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消費市場中,隨著產品的可替代性越來越高,很多企業都想往品牌的方向發展,但是效果並不理想,要麼面對同質化的產品,自身產品優勢不突出;要麼產品無法讓消費者印象深刻,成為忠實用戶。
之所以這樣,是企業在做品牌之前,缺少一套品牌符號。符號是品牌識別的起源,也是歸宿,品牌必須擁有一套被受眾所認知的獨特的商業符號,才能讓品牌「活著」。
01
品牌的超級符號
正在成為營銷的主流趨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體驗:我們在選購時,只需通過一個符合就能辨別出品牌。比如遠遠的看見帶「三條槓」的褲子,你會迅速反應,這八成是阿迪達斯的褲子;看到「對勾」標識時,我們就立刻知道這個品牌是耐克。
這就是品牌符號所帶來的價值,在商品經濟大浪潮下,貨架上大大小小的品牌讓人眼花繚亂。 無論是新興品牌,還是經典老字號,在這個「買方市場」中,每個品牌必須擁有這種「超級符號」,才能被「注意力稀缺」的消費者看到,促成購買的轉化和增長。
所謂的「超級符號」,其實就是消費者本來就熟悉、認識的符號標誌。這些符號自帶能量,具有一定的辨識度,當人們看到超級符號的時候,不需要思考,就能夠按照它的信號去行動。
就比如,憨態可掬、可愛呆萌的企鵝一直是騰訊的專屬符號標誌;黃色的美團、藍色的餓了麼、iPhone的「被咬了一口的蘋果」、「麥當勞的M」、「肯德基的爺爺」...這些都是品牌的超級符號,它們影響、控制著我們的思想和觀念,並驅使我們產生消費。
品牌的超級符號,就如人的個性籤名,能讓人很快記住ta。同樣,差異化的品牌符號也能讓品牌的目標消費群體很快記住這個品牌,使其在眾多的競品中脫穎而出,大大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比率和重複購買頻率。
因此,品牌的「超級符號」已經不單單只是一個具象的標誌、一種聲音、或者是一串文字了,而是能夠而是能喚起消費者深層情感、底層記憶,甚至個人情懷的一種營銷形式,它是能將品牌、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產生交互行為以及情感連接的溝通方式,已成為品牌營銷的主流趨勢。
02
獨一無二的「品牌符號」
能讓營銷事半功倍
《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一書中對「超級符號」是這樣的定義的:在符號的世界裡,每個人都通過消費符號定義自己,也聽從著符號的指揮。同理,如果把超級符號運用到品牌上,也將為品牌帶來意想不到的營銷效果:
1、大大降低品牌營銷成本和消費者選擇成本
在越來越以速度為導向的營銷戰役中,視覺的作用日漸放大,因此,在讓消費者真正了解你之前,得先讓消費者快速看到你。而簡單易懂的品牌符號,恰好迎合了消費者的認知,讓消費者自動開啟情景式代入感,賦予品牌想像空間。
當品牌的「超級符號」真正植入到消費者的生活和行為中,並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認知、態度、行為後,不但會為品牌節省將近10倍的營銷傳播成本,而且也會讓消費者在一眾品牌中快速認出並記住,當有需求產生時,你的品牌也會立刻浮現出來,從而大大降低了選擇成本。
2、深度連結消費者,為品牌認知賦能
在注意力碎片化時代,相比於複雜的概念,符號的簡單性,既不會被用戶排斥,也更易被記住。當品牌的符號在被受眾心中形成了某種特定的記憶和印象,這種符號營銷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促進品牌形象的提升,推動品牌認知的深化。
就比如美團前段時間推出的袋鼠耳朵頭盔造型,就是希望將品牌形象進行深化,而外賣員又是與消費者密切接觸的群體,因此利用他們來傳播,可以讓品牌的這一符號深度連結消費者,給用戶留下良好印象,並為品牌認知不斷賦能。
3、聚攏注意力,引爆品牌熱度
根據研究表明,我們只能記住聽到內容的10%,閱讀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80%。因此,大多數人都是視覺動物,藉助可視化的品牌符合能夠讓品牌聚攏注意力,實現最大化傳播。
自從美團的外賣小哥帶上了「袋鼠耳朵」的頭盔,便吸引了大量用戶的圍觀,不僅紛紛以此進行內容二次創作,讓外賣小哥時不時就登上熱搜榜,而且居高不下的話題度也為品牌獲取了流量,讓營銷傳播事半功倍。
品牌符號作為形成品牌概念的基礎,是品牌的重要資產,在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個超級符號,可以讓品牌更精準的鎖定目標消費群體,並改變他們的購買訴求,在短時間內爆發出強大的消費欲望,有著變新為老,化繁為簡的神奇功能。
03
如何打造吸睛的「品牌符號」?
幾乎每個品牌,都希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超級符號。比起抽象的文字,符號更容易被記住,特別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它更日益成為品牌溝通消費者的強大武器。
那麼,為什麼有的品牌符號能夠讓人過目不忘,而有些品牌的符號卻很難被人記住?這就需要品牌圍繞消費者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官體系,打造一套吸睛的符號體系,讓用戶一眼辨認出你的品牌。
1、捆綁一種顏色,讓品牌建立對等感
一直以來,視覺營銷都是眼球經濟下的主流,無論在產品設計亦或是營銷層面,視覺往往作為信息的第一接觸點被品牌重視。因此,視覺符號也是品牌超級符號中的關鍵因素,常見的就是品牌logo、名稱、圖形、顏色等。
在這些元素中,顏色的辨識度和衝擊力是最強的,尤其是在遠距離和動態展示環境下,品牌顏色能夠快速聚攏眼球,比如美團的黃、可口可樂的紅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顏色可以幫助品牌建立對等感,在消費者中提升識別度。
2、佔據一種形狀,讓品牌產生關聯度
顏色雖然具備辨識度,但是大部分視覺衝擊力較強的顏色已經被眾多品牌佔領,同質化非常嚴重。除了顏色外,品牌也可以通過佔據一種圖形,進而佔據了消費者對該圖形的認知,以此來提升品牌「超級符號」的影響力。
比如我們熟知的「對勾」、「三條槓」、「五角星」等形狀,這些形狀本身在消費者的認知中就有著優質的聯想,如果品牌再加以利用,就會讓品牌與這個形狀產生關聯度,進而大大提升品牌的認知成本,並節約傳播費用。當然,這個前提是該形狀並沒有被對手佔領。
如果代表品類的符號已經被大多數的競爭對手所採用,那就不要在做符號的尾隨者了。比如,中國的茶葉品牌都喜歡用一片葉子,或者中國元素做視覺符號,不僅導致了消費者識別的混淆,更失去了品牌的個性。
3、搶佔一種動物(植物),讓品牌更加生動形象
動物或植物,在大眾的認知裡具備先天的吸睛元素和情感歸屬,品牌們也可藉助動物或植物,打造品牌形象,建立品牌的專屬記憶。尤其是在動物界,你能想到的動物都無一例外的被各個品牌佔領了,京東的狗、天貓的貓、蘇寧的獅子、攜程的海豚...
這些品牌都將小動物賦予了人格化的屬性,不僅讓品牌更加的形象生動,也讓其代表品牌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和互動,甚至為消費者提供一些服務,從而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建立親切感和溫暖感。
4、通過一種聲音,讓品牌與眾不同
除了視覺符號外,聽覺作為消費者接觸信息的第二大感官系統,也正在成為品牌們與消費者溝通的途徑,聽覺符號也會讓消費者產生共鳴,進一步讓消費者對品牌形成深刻記憶,產生信賴。
我們記憶中的經典品牌,在聲音符號的演繹上可謂是淋漓盡致。從因特爾「燈,等燈等燈」,到蘋果電腦的「咚」;從「諾基亞之歌」,到米高梅公司的「獅子吼」,這些聲音不僅成為經典,更是深深的刻在消費者的腦海中,甚至代代傳承,消費者記住聲音的同時也記住了品牌。
5、開發一種文化,讓品牌更具生命力
除了視覺和聽覺外,其他的感官符號也能夠為品牌賦能。比如文化內涵就能拉近品牌和目標消費者人群的認知,是為品牌賦能的高效手段。當然,這種文化內涵並不是憑空捏造的,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甚至是每個地區,都會有各自的文化傳統,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認知,而這些都是可以為品牌所利用的資源寶庫。
正如近兩年快速崛起的國潮文化,各大品牌紛紛對其進行深度挖掘,賦予品牌獨特的象徵意義,從而引發消費者的文化認同感,助力品牌快速出圈。
04
總結
最高級的營銷不是建立龐大的營銷網絡,而是利用品牌的超級符號,把無形的營銷網絡鋪建到社會公眾心裡,把產品輸送到消費者心裡。
而超級符號解決的是品牌被認知、被記住的問題。只有熟悉的、醒目的符號,才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力。
但是能讓消費者從心裡認可的超級符號,不單單是品牌的LOGO,而且是超級符號所代表的認知力。
因此,超級符號所代表的一定要是消費者的立場,是消費者需求的高度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