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3口住140㎡不稀奇,有意思的是住2樓有庭院,電視背景牆改吧檯

2020-12-22 深零設計師姚工

一家3口住140㎡沒什麼稀奇的,有意思的是2樓帶個庭院,夫妻倆甚至為了正在上高中的孩子安心學習,拋棄常規設計,放棄電視背景牆改成了吧檯,大概為人父母,都是如此用心良苦吧!

作品詳情

設計風格:現代簡約風

設計團隊:深零設計組

項目戶型:140㎡二樓帶庭院

項目地址:合肥鉑悅廬州府

戶型分析

本案的原始戶型是一個140㎡的三室兩廳,戶型方正,功能空間完善,且處於二樓,帶一個小庭院;對於一家三口居住來說,自然是足夠了;但要讓舒適升級,空間利用率最大化,並不簡單;而這,正是設計師一直在做,且從未停止的。

平面設計圖

●結合實際入住情況,選擇保留兩間居室+兩衛;對於另一間房,選擇改為多功能房間,用書桌+墨菲床的組合,平時可供孩子學習,也可供客人居住。

●收納一直是很多家庭最重要的訴求,對此,設計師沒有絲毫含糊,入戶玄關、廚房、臥室、多功能房……每個空間都結合實際,做了相應的收納設計。

客廳

空間,並非只是一個固有的定義;功能的重新定義、材質的不同運用、光影的不定變換,細微的差別,都能給整個空間帶來巨大的變化;但是歸結到設計本身,最需要思考的,還是人與空間的真實關係,是支配與被支配,還是包容與承載。

為了保證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客廳捨棄了傳統的沙發茶几電視布局;設計師選擇用吧檯代替傳統的電視背景牆,彌補空間的空曠感;吧檯可做家人平時的休閒地,在這裡喝下午茶、看書、學習……好的設計,給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對於空間整體的配色,採用了冷色系的造型,搭配木質材料與燈線,讓空間的冷暖度相互中和,無論從視覺的觀感,還是材質的質感,都達到一個最佳的狀態。

餐廳

有人說,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而餐廳,兩者都有;家的味道、愛的傳遞,就藏在一日三餐的香氣裡、藏在碗碟的碰撞聲裡,藏在母親的汗水裡。

一張餐桌,幾把座椅,讓空間富有獨特性,真的很難;線條感十足的餐桌腿,搭配墨綠色的座椅,黑色拱形的餐邊櫃無聲配合,從色彩上、形態上相互呼應;對於好的設計師而言,表達空間的獨特,也並沒有那麼難。

西廚

主臥

原木的質感,給了空間大地般溫和素樸;藍色的點綴,讓臥室擁有天空的純淨隨和;白色的調和,讓整個空間仿佛流動起來,仿佛在訴說「雲在天邊水在瓶」的自在。

相關焦點

  • 102㎡神仙3房,臥室移牆擴容5㎡,開放式廚房還裝地臺,想住!
    作為地道的廣州人,張先生在裝修新房時就把喝茶區安排上了,還確定了以下幾個設計需求:1.把封閉式廚房改為開放式,並增加一層地臺;2.入戶花園改為喝茶區,方便平時與朋友喝茶聊天;3.注重效果,在背景牆和燈光設計上別具心思;
  • 人人都要庭院,而她將院子改造成客廳,55㎡的空間,住出豪宅感
    久居都市之中,擁有一個庭院,大概是許多人的夢寐以求。而杭州的李小姐,卻反其道而行,將小院子改造成客廳,55㎡的小戶型空間裡,改造之後,卻住出了豪宅感。 或許這才是所謂的「物盡其用」。在庭院生活與愜意生活之間,李小姐選擇了後者,唯有愜意,才夠生活。
  • 37㎡窄條小戶型寬3米4,27萬改成3室「大豪宅」,住一家4口也不擠
    本期業主一家4口人,在北京有套110㎡的房子,四口之家住起來也是足夠了,但卻離兩個小孩學校很遠,不方便。而業主本身有套離學校近的小戶型學區房(37㎡),一家人卻不願意住!這是為什麼呢?除了本身戶型只有37㎡,住4口人很擁擠,還隱藏著以下這5大問題:問題1:整個房子寬度僅3.4米,呈窄條型,不開燈,又黑又悶,居住環境惡劣就算是中午陽光正好時,房間裡依舊一片漆黑。問題2:廚房僅有3.6平米,管道縱橫,大冰箱將門口堵住,布局不合理,嚴重影響使用。
  • 140㎡三居室,一根柱子撐起的電視背景牆讓客廳都炫酷了!
    房屋信息面積:140㎡裝修預算:30萬以上風格:現代房型:3室平面戶型圖。這是原本帶陽臺的次臥,但是設計師打通了陽臺,並將部分隔牆打通,這樣便得到了被陽光鋪陳得通透客廳。電視背景牆選擇不隔斷讓客廳與餐廳成為彼此的背景,通透感也不再是只來自單一方向的。
  • 改了3個門,66.7㎡多出餐廳、兒童房、小花園
    這個案例改造最最巧妙的地方在於:僅僅改變3個開門的位置和方向,就引入了雙重採光,空間不用大改就「莫名其妙」多出了餐廳、兒童房和小花園。 委託人崔先生說到自己家的老房子,總會出現腦殼疼的表情: (1)66.7㎡住三口人,怎麼算都不夠用; (
  • 她買下40㎡公寓自己住,簡潔實用的宜家風,裝出了80㎡的寬敞!
    ,這種現象在大城市中尤為常見,比如本案女主就是如此,入手了一套40㎡的小窩,在經過一番簡單裝修後,真的超漂亮!更重要的是,一個人住真的太爽了!不用過著顛沛流離的租房生活,也不用看他人臉色,這種底氣讓人感覺特別自信!
  • 一家4口住7㎡「老鼠窩」,被遺忘的30萬香港人
    儘管香港經濟發展的速度飛快但劏房的形式卻一直保留下來在30萬的劏房租客中小靈夫婦和孩子也只是一家「新人」小靈22歲結婚和丈夫8年換過3套劏房如今帶著兩孩子依然住在10㎡不到的劏房裡一家人全靠做保安的丈夫月入一萬塊錢的工資養活
  • 年輕夫妻買下30㎡小公寓,吧檯隔斷+柔和中性色,輕巧實用!
    說在前面 這套使用面積30㎡的小公寓位於烏克蘭基輔,屋主是一對沒有孩子的年輕夫婦,他們找到了設計師Olga Bondar幫忙改造,希望能Get一個輕巧實用、有趣且舒適的家。
  • 日本73歲老奶奶爆改33㎡門面房,老破舊大翻身,住下一家四口
    為了能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並照顧年幼的外孫女,她決定請設計師改造她僅有的這棟33㎡門面房(裁縫鋪),使其變成一間能住下四口人的溫馨之家。老樣子,大家可以猜猜總共花費多少錢~我會把答案公布在文章最後!而在不足2㎡的廚房中,兩人同時下廚烹飪都是個問題……狹小的廁所就連轉身都困難,更不用說只隔了一道朦朧玻璃拉門的浴室了。在客廳的空間中,總共5㎡的面積讓四口之家同時用餐十分窘迫,且這裡也顯得老舊不堪。最後是老奶奶的臥室,一張小床剛剛能伸開腳,實在是小到不能再小了!
  • 100㎡藍白Loft,竟然把衛生間改成了吧檯!
    平面布置圖一層原始結構圖廚房和衛生間很小,餐廳非常雞肋;陽臺挺大,所以拆掉一層衛生間,把整個空間打開,考慮到常住人口不多就沒有做常規的餐廳,而是在原本衛生間的位置做個吧檯作為餐吧,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後會有期。▲客廳沙發背景牆,牆面局部分色湖藍綠,休閒陽臺裝飾書櫃深藍色,然後貫穿整個空間的主色還是淺灰。這樣既處理空間和諧統一性,也讓每個房間都有了自己不一樣的地方。
  • 一家三口住60㎡,兩室兩獨衛,半排玻璃隔間3㎡廚房
    關注微信公眾號:jia-fg,了解更多裝修知識技巧現在小戶型的房子設計很重要,就拿這位業主家來說,60㎡不僅住上一家三口
  • 140㎡的複式戶型太大?借鑑其中一層,你家也能變成歐式城堡
    案/例/信/息 建築面積:140㎡ 基本戶型:4室/2廳/2衛/1廚二樓裝修後布置圖 布/局/思/路 開放式廚房和餐廳連在一起,讓空間更加寬敞;吧檯的設計將客廳與餐廚區貫穿起來
  • 40㎡住4口人太憋屈,經過改造後變雙層公寓,甚至連次臥都有了
    曾經租房子住的小夥伴,想必都知道空間小住著不舒服吧,所以很多人在買房子的時候,說到小戶型內心是拒絕的,其實小戶型並沒那麼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會裝修。就拿這個四口之家來說吧,雖然買的是40㎡的小戶型,但是因為層高比較高,所以在裝修的時候,將其一分為二,打造成了一個小複式,無形之中多了一倍空間。這樣一來功能區一個不少,並且還有主臥和次臥之分,住4口人完全沒壓力,這樣的房子真的買到了,進門玄關空間還是蠻大的,牆壁打造了一排收納櫃,掛衣服放鞋子很方便。
  • 68萬改造青島200㎡樓底複式,3室4衛2花園,這套高級大氣
    改變的第一步就是翻修房子,小程家是一套樓底複式房,一樓90㎡加上附贈的110㎡地下室,總共接近200㎡,還帶個下沉式庭院。聽上去可能覺得面積挺大,但是對於小程一家卻是有苦難言!而且原本沒有做防水的下沉式庭院也全都刷了一層防水。之前家裡還有個很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樓梯,一樓通向地下室的樓梯在室外,走動非常不方便。
  • 51㎡小戶型,巧用「雙面櫃」隔斷,住下一家四口
    今天我們要看的案例的屋主就是這樣,屋主在兩年前花了千萬元買下了這套只有51.2㎡的「豪宅」。雖然這樣的房子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買的,但是他家的裝修還是值得我們借鑑的。裝修前在裝修前,這是一套一室一廳的大開間戶型。夫妻兩人白天要上班,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孩子的奶奶和他們住在一起照顧孩子。
  • 宜家設計師爆改26㎡老破小!婚前睡仨人擠,改造後五口人其樂融融
    宜家設計師爆改26㎡老破小!婚前睡仨人擠,改造後五口人其樂融融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套很省錢也很實用的設計,房子的使用面積僅26㎡,是委託人從出生到結婚時一直生活的地方,這裡雖然小,但是承載了他成家之前的所有回憶。
  • 武漢小夥爆改18㎡公寓,小到可憐的家,真的住出了豪宅感
    ▼改造細節在改造過程之中,設計師巧妙利用了空間,進行了3個讓人拍案叫絕的設計:①完美利用過道,打造了一個聯排式的衣櫃,並且不浪費一絲空間,與書房書桌進行了相連;②全新澆築搭建,利用2層空間,打了現澆,重新搭建一個衛生間
  • 住一樓120㎡三居室,整面落地窗,大自然就是背景畫
    住一樓真的不好?換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隨著現在防水材料的發展,裝修施工越來越有質量,一樓因為有庭院或者地下室,也越來越受歡迎了。今天小帥就要分享一個一樓的120㎡三居室案例,看到他們家的裝修,以後也想住一樓!
  • 2個人的89㎡,住出了200㎡的寬敞,全屋樸素乾淨,靠裝修扳回一成!
    現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觀點:格調都是用錢堆出來的,想裝出有格調的家,首先你得有錢,雖然有丁點道理,但事實並非全如此。如果你見多了,會發現一些家居博主家,雖然並不富有,也沒有所謂的豪裝,但她們的家裡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氣質,遠比那些完美的精緻豪宅值得回味。安徽這對小夫妻的89平,就靠著「乾淨氣質」成功把我圈粉了。面積不過百,卻住出了200㎡的寬敞感,趁著兩人還沒有迎來孩子之前,趕緊跟你們分享一下這高級的居家場面。
  • 港版蝸居:40㎡擠下一家五口,新婚夫妻住11㎡隔斷房
    怎麼睡?柜子上掛個帘子,就是個標準的「上鋪」了嘛。港版《蝸居》,看完有治癒「嫌棄房子小房價高」之奇效。40㎡公屋,擠下一家四口成年人,看過男主角陳子朗的家後,瞬間明白為什麼他要出去開房了,一家四五口人,擠在四五十平的老舊房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