的行動。

三、這場戰爭陰差陽錯的幫了中國一把

在馬島戰爭爆發之前,中國正在和英國進行洽談軍事合作,其中一項就是引進42型驅逐艦。當時處於對抗蘇聯的關係,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非常好。中國開始利用這次機會改善自己軍隊的裝備水平。海軍旅大型驅逐艦的性能僅僅相當於50年代,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準備引進2艘英國的42型驅逐艦。本來事情已經談的差不多了,只有價格問題談不攏,畢竟中國仍不富裕。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戰爭爆發了。在戰爭中,英國42型驅逐艦的性能表現平平。一死一傷的結局讓英國人很屋內,中國看到這個情況之後,終止了引進英國驅逐艦的計劃。畢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要得是實實在在的國防力量,而不是花拳繡腿般的花架子

相關焦點

  • 中國如果打一場現代化戰爭,得燒掉多錢?
    ,還有軟實力,如果沒有厚實的家底還真不敢動手,有網友也問道,既然戰爭這麼燒錢,那麼以中國現有的經濟水平來看,能打得起現代化戰爭嗎?圖為03式火箭炮無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只要是戰爭就不可避免要耗費大量資金,就拿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兩次世界大戰來講,耗費的資金令人咋舌,據不完全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各交戰國投入的軍費共計3316億美元,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在
  • 抗美援朝70周年|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並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 第三次現代化使中國跳脫「庚子年魔咒」
    正因如此,有人認為,庚子年的「危機」也催生了180年來中國的「三次現代化」。 眾所周知,中國進入世界「社交圈」是從180年前的庚子年開始的,也就是公元1840年。中國主流史學界將那一年作為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代史的分界線。那一年,英國扯著「正常貿易」大旗,對華發動鴉片戰爭,將雖然封閉落後卻是統一獨立的中國打入世界的「另冊」,逼迫中國割讓了香港島。
  • 國防大學退休返聘二級教授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 經過這場戰爭,中國陸軍有光榮傳統的步兵學會了打現代化戰爭,又打出了一個強大的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也有了飛躍發展  ● 1953年志願軍發動的夏季攻勢,得以突破金城一線的敵軍堅固防禦陣地,在停戰前夕向世界顯示了中方的力量是越戰越強  ● 新中國站在「第一線」出兵朝鮮,使自身的國際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並贏得了蘇聯敬重而獲得了「156
  • 2020年,第一場戰爭就要開始了?!
    012020年,農曆庚子年。第一場戰爭就要開始了。最好的結果,密集的爆炸衝突和低烈度的代理人戰爭。不那麼好的結果,代理人戰爭愈演愈烈,最終美伊直接開戰。與此同時,五角大樓隨即下令:第82空降師迅速集結,3500軍人迅速部署到中東。此前,在美國駐伊拉克使館遭到圍攻後,川普已經下令,立刻增兵750人。戰爭似乎一觸即發。蓬佩奧還給德國等多國外長打電話,通報情況,協調立場。
  • 1991年的海灣戰爭,面對現代化戰爭,伊拉克軍隊到底敗的有多慘?
    二戰結束後,世界逐漸走向恢復經濟發展的道路,只有美蘇冷戰還在繼續,雙方在軍事裝備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軍備競賽期間雙方軍事實力大增。不過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的壓力相對變小,這時候美國開始計劃更好的控制中東地區。
  • 【中國新聞網】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北京香港澳門上海臺灣已進入第...
    孫自法 攝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6日在北京發布最新完成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顯示,2017年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處於初等發達國家行列,中國34個省級地區中,北京、香港、澳門、上海、臺灣已進入第二次現代化。
  • 1982年拍攝的經典電影:筆中情、茶館、孔雀公主、牧馬人、少林寺
    1982年的中國電影欣欣向榮,老的電影工作者憑深厚的藝術功底充分展現風採,眾多電影屆新人通過具體實踐開始嶄露頭角,中國電影的藝術水準持續提高。西安電影製片廠於1982年出品的電影《R4之謎》由李雲東、李安棣執導,張力維、邵慧芳、喬榛主演。陳小小因「逼人致死」被判刑20年。女公安李安了解到未婚夫路沙是陳小小之前的戀人,她在談話中發現此案件疑點很多。
  • 走出戰爭神話:從《沖天》和《一把青》說起
    2015年臺灣出品的兩部影像作品——紀錄片《沖天》和電視劇《一把青》——真不落窠臼,讓我們在戰爭中看到許許多多這樣的普通人,從而也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戰爭,而不是關於戰爭的神話。 《沖天》講述的歷史從國民黨空軍建軍到抗戰結束,《一把青》接著線頭講述空軍從內戰到撤退至臺灣的歷程。「活生生千萬個悲劇,換幾行史冊的註記」幾乎是歷史的必然。
  • 現代化戰爭有多燒錢?1130近防炮一秒就要30萬,小國無力承擔
    戰爭是人類生活一種另類的生存法則,在人類社會中是不可缺少的起調節作用的東西。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戰爭除了能夠帶來無盡的痛苦之外,剩下的就是哀鴻遍野、斷壁殘垣,一旦爆發戰爭,普通百姓只能被迫接受暗無天日的生活。
  •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什麼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曲俊燕/攝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首氣勢雄壯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反映的抗美援朝戰爭過去已經70年了,但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為揚眉吐氣的一場對外戰爭,志願軍先輩的輝煌業績仍被一代代國人懷念。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政協會上,毛澤東曾宣布「佔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這句話在朝鮮戰場上變成了現實。
  • 世界英雄:他是在坦克上彈吉他的軍人,一個歌手阻止了世界戰爭
    時間推至1999年,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震驚全世界的事情,那就是被喻為當代第一次信息高新技術戰爭的—科索沃戰爭。這場發生在世紀之交的現代化戰爭不僅造成了南斯拉夫聯盟總計2000億美元的損失,更是對當下的國際戰略格局和地緣政治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 徹底改變中國的一場戰爭,韓戰的真實目的被爆出
    戰爭,從來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戰爭中免不了勞民傷財損失人口,不過有時候當戰爭無法避免的時候,只能選擇主動出擊!當一個國家的脊梁被打彎的時候,就需要一場戰爭來重新挺起腰杆!
  • 2020年的第一場戰爭,可能在哪裡爆發?
    OPEC14個成員國,超過半數都是阿拉伯國家 石油確實為阿拉伯世界現代化提供了意外又寶貴的資金 但這同樣也成為一種資源陷阱▼
  • 被美國人評為「最差勁總統」的小布希,卻「幫」了中國一個大忙
    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恐怖事件「911」事件。該事件影響力極大,美國因此死亡的民眾更是達到了接近3000人。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的相繼坍塌和美國民眾的慘死使得美國一時間人心惶惶,美國各地軍隊也因此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
  • 毛澤東對我國國防現代化的戰略謀劃和實踐
    一、適應國家安全環境變化,調整國防現代化的發展策略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是世界局勢急劇變化的時期。毛澤東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地將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放到國家所處的歷史方位和世界大勢中考慮和謀劃,把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國防作為重要任務。 一邊保衛國家,一邊建設國防。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道路的啟示
    已故北京大學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羅榮渠教授認為,「廣義而言,現代化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是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一場急劇變革,這一變革以工業化為動力,導致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全球性的大轉變過程,它使工業主義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的相應變化;狹義而言,現代化又不是一個自然的社會演變過程,它是落後國家採取高效率的途徑,通過有計劃地進行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
  • 戰爭啟示錄(三)明天的戰爭
    這一年,中國在華北地區進行了空軍和陸軍為主,特別是地面裝甲部隊進攻特徵明顯的「802演習」。就在這一年一位美國陸軍退役中將格雷厄姆,向當時的美國總統裡根遞交了一份名為《高邊疆:新的國家戰略》的研究報告。如果把英國、以色列、中國和美國在這一年進行的戰爭、演習和設想拼在一張圖上進行比照的話,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國軍事現代化程度的明顯代差。
  • 文藝作品如何消解戰爭神話:從《沖天》和《一把青》說起
    2015年臺灣出品的兩部影像作品——紀錄片《沖天》和電視劇《一把青》——真不落窠臼,讓我們在戰爭中看到許許多多這樣的普通人,從而也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戰爭,而不是關於戰爭的神話。《沖天》講述的歷史從國民黨空軍建軍到抗戰結束。《一把青》接著線頭講述空軍從內戰到撤退至臺灣的歷程。「活生生千萬個悲劇,換幾行史冊的註記」幾乎是歷史的必然。
  • 四行倉庫保衛戰:一場故意打給世界看的戰爭
    1937年的10月26日至11月1日,四行倉庫無疑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焦點,成為焦點的原因,是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角力的結果,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其價值,已經遠非一場你死我活保衛戰那麼簡單。一二八事變後,中日籤訂了《中日上海停戰及日方撤軍協定》,中國軍隊撤防蘇州一線,在上海市區不能駐紮正規軍,只能由保安團來維持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