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宇宙 國門之外,三國的魅力

2020-11-18 騰訊網

*

在這個「三國宇宙」裡,不同國家、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人對三國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詮釋,但始終都指向了天府文化內涵的包容與開放,昭示著天府文化的核心精神對現代生活方方面面的浸潤和影響。

《天府文化》9月刊

先睹為快

三國的宇宙

在成都,滿足你對三國文化的所有想像

三國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很強的文化包容力,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都能與當地文化進行較好的交融。在文化背景迥異的歐美國家,也發展出一大批三國文化愛好者。

作為三國文化高地,成都將以三國文化為核心,在研究闡發、保護傳承、國民教育、宣傳普及、創新發展、傳播交流、文旅融合等方面創新舉措,進一步擴大三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充分彰顯成都獨特的人文魅力。

PART 01

網絡時代的歐美三國熱

2019年5月,由英國遊戲公司CREATIVE ASSEMBLY(CA)開發的《全面戰爭:三國》開始發售,吸引了眾多粉絲——此前,這家公司開發過以羅馬、幕府將軍、中世紀等為主題的《全面戰爭》系列遊戲,廣受好評,積累了大批忠實粉絲。

當 CA 公司將新款遊戲的主題定為三國時,這些遊戲玩家們破天荒地開始對三國產生了興趣。為什麼選擇三國?其主創團隊的美術總監 PAWEL WOJS 表示,這是因為「我們無法放下那段歷史,尤其是當我們閱讀《三國演義》之後。小說中的那些角色,無論是君主、武將、謀士,亦或是其他邊緣角色,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小說中的情節、對話,人物的姿態、神情、心理、動作,都始終在我們腦海裡演繹著。」

實際上以前在歐美國家,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極少。最早的《三國演義》英譯本出現於 1907 年,只是節選。1925 年完整英譯本才出版,但缺乏地圖之類的補充材料,西方讀者也很難理解相關背景。評論最多、銷售最好的英譯本是 MOSSROBERTS 於 1991 年發表的,還包括後記、術語、更多地圖、各種列表清單,甚至還有毛宗崗評註以及其他學術筆記,所以被視為「最終英譯版」。

攝影/歐陽威

不過,即便是「最終英譯版」,對於西方人而言,它所講述的無非是一個遙遠的故事,發生在遠東地區,時間是一千多年前,感興趣者寥寥。

在歐美國家,三國愛好者群體的出現,已經是網絡時代的事了。這時,人們可以突破空間限制,在網上討論三國。而他們對三國產生興趣,大多是因為日本遊戲廠商製作的《真三國無雙》遊戲。這款遊戲簡化了其中的三國文化背景,只是用造型酷炫的三國武將為單純的符號,玩家可以選擇這些武將在戰場上痛快殺敵,以一當千,體驗良好,頗受歐美玩家歡迎。

那麼多人玩過遊戲,總會有人開始對這些三國英雄的身世背景產生興趣,他們便開始探索三國文化。通過《三國演義》電視劇、英譯本小說等,他們開始領略到三國文化的魅力,然後推薦給更多的人。

最有趣的例子是,2019 年美劇《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質量下滑,結局讓人難以滿意。除了請願重拍外,不少外國人居然轉向《三國演義》來尋求慰藉。當時一家國外媒體平臺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名為「《權力的遊戲》能從 1994 年版《三國演義》中學到些什麼」。文章封面還特意將兩部劇的劇照並列擺在一起。文中作者認為,同樣是通過複雜的人物形象、副線情節和最終一統來展現一段時期的歷史風雲,1994年版《三國演義》做到了從頭到尾都十分「高能」,劇中有上百個涉及權力爭奪和軍事衝突的角色,還有不少帶有奇幻元素的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攝影/歐陽威

文末,作者感嘆道:「在這個人們對新鮮事物關注度不超過一分鐘的時代,講故事的人卻沒有耐心來完成一個本能贏得我們耐心的故事,真是令人遺憾。」

這篇文章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有人說,「本來我對《三國》系列故事知之甚少,但現在成了超級粉絲。」也有人對《權力的遊戲》表示不屑:「我更喜歡看有智慧的作品,比如《三國演義》。那裡面有人可以控制風向,有軍隊在一堆魔法巖石中迷失,還有鬼一樣令人毛骨悚然的東西。」有人則開始探討電視劇的版本問題,「我昨天剛開始看 2010 版的《三國演義》,先看完這個再追 1994 版的。」

因為有這批已經成長起來的三國愛好者,CA 公司在製作《全面戰爭:三國》時就不敢馬虎了。他們找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從書籍裡獲取許多關於角色相貌、衣著與武器的詳盡描寫。同時也參考電影、電視劇和美術展等對三國的解析和構造,試圖讓了解三國的人,在沒有名字的情況下能一眼認出每個角色。

攝影/歐陽威

他們還找來了著名漢學家張磊夫教授作為歷史顧問。張磊夫長年致力於東漢三國歷史研究,被認為是該領域造詣最深的漢學家。他在《國之梟雄:曹操傳》中參考引用數百種中外文獻,對三國史上很多被迷霧覆蓋的問題作出新的考證,得出新的結論,為世人呈現了一個目前看來最接近真實的曹操。這本書在 2011 年獲得了有「漢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儒蓮獎。在張磊夫看來,雖然長久以來,曹操以中國歷史上最奸詐者的面目示人,但他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政治秩序。

所以在遊戲中,曹操被看作是亂世之中秩序的重建者,而他的奸詐則被視為馬基雅維利主義的體現——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事實上,不少西方人還相當欣賞這種行為邏輯。所以遊戲的宣傳片中還專門安排曹操用英語說出了那句經典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PART 02

日本人的「三國」

基於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會對三國產生不一樣的解讀。日本媒體曾經做過一個統計,排列出在日本最受歡迎的十大三國人物,第一名是曹操。在日本人的眼裡,曹操的形象完美契合了日本戰國時期的梟雄織田信長。1582 年,織田家正如日中天即將統一日本時,本能寺之變發生,織田信長殞命。織田信長的高人氣,源於日本人獨特的審美觀。日本人並不以櫻花開放為美,而是以其凋落為美,所以他們推崇織田信長那「燦爛的死亡」。

日本的中國史專家林田慎之助稱諸葛亮的一生為「花之生涯」,這個「花」自然就是櫻花。1898 年,日本近代詩人土井晚翠發表了長篇敘事詩《星落秋風五丈原》,以諸葛亮六出祁山,病歿於五丈原的歷史故事為主線,穿插了三顧茅廬、火燒赤壁、白帝託孤等故事情節。這首詩一經問世,就受到當時青年的喜愛,其中的精彩段落很多日本人都能背誦。

詩中所展現的諸葛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劇英雄色彩,也構成了日本人對諸葛亮的感情基調。受這首詩的影響,幾乎所有日本版的「三國」故事,都是到「星落秋風五丈原」便戛然而止。吉川英治版的《三國志》就是典型,吉川英治曾表示:「孔明一死,呵筆的興致和氣力頓時都淡弱了,無可奈何。」所以他只能就此完結。

吉川英治版的《三國志》算是日本人的國民讀物了,傳播極廣。小說最初於 1939年載於日本《中外商業新報》,一經刊載就受到日本讀者的狂熱追捧,單行本到 20 世紀 70 年代就已突破 200 萬部的銷量。在此之前,早在江戶時代《三國演義》就已傳入日本。當時沒有日譯本,所以《三國演義》僅限日本的上層階級閱讀。在德川家康的藏書中,就發現了中文原版的《三國演義》。

17 世紀末,日文翻譯版《通俗三國志》出現後,日本的「三國熱」便一發而不可收拾。各種話本、繪本也逐漸在民間興起。19 世紀,日本陸續出現了《三國志》 《繪本通俗三國志》《傾城三國志》《三國物語》等。到 20 世紀,日本又先後有野村愛正的《三國志物語》、吉川英治的《三國志》等作品。

這些日本出版的《三國志》,只看書名你可能還會以為都是正史,實際上都是在《三國演義》基礎上的再創作。吉川英治版的《三國志》便是典型。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日本讀者理解,吉川英治減少了三國歷史前後的銜接,根據大事件把《三國演義》改編為 10 卷內容。他在序文中說:「我並未從哪種版本進行直譯,而是隨時擇其優點,按我的想法寫成的。」

用 20 世紀日本人的眼光來看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故事也就不一樣了。《三國演義》原本的開頭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在吉川英治版《三國志》裡,開篇卻是直接從劉備說起:「後漢建寧元年,距今約 1780 年前,有一個旅行者,除腰間佩掛一劍之外,渾身襤褸不堪,但唇紅眉清,更雙眸聰慧,兩頰豐腴,時時隱含微笑。總之,絕無猥瑣低賤之相。」

《三國演義》裡的劉備,在大多數中國讀者的心目中,只有兩個本事:一是會跑,二是會哭。但在吉川英治所講述的故事裡,劉備就是典型的英雄形象。《三國演義》裡「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場景,被吉川英治直接套在劉備身上:「河水悠久地流去……他在久久地眺望著黃河水——這使他感到幾千萬年都是這樣滔滔奔流著。」觸景生情,劉備在黃河邊對天起誓,要興復漢室,解民倒懸。一段傳奇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劉備不一樣,諸葛亮也不一樣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太過於神機妙算,而吉川英治版的《三國志》,卻讓諸葛亮走下神壇:諸葛亮能借來東風,是因為他對當地氣候的了解和細心觀察;面對司馬懿精心策劃的五路大軍夾攻,諸葛亮也是在家苦思多日才定下應對的計策。在吉川英治的改寫中,諸葛亮變得更加人性化。

吉川英治還在書中融入了日本的民族性和審美趣味。比如,原著中的關羽,推著一輛車子就出場了。但在他的筆下,關羽變成了儒雅的教書先生,住處的庭院內有五六棵大棗樹,十分幽靜,頗像隱士的居所。這應該就是日本人所說的「風雅」吧。至於關羽之死,吉川英治也有改寫。沒有了「敗走麥城」,而是很突然地落馬而死,省略了衰亡的過程,猶如櫻花之凋零,不萎而落,悽美至極。

PART 03

從漫畫到電視劇

橫山光輝創作的《三國志》漫畫,成為日本的「國民漫畫」。從 1971 年開始,《三國志》漫畫連續刊載了 15 年之久,單行本發行了 60 卷,共售出 7000 萬冊。直到現在,其文庫版和再版新書還在發行。

橫山光輝的《三國志》漫畫,基本是按吉川英治版《三國志》來畫的,也有一些原創劇情。比如原著中呂布收了赤兔馬就歸降董卓,作者認為這缺乏說服力,便安排董卓騎著赤兔馬和呂布對陣,在赤兔馬的幫助下,董卓一次次化險為夷。見識了赤兔馬的神奇,呂布不會不想要,歸降也是順理成章。

比起小說,漫畫的受眾要更廣泛一些。更多人藉由漫畫了解到了三國歷史。三國在日本的傳播開始了一個新的高潮。受漫畫的影響,一提起關羽、張飛這些三國人物,日本人腦海裡浮現的首先是橫山光輝漫畫中的人物形象。

因為漫畫的巨大影響力,後來也就有了耗資 14 億日元、東映動畫製作史上最大製作——劇場版《三國志》(一般稱為東映《三國志》)。

這部動畫電影根據橫山光輝同名漫畫改編,由桃園三結義起,至赤壁之戰終,時長 7 個小時,分為「英雄的黎明」「燃燒的長江」「遙遠的大地」三部曲。電影的開篇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英雄的黎明》,TVB 武俠劇如《天龍八部》《神鵰俠侶》裡經常「借用」這一段配樂。

這部動畫電影製作精良到什麼程度呢?為了營造出真正的中國風格,製作人員曾數次赴中國各地進行實景、實物取材。據說,影片一共使用了一萬九千名臨時演員。為了拍攝諸葛亮北伐中原,給 2000人穿上了鎧甲。

總體來說,這部動畫片忠實原著,只是在結尾部分有所改動,加入了日本人對於三國歷史的理解和反思。在五丈原,諸葛亮臨終之際,將託大事於關鳳(虛構出來的關羽的女兒)。除了讓她假扮成自己,安排蜀軍撤退之外,更重要之處在於:諸葛亮囑咐關鳳不要再拿起武器,戰爭對誰都沒好處,應該去教化平民百姓。

1994 年,劇場版《三國志》最後一部在日本上映。緊接著,央視版《三國演義》也來到了日本——為了引進央視版《三國演義》,日本人開出了一萬美元一集的價錢,並且再投入一萬美元一集進行翻譯。要知道,1987 年日本引進《紅樓夢》時的費用不過每集一千多美元,三國文化在日本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在韓國,央視版《三國演義》也是大受歡迎,著作《三國演義》也是讀者最多、影響最大的一部中國小說。韓國出版的《三國演義》韓文譯本、評本、改寫本達數十種,其中以李文烈 1988 年出版的評譯本最為流行,目前已銷售了一千多萬冊(一套十冊)。

漫畫家高羽榮則從 1978 年開始連載其代表作——《高羽榮三國志》。與日本漫畫的風格完全不同,《高羽榮三國志》以獨特滑稽的對話和情理之外的故事情節發展,成為獨樹一幟的文化潮流。劉備被刻畫得有些憨傻,關羽則是風度翩翩,韓國讀者很喜歡這樣具有新意的改編。

對於三國人物,韓國人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據媒體報導,韓國現代煉油公司還推出了一份長達 94 頁的《倫理經營指南》。其中指出:「諸葛亮、關羽、曹操,YES;劉備、張飛,NO。」該手冊將諸葛亮、關羽和曹操推為實踐倫理經營的優秀人物,因為諸葛亮光明正大、公私分明;關羽則是忠誠度高、固守公平競爭原則的代表;曹操被視為推行開放經營和人才經營的第一人。至於劉備和張飛,他們認為劉備雖然懂得謙虛恭讓,但過於功利;張飛的下場說明了領導不尊重下屬會招致怎樣的後果。

曾來中超執教的韓國足球教練金鶴範也談到《三國演義》對韓國人的影響。他表示,在韓國幾乎人人都讀《三國演義》,韓國人有這麼一句話:「如果不讀《三國演義》三遍,那你就很難融入社會。」在韓國,金鶴範被媒體稱為「諸葛亮」,因為他的戰術變化很多,在臨場指揮上愛動腦子。

在越南,央視版《三國演義》一經播出,萬人空巷。《三國演義》也是越南人早已熟知的故事了。根據法國學者蘇爾夢的調查結果表示,《三國演義》在 20 世紀的時候在越南已經家喻戶曉。這本書的十多種翻譯和修訂版本更是證明了它的受歡迎程度。

三國故事不僅給越南人民帶來休閒娛樂,在越南的戲曲、民間歌謠、民間故事裡生生不息,更是寓教於樂,傳播了以儒家思想為主的中國古典思想文化。越南的關帝信仰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與中國相似,越南人信仰關公的忠義,也把他當作財神爺。他們每年正月都會去上香祈福,在關帝廟前大排長龍,很多人不惜通宵排一公裡的隊伍只為向關公上一炷香。至今,越南的關帝廟依然自南到北遍布全國,有的關帝廟甚至有長達五百年的歷史。

PART 04

遊戲成了新載體

對於中國很多 70、80 後而言,光榮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這個成立於 1978 年的遊戲公司,在 1985 年推出了史上最早的一款三國遊戲初代《三國志》。

三國在日本本來就擁有極好的群眾基礎, 《三國志》的發行得到了良好的市場反響,很快風靡了遠東地區,並拿下了當年日本BHS 大賞第一名及最受讀者歡迎產品獎。

不過,光榮卻並未一舉成為三國遊戲的霸主。1992 年日本遊戲巨頭南宮夢在FC 平臺(紅白機)推出了《三國志 2- 霸王的大陸》,無論在畫面聲音上,還是在遊戲性上,都遠勝光榮的《三國志》,直到今日,《霸王的大陸》還被許多三國玩家推崇為三國遊戲作品之首。

就這樣,光榮和南宮夢開始就《三國志》這個大 IP 打起了擂臺賽,雙方不斷推出續作,互有勝負,最後是光榮憑藉《三國志 5》奠定勝局,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隨著日本家用遊戲機進入中國,然後又是中國家用電腦的普及,光榮的《三國志》系列遊戲也吸引了不少中國粉絲。高曉松曾回憶說,那時的《三國志》只有日文,他玩遊戲只能靠猜,好在日語裡有不少繁體字,還是能猜出來大概的意思。

到現在,光榮的《三國志》已經做到了 14 代。除了《三國志》系列,還有《三國志英傑傳》《三國無雙》系列,不斷推陳出新,讓日本的 80 後、90 後、00 後這些新生力量以遊戲為媒介,繼續吸收著三國歷史的養分與樂趣。

與此同時,作為三國文化的傳播者,日本的三國遊戲在歐美國家培養出了三國文化的受眾。目標人群是青少年,遊戲的傳播效果更明顯。相比戰略遊戲《三國志》系列,「無腦割草」的《真三國無雙》系列更適合歐美玩家的口味,三國文化的種子也就這樣慢慢播散開來。

但也必須承認的是,大多數西方人對於三國文化的興趣,還停留在「人」的層面。網友們會討論:曹操帶兵打進《權力的遊戲》中的維斯特洛大陸會發什麼?或者來假設:曹操與凱撒打一仗誰會贏?稍微專業一點的三國文化愛好者則會問: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比較厲害?這就是個我們很熟悉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戰三國八陣奇謀:不一樣的三國魅力,武將皮膚圖鑑
    網易首款三國自走手遊《戰三國:八陣奇謀》,不僅為玩家們帶來了新奇的策略玩法、自走對抗,還有豐富多彩的武將皮膚提供給喜歡個性的玩家。這些皮膚為《戰三國:八陣奇謀》增添了別樣的魅力,也讓三國戰場變得絢麗多姿!
  • 中國何時才能有和《全戰:三國》一戰的三國遊戲?
    3年前的我曾非常天真的以為,你看光榮都把《三國志13》做那麼爛了,中國人是時候該自己做一個三國遊戲,站出來終結這段被其「文化逆輸出」的羞恥歷史了吧。然而3年後,光榮的確已經被玩家罵到自閉了,我卻也沒能看到中國人「自己的三國遊戲」,等到的是英國CA工作室的《全面戰爭:三國》。
  • 三國殺:線上三國殺和線下三國殺有什麼區別?玩家:還是打牌爽!
    文:小胖三國殺是個火遍了大江南北的遊戲,三國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網絡版的三國殺,顧名思義就是線上遊戲,無論是電腦版還是手遊,都被算作網絡版的三國殺,另一種是現實中的三國殺,兩者看似是相同的玩法三國殺網絡版和現實版的玩法基本上相似,不仔細想的話感覺先是出的網絡版在根據網絡版延伸出來的現實版,其實玩的時間就的玩家知道,自己最先開始接觸的是卡牌三國殺,在那個電腦和手機沒有普及的時候,三國殺已經火爆大江南北,很多玩家都是先接觸的卡牌三國殺,而並不是電腦網路版,所以誰先出來的這個問題就很複雜了,大多數人仔細想想感覺還是卡牌出的早。
  • 三國殺:宇宙兄弟也配叫賣血將?真正的賣血將從不會有血賣不出!
    三國殺移動版在風雨飄搖中已經歷經了十幾個年頭了,除了不停更新的新武將和絕美皮膚能夠幫助它屹立不倒之外,玩家對三國的情懷我們也不能忽略。有那麼幾個武將,玩家對他們有著非同一般的情結,比如郭嘉。一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帶給我們無限遐想,再加上飄逸帥氣的皮膚更是俘獲了千萬粉絲!
  • 《三國趙雲傳》回顧錄
    (本文轉載自遊俠NETSHOW論壇,作者為越女劍仙)前言三國歷史有些無數的經典故事與人物魅力
  • 三國遊戲,盤點三國遊戲排行榜前3名
    三國類遊戲實在太多了,可能有些都沒聽說過,也沒仔細統計過,隨便列舉下,肯定還是不全的:《吞食天地》系列《赤壁之戰》《龍騰三國》光榮《三國志》系列智冠《三國演義》系列《三國群英傳》系列《烽火三國》系列《龍王三國演義
  • 《三國群雄傳》運營專員帶你重回三國
    不知道在您心中,《三國群雄傳》是一款什麼樣的遊戲呢?吳錦發:可以說《三國群雄傳》幫我完成了心中的一個三國夢。無論是遊戲中真實再現的歷史場景,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武將謀士,都讓我感覺自己真的回到了那個令人神往的三國時代。
  • 論語與三國: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三國風雲,群雄逐鹿,各色人等,登上歷史舞臺。我們現在就來從正反兩面探討三國人物如何體現』』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的。王平:寡言持重成大事王平,三國時蜀漢後期大將。他沉默寡言,守衛漢中從實際出發,因勢利導,派重兵駐守漢中各個要隘,禦敵於國門之外,244年擊敗曹魏,曹魏二十年內不敢進犯蜀漢。直到263年,姜維錯誤地改變了王平的戰略防守方法,蜀漢得以滅亡。世人評價常璩:果壯,警朗有思理。 郝經:王平樸魯,有大將之略。虎臥北境,鍵閉劍門。
  • 沉迷三國的老外,能有多硬核?
    此情此景觸發了歐美三國粉的既視感:在 Kylo Ren 之前,明明先有 Cao Ren 秀胸肌呀!這位壯碩的曹仁來自 2010 年的電視劇《三國》,由咱們中國團隊傾力打造。如果說關羽的海外流行是民俗傳播使然,《三國》傳到海外引發刷劇潮,就屬於實打實的三國文化輸出。
  • 《夢夢愛三國》 三國女神 誰能代表三國
    三國女神,誰才能代表三國? 在三國前期,美人貂蟬為了報答義父王允養育之恩,甘願犧牲自己,委身於董卓,並成功幫助王允離間了董卓與呂布的關係,為推翻董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後與呂布在一起也算是英雄美人,兩相合宜。而在三國後期,魏國兩位大人物曹丕、曹植兄弟卻將焦點聚集在一位美人身上,她就是美名滿天下的甄宓。
  • 三國遊戲王牌IP再顯神威,《放開那三國3》暢銷榜第6!
    肖央、艾倫《放開那三國3》主題廣告片在兩位「放三」魅力明星玩家傾情代言後,巴別時代通過各種直擊玩家心智的視頻廣告短片迅速拉近了玩家的距離,一舉引爆產品熱度。而除了明星代言之外,巴別時代的全渠道推廣、以及爆量營銷更是顯現出了強大的威力,根據DataEye-ADX的監測數據,在發布僅一天後,《放開那三國3》即迅速躋身買量榜單第2名,一舉在競爭激烈的買量市場成功突圍、躋身iOS免費榜第1。
  • 雖然全戰三國火了 但三國遊戲依然是個難題
    可以說中國人早已習慣被三國文化包圍,三國文化的內涵和精神也早已融入到中國人的血脈當中。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計算機時代的到來,我們卻經常發現世界上還有其它一群外國人同樣也痴迷於三國文化的魅力,他們通過電子遊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三國文化的理解和詮釋:《吞食天地》《三國志》《三國志英傑傳》《三國無雙》等一系列品質優秀的遊戲作品不但深受三國迷的喜愛,也對三國文化起到了一些多元化的影響。
  • 紛紛擾擾是三國,但其實三國的「陶瓷演義」也一樣精彩
    而趁著明清小說和當代戲劇的「東風」,三國短短六十多年的歷史(公元220-280年)集合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典故,可以說是文學、戲劇與歷史結合的「經典案例」。與之相反,這個時期陶瓷知名度卻不如大放異彩的唐宋和明清,你知道三國的陶瓷走的什麼路線嗎?
  • 三國題材服飾的魅力——從電影《赤壁》開始
    文化影像書寫東漢末年,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群雄紛爭,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千餘年來,人們對三國的情懷和對英雄夢的憧憬從未停止,取材於三國事件的電影《赤壁》多視角的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並以中國歷史文化為中心,加上好萊塢的藝術風格,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地觀眾的關注,更好的向外輸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 《軍師聯盟》來了,這個三國有點不一樣
    三國題材歷史大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從開播以來便收穫了超高口碑,劇中老中青三代演員演技在線。依託三國又超越三國之外的故事情節安排緊湊、服化道製作精良,該劇完全是打造了一部具有電影質感的走心大戲。
  • 日本人為什麼如此痴迷三國?
    (諸葛亮怒罵王司徒,唐老師喜提全明星席位)而少了歷史劇內容的限制,福田雄一能把三國導演成什麼樣能確實還是個有期待值的點,估計會被拿來和《搞笑三國》比一比。(牛姨的搞笑三國漫畫《三國志·魂》)管中窺豹,日本的三國文化可以說是非常火爆。
  • 三國題材有什麼遊戲好玩 最好玩的三國遊戲推薦
    > 三國類手遊是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類手機遊戲,18183三國類手遊排行榜,為大家帶來了良心三國類手遊推薦。 三國類手遊是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類手機遊戲,18183三國類手遊排行榜,為大家帶來了良心三國類手遊推薦。
  • 以前的單機三國遊戲在哪裡下載 三國單機遊戲下載地址
    三國類手遊是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類手機遊戲,18183三國類手遊排行榜,為大家帶來了良心三國類手遊推薦。本作以古中國三國時期作為故事背景,憑藉全面戰爭系列以往的大場面和恢弘大氣的戰場氣氛,將三國時期那段梟雄與英雄輩出的時代增加了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 最近有什麼好玩的三國手遊 最近好玩的三國手遊下載
    三國類手遊是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類手機遊戲,18183三國類手遊排行榜,為大家帶來了良心三國類手遊推薦。 三國類手遊是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類手機遊戲,18183三國類手遊排行榜,為大家帶來了良心三國類手遊推薦。
  • 最近有什麼好玩的三國遊戲 最近好玩的三國遊戲排行
    三國類手遊是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類手機遊戲,18183三國類手遊排行榜,為大家帶來了良心三國類手遊推薦。 三國類手遊是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類手機遊戲,18183三國類手遊排行榜,為大家帶來了良心三國類手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