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的這一代小花已經走到了轉型的關鍵期。
對下,後起之秀90花和00花們虎視眈眈;對外,觀眾們一直詬病85花們的演技太過僵硬。
楊冪、Angelababy已經不滿足於偶像劇市場,開始在大銀幕和懸疑劇裡開闢新戰場。
因為結婚生子,停滯了近4年沒有工作的劉詩詩,也開始了新的嘗試。
《親愛的自己》
《親愛的自己》的卡司很強大。
導演丁黑。
曾執導過《玉觀音》《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那年花開月正圓》等一波高分劇。
擔任配角的,也都是有實力的中青代演員。
渣男許幻山——李澤鋒。
還有彭冠英、闞清子、車曉、張瑤、姚櫓……這些非常有實力的演員。
但繞是這樣,《親愛的自己》依舊口碑和收視率雙雙敗北了。
豆瓣熱門評論區,觀眾們的矛頭紛紛指向了女主演劉詩詩。
劉詩詩演得有這麼差嗎?
真有。
在《親愛的自己》裡,她飾演的是一個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資深銷售。
這是劉詩詩產後復工,接下的第一個角色。
「李思雨」這個角色身上有強烈的兩級色彩:
第一層是作為銷售的能說回道和處事靈活;
第二層是,她作為女朋友在多年男友面前,小女人、愛撒嬌的那一面。
然而,《親愛的自己》劇情本就拉垮,劉詩詩的演技更是使得「李思雨」這個角色雪上加霜。
先說作為銷售精英的李思雨。
《親愛的自己》是怎麼表現她超強的銷售能力的呢?
一開場,李思雨就邊打電話邊推門而入,說她研究李客戶的全部資料。
「這個人重信譽,講義氣,但也不和錢過不去」。
寥寥幾句話,就交代了客戶的性格特徵,也正面描寫了李思雨是一個執行力強、工作認真、也有一定判斷力的角色。
這些對銷售來說,是入門級別的功課。
接下來,為了體現李思雨金牌銷售的人設,劇中安排了這樣一個橋段。
公司安排她去處理一個因內部人員洩密而丟失的500萬大訂單。
李思雨來到客戶的公司,得知男客戶正在上廁所。
在外面等著客戶上完廁所,出來再談嗎?
不,這樣的操作未免太過常規。
李思雨果斷地衝進了男廁,並把男客戶堵在廁所門口,為自己爭取到了15分鐘的時間。
再看她的話術:
以騏冀電動車的銷售速度和利潤率,您每分鐘可以掙兩千塊。但如果您給我15分鐘的時間,我能保證多幫您掙五千萬。
這不是早就被寫進銷售教科書,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銷售話術了嗎?
第一個用這套話術的人是人才,第一千零一個這麼說的人是蠢材。
劉詩詩在演這一段的時候,還沒改掉她在表演上一貫的毛病,全程搖頭晃腦的,既不嚴肅,也不認真。
客戶估計是被下了降頭,才會被這樣的銷售打動。
而結果呢?
客戶非但沒有追究她非法闖入公司,還把自己堵在男廁的失禮行為,反而跟她想談甚歡。
當即決定追加1000萬,還想把李思雨挖到自己公司。
看到這,我真是「地鐵老爺爺看手機.jpg」,這都什麼迷惑操作啊?
編劇可能真是沒什麼生活經驗。
日常生活中,正常人遇見那種打騷擾電話的銷售都會氣得直接掛斷的好嗎?
更別提闖進男廁了,李思雨當銷售之間,公司連基本的銷售禮儀都沒培訓過嗎?
李思雨這種操作,不被客戶投訴性騷擾就已經是萬幸了。
再看感情部分,也就是「李思雨」作為女朋友的那一面。
這部分,目前看來劇情沒有太多硬傷的地方。畢竟是情侶談戀愛嘛,基本上不會有太多出格的地方。
只要演員的表演合格,情感戲一般都沒多大問題。
劇中有這樣一段。
李思雨從外地出差回來,男友開車去接她。
兩人開始產生了一點分歧,然後李思雨就在車上開始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撒嬌」。
這段戲,跟其他的85花在表演上存在的問題簡直是有過之無不及。
表演痕跡非常重。
瞪眼、嘟嘴,用盡渾身的力氣在做表情,怎麼誇張怎麼來。
我為什麼說這一段的表演痕跡很重呢?
是因為這個時候,李思雨的男朋友在開車,所以他是看不到李思雨的任何表情的。
所以劉詩詩此時的種種大表情、大動作都是「表演」給觀眾看的。
換句話說,她的心思根本就沒有放在跟旁邊的對手演員互動上。
所以,演砸了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事。
這不是劉詩詩第一次因為表演「古靈精怪」而翻車。
在《步步驚心》時期,她就已經出現了這個問題。
為了表現若曦的古靈精怪,撅嘴、皺眉、瞪眼,各種誇張的表情都來了一遍。
但非但沒有給人靈動的感覺,反而因為用力過猛,給了觀眾一種過猶不及的油膩感。
因此,有很多觀眾說《步步驚心》後期的馬爾泰·若曦是最適合劉詩詩的角色。
後期的若曦憂思鬱結,整天心事重重,不如往日活潑,也就不需要任何大表情了。
這樣反而成就了劉詩詩。
現在上網的這一批00後們,估計都不記得了:劉詩詩當年是頂著「小劉亦菲」的名號出道接戲的。
據說蔡藝儂是照著劉亦菲的模版,才找到劉詩詩的
從長相上看,劉詩詩和劉亦菲都是傳統中式審美下的美女外貌。
兩人的性格又都給人一種不爭不搶,非常佛系的感覺。
唐人公司敏銳地抓住了這點,在劉詩詩出道之初,在天涯等論壇上各種營銷劉詩詩「小劉亦菲」的名號。
劉詩詩的《步步驚心》爆紅之後,她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姓名。
隨後劉詩詩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加上本人確實不爭不搶不作妖,在大眾面前的好感度確實很高。
久而久之,也就沒人記得「小劉亦菲」的title了。
《花木蘭》上映時,我們分析過劉亦菲。
她是非常典型的「出道即巔峰」,迄今為止職業生涯中評分最高、口碑最好的幾部劇都是在出道的頭幾年拍的,此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然而劉亦菲出道二十年,人又美,作風又低調謙遜,觀眾緣好得不得了。
導致很多人都沒注意到,她其實也成了爛片女王。
近十年來,劉亦菲的作品幾乎都沒上過6分
在這一點上,劉詩詩簡直就是第二個劉亦菲。
出道伊始,就吃住了「若曦」和「龍葵」這兩個經典角色,還把「人淡如菊」這四個字打成了自己的專屬標籤。
和劉亦菲一樣的是,劉詩詩的表演大部分時候也很木,為人又有一種和人世間格格不入的疏離感。
和其他85花相比,她們低調謙遜,收穫的一大批觀眾緣的同時,也獲得了最大程度的寬容和偏愛。
但是無論何時,一個演員僅靠觀眾緣都是走不長久的。
觀眾們的耐心是有限的。
他們會因為偏愛,原諒你一次,可是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
劉亦菲已經因為《花木蘭》的撲街遭受了一波質疑了,《親愛的自己》也讓劉詩詩的表演問題暴露得更加徹底。
新的一批00後小花們已經長起來了。
85花的老本不能吃一輩子,留給她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