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7月12日的中文國際新聞播報中,央視主播將河北省唐山市古冶(ye)區讀成古長治(zhi),引起網絡熱議。有網友指出:「作為常用地名,主持人讀錯真的不應該啊!」
頻頻「翻車」,地名成重災區?
其實,央視主播近年來將地名讀錯的案例並不止此一例。
2016年4月27日晚,在央視《新聞聯播》一則報導中,主持人郭志堅將安徽「六安」讀作「六(liù)安」。隨後便有網友指出郭志堅的讀法是錯誤的,「六安」應該讀作「六(lù)安」。
無獨有偶,去年《主播說聯播》,康輝嘴順一不小心把常見的符合讀成了fǔ合。引發心細網友的挑錯,「17秒 ,這是符合讀的是不是fǔ?聽了好幾遍, 不是應該讀fú嗎?」
還有先前的CCTV2「正點財經」節目中,央視採用主播口播配視頻的形式播出了甘肅省宕昌縣消費扶貧直播活動現場的畫面,不過在播報時,當值主播在卻口誤將宕(tàn)昌縣讀成了「宕(dàng)昌縣」。
此前,CCTV1主播將河南「嵩(sōng)縣」口誤讀成了「蒿(hāo)縣」;2018年5月,央視CCTV5對亳州國際馬拉松比賽進行了相關報導,主播把亳(bó)州誤讀成了毫(háo)州。
小題大做還是有錯必糾?
央視主播錯讀字詞這樣的小問題重要嗎?是小題大做還是有錯必糾?
白巖松因為不是科班出身,早先時候習慣性讀錯音。比如「娛樂」讀成過去的「喻樂」,「某某」讀成「 m」。
對此,有專家認為,作為非科班出身,以新聞報導和新聞評論立身的白巖松,個別字詞讀錯瑕不掩瑜,無須過分在意,「畢竟不影響事實和觀點的傳達和接受。」
在渝某高校語委辦工作的謝老師表示,對於字詞讀音,大家限於習慣和條件,一般聽從「現漢」的標註,但沒有一本辭書是「萬無一失」的萬寶全書。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比如收錄不全。但因為一線媒體大多放置的就是《現代漢語詞典》一書,造成身邊資源短缺時,哪怕想相互印證,也有心無力,於是現漢成了唯一的標準。
上綱上線?
幾年前,央視新聞女主播劉羽,在其微博上曬出一張貼在自己化妝鏡上的《常出錯讀音表》。
「多點理解,無須無限上綱上線。」在渝某區級融媒體中心的鄭同學認為,如同文章開頭舉例的央廣主播,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播音時段,出現「撣邦」這樣的外國地名讀錯,也情有可原,畢竟都有知識盲區。雖然國字號媒體天然放大效應,無論是內部監聽還是聽眾糾錯,最終還是第一時間自我揭短亮醜,就值得點讚。「就像康輝是人不是神,不能只看一時、一事的表現,就給貼標籤,顯然不當。」
不過,也有播音一線同仁表示,對於字詞讀音問題的確需要關注,現實中,有些主播過於隨意,自認為是地播讀,成為他們眼中無關緊要的小兒科,於是經常翻車成為常態。「這樣的主播缺乏敬畏,從俗的心態值得反省。」
董卿在2009年春晚播報下一個節目的時候,把相聲的表演者馬東把名字說成了「馬先生的兒子馬季」,那時馬季已經去世,導演為了不影響董卿後面的發揮,當時並沒有提醒她,事後因為朋友的「慰問」簡訊才得知自己主持出了錯誤。
早年巴蜀鬼才魏明倫就曾經因為董卿在央視元宵晚會上,將歐陽修詞中的名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中的「晝」字念成了別的字,因為一字而要求道歉的事情。魏明倫向來對主持人念錯字深惡痛絕,於是立即通報媒體,為董卿糾錯。魏明倫說,這首詞並不生僻,一個有基本文學修養的人,都應該知道,而董卿作為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節目主持人,在公共場合念錯字,是不應該的。這會誤導觀眾,特別是孩子。之後,董卿向魏明倫發送道歉簡訊:「魏明倫老師:您好!好久不見,一切可好?首先,對您指出我在元宵晚會上的錯誤表示感謝。我的確是把「花市燈如晝」說成了「花市燈如書」,非常遺憾,也萬分抱歉。您的指正,不僅及時糾正了我的錯誤,也對我今後的工作敲響警鐘。」董卿還表示,今後工作將更嚴謹、更務實、更細緻、更刻苦。其態度誠懇可見一斑。
讀錯字罰多少錢?
作為用語言與大眾打交道的新聞工作者,尤其是面向大眾傳播信息的新聞工作者,主持人讀錯字就意味著犯錯誤。
撒貝寧曾經在《開講啦》說過央視的審查制度,錯了一個字會遭到領導的批評,同時也會罰錢。曾經錯一個字是罰50元,可如今讀錯了一個字要罰200元。
康輝曾在接受採訪時說,央視一直在抓錯別字,包括屏幕上的錯別字和主持人口播的錯別字,「現在是什麼樣?每個季度核查每個頻道或者部門,比如新聞中心。如果一個季度新聞中心錯別字在60~90個字之間,每個字扣當事人300元;如果一個季度出現90~120個,每個字扣當事人400元;超過120字以上,可能扣當事人500元。」
除此之外,扣了當事人,還會扣部門,康輝舉例,比如說播音員出錯,新聞播音部就會被扣經費,一個字有時會扣到1萬元。
其實,主播想要做到零失誤真的很難。「普通話說得再好,舌頭也有打捲兒的時候。」白巖松並不是播音專業出身,剛開始主持節目時還曾因為念錯字,每個被罰50元的情況下,第一個月被扣光了工資,還欠欄目組幾十元。
2011年,央視主播讀錯一個字還是罰50元的時候,主播劉羽曾曬出化妝鏡上的讀音表,說讀錯一個罰50元,看你能罰多少?
趙普曾透露,主播間有一個互相提醒的原則:如果在播音中遇到容易讀錯的字詞,就會順手把這個字詞及其正確的讀音寫在大家看得見的地方,以免下次有同事出現失誤。互相提醒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就會以組織提醒的方式固定下來。部門會將這些日積月累出來的易錯字列印出來,分發給大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制。」
趙普說:「現在作為一名專業播音員,普通字詞的陰陽上去、前後鼻音這些基本的錯誤是不會犯了,不過並不代表我們就能了解所有字詞的發音。沒當主播前,很多詞語比如人名、地名我們是沒機會接觸到的,只有當了主播才知道。」
罰款事小,在全國人民面前事大,所以,播音與主持的藝考生們,得扎紮實實的把基本功練好,一次失誤也很可能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總之,主持人也是人,做不到十全十美,就儘量多加練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