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投1億的「笑劇場」遲遲未開業,郭德綱又投資27億開分社!
山東德雲社可謂是「未建先火」,尤其是郭德綱在今年5月份官宣山東德雲社籤約以來,引發大批粉絲和媒體的關注。而時隔近三個月的時間,也就在8月15日,投資27億的山東德雲社文化廣場終於開工了。
郭德綱作為德雲社班主親臨現身,同時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傳了開工儀式的照片和山東德雲社的效果圖,配文簡單明了:山東德雲社!
據了解,山東德雲文化廣場總投資27億元,郭德綱如此大手筆可謂是驚呆眾人,要知道姜昆投建的「姜昆笑劇場」也才不過1億元。當然投資多少錢都是各憑本事,但問題是一個演出的地方怎會耗資如此巨大呢?真的有必要嗎?
我們先來看看姜昆投資1個億的「姜昆笑劇場」現在的處境,該劇場是2017年10月份奠基,計劃2018年竣工並投入運營。之後又改為2019年5月開張,可最後又拖到10月1日,如此三拖兩改的,只放空炮,至今沒有正式開張的相關消息。
而如今郭德綱更是豪擲27億建德雲分社,也不禁讓人捏把汗,這得多少年才能賺回來?當然,以郭德綱的實力以及眾徒弟們的貢獻,德雲社年入幾個億不在話下。但投資回報比要以投資的項目所得收入計算,那麼27億元,得多少年才能回本呢?
我們從一張「德雲演藝中心經濟效益分析」圖中找到了答案,通常來說企業投資都會有市場評估以及收益分析,所以這張表的可信度還是蠻高的。
首先我們看到門票價格人均消費250元到300元之間,單這一項的年收益就將近1個億,然後還有酒店的營業收入,包括餐飲和住宿年入也將近有7000萬,粗略估算年入1.7億元左右。
那麼如果按照這個數據計算,27億元的投資,想要回本大概需要16年的時間。16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16年看似白幹一場,實則轉化成德雲社的固定資產。這像極了普通老百姓按揭買房,20年或30年的收入用來還房貸一樣。總比把16年的租金拱手想讓給房東要好的多。
當然了,這只是預估和分析,憑藉德雲社的知名度,說不定效益要比預估要好的多。況且德雲文化廣場還有很多合作項目以及出租場地等收入。所以說,16年回本只是針對德雲社自身的業務而言,已經是非常保守的預估數據了。
那麼姜昆投資1億元的「姜昆笑劇場」遲遲未開業,而郭德綱的德雲分社成功機率又有多大呢?以目前的相聲市場來看,德雲社幾乎站穩了半壁江山,甚至有「壟斷」相聲市場的趨勢。只要提到相聲二字腦海中立馬浮現的就是郭德綱。而姜昆的經典相聲也只停留在八九十年代了。
而且郭德綱多年來捧紅了不少徒弟,徒弟走紅後「反哺」德雲社,如此抱團式發展遠比單槍匹馬的姜昆勝算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