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珊珊,沒有來遲。
我們的父母有一種很奇怪的邏輯,上學期間不讓孩子戀愛,但當他一畢業,就會開始催婚。
君君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雖然年齡不大,但閒暇時間都用來相親了。她和其他抗拒相親的女孩不一樣,她還是蠻喜歡相親的。因為她覺得,僅憑自己,是很難找到對象的。
在她看來,相親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僅人奇葩,遇到的事情也很奇葩。例如,有的相親對象,一開口就問她婚後生幾個孩子,婚後會不會離職?有的相親對象,直接告訴她:我不會喜歡你,結婚只是搭夥過日子!這種時候,往往會把她驚的一愣一愣的。
期間,遇到一個很有好感的男生,但家裡老人得知他的家庭情況時,堅決不肯同意,因為男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
家裡的老人說:「不能和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婚,要不然一輩子都不會幸福!」單親家庭的孩子,又不比別人差,為啥不能嫁?老人一番話,讓人醍醐灌頂。
缺愛導致他對愛的需求度過高
理想情況下,夫妻婚姻失敗後,不會減少對孩子的愛。甚至因為不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為其付出更多。
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夫妻在離婚後,為了和過往不愉快的經歷,徹底隔絕開來,對孩子也是不管不問的態度。而撫養孩子的一方,因為經濟或其他壓力,會把自己的煩悶發洩給孩子。
這時候,父母注意不到孩子的心理問題,給不了孩子完整的愛,容易讓娃缺愛。他們在長大之後,會很渴望愛。
熱戀期間,你儂我儂,尚且能滿足這種需求。但當時間長了,感情逐漸變淡,他們從對象這裡得不到足夠的愛。那多半就會從他人那裡索取愛,或哭訴:你是不是不再愛我?
過度的家庭責任感
什麼是婚姻呢?就是男生從男生的原生家庭剝離出來,女生從女生的原生家庭剝離出來,他們共同組成自己的小家。
這對於正常家庭的孩子而言,是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但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而言,是很難做到,甚至是做不到的。
因為他和爸爸或媽媽,是相依為命長大的,親子情感更為濃烈。婚後,也會更多的把原生家庭的責任扛在自己的肩上。這雖是孝心,但對於另一半而言,就不太負責任。因為他永遠都不會把另一半當成是最重要的人,另一半永遠排在他的原生家庭後面。
過度的家庭責任感,並不利於小家庭的和諧,所以父母不讓子女和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婚。
性格敏感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半都是比較敏感的。在戀愛期間,敏感還不是大問題。但在婚後,就容易轉化為過度神經質、思考太多,總擔心另一半出軌。
沈夢辰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的時候曾說,她有一任男友特別敏感和沒有安全感。她說話要小心翼翼的,說錯一句對方可能就會生氣。而她在外參加節目,他為確定她的地點,會讓她比個手勢拍照。
這樣的人,顯然是在乎她的。但這過分的敏感,也會讓另一半很窒息。
過於要強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什麼事情,都要講求一個「度」字。要強是好事,但過於要強不僅讓自己很痛苦,讓身邊的人也會感到痛苦。
大家都知道,人生不如事之十之八九,哪能事事圓滿。若太過於要強,對自己太過苛刻,對周圍的人太過於苛刻,又該如何是好?
總結: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家庭氛圍好,父母恩愛,孩子的性格平穩,沒那麼極端。年少的時候,因為愛或許並不在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從婚後的相處中就會發現,極端的性格會讓人很累。
綜上所述,正常家庭的父母,不想讓子女和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婚。
最後我也想說,性格極端的人,並非就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有些孩子,雖然父母沒有離婚,但因為感情不和、家庭氛圍不好,也比較極端。因此,也不必太過計較對方是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只要沒有以上問題,就可以很幸福。
【從心理學了解一件事,從心理學看透別人的一言一行,從心理學學會和摯愛相處。你想了解的、你所產生的困惑,都可以在我這裡找到答案,歡迎關注「青檸姑娘的異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
本文由青檸姑娘的異想世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