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中「老洋房」結局大快人心,但現實生活遠比劇情更殘酷

2020-12-22 陰山冢虎

點擊「關注」,請和我一起靜觀庭前花開花落,笑望天邊雲捲雲舒!

01

孫儷和羅晉主演的電視劇《安家》,改編自日本電視劇《賣房子的女人》,著名作家六六和編劇團隊對原版劇情進行了大規模的本土化改編,因為劇情貼近中國的現實生活,所以收視率不斷上升,尤其是最近一段關於買賣上海老洋房的情節更是引發觀眾的熱議。

如果不看《安家》,大概很多觀眾,還不知道世上有像太表姑奶奶這麼無賴的一家人吧。曾經被收留暫時居住在小洋樓院子裡的遠方親戚太表姑奶奶一家,不知感恩,一家人對房子出售百般阻撓,而終極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瓜分一部分房子出售後的收益,並且獅子大開口張口就要5000萬。

明明跟房子沒有絲毫關係,當年房主出於好心才收留,不僅沒有感恩之心現在還無理取鬧,甚至按時來到小洋房裡蹲點攔截,這個與房子毫無關係的人家卻想拿走三分之一的售房款,這個情節也是讓不少觀眾氣的牙痒痒。

太表姑奶奶最經典的無賴金句:要是沒骨氣,早就不知被攆出去多少回了!可見,無恥是無賴的通行證,且上梁不正下梁歪,這一家老小三代沒有一個好心眼的人,悲哀。

這老太太一家無賴耍到底,讓一直主張和氣生財體面解決的龔先生和徐文昌,都不得不拿起正當的「武器」,捍衛自身的利益。在公平和正義面前,老太太就算耍賴撒潑,也只是鬧劇一場。

最終結果是龔先生聯手徐文昌,出示自己的合法房產證,把那間被霸佔的小屋弄倒,合情合理將老太太一家掃地出門。老洋房以1.5億的價格順利出售,老太太一家最後的下場,就是一分錢沒拿到!連龔老爺子一開始講和時,主動提出給1000萬的補償都沒有。雖然鬧騰了好幾集,老洋房這單生意的結局最終是大快人心!

其實網友觀眾生氣在於,為何好心的龔家人,卻要被老太太一家反咬一口,恩將仇報?如果做好人都被無賴訛上,太沒有公道了。所以,老太太一家最後的下場,就是一分錢沒拿到!好心收留你已經仁至義盡,不懂知恩圖報也就算了,居然強行無賴,那麼一分錢你也訛詐不到。這才是最正確的結局,痛快!

善良,只贈予善良的人。對付無賴就該有符合他們的方法!

02

電視劇的結局讓觀眾爽了,但這只是幻想的美好,實際上收場並不公平。故事的原型——灝澤先生在網絡上發布了故事的真相。

文章標題和內容如下:

貪念之蛇-灝澤自述:《安居》豪宅事件的原型,實為中國版的寄生蟲(節選部分)

彼時老太太遷入時,實際年齡非常小,並非今日常態女性婚育年齡,因為想到其輩分和體態基本與我爺爺奶奶輩相差無幾,我認為當時應該年不過二十餘。

這裡,要說是小屋,可抽水馬桶自來水電燈泡一應俱全。

這可是解放之前,這是很多上海本地正宗有錢人都沒有的條件。

同時,這棟小屋的租金,我們是分文未曾收過。

一直本著與人方便,與己無損即可為的家風教育下。自然幫助這位太太和她的幾位子女全部把戶口都給報在了物業所屬的街道裡。這就留下了隱患,因為公共戶口雖然不是住宅裡的戶口,但是也成為了不能讓公共機構出面逼迫他們搬遷的理由。同時,當時的我們又怎麼能夠料想到,這與人方便的不經意,居然成為了日後家中的大耗的一個關鍵。

但太爺爺念在親屬緣分,一直未曾發難。甚至到了我爺爺那輩,也是未曾要過一分錢的房租,甚至其二子成婚時,我們還出宅子出院子出汽車出錢。

你想,鄰居幾十年,就是沒有血緣,也有情分吧?

因為公共戶口加上歷來沒有「租金來往」,最終成為了法理上的「既定事實」。這一方面,熟悉物業與地產法的律師朋友們應該了解其中的問題和原由。

對了,忘了說在此時,老太太的子女也都是我們家長輩竭力照顧的對象。

其長子,成為了我爺爺畫廊的助理,隨後偷畫。

其次子,成為了我二爺爺的司機,隨後偷錢。

此中過往,實在難堪。

時間終於到了2015年前後,彼時家業已經由我父親主持,但是由於各種因素,我們急需現金。在當時,家中的其他商業項目與地產項目,因為我們自身的運營不周,而正處於瀕臨崩潰的絕境。所以,我們極其需要現金。如果說十萬火急用在哪裡貼切的話,那麼用在這裡就是最好的場景。

於是被迫無奈,只能做出出售祖宅的窘舉,難堪羞愧,說來也讓讀者見笑。後來,經家中長輩溝通,我們終於與一位溫州的資本圈好友達成默契,意圖交易。

可能是由於每日的豪車與不少名人的看房之舉,讓老太太及其家人聞到了味道。

不知其通過什麼手段,居然知道了我們家要出售祖宅的舉動。

這裡有幾點要進行澄清:

1. 老太太從頭到尾就沒有提到過「百萬」這個當量過,而是開口便是一千八百萬。

2. 我家曾明確表示,先讓我們救火救命救家業,只要緩過神來,兩千萬都不成問題。(如今我們自己都覺得自己怎麼會那麼蠢?)

3. 老太太還很理解的表示,要是拿不出錢也沒問題,可以籤帶利息的欠條給他們,隨後我們家的其餘企業也要讓他們的子孫免費持股。

於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家已經連談的想法都沒有,開始尋求其他途徑的解決方案。但是,由於地段敏感,且存在法理上的漏洞,所以就變成了一個僵局,這是什麼僵局呢?

即:如果你在老太太全家都出去的情況下,直接把這戶家的東西全部拆除清理,那同樣他們也沒有辦法證明自己是這裡的住戶。但,你覺得他們可能會不心生警惕麼?

現實是,在得知這樣的情況後,老太太一家立馬進行了「戰鬥動員」。直接把兩個二兒子一個女兒以及所有的後代全部集中,永遠保證家裡有三個人在裡面賴著。另外一方面,極為重要的一個關口在於,我們的祖宅於兩千年左右被認定為「歷史保護建築」,所謂保護建築,就是不允許進行任何結構上的修改和破壞。但老太太一家,為了佔據更多的優勢,直接在我們家人不知情的前提下,把一樓的幾件房間給拆除了!

圖片源自灝澤先生的網文
圖片源自灝澤先生的網文

(附當時取證的圖片,此為我們在發現房屋結構體被破壞後,立刻拍攝的照片,同時老太太一家還快樂的在我們未經修繕的房屋邊上種起了蔬菜瓜果。)

為此,代價當然是我們承受,因為是磚瓦結構的修繕,且賣家也怕根基不穩,我們直接用近百萬的價格去修補,外加還有交易中賣家的討價還價,直接導致我們損失近千萬。

在這個過程中,老太太還另外明確表示幾個更新後的態度:

1. 一萬八百萬他們當初說得意思不完全,實際是老太太二子一女外加孫輩一共八口人,每人都要這個數字。

2. 我們別想耍小聰明,比如通過長期租給別人作為餐館或者別的機構,如果敢這麼做,準備好每天蟑螂老鼠還有早中晚三場廣場舞,讓我們熱鬧熱鬧。

不行?他家就每天舉報,警火醫輪流來,反正老太太年紀大,且此舉又不付錢。

這裡同時還要補充一下,由於後來因為移民及家中兄弟姐妹共同分割等理由,我們家對此物業的持有方式為企業持有。這就導致,家中幾位長輩也很急,畢竟這筆賣房子的錢如果不到,家裡其他的事業 辛辛苦苦打下的基礎,就息於一旦了。所以很多讀者好奇,為什麼不打持久戰?

理由很簡單,急 急 急。

且我們要知道,一套2.2億的物業,不是兩百萬的小房子,別說賣家 就是這種買主都極少見,說句實際的,今天咱們也算對江浙滬的商界浸淫已深。現在有幾個人,能真金白銀的直接桌上拍個2.2億現金的?恕我直言,很少,生活不是網文和小說。

也因此,故事的結局,是令人心寒和齒冷的。

是的,我們輸了,窩囊無奈可悲的輸了。

這戶人家,拿到了一筆尋常百姓窮極想像力都不能想像的數字。

一筆能夠直接改變一個家族數代人命運的財富。

還記得那天,在我家祖宅籤下交易協議的時候,那老太太的臉 所綻放的笑容,就如同初開的梔子花。

我想,當初她家在看到我太爺爺可憐其孤兒寡母所搭建的小屋子時,一定也笑的這麼好看吧?

恩,至於她的子女們,則更是笑得無比的質樸與實在,那是我只在周星馳的電影中,才看到的笑容。

但是,造化弄人,命運輪迴。

在拿到這筆巨額的財富後,他們踏在了一個不該踏得年份。

2015年,股災和匹凸匹。

直接把他們全家的財富,用了短短半年的時間全部都收割並擊垮。

我真的感到奇怪,180天就把一筆巨額數字給全部消耗完畢,一文不省,直接達成了字面意義上的「脫富入貧」。

這,或許真的是需要不懈的努力和些許的天賦吧。

時至今日,或者說截至2019年下半年,他們所剩下的唯一財富,是幾位子女拿了錢後,給老太太在上海極郊區買的一套60平方米的小房子。

一家七八口人,擠在這裡,何必?

那裡我曾經去過周邊,荒無人煙野草橫生,典型的待開發樓盤。

這也是讓我感到最為難受的一點,不是我同情老太太,相反我卻極為理解她。因為我知道,這位老人,如果是為了自己,她一定是不會乃至不敢於如此「拼」, 她的一切行為,包括那份丟盡了的體面和長輩的尊嚴,全都是為了她的子女。我理解的,就是這份為人父母在能幫子女爭取利益的當下,不惜一切代價的付出。可是,子女卻把母親當作跳板和代價,心寒。

我的爺爺,在得知結局後,一輩子文雅的口舌中 只說了三個字 「糟踐了」。

看了灝澤先生的文章,不由得感慨生活如此狗血,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電視劇為了討好觀眾,對結局進行了美化,但真相卻如此悲慘。

03

唉!電視劇的原型真相雖然悲慘,但至少拿回了大部分的利益,實現了售房的目的,家族企業也得到了維持。而我家發生的真實故事才是現代版農夫和蛇的故事!

我家在本地親戚很少,父親是從外地考學至本地的。本地的親戚只有姥姥姥爺舅舅一家。姥爺是山西祁縣人,1914年出生。太姥爺是當地的大地主,姥爺小時候也過了一段衣食無憂的少爺生活,後來太姥姥過世了,太姥爺續弦新娶了媳婦,後媽又生了兩個男孩,自然對姥爺態度就不好了,讓當時年僅16歲的姥爺和長工同吃同住,一起幹活。姥爺的舅舅知道後,很生氣,和太姥爺交涉後,帶姥爺走西口來到包頭,在一家商號裡面開始了學徒生涯。

姥爺年輕時頭腦靈活,能吃苦,愛學習,寫得一手好字,慢慢從學徒熬成了掌柜,娶了祁縣同為商賈人家的姥姥,從太姥爺那邊取得了部分財產(太姥姥遺留的),在包頭安家落戶,在一個大雜院中購置了房產(2間正房2間廂房1個涼房)。

解放後,姥爺所在商號進行了公有化改革,由於姥爺有文化會懂財務,當時公安局、工商局和食品公司任由姥爺選擇,從動蕩年代過來的人,對生存最在意,加之在商號幹了多年,姥爺選擇了在食品公司上班。

上世紀50年代初,土改期間,太姥爺和姥爺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由於是祁縣的大地主,加上家中有槍械,估計是對高壓的土改政策有所不滿,持械反抗,被地方政府給鎮壓了。當時姥爺都不敢回去辦理後事,是姥姥回去辦理的喪事,並把姥爺的繼母接回包頭養老送終。

上世紀59年,眾多周知,中國有三年困難時期,饑荒最嚴重的就是河南、甘肅、四川、山東和和安徽,內蒙古相對來說,日子好過一些,還救濟了江浙滬三千名孤兒。

河南有一戶姓王的人家,六口人,有兩兒兩女,從河南投奔包頭的親友。他親友家很小,日子過得一般,住不下,和我姥爺認識,懇求我姥爺借一間房給他的親戚住。姥姥姥爺心地善良,當時姥爺的繼母已經過世,家中只有我母親和舅舅兩個孩子,房子也有空餘,就騰出一間和正房廂房不挨的涼房借給這戶王姓人家居住,他們趁此落戶在包頭,姥姥還把一些舊被褥拆洗乾淨贈送給他們,還送了一些舊家具給他們。

困難時期,子女多的人家經常吃不飽,姥爺的工資比較高,之前的積蓄也多,姥爺一家的生活過得比較寬裕,而且姥爺在食品公司當會計,經常把一些公司挑揀剩下的蔬菜和無肉的骨頭帶回大雜院,救濟給幾戶子女多的鄰居。這戶人家和另一戶老鄰居,子女較多,又和我母親、舅舅年紀相仿,姥爺家做好吃的,姥姥就經常叫他們的子女去吃晚餐改善生活,女的和我母親睡一間房,男的和我舅舅睡一間房。

但對白眼狼,好心難有好報。文革期間,由於姥爺姥姥的家庭出身不好,被抄家了,姥爺被造反派抓走3個月。期間姥姥家沒有收入,只能靠變賣家產和鄰居救濟生活。但這戶人家不僅不幫忙,還趁火打劫,欺負姥姥沒文化、膽小,經常詐唬姥姥,說要揭發姥爺,除非換房,就是把姥姥的四間房和借住給他們的涼房互換,這樣才能保平安。

由於姥爺被抓走後毫無音訊,我母親剛在一家國企上班,當年又得上班又得做備戰(正常上班,下班後挖防空洞),半年多沒回家,當年也沒有電話等通信設施,家中只有姥姥和剛上初中的舅舅,姥姥一直沒工作過,是個家庭婦女,但姥姥的家庭出身也不好。經不住這戶人家的恐嚇,姥姥和他們換房了。後來姥爺被釋放回來,雖然埋怨姥姥換房的行為,但當時高壓期間,姥爺這種人需要夾著尾巴做人,也無法改變。

當年那種政治形勢,街坊裡面也有幾戶換房的人家,但大多是為了保護鄰居。撥亂反正之後,大部分換房的人家又換回來了。我姥爺和他們提了兩次,這戶人家就不答應換回房子。而且當時抄家,姥爺家很多財產被充公,原始的房產證明材料也遺失了。姥爺姥姥當時已經60多歲了,和他們相鄰多年,不願意鬧得太僵,加上我母親已經在郊區成家立業,家中只有舅舅,所以沒再和他們鬧騰,挨著涼房又加蓋了一間廂房。

從小體弱多病的舅舅一直想有自己獨立的房子,為了賺一套房子,把身體弄垮了,我小時候記得舅舅成天熬中藥喝,最終在我上高一的時候,舅舅因為常年喝中藥,得尿毒症去世了。母親很傷心,覺得如果不是四間房換成一間房,舅舅就不用那麼拼命,也不至於早逝,留下年僅11歲的表妹和做臨時工的舅媽,還得靠姥爺和我家照顧。

姥爺姥姥性格豁達開朗,在2005年相繼過世,去世時姥姥88歲,姥爺92歲。而那戶姓王的夫妻倆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去世的,活了大約70多歲。2005年,包頭市東河區轟轟烈烈的舊城區改造開始了,舅媽和表妹靠姥爺姥姥遺留下來的一間涼房(後來加蓋的廂房折算了部分)分得了60多平米的小樓房一套。而那戶人家的四個子女靠四間房,分了四套50多平米的樓房,四個子女能鬧騰,而且兩個兒子一個在市直屬企業當領導,一個在市執法部門當領導。

所以哪有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家的真實經歷就是現代版農夫和蛇的故事。比上海花園洋房的原型更殘酷,更悲慘!看了《安家》這段,真是深有感觸,感謝作家六六和孫儷等演員的創作和演繹,尤其是扮演老太太的老藝術家把老無賴演活了,讓人恨得牙痒痒!

可能特殊的年代,放大了人的獸性。反思和追憶文革的書籍我看了不少,那個特殊的年代,泯滅人性,忘恩負義,背叛師友的事情很多。國務院總理都不能保護自己的養女,救治了眾多領導人的老革命幹部傅連暲將軍被當年的戰友迫害致死,更有欺師滅祖之輩的藝術家範大師對文革行為毫無反思和愧疚、改革開放後繼續瀟灑人生。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我不信佛道,但可能天道輪迴因果報應,這戶人家的兩個兒子在臨近退休之時,分別因為腐敗問題被查處,兩個女兒在50多歲時相繼得了癌症病逝。

我母親74歲,身體健康,去年我還陪著去祖國南方遊玩了一大圈。這件事情,母親一直沒有提起過,2005年給姥姥姥爺辦理完後事,整理老人遺物時,母親才告訴我,我才知道為何當年去姥姥家,在大雜院中碰到王姥爺和王姥姥,一向待人有禮的母親從不打招呼的原因。很奇怪,當年大雜院的8戶人家中,其他家我經常去串門,但從不去王姥爺家,估計冥冥之中也有天意。

姥姥姥爺已經去世十幾年了,這件事本已經淡忘,昨天看自媒體上很多談論《安家》中老洋房售賣風波的事宜,才想起我家的切實經歷,不由得感嘆一番。現在法制健全,房屋產權明晰,類似我家這種事情估計不會再發生了,希望也別再有!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可能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性的光輝越來越多。此次疫情期間,我不僅看到了眾多醫護人員向死而生,逆向前行,也看到了很多志願者的閃光行為,並為之深深感動。

相關焦點

  • 盤點電視劇《安家》老洋房故事原型案例,現實中老太太結局更差
    安家》在電視熱映後,對劇情的討論熱度不斷上升,前面有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後面又出現無賴老太太霸佔房產。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它的靈感往往取自現實生活,在追劇的過程中,關於老洋房事件激烈的討論中,得知一個重要消息,那就是《安家》老洋房的故事是有原型人物的,但他們的結局,比電視劇裡面演繹的還要慘。下面且聽小李講解!說這個事件之前小李先熟悉一下電視劇當中的情節。
  • 《安家》上海老洋房故事摘自現實故事,真實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最近由孫儷與羅晉主演的《安家》引起了諸多網友的感慨在3月1日由《安家》劇組爆料的最新劇情中,主人公龔家花園老洋房的戶主想要賣掉房子,卻被遠房親戚家的老太太一家訛上,毫不知恥的要讓戶主給予他們家5000萬搬家費,負責賴在老洋房不搬走,引起了諸多網友的探討諸多網友在看到這一幕
  • 「安家」老洋房故事有原型人物,他們的真實結局,比電視劇中要慘
    《安家》上映後,該劇的討論熱度不斷上升,前有房似錦的母親,後面又出現無賴老太太。一部優秀的作品,它的靈感來源於現實生活,在追劇的過程中,我們得知一個重要消息,《安家》老洋房的故事是有原型人物的,但他們的結局,似乎比電視劇還要慘。
  • 《安家》中三棟上海老洋房,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命運
    《安家》劇情繼續穩步推進,一個接一個精彩故事也在觀眾面前呈現,尤其是劇中連續出現的三棟上海老洋房,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命運,更是讓人慨嘆,每一棟上海老洋房都有著一個上海灘的傳奇故事。,70多年前因為生活所迫前來投奔龔先生的太爺爺,龔先生太爺爺看老太太一家無依無靠,於是收留了太姑表奶奶一家,安排太姑表奶奶一家住到了龔家花園臨時搭建的一間小屋裡,不收取租金,太姑表奶奶一家在小屋裡一住就是70年,因為不收取租金,太姑表奶奶就把這間小屋當作是贈送,因為花園中的小屋過於簡陋,本身也是違章建築,在龔先生一家的幫助下,幾年前太姑表奶奶一家在外買了新房,搬出了小屋。
  • 《安家》上海老洋房找到故事原型了!曾掛牌2.2億,出自名師設計
    看這造型著實有些年頭了,看的出來曾經住在這裡的也是大戶人家劇情中也交代這套老洋房可是出子匈牙利著名設計師鄔達克,喜歡上海建築的人對這個名字一點都不會陌生他曾經歷了種種不幸,後期流浪到了中國,並以自身獨到的建築才華為上海保留了上百座著名的建築
  • 安家:老兩口相繼去世捐出老洋房,徐姑姑房似錦被翟雲霄開除!
    由孫儷羅晉聯合主演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安家》最近正在各大平臺熱播。「高開低走」大概是最近很多觀眾對這部劇最直觀的感受了,而隨著劇情進入到了尾聲,整體的進度也開始被吐槽非常緩慢。《安家》的各副線劇情開始拉低評分,負面的評價此起彼伏。
  • 《家和萬事興》片方回應:生活遠比劇情更殘酷
    然而就像「沒有緋聞的名人不是名人」,沒有被質疑的電視劇就不是熱劇一樣,網絡上對該劇「劇情太極端、人設太誇張」等給出不少尖銳的評價。為此記者電話採訪片方,針對網友關心的問題向其尋求答案,相關負責人也給予了坦誠的回答。  劇情太極致!其實生活遠比戲劇更殘酷  《家和萬事興》這部講述現代年輕人婚姻困境的電視劇,劇情可謂極致到讓人目瞪口呆。
  • 《安家》:房似錦揭開上海老洋房的神秘面紗,老洋房「魅力」何在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安家》,改編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安家》不同於日劇,編劇六六加入了中國社會背景,加入了中國本土元素。同樣是賣房子,《安家》以上海的房產中介為獨特視角,講述了當代買房人的焦慮和遇到的問題。
  • 熱播劇《安家》再添「真實」新案例:引出「奇葩親戚」的老洋房出售...
    在3月1日、2日更新的第18、19集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出手那單引出了一群「奇葩親戚」的老洋房案例,被網友發現:它和兩年前「知乎」上一位答主講述的自家故事幾乎一樣。2日凌晨,該答主在微博上再髮長文,詳述了自己家出售這棟老宅背後的「奇葩」故事,進一步坐實了《安家》裡的情節源自現實。
  • 《安家》在老洋房裡到底藏了多少故事?這些發現也許會讓你很意外
    在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老洋房的故事越來越讓很多普通觀眾突然有了興趣。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上海被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更是被多個機構評為世界最安全城市之一,可讓上海人自豪的不只是上海現在摘得的這些殊榮,還有它歷盡滄桑的過去。
  • 《安家》江奶奶賣老洋房結局慘澹:貪婪之人,終將一無所得
    看完《安家》中江奶奶賣老洋房的劇情時,我真是明白了此中的深意。為了帶爺爺出國治病,江奶奶著急賣掉老洋房;而為了能在自己離世前,把老伴的晚年安頓好,江爺爺也希望能儘快賣掉老房子,選一套方便的電梯房,生活便利,老伴也能生活的舒適一些。本來,兩個外甥是同意賣掉這套房子的,所以籤署了委託書,房源交給了安家天下的房似錦代賣。
  • 《安家》: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審美突圍
    作者:魏兵 一直以來,現實題材電視劇以貼近生活、表現日常和尊重客觀邏輯的特質,在中國當代大眾文化中獨領風騷。近日,現實題材電視劇《安家》展露螢屏,獲得不俗的口碑。
  • 《安家》寧馨結局悽慘:房子被騙,大快人心!
    在此前的劇情中,房似錦已經宣布,與原生家庭徹底決裂。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房似錦的媽媽潘貴雨,健康情況不容樂觀。恐怕這也為最後的和解,留下了伏筆。相比之下,房似錦所面對的事業打擊,只能算是暫時而短暫的。她在路上偶遇了寧馨母女,在同情心的驅使下,房似錦為她們忙前忙後,甚至自己搭上5萬塊錢中介費,就是要幫寧馨買賣房屋。
  • 《安家》三個故事揭露殘酷真相,網友:太難!
    ,更有著形形色色買房人的奇聞軼事,堪稱是一部現代年輕人婚姻和生活的買房圖鑑了!說實話,娛姐看完這部劇感觸最大的就是真實、殘酷和血淋漓的現實。《安家》反映的這些社會現象,淋漓盡致地刻畫了現實中那些唯利是圖的惡人嘴臉,讓人細思極恐,脊背發涼
  • 安家第4集劇情 安家第4集劇情介紹
    安家第8集劇情最近由孫儷、羅晉領銜主演的職場劇《安家》正在熱播中。《安家》中孫儷飾演的女主房似錦,是房產中介公司裡能力優秀的金牌銷售,在上司翟雲霄的授意之下,空降到上海靜宜門店,與羅晉飾演的徐文昌一起做雙店長,作為房產中介的他們在幫助客戶買房之時,也見證了客戶生活中的哀怒喜樂的故事。筆者目前追看了最新劇集,發現《安家》與其他許多披著職場皮但內核卻是爛俗言情的電視劇比,算是比較真實和接地氣的。
  • 安家劇情介紹大結局 安家劇情介紹大結局微博
    安家劇情介紹大結局不過大家不用失望,雖然沒有了主角的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這部電視劇中的2條感情線還是有一對走到最後。根據這部劇的人物介紹可以看出,作為一直貫穿全劇的另外一個女性角色朱閃閃會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
  • 老洋房究竟遭遇過什麼?——電視劇《安家》的背後 | 華新民
    原標題:踐踏產權的老洋房買賣等同於倒賣贓物——評電視劇《安家》的背後 最近熱播過的電視劇《安家》,得知時已結束,便從網上找到並認真地看了看。在其說到上海老洋房的交易時,我注意到它有很多沒有說完的實話,但另外也有違反事實的表述。事關重大,必須要講一講。
  • 《安家》老洋房劇情原來是真實故事改編
    電視劇《安家》裡的情節,龔先生因為企業資金鍊出了問題需要周轉,打算變賣家裡價值連城的老洋房救急,標價1.5億,沒想到消息一經傳出,遠房親戚太表姑奶奶一大家人找上門想要分錢。隨著龔家人後來搬離老洋房,這一家也買房離開,自此再無往來。但在得知洋房賣了1.5億後,太表姑奶奶一家又殺回來,賴著不走,非要分5000萬。當龔先生的爺爺去和他們交涉的時候,還客氣的帶上了果籃,心平氣和的表示願意給他們一千萬,但他們竟然表示要每個人一千萬,人心不足蛇吞象。氣得龔先生的爺爺當場病發。他們理所當然的覺得,你這麼有錢,分我點怎麼了?
  • 《都挺好》太客氣了,現實遠比這個殘酷!
    這部打著「揭露原生家庭之傷」的口碑劇,讓很多人大呼「不忍直視」「太殘酷」,尤其是姚晨扮演的蘇明玉一角,似乎是很多在生活中飽受重男輕女、被父母不平等對待的代表。而蘇家那些男人們則無一例外,被打上了「自私」的標籤,成為壞男人的代表,成為被討伐的對象。
  • 什麼書讓《安家》裡的孫儷讀得如此入迷?上海老洋房的精彩不只是...
    「上海老洋房」上了熱搜。孫儷、羅晉主演的熱播劇《安家》以「賣房」為主線,講述賣房過程中的社會百態。最新劇情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跟著羅晉飾演的「徐姑姑」學賣老洋房,沒想到遇到了「鳩佔鵲巢」的奇葩事件。電視劇播出後,有網友爆料,這個戲劇性的故事在生活中真有原型,這幢老洋房就在上海淮海路,當年的報價甚至比劇中的1.5億元成交價更高。《安家》中的房似錦是位敬業的房產中介,「入戲」太深的孫儷就連在微博上與楊超越互動都不忘寫上「先保佑姐姐這個月業績達標」。為了賣好房子,房似錦下了不少功夫,其中就包括——看書做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