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不良少年沙雕劇又走紅了霓虹社交網絡,仍然是熟悉的畫風和熟悉的主創。
福田雄一,那個男人,那個名作等身的漫改奇才——
[銀魂]、[齊木楠雄的災難]、[變態假面]、《勇者義彥與魔王城》...每一部拿出來都是能讓人笑掉腦袋的真實沙雕劇。
這部新的《我是大哥大》自然不輸,橋本環奈、室毅、佐藤二朗、小慄旬等福田陣容悉數回歸。
原作又本就是連載於80年代的著名不良題材搞笑漫畫,這種題材交到福田手裡,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搞笑程度大概就是全程哈哈哈哈哈哈,也難怪最近日本聊天工具LINE都給《我是大哥大》出了整套表情包。
©《我是大哥大》漫畫和真人版海報
而它的背景是80s,不良少年、硬派青年,雖然新世紀以來,不良題材漫畫已經越發罕見。
但曾經,不良文化和不良漫畫都是一個時代符號。
《我是大哥大》開篇背景即是:
80s,自校園鬥爭以來,年輕人們反抗著大人們,身穿著奇裝異服,以此來釋放他們日積月累、無處釋放的精力。
當時,在日本各地掀起暴動的不良學生們,被稱為「硬派青年」,並成為一種現象。
而漫畫裡的故事,發生在千葉。
兩個轉學的高中生,三橋和伊藤,突然立志要在新學校裡做「不良」,於是,從髮型開始——
一個染成了金髮捲毛,另一個做成了浮誇刺蝟頭。
一邊打怪一邊逗趣的不良高校生活,就此開始。
©《我是大哥大》裡的三橋和伊藤
片中翻譯的「硬派青年」,日文是ツッパリ(突っ張り),原有態度強硬、舉止蠻橫之意。
從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它都是當時的流行語,是對東京等關東地區不良少年的一個總稱。
到了90年代之後,它被另一個詞「ヤンキー」取代。
ヤンキー讀作yanki,也就是所謂的「不良」,原本是英語yankee(美國佬)一詞的音譯。
70年代時,那些聚集在大阪的揚基村(美國村),穿著花哨的夏威夷襯衫和肥大褲子的年輕人,最早被稱為「ヤンキー」。
不久後,以大阪為中心擴散到全國,那些高校中的不良少年們也就獲得了「ヤンキー」的名字。
而在80年代的不良文化中心,還有一個著名的群體,名叫「暴走族」。
暴走族早先叫「雷族」,起源於戰後的廣島。
©七、八年代的暴走族群體
當時,無法從戰爭陰影中擺脫的廣島退伍軍人們,學著大洋彼岸美國的飛車黨一族,學著英格蘭遊蕩在咖啡館附近的洛克黨。
他們也把對生活的壓力與失望,寄託給了速度與激情的摩託車。
穿上「像櫻花一樣墜落」的神風特攻隊特攻服,騎上一輛機車,和同伴們浩浩蕩蕩漂浮在荒蕪的街道上。
這群對未來無解的人,就是最初的暴走族群體。
此後,它變成了一種流行的生活和娛樂方式,從退伍軍人間風靡到整個青少年群體。
到了80年代,暴走族文化進入鼎盛期,成員多達4萬人以上。
其中成分複雜,既有形成團體的暴力分子,也有單純享受機車競速和賽車樂趣的年輕人。
早期,他們也搞出過不少事情,比如72年的富山事件,2000多名暴走族和警察形成圍攻之勢。
©在街頭的暴走族群體
但更多時候,暴走族和不良少年們並不等同於黑道,他們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
不良文化,說到底,只是少年們的反叛形式。
「騎著摩託車行駛在銀色的街道上,感覺世界是我們的。」是屬於機車少年的浪漫宣言。
《我是大哥大》的主題曲,不良少年們拿起吉他,在舞臺上歌唱:
當不良少年,是男人唯一的勳章,這是我們的人生信條。
©《我是大哥大》劇照
擁有炸裂般的髮型和炫酷服裝,在校園內外被人談論景仰,受到女生青睞追尋,身邊哥們環繞。
不是別的,它就是一次關於酷的文化。
他們要留飛機頭,要穿變形制服,這是80年代不良們的標配。
所謂飛機頭,起源於50年代英國反叛少年們留的「鴨屁股」頭,後來經「貓王」等流行符號傳播到全世界。
而霓虹的少年們,對此又格外執著,要把它做越浮誇越好。
原本只是用膠油定型的齊整油頭,到了日本不良腦袋上,就被改造成了蓬鬆爆炸、帶著強烈增高效果的飛機頭。
©真人示範版飛機頭
比如《我是大哥大》裡的伊藤,就是集合了飛機頭和朋克頭的精髓,做出來只追求一個字:酷。
三橋和伊藤身邊的那些小弟們,以及對手高中的不良們,便是清一色的飛機頭。
而變形制服,簡單說,就是改良版的校服。
日本從明治和大正時期就確立了黑色和立領為代表的男式制服,一直到現在,變化都不多。
對於不良們來說,怎麼能乖乖穿校服和別人一樣呢。
那多土(ダサい)啊。
在校園圈子裡,當一個人被用「ダサい」這個詞評價時,那可能,不,絕對是他人生的最低谷。
所以比起打架,其實不良們往往更關注如何塑造形象,打架反而成了他們塑造形象的一部分。
而變形制服,承擔起了這一重任。
©變形制服現實和漫畫版
變形制服一般分為上衣學蘭和下裝袋形褲,學蘭是上衣詰襟的日文寫法,不良們常常會把上衣加長,簡稱長蘭。
制服褲的改造則是模仿西方的喇叭褲和曼波褲潮流,將褲子改得寬鬆肥大,像一條袋子一樣,所以叫袋形褲。
《我是大哥大》裡的不良們統一穿著的就是這種長蘭和袋形褲。
而且,不良們穿變形制服也是有一定規矩的,根據制服的品牌,不良當中要分成不同等級。
底層不良要穿廉價品牌,中等不良穿高級品牌,而老大們則是一般穿定製的制服。
一個地區不同學校間,根據穿的不同制服和品牌,就能大概曉得對方所處的位置。
這也成了不同學校不良們打架時的一個辨識信號。
©《我是大哥大》裡的變形制服,黑色和白色版
80年代,「泡沫經濟」前夕,日本經濟的最後高速成長期,整個社會氛圍和文化都是士氣高揚、欣欣向上的。
無所正事,耍酷鬥狠的校園不良,並非是出於經濟衰落下的打架鬥毆——
相反,這是在經濟富足的條件下,抵抗空虛、追求個性的一次少年反叛行動。
所以,不良文化集中爆發、興盛在80年代,到了90年代的泡沫時期,不良漫畫仍層出不窮,真正的校園不良文化已經盛極而衰了。
在80年代不良文化興盛過程中,不良漫畫起到了重要作用。
82年,吉田聰的《湘南暴走族》開始在《少年KING》上連載——
5個熱血正義又輕狂幽默的少年,各自頂著飛機頭和朋克頭,騎著機車在年輕人的賽場上叱吒風雲。
但他們並不是那種崇高到偉大的熱血英雄,而只是信奉著最純真無邪友情的理想少年。
©《湘南暴走族》漫畫版海報
典型的熱血少年漫畫,在80年代紅極一時。
直到87年改編為真人電影,剛出道不久的江口洋介和織田裕二共演,在整個校園文化裡都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真人版[湘南暴走族]海報
而在漫改史上,第一部漫畫改真人的電影,仍然是一部不良少年漫畫。
85年12月,真人版[比波普高校]上映,這個改編自木內一裕同名漫畫的校園不良片不僅獲得了86年全年日本票房的第二位。
而且,它也是女優中山美穗的出道作。
在獲得巨大的票房成功後,從85到88年,[比波普高校]又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接連推出續作,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真人版[比波普高校]劇照
87年的那部甚至獲得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具話題影片獎」,足以可見不良少年題材的火爆市場。
而它的主演仲村トオル,也依靠著[比波普高校]系列,成為80年代最受人崇拜的青年演員之一。
校園不良們學著他打扮,模仿他的形象,飛機頭和變形制服也一起風靡全校。
©真人版[比波普高校]主演仲村トオル
西森博之的《我是大哥大》,自然也是80年代那一波爆紅的不良漫畫之一,在後來的經典調查榜上,它曾排到了第四位。
90年代以後,不良漫畫只多不減,大家熟悉的《熱血高校》、《聖子到》、《麻辣教師GTO》都將不良少年這個群體定格在流行文化。
香菸、飛機頭、摩託車、特攻服...以及少年的熱血與友情,那青春的荷爾蒙與叛逆氣息。
都是不良文化的註腳。
【推薦閱讀】
坎城玄學| 噓,別出聲 | 合體 | 男人如何利用女人 | 活人祭祀 | 日本斷袖 | 派對約會女孩| 偶像這東西 | 偶像的女兒 | 瘋狂婚禮周 | 反社會人格 | 愛你,西蒙 | 瘋人院 | 喪屍 | 反英雄| 洪式尬聊 | 羅馬男孩 | 裸戲簡史 | 皇后主唱成神之謎 | 超感獵殺 | 侏羅紀世界2 | 洩密者 | 日本女人幹架 | 國產片裡的外星人 | 槍桿子裡出電影 | 金秘書為何那樣 | 超人總動員2 | 風扇情慾 | 生存家族 | 電影裡的作家 | 燒死露水情人 | 婊裡婊氣 | 動物世界 | 足球流氓 | 人妻出軌| 重口味美食| 英雄不壯陽| 超人之死 | 藥神走私 | 鹿死誰手 |不是處女 | 胖女人 | 在屋頂上光屁股 | 情慾化身 | 同性戀有什麼錯 | 不聽話就遙控你 | 我的情敵 | 噩夢娃娃屋 | 自殺聖地考 | 騷雞速成 | 肥宅快樂水| 德黑蘭禁忌 | 鬼故事 | 哥斯拉 | 西虹市首富 | 狄仁傑 |延禧攻略 | 賤賤 | 日本之恥 | 同性戀踢球 | 偷泡麵 | 少年Jump50周年 | 誰看誰下流|盛夏|電影裡的計程車 | 恐鯊意識|狼人隱喻 | 一齣好戲 | 愛情公寓 | 男色故事 | 宛如處女 | 德古拉 | 小鎮鬼故事 | 快把我哥帶走| 幹你娘| 身體黑客 | 戀屍癖 | 美國動物 | 蟻人 | 鐵T | 遺傳厄運 | 60年代女郎| 誰是美國 | 狗拿奧斯卡 | 碟中諜6 | 如懿傳「對食」| 坂本龍一| 羊之樹 | 監獄風雲 | 年輕女子| 天盛長歌 | 戀童癖| 鉛黃電影 | 人肉炸彈 | 塗口紅| 鎌倉物語| 網絡小電影 | 靈魂出竅|街頭籃球 | 趙濤土性感| 歐美成人動畫| 昭和時代 | 世界再你媽的見 | 生活大爆炸 | 影 | 李茶的姑媽 | 胖子行動隊 | 找到你 | 八年級 | 正規邪教 | 色情片盛世 | 和機器人做愛 | 嗝嗝老師 | 王爾德 | 屎尿屁 |華語電影抽菸女郎 |「跳大神」| 臉盲 | 寶貝兒 | 喜歡,輕吻,快跑 | 肢解活人| 精子與卵子|血漿演變史| 鐵血戰士 | 人肉廣告 | 金庸意難平 | 神秘3K黨 | 吃肉
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