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我,所有澳門的東西都是假的,包括他何鴻燊在內!」
這句話是否聽著極具驕傲和自負,但說的人的確有這個底氣。
在當今香港商界,個人經歷與中國沉浮史、香港發跡史如此息息相關的,除了霍英東,似乎再找不出第二人。
而說這句話的人就是霍家的霍英東,據說,在香港能與李嘉誠比肩而立的大概只有霍英東。
霍英東去世時,享國葬禮遇,霍啟剛捧遺像,賭王何鴻燊扶靈,富商李嘉誠送行,可想而知他的地位有多高。
沒有霍英東就沒有賭王何鴻燊
2020年5月26日,傳奇賭王逝世,享年98歲,不禁令人唏噓。
無數人皆知賭王今日輝煌的事業,殊不知,賭王雖含著金湯匙出生,自小過著衣食無憂的少年生活,奈何家道中落,嘗盡人間冷暖的賭王迫於無奈只好自力更生,在妻子黎婉華娘家的幫助下才邁出走向輝煌的第一步。
而在賭王成就一生輝煌的道路上,勢必要提及的便是霍英東,可以說,沒有霍英東就沒有賭王何鴻燊。
1923年,在香港的一處水上人家的小破船上,隨著一道哭啼,一名嬰兒呱呱墜地,它用嘹亮的哭聲,開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也翻開了香港和澳門天翻地覆的扉頁。
與賭王的出身不同,霍英東自小家裡就特別窮,直到6歲他都沒穿過鞋子。幼年時期因為一次意外徹底失去父親,從此與母親相依為命,住的是貧民窟,睡的是硬床板。但無論日子過得多苦,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母親咬牙堅持送霍英東去讀書,好在霍英東非常爭氣,小學畢業時便以優異成績考進香港著名學府皇仁書院。
然而,抗戰的爆發讓這個本就不穩定的社會又經歷了一次巨大的變革,霍英東也因此徹底輟學,走上了打工之路。
迫於生計的霍英東,先後當過船上的燒煤工、糖廠的學徒、修建機場的苦力,小雜貨店的老闆……
1948年,霍英東聽說澳門有一家公司到處收購海人草,每磅六美元,25歲的他看到了發財的機會,於是他帶領一百多個工人前往東沙島做起海人草生意。
這筆生意的買家就是何鴻燊,當時何鴻燊任職於澳門貿易局供應部兼職商人。
那一年,霍英東26歲,何鴻燊28歲。
沒想到,辛辛苦苦打撈上來的海人草,到了何鴻燊這裡,一曬一弄後重量直接減半,賺來的錢還不足以支付船員工資,霍英東的十萬元投資因此也泡湯了。
2002年,霍英東和何鴻燊相遇於一次晚宴,率直的霍英東將往事一吐為快,不無埋怨,何鴻燊聽完只能尷尬回道:都是為了生活。
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霍英東才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業生涯,從海上駁運業務到建築材料領域,他一點一點發掘出社會市場,憑藉敏銳的洞察力,他意識到房地產必然會成為真正的龍頭企業,於是他將自己創業十幾年的全部身家都投入了房地產市場,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沒錯。
1953年和1954年,霍英東分別創立了立信置業有限公司和有榮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一職,後組建霍英東集團,任主席。
此時,霍英東的身家已經遠超何鴻燊。
1961年,澳門政府打算收回原由傅老榕及高可寧家族合辦的賭權,重新招標。
在截標前十天左右,霍英東接到電話,叫他於翌日參加慈善足球賽,雖說他心中有絲疑惑,但聽到有足球踢便去了。
當時,有傳言「鬼仔」何鴻燊來當「食餅仔」了,何鴻燊為了自證清白與霍英東表示一定也要入標。
據悉當時競投賭權需要一百萬元押金,何鴻燊那時還未發財,而霍英東已經在房地產行業的規模已經不小,在資金方面也比較充裕,於是何鴻燊只好向霍英東借了四十萬。
何鴻燊是混血兒,因此被稱「鬼仔」,「食餅仔」則指參與某類競標,但不以中標為目的,而是為了敲其他競標者「竹槓」,否則就惡意提價。
霍英東之後回憶時,稱何鴻燊自己都承認過早期的確是想當「食餅仔」。
霍英東告訴何鴻燊:賭是壞事,但如果把賺到的錢用於繁榮澳門以及慈善事業上,那就成了好事。
何鴻燊贊成了霍英東的提議,當天晚上他們進一步敲定了繁榮澳門的具體項目細節,帶著這份標書,何鴻燊一舉中標,開始了其叱吒一生的賭王生涯。
可以說,沒有霍英東就沒有如今的澳門,也沒有賭王何鴻燊。
但兩人最終還是心生罅隙,霍英東曾表示:「我敢說我從來沒負過任何人,但不少與我合作的人都有負於我。」
此話一出,無數人都猜測其中是否包括何鴻燊。
晚年時,霍英東多次對何鴻燊冷嘲熱諷,而何鴻燊從未直接回應過此事,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從一個毫無背景、家境貧寒的毛頭小子成長為一位叱吒風雲、縱橫港澳的商業巨鱷,其中的艱辛大概只有霍英東自己最為清楚。
「國士無雙」霍英東,一生愛國享國葬
倘若霍英東只是一個碰巧抓住商機的富豪企業家,他都不可能享國葬禮遇,也不會有底氣在港澳陸不帶保鏢橫著走,就連囂張到綁架李嘉誠長子的世紀綁匪都不敢惹他。
儘管霍英東從小生活在英租界,但他從未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他知道自己體內流淌的是炎黃子孫的血液。
20世紀50年代,霍英東的事業已經風生水起,然而我們的祖國還未徹底穩定。
韓戰爆發時,西方國家聯手對中國進行物資封鎖,並聲稱「凡是一個士兵可以使用的東西都不許向中國出口」。
在時局動蕩之時,霍英東不畏艱險、不顧排擠,毫不猶豫地站到了祖國這邊,他在香港組織了頗具規模的船隊,專門為祖國秘密運送大量急需物資,解了軍隊的燃眉之急,甚至後期他還收購了美國人的太平島船廠,在香港開創了中國人收購外國公司的先河。
20世紀70年代末,國家改革開放,正值缺錢時期,但很多富商根本不願意投資內地,這時,霍英東又站出來了。
1979年,他投資興建中山溫泉賓館,成為最早到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之一。1983年,他與廣東省有關部門合作興建的廣州白天鵝賓館開始試營業,成為我國第一家由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和管理的大型現代化酒店……
霍英東先後又投資或捐贈了番禺大石大橋、洛溪大橋、沙灣大橋和廣珠公路上的4座大橋等多個重大項目。
從小深受母親「知識改變命運」教誨的霍英東,同時又看到了祖國教育的弱勢,在20世紀80年代,他捐出巨款設立各種基金會支持內地教育,捐資建成大批教學設施。
迄今為止,霍英東基金會對全國各地教育文化事業的捐贈高達7.6億港元,其中霍英東教育基金會捐贈1500多萬美元,為我國內地的教育發展做了極大的貢獻。
除了教育方面,霍英東還不遺餘力地支持國家的體育事業,不僅讓中國恢復了在亞洲足球聯合會的席位,而且積極推動中國重返羽毛球、籃球等體育項目國際組織。
此外,他為北京主辦第十一屆亞運會和申辦2008年奧運會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還捐巨資建成中國體育歷史博物館、中國武術研究院,在全國多處地方和學校興建體育設施,並設立致力於向全世界推廣中國象棋的亞洲象棋基金。
這麼多年來,霍英東先生為支持國內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事業發展捐贈的款項達10多億港元。可以說,沒有霍英東,中國體育至少倒退20年。
結語
霍英東先生的一生為祖國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霍老在支持國家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以及在國內的慈善捐款總額超過了150億港元,在所有香港富商當中首屈一指。
2006年,霍英東先生不幸患上癌症,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他一直待在北京。10月28日,霍老於北京逝世。10月31日,霍老身蓋國旗由專機送回香港。
霍英東先生一生愛國至誠、愛港至深,他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
霍英東先生,他是民族的英雄,時代的楷模,他的一顆赤子之心和深切的家國情懷值得人們永遠愛戴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