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倒黴」兩字,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吧。
精心梳洗打扮前去約會,結果前腳一出就踩到狗屎。
在最愛的餐廳吃頓大餐,結果盤子裡發現半截蟲子。
人生如此艱難,誰又沒遇到點這樣那樣的糟心事。
倒黴見得多了,但「倒黴的極致」你見過嗎?
可不是正爺在吹牛,今天這部電影,就為我們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真正的「禍不單行」——
《走到盡頭》
看點
1.生動詮釋「史上最倒黴男主」。
2.劇情高能反轉,根本停不下來。
3.在韓國NEVER網站拿到8.99的高分。
影片一上映就好評如潮。
一舉拿下韓國三大電影獎——青龍獎,大鐘獎,百想藝術大賞19個獎項的提名。
導演張藝謀稱它為:韓國懸疑片的標杆作品,情節如過山車一般快感十足。
豆瓣上的評價,出現最多字眼也是:緊張刺激,根本停不下來。
真有這麼刺激?
正爺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有!
影片的開場就直入主題。
大雨夜,僻靜的小路上。男主正火急火燎地趕車。
一隻狗擋在前路,男主一個急轉彎,避了過去。
可這一轉彎,又撞上了另一個——人?
男主趕緊下車,發現一個中年男人倒在路邊,一探氣息,死了。
怎麼辦?叫救護車已經來不及,報警的話自己還得坐牢。
見周圍沒人,他偷偷把屍體搬進了後備箱,然後繼續趕路。
這個男人叫高建洙,職業是一名警察,背地裡卻幹著貪汙受賄的勾當。
今天是他母親的喪禮,偏偏又趕上檢察組過來調查貪汙,心煩意亂之下,才發生了這起車禍。
本打算等葬禮結束再處理屍體,結果意外又發生了。
同事給他發來簡訊——
檢察組正往您那趕過去呢
有可能要搜車。
這下男主徹底慌了。
如果車上的屍體被人發現,自己豈不是要把牢底坐穿?
不行,必須要把屍體藏起來!
男主左思右想,想到了一個完美的藏屍之所。
一個你絕對想不到的地方——母親的棺材裡。
(男主母親估計得死不瞑目!)
接下來這個計劃就厲害了。
首先,把屍體藏到靈堂的通風孔裡,買來一打氣球遮住攝像頭。
然後,找藉口要與母親獨處,支開了靈堂的工作人員,將房間反鎖。
接著,把屍體從排氣管拽下來,放到母親的棺材裡,蓋上蓋子。
最後,把死者和母親的屍體一起下葬,神不知鬼不覺。
好一個完美犯罪,徹底解決屍體,也不怕被人發現。
(沒有人會想到屍體埋在棺材裡)
但事情就這麼結束了嗎?
有句話說得好,上帝在為你關了一扇門的同時,還會用門夾你的腦子。
男主受命去追查一起連環殺人案,結果出乎意料地,嫌犯竟然就是被自己撞死的男人!
更慘的是,有人目睹了整個肇事過程,還威脅要將他舉報。
神秘人到底是誰?與死者有什麼關係?他又為什麼不選擇直接報警?
抱歉,為了你的觀影感受,正爺只能劇透到這裡。
《走到盡頭》是近年來韓國懸疑片中難得的佳作,影片劇情,人物,細節,表演都呈現得非常出色。
劇情上,影片一直保持一種升級、通關的氣氛,所有懸念之間互相勾連、遞進,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
就像樂曲中的即興一般,你永遠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除了劇情,影片的細節也讓人印象深刻。
影片後半段幾次出現的魚缸,暗示了男主所處的困境。
他就像魚缸裡的小魚一般,四處碰壁,無力逃脫,被命運玩弄於鼓掌之中。
男主和反派樸昌民在房裡糾纏、搏鬥,仿佛兩條魚在魚缸裡互相撕咬。
最後,子彈射穿了樸昌民,也射穿了魚缸,男主才從困境中徹底解脫。
最後,人物更讓你猜不透。
這麼說吧,整部影片裡沒有一個角色是純粹的好人。
警察正義?
高建洙所在的警局,從警長到隊員全部都貪汙受賄,甚至事情敗露以後還打算犧牲男主一個人背鍋。
檢察官正義?
表面上道貌岸然要嚴懲貪汙,實際上只是因為沒有收到滿意的封口費。
還有男主,發生車禍以後沒有選擇報警,也沒有叫救護車,而是想盡辦法掩蓋罪行。
更不要提影片的反派樸昌民,受賄、販毒、殺人無惡不作,甚至和日本的黑幫有所勾結。
這才是影片最令人發怵的地方,它不是懲惡揚善地煲雞湯,而是把社會的陰暗面徹底剖開給你看。
近幾年,韓國電影屢次觸碰敏感題材。
從批判虐童事件的《熔爐》,到揭露政治內幕的《局內人》,再到這部諷刺警界貪汙的《走到盡頭》。
韓國的電影在黑政府的路上越走越遠。
把制度批得體無完膚的同時,又引導制度作出改善。
反觀國內的電影,凡是涉及社會現實的,不是蜻蜓點水,就是避而不談。
再大膽一點的往往淪為禁片。
這也是我們一直喜歡韓國的電影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有多優秀。
只是因為,我們總能在他們的作品身上,看到我們自己的痕跡。
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有改變國家的電影,而不是改變電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