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浪潮電影

2021-03-02 惠州學則藝考

法國新浪潮電影興起於1958年的法國。當時安德烈·巴贊主編的《電影手冊》聚集了批青年編輯人員,如克洛德·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等50餘人。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派」。

他們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繪現代都市人的處境、心理、愛情與性關係,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呂弗的《四百下》、戈達爾的《精疲力竭》等。

左岸派是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法國電影的一個派別。在法國新浪潮電影興起的同時,在巴黎有另外一些電影藝術家,也拍出了一批與傳統敘事技巧大相逕庭的影片。

由於他們都住在巴黎塞納河左岸,因此被稱為「左岸派」。他們是阿侖·雷乃、阿涅斯·瓦爾達、克裡斯·馬爾凱、瑪格麗特·杜拉斯和亨利·科爾皮等。

「左岸派」導演們對人和精神的發展過程感興趣,其影片有著明顯的側重人物內心描寫的傾向。他們的電影成名作都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問世的,如雷乃的《廣島之戀》(1959年)、科爾皮的《長別離》(1961年)(兩片均由杜拉斯編劇)、雷乃的《去年在馬裡昂巴德》(1961年,由羅布一格裡葉編劇)、瓦爾達的《克列奧的兩小時》(1961年)等。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簡介

新現實主義電影是二戰結束前後在義大利出現的西方現代電影流派之一;多以真人真事為題材,描繪法西斯統治給義大利普通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現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細節,多用實景和非職業演員,以紀實性手法取代傳統的戲劇手法。

該流派首部影片是《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45年,導演R.羅西裡尼),其他代表作有《偷自行車的人》1948年,導演德。西卡)、《羅馬11時》(1952年,導演G德·桑蒂斯)《希望之路》(1950年,導演P捷爾米)《大地在波動》(1948年,導演維斯康蒂)、《艱辛的米》(1949年,導演德·桑蒂斯)、《擦鞋童》(1946年,導演德·西卡)、《墮落的青年》(1947年,導演捷爾米)、《在法律的名義下》(1949年,導演捷爾米)、《屋頂》(1956年,導演德·西卡)等。

☆今天的文藝常識就分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這些經典的老電影。

相關焦點

  • 法國電影新浪潮,永不停歇
    如今提及法國新浪潮電影,影迷們會如數家珍般地報出「新浪潮五虎將」的名字,戈達爾、特呂弗、侯麥、裡維特和夏布洛爾。再熟悉一點影史的朋友,還會說出阿倫·雷乃,阿涅斯·瓦爾達等「左岸派」導演,他們構成了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主力。當我們追溯這批導演的成長道路時,卻會發現朗格魯瓦和巴贊,存在主義哲學和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構成了推動法國電影新浪潮誕生的驅動力。
  • About * Film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圖為:讓·呂克·戈達爾導演的電影《精疲力盡》新浪潮是時代必不可少的產物。它產生在二戰之後的法國,這時候的法國面臨著歷史性的審判,它最強力的政治勢力法西斯在二戰中垮臺,隨後,史達林的去世,使得法國的左右派都陷入了絕境。還有失敗的阿爾及利亞戰爭和越南戰爭,使得中間派開始感到失望。僵化的社會制度讓當時法國的青年人把政治視為「滑稽的把戲」。
  • 【電影筆記】法國 新浪潮
    法國新浪潮從2020年7月開始,一致持續到12月左岸派結束。浩浩蕩蕩大半年。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那些讓我們喜愛的新浪潮創作者們。什麼是新浪潮?法國新浪潮電影(1959—1964)同樣被手機Vlog衝刺的今天,我們是不是也能拿著手機拍出一些東西,通過自己的視點,表達一些觀念,60年後,那幫年輕人圍在一起,討論今天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這或許是藝術片的價值。
  • 百老匯影訊法國新浪潮電影回顧展
    為了反對官方影評的反詩意態度,50年代初在電影誕生之地的法國湧現了一批通過《電影手冊》表達自己的年輕影評家,他們反對一切與電影相關的流派或狹隘定義。(題圖:讓-呂克•戈達爾《狂人皮埃羅》劇照)「新浪潮」的頑皮鬼——法國新浪潮電影回顧展時間: 3月19日-3月29日地點: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本次展映影片全部法文原聲對白,中文字幕)「新浪潮」,這一術語曾經使人著迷。
  • 新浪潮電影女神逝世,法國電影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嗎?
    雖然在很多國人心目中,安娜·卡裡娜不是最著名的法國女演員,但只要是新浪潮電影愛好者,就肯定不會忽視她。她是新浪潮導演戈達爾的繆斯女神,曾大量出演其作品,也曾在其他新浪潮導演作品中出演。戈達爾和卡裡娜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不太了解的小夥伴要問,到底什麼是新浪潮電影呢?
  • 他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
    1930年出生法國的讓·呂克·戈達爾法國著名電影導演、影評人,畢業於索邦大學。他執導第一部電影《精疲力盡》,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該片獲得第1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獎他執導的電影《影像之書》獲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特別金棕櫚獎。
  • 對談實錄 | 婁燁:法國新浪潮電影對我影響很大
    10月27日,北京的法國文化中心舉辦了「新浪潮對中國電影的影響」主題活動。展映了婁燁電影《推拿》。映後,導演婁燁與法國影評人阿蘭·貝加拉進行了對談講座,講座由中戲教授徐楓主持兼翻譯。話題涉及法國新浪潮電影對中國電影影響,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幕後拍攝故事,電影創作風格與主題,作者論,演員與角色的關係,婁燁影片性愛戲份的拍攝理念等。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內容滿滿,令聽眾受益匪淺。
  • LA CAMERA-STYLO||法國新浪潮
    (導演即作為電影的創作者,大製作無法定義電影本身的身份)早在1954年,François Truffaut(法國著名導演,新浪潮代表之一)曾就在一篇評論中,尖銳地譴責了主流導演們把安全的文學作品直接改編為無想像力電影作品的現象。
  • 6部必看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帶你漫遊巴黎
    沒有任何電影運動能造成法國新浪潮這樣的深遠影響。這次運動最先由一本雜誌聚集起的年輕影評人發起,最終重新書寫了現代電影的定義。電影檔案收集者亨利·朗格盧瓦和影評人安德烈·巴贊是這一運動的領導。巴贊在1950年與人一同創辦了《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雜誌,朗格盧瓦則與人共同建立了法國電影資料館,在巴黎舉行定期的觀映活動。
  • 6部必看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帶你漫遊巴黎
    沒有任何電影運動能造成法國新浪潮這樣的深遠影響。這次運動最先由一本雜誌聚集起的年輕影評人發起,最終重新書寫了現代電影的定義。電影檔案收集者亨利·朗格盧瓦和影評人安德烈·巴贊是這一運動的領導。巴贊在1950年與人一同創辦了《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雜誌,朗格盧瓦則與人共同建立了法國電影資料館,在巴黎舉行定期的觀映活動。
  • 深圳丨「法國新浪潮雙傑電影回顧展」即將開啟!
    那就是,即將開始了「法國新浪潮雙傑電影回顧展」,將帶來新浪潮雙傑戈達爾與特呂弗的多部作品,作品選擇還是非常不錯的,感興趣的朋友不可錯過哦!4月20日開始「法國新浪潮雙傑電影回顧展」我們也特別真誠地希望通過那個時期的電影和導演,來推動一場全新的電影生活方式變革,讓城市裡的浮華褪盡之後,不只剩下一片文化荒漠。「喜歡現在的電影,但它就是缺乏誠意,我只是想讓他獲得進步」。
  • 法國新浪潮電影海報,半個世紀前的設計經典!
    他的最新作品《法國新浪潮:設計革命》深入研究了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運動之一。該作品以設計師為中心,由Tony編輯,旨在表彰20世紀下半葉海報藝術家的獨特才華。 法國新浪潮電影以其對傳統電影製作慣例的摒棄而對電影界產生了巨大影響,而受委託向公眾銷售這些電影的設計師們同樣具有革命性。
  • 新浪潮電影
    新浪潮電影 Nouvelle Vague產生於1958年的法國。
  • 【讀書筆記】《法國電影新浪潮》
    新潮派的美學與政治新浪潮崛起後,一股熾熱年輕的力量在整個法國電影界泛濫開來,一時之間百花齊放,所有年輕人都有了一個電影創作的夢。如今回顧,這雖然是個浪潮,但內裡卻沒有統一的風格或共同的意識交集。尤其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越發各走各的創作之路。
  • 百大電影導演•迷人的法國新浪潮系列 l 亞青影會
    希區柯克可以說是電影史上最獨特、最具有個人魅力的大師之一了,而在希區柯克之後,在電影史上不容忽視的一股新生力量誕生了:法國新浪潮電影新浪潮與希區柯克希區柯克本人是新浪潮運動的簇擁者,而新浪潮導演第一人——弗朗索瓦·特呂弗——特別崇拜希區柯克
  • 婁燁對談《電影手冊》影評人阿蘭·貝加拉:法國新浪潮電影對我影響很大
    映後,導演婁燁與法國影評人阿蘭·貝加拉進行了對談講座,講座由中戲教授徐楓主持兼翻譯。話題涉及法國新浪潮電影對中國電影影響、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幕後拍攝故事、電影創作風格與主題、作者論、演員與角色的關係、婁燁影片性愛戲份的拍攝理念等。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內容滿滿,令聽眾受益匪淺。巴塞電影編輯參與了此次活動,並整理了講座內容,以饗讀者。
  • 法國新浪潮電影往事 :為榮譽抗爭的70年
    它開啟了電影史上一段難得的純真年代——「新浪潮」。有了戈達爾,電影從此改觀。」 一向懟天懟地的特呂弗,誇起人來像寫情書,也一點不手軟。 這是1967年,他們不會想到這將是他們最後的蜜月期。 隨之而來的,是1968年,那個法國電影人和全世界新浪潮影迷都繞不過去的1968年。
  • 戈達爾與特呂弗:法國新浪潮璀璨的雙子星
    ◎ 王 樽 4月20日至26日,由深圳百老匯電影中心主辦的「法國新浪潮雙傑電影回顧展」將盛大舉行,這是深圳首次集中展映「新浪潮」兩大領軍人物特呂弗和戈達爾的代表作。 「法國電影新浪潮」,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運動和流派。
  • ...新浪潮」電影風採 2020年「金熊貓」展映周迎來法國電影大師作品
    談到電影藝術的發展歷史,誕生於法國的「新浪潮」電影絕對是不可忽略的一段。而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旗幟人物之一,埃裡克·侯麥也是電影藝術中不得不提的存在。11月9日,四川成都,2020年「金熊貓」展映周再次迎來了法國主題日,並播放了由法國電影大師埃裡克·侯麥執導的電影——《綠光》。
  • 法國新浪潮經典之作,你看過幾部?
    最近小編正在學習法國新浪潮電影,於是看完了這兩部典型影片特呂弗的《四百下》和戈達爾的《精疲力盡》,也順便為大家好好介紹這場運動的影片。法國新浪潮發生於20世紀50年代末,有三位導演決定了六十年代法國電影的圖景,他們是佛朗索特呂弗、克洛德夏布洛爾和讓-呂克戈達爾,他們曾經都是《電影手冊》雜誌的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