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了半輩子的羅大佑,現在每天都跟太太一起送女兒上學

2021-01-09 金羊網

  當世界以快進10倍的速度飛速前進時,羅大佑依然堅持讓生活過得很慢很慢......

  文/羊城派記者 胡廣欣(海帶君) 劉虹

  兩周前去上海的梅賽德斯奔馳中心看了羅大佑「當年離家的年輕人」的演唱會,一路奇遇不斷。

  我等著紅綠燈過馬路,旁邊一個目測「85後」的男生指著對面的海報跟外國友人介紹羅大佑:「他很厲害,但不是我這個年代的。」

  進場了發現,其實大部分觀眾都是年輕人。那天晚上,羅大佑唱了好多老歌,而這些歌曲的年紀或許比觀眾還要大。當《之乎者也》的前奏響起時,整個場館心領神會地響起一陣歡呼。舞臺上的大熒幕播放著1984年羅大佑臺灣演唱會的影像,而舞臺中央的羅大佑則以標誌性的黑風衣、黑墨鏡、黑褲子登場,宛如從34年前的演唱會徑直走到了2018年。

  我身後一個目測也是「85後」的女孩子,跟她男朋友一路充當活體彈幕。每唱完一首舊歌,他們都得嘰嘰喳喳地回憶一遍這首歌的創作歷史。(煩人是挺煩人的,但也證明是真粉)

  唱到《童年》的時候,坐在看臺區的海帶君往下一看,很是壯觀:內場好多人的手機屏幕都亮了,估計是在錄小視頻發朋友圈吧。

  對於羅大佑,其實很難簡單下一個判斷說他到底是「過時」了還是「沒過時」。這場演唱會猶如一個脫離了現實的舊夢,洋溢著一種不屬於這個時代的老派感。身處其中,年輕人如我,就好像走入了時光隧道,在那個未曾經歷的激蕩年代尋找共鳴。

(現在的小鎮,霓虹燈估計比大城市還耀眼了)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巡演在6月23日就要來到廣州了。前兩天,羅大佑特地來了廣州,跟廣州的媒體面對面。面前的羅大佑穿著淺藍色襯衫和深藍色牛仔褲,臉上一直帶著慈祥的笑,不時夾雜幾句「唔鹹唔淡」的粵語活躍氣氛。而當年那個黑衣黑墨鏡、不拘言笑、「以一人之力,把臺灣流行音樂從天真帶向世故」的「先鋒戰士」形象,倒是漸漸模糊了。

  當年,羅大佑正是那批「離家的年輕人」的代表。雖然他在《鹿港小鎮》中高唱「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將小鎮青年來到大城市後的幻滅寫得絲絲入扣。但半生漂泊的他其實十分珍視「離家」這件事所賦予他的力量:他的每一次成長,都在「離家」的過程中完成;離家,就是一次新生。

  羅大佑的母親是臺南人,他在臺灣南部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學業,之後便開始離家一路往北走:先是到了臺中學醫,後來又進入臺北的醫院實習。

  臺北是他未來幾十年的事業的起點。1976年,在朋友的牽線下,羅大佑擔任了電影《閃亮的日子》主題曲和插曲的創作,交出《閃亮的日子》、《神話》和《歌》三首作品。

羅大佑由此正式進入音樂圈,也正因這部電影,他認識了女主角張艾嘉。

  張艾嘉是羅大佑極少的公開女友之一,在羅大佑發行自己的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之前,他還為張艾嘉製作了專輯《張艾嘉的童年》。

  1982年,《之乎者也》終於面世(這張專輯差點因為資金問題沒法發行,是張艾嘉幫忙遊說,後來在黃霑那拉到一筆贊助)。這張專輯和之後的《未來的主人翁》在臺灣颳起一陣「黑色旋風」,羅大佑黑衣黑墨鏡爆炸頭的「戰士」形象深入人心。

  但羅大佑或許其實並不想當「戰士」,他到現在也只稱自己是「音樂職人」,而抗拒別人給予他的「音樂教父」稱號。1984年的第三張專輯《家》,突然變得溫和起來。當時的羅大佑還真是兩面不是人,聽眾覺得羅大佑憤怒不再,「他變了」。

種種因素導致了羅大佑第一次「出走」。

  1985年,羅大佑離開臺灣赴美國常住。在紐約,他第一次開了眼界。剛到紐約的時候,他住在親戚家。待到第三天,第一次去了曼哈頓,幾十年過去,他仍然記得與曼哈頓初見面時的震撼:「我從地鐵站往上走,摩天大樓『晃』地一下在我面前展開。」

  (多年之後,這位「當年離家的年輕人」的演唱會海報出現在了時代廣場最顯眼的位置)

  與紐約相比,臺北也只是一個小鄉村。紐約有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文明,一切都讓人目眩神迷。「這裡有白人、有黑人,有日本人越南人韓國人……光是東方人就有一大堆。」在這個最最現代化的大都市裡,羅大佑第一次感受到了何謂「世界」,何謂「自我」。

  「大都市有那麼多壓力、那麼多壞處,但你可以從中找到你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於是,你的生命就從此開始了,除了父母給予你的力量之外,你也獲得了自身的力量。」

  從紐約回來後,他在香港成立了公司「音樂工廠」,隨後又把這個品牌帶到了臺灣和北京,也在上海和香港都住過一段時間。

  滿世界跑了大半輩子,如今的羅大佑終於落葉歸根,定居臺北。

  「年輕人離家其實是個很漫長的過程。」羅大佑感嘆了一句:「畢業簡單,成家很難。」羅大佑浪了那麼久,最終還是走上了一條最傳統的路:2010年,他與現任太太Elaine結婚;2012年,女兒誕生。

  58歲這一年,羅大佑終於擁有了為世俗所認可的穩定家庭。

  爸爸媽媽們應該都會挺喜歡羅大佑的故事的:你看你看,滿世界地跑、浪費了半輩子,到最後還不是得結婚生小孩!

  現在的羅大佑毫不諱言自己對家庭生活的珍視。也不知道是有感而發還是開玩笑,或者是兩者兼具,他說:「58年沒享受過這種生活,該補償一下啦!」

  如今羅大佑一家三口,每天都會一起起床、一起吃早餐;然後羅大佑和太太一起開車送女兒上學,學校離家不遠,大概1.5公裡;

  把女兒安頓好之後,羅大佑回家做做運動,搞點創作,最近他沉迷於練吉他;下午就跟公司同事碰面開會,安排一下近期行程;

  到了晚上,他有時在家吃飯,有時跟朋友外出,但吃完晚飯一定要去外面走一走,絕對不能窩在沙發看電視:「(吃完飯看電視)是壞習慣,肚子會變大」;現在的他也不怎麼熬夜了,比以前早睡了不少。

  很多人對羅大佑去年的新專輯《家III》不解:這張專輯不憤怒、不尖銳,溫情得就像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大爺跟你在飯桌上嘮嗑話當年,內容不外乎久別重逢的老同學、回憶中的家鄉、兄弟姐妹互相依靠的溫暖家庭……

  我並不覺得羅大佑放棄了對社會的思考、專心當個快樂老爸。64歲的羅大佑,打從心底裡覺得「家」就是社會的良藥、覺得家庭能夠讓這個冷冰冰的原子社會變得重新充滿人情味:

  「家是最小、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人類組織結構單位。『家』是最基本的人與人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需要得到強化。都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嘛。」

  羅大佑的想法,其實跟很多長輩沒什麼兩樣:珍視家庭和人的價值,對飛速發展的科技保持警惕:「這個世界不能快成這樣子。你跟任何地方的人溝通都可以瞬間完成,這個地球轉得太快了,好像違反了自然的原則。這樣下去……人類會滅亡的吧!」

巡演中與孩子們合作

  他對網絡也並不感冒。

  去年,以發行新專輯為契機,他終於開始用臉書、微博、知乎等社交軟體了,但他坦言用得並不習慣:「我不太相信網絡,我覺得這個時代還是應該回到一個以人為基礎的模式,才可以真正運轉。」

  他堅持不讓快6歲的女兒使用智慧型手機:「她以後多的是時間可以用,一輩子少用時間在手機上是她的幸運。」

羅大佑知乎主頁

  當世界以快進10倍的速度飛速前進時,羅大佑依然堅持讓生活過得很慢很慢。

  人們似乎總是希望羅大佑可以成為時代的代言人:期待他可以繼續把握時代的脈搏、用鋒利的歌詞刺破現實。他的確有嘗試為這個時代寫點東西:新專輯中的《沒有時間》,講的就是對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快的焦慮;另一首《握手》則是一首從年輕人角度寫就的歌曲。

  但羅大佑也是清醒的,他無意再做這個時代的弄潮兒了。他說,他不能替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發聲:

  「我30歲的時候不過才1984年,我們那個時代的人,很難代替現在年輕人來描述這個時代的問題。只有1980年代、1990年代誕生的年輕人,才真正知道他們面對的問題是什麼。」(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巡演成都站的羅大佑

  來源|羊城派責編|鄭少玲

編輯:

相關焦點

  • 【漏網之娛】浪了半輩子的羅大佑,現在每天都跟太太一起送女兒上學
    我等著紅綠燈過馬路,旁邊一個目測「85後」的男生指著對面的海報跟外國友人介紹羅大佑:「他很厲害,但不是我這個年代的。」進場了發現,其實大部分觀眾都是年輕人。那天晚上,羅大佑唱了好多老歌,而這些歌曲的年紀或許比觀眾還要大。當《之乎者也》的前奏響起時,整個場館心領神會地響起一陣歡呼。
  • 66歲的女兒奴羅大佑:我現在的生命像清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我現在突然發現,早上對我來講很重要。因為早上我要和我的女兒一起起來,梳洗,吃早飯,送她去上學。「說這句話的時候,66歲的羅大佑,難得收起了他一貫的嚴肅表情。我們也難得看到羅大佑摘下墨鏡,並且穿上黑色以外其他顏色衣服的樣子。問他跟女兒都聊了什麼,羅大佑笑而不答。發現公園裡有不少蚊子,細心的羅大佑,趕緊拿出防蚊液,給女兒手臂上、腿上全部噴了一遍。
  • 520告白日 | 66歲的羅大佑:有女兒後,我的人生像清晨
    聊到女兒的時候,羅大佑告訴我們,因為創作,他人生的前半段都是晚睡晚起的夜貓子。但現在「早上」是對他最重要的時刻。為什麼呢?他提高嗓音說:因為我要送女兒上學啊!情緒慢慢蓄積,我們聊得越來越活絡,可惜一場午後雷陣雨突如其來。雨聲噼噼啪啪,大到我們不能對話,所有人都靜默下來。等待的時間中羅大佑彈彈吉他,哼哼歌,「人生到了現在感覺世界都不一樣,我發現這是我生命裡開始的一個清晨。」
  • 66歲羅大佑:有女兒後,我的人生像清晨 ...
    他告訴我們,因為創作,他人生的前半段都是晚睡晚起的夜貓子。但現在「早上」是對他最重要的時刻。為什麼呢?他提高嗓音說:因為我要送女兒上學啊!情緒慢慢蓄積,我們聊得越來越活絡,可惜一場午後雷陣雨突如其來。雨聲噼噼啪啪,大到我們不能對話,所有人都靜默下來。等待的時間中羅大佑彈彈吉他,哼哼歌,「人生到了現在感覺世界都不一樣,我發現這是我生命裡開始的一個清晨。」
  • 羅大佑做丁克後悔,如今54歲,讓妻子人工受孕,58歲有了女兒
    ,他不想每天過著孤獨和守寡的生活,因為羅大佑滿腦子裡都是音樂,把李烈完全隔絕在他的世界之外。李烈在跟羅大佑一起的那些年,沒有花過他一分錢,羅大佑也沒有送給她任何禮物,離婚後她自嘲:30歲以前,我是一個從來沒有用過大腦的女人
  • 66歲的羅大佑:有女兒後,我的人生像清晨
    聊到女兒的時候,氣氛很輕鬆。他告訴我們,因為創作,他人生的前半段都是晚睡晚起的夜貓子。但現在「早上」是對他最重要的時刻。為什麼呢?他提高嗓音說:因為我要送女兒上學啊!情緒慢慢蓄積,我們聊得越來越活絡,可惜一場午後雷陣雨突如其來。雨聲噼噼啪啪,大到我們不能對話,所有人都靜默下來。
  • 叛逆女兒胸無大志只想當保姆,貧窮的媽媽絞盡腦汁陪娃一起上學
    媽媽幾乎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揮舞著擀麵棒子說:老娘每天打這麼多工,累得要死,我這是為了誰?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得好好學習,一定要讓補習班收下你。阿普卻不認同:媽,咱家那麼窮,累死累活考上大學,你有錢供我讀書嗎?努力有什麼用?錢達胸悶,第二天又跑去找僱主太太嘮嗑。
  • 羅大佑:音樂就是一種時間的藝術
    羅大佑現在總把家人掛在嘴邊,他表示人做了父母才知道他們的擔心和思念。帶著無數經典以及新專輯《家III》,羅大佑將於6月23日登陸廣州寶能國際體育演藝中心,舉行「當年離家的年輕人」演唱會。
  • 李宗盛的嬌妻,羅大佑的嬌妻,家庭地位都趕不上他的嬌妻
    李宗盛的嬌妻,羅大佑的嬌妻,家庭地位都趕不上他的嬌妻大家好,我是娛樂圈一哥,今天要跟大家八卦一下李宗盛好羅大佑的嬌妻,不過她們的地位卻比不上他的嬌妻。男人都喜歡年輕貌美的女子,娛樂圈的人也是如此,像李宗盛羅大佑等人,雖然年紀不年輕了,但是都家有嫩妻。
  • 羅大佑:立業簡單,成家很難。我以前不覺得是這樣
    採寫:南都記者 丁慧峰 實習生 郭東華    倦鳥歸時    從臺北,到紐約,到香港,他有過19次搬家的經歷,「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在58歲時有了女兒,重新回到臺北定居。在女兒出生之前,他有過抑鬱症,一度睡眠不好,但現在的羅大佑,年過六旬的羅大佑,重新站在舞臺上的羅大佑,顯得精力充沛,「家」成為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 曾經四海為家的浪子羅大佑:有女兒後,我的人生像清晨
    物道君語:羅大佑永遠不過時。羅大佑都已經66歲了,《童年》卻仍舊沒過時。每到夏天,我們都還能哼上一段,回到那個「聽著池塘邊的知了聲,坐在課室裡等待放學」的童年時光。今年5月份,他新編重唱了那首《伴侶》,這是羅大佑為03年非典作的曲子。他說:我們要把這首歌,獻給所有的跟我們一起奮力渡過,這由立春到穀雨的2020春天的所有人。不同的是,當年他唱的時候很沉重,17年後再唱,多了些柔和與輕快。
  • 羅大佑一生三段情終獲幸福
    羅大佑曾說過,「父親在去世的兩天前唱起歌來,還說,羅大佑的唱歌都是自己教的。」2017年發行《家Ⅲ》是1984年的《家》的延續與升華,時隔33年,羅大佑從一個孤零零的人,到現在幸福的一家三口,這其中的心路歷程全部收錄在其中。
  • 羅大佑:這世界還需要我一個老人家來表達憤怒嗎?
    2009年,羅大佑與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嶽一起組成縱貫線樂隊,開始世界巡演。 2017年專輯〖家III〗的宣傳畫面上,他和太太、女兒一起走在鄉間小路上。「現在跟以前非常不一樣,我周一到周五早上八點起來送女兒上學...好像覺得心定下來了。」如今的羅大佑過著平靜幸福的家庭生活,以致於剛剛接觸羅大佑的年輕人很難想像他以前的叛逆。
  • 林心如霍建華送女兒上學後,一起打拳擊吃早餐,明日正式進組拍戲
    9月10日,林心如更新社交動態,曬出一張早餐實拍,可以看出私下的林心如生活精緻考究,早餐雖然稱不上種類豐盛,但卻是營養均衡,搭配合理,除了兩道美味主食之外,餐後的水果與甜點也必不可少,攝取蛋白質的同時,也藉助碳水補充能量,一頓早餐都能吃出儀式感,看來林心如的小日子過得確實十足愜意。
  • 音樂教父羅大佑:我是人間惆悵客,半世飄零憶平生
    最近一條媒體獨家採訪了臺灣歌手、有著音樂教父之稱的羅大佑。在採訪視頻中,羅大佑坦言,自從有了家庭,有了女兒之後,早上對他來說很重要,因為他要送女兒去上學。曾經放蕩不羈,視音樂如生命,梳著長發戴墨鏡的搖滾青年,如今已是慈父的面容,懷揣著對稚子的愛,珍惜著每一個清晨。
  • 郭可盈手牽手帶女兒上學 徐菁遙派保鏢護送女兒
    徐菁遙在保鏢陪同下坐車去學校,親送兩名女兒上學,兩名女兒都表現得很興奮。網易娛樂9月2日報導 北京時間9月2日消息,據香港媒體報導,昨天(9月1日)開學日,一班星二代開始新學年,兩名媽媽郭可盈、徐菁遙(前名徐淑敏、Suki)一早就起床照顧女兒上學。她們的女兒就讀同一學校,郭可盈指女兒心情興奮期待上學,她每天都會親自接送。徐菁遙有保鏢護送,兩個女兒同樣雀躍,以輕快步伐進學校。
  • 大S送女兒上學,臉部臃腫認不出
    近日有網友爆出大S送女兒上學照片,照片中大S抱著女兒,依依不捨,可是網友發現大S變胖了,臉部臃腫變形,雖然保養的很白皙,但是失去了青春年華,留下了歲月印記,宛如大媽。婚後大s便息影,專心在家備孕,喝雞湯吃阿膠,狂補身體,2013年大S懷孕,生下一漂亮的女兒,女兒起名汪希玥。大S對於女兒愛護有加,經常在網上曬照片,哺乳期也是盡職盡責,當時有一期代班錄《康熙》,才錄一半就著急回家,因為要看女兒。2015年大S懷二胎,但是因為屬於大齡產婦,生育特別困難,甚至休克,可是老天保佑,剖腹產生下一兒子,兒子取名汪希囍。
  • 專輯 ▎羅大佑 : 這世界還需要我一個老人家憤怒嗎?
    但羅大佑從不諱言自己的「力不從心」,他說自己「永遠在擔心自己的創造力的減退,好在有這個自知之明。」在許知遠看來,這種「力不從心」的背後,是越發嚴峻的現實:這個快速變化的複雜世界已讓人無從敘述和表達。2012 年,羅大佑的女兒出生。家,成為羅大佑音樂的新主題。往日的豪情、憤怒,漸漸平息為親情和責任。現在的他,每天 8 點起床,送女兒上學。
  • 鄭秀文郭富城恩師半生風流愧對腦退化太太 開通接受大女兒性取向
    陳欣健說,以前自己成天不在家又好多的緋聞,令太太很不開心。不過他說太太知道他其實很珍惜家裡人,他也很感謝太太對自己的容忍。尤情近年來有輕微的腦退化症,猶如活在虛幻的世界裡,陳欣健就說,自己現在很少出門,都是在家陪太太看動畫片,而太太就好像錄音機一樣,同一個問題會問上100多遍,但是自己都會微笑著回答,算是苦中作樂,但求太太有5秒清醒的微笑,自己都會很開心。他承認自己大半輩子都對不起太太,他說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卻是一個盡責任的丈夫。
  • 羅大佑最經典的十首歌,聽完人生像清晨
    香港這個城市比臺灣更娛樂化,但羅大佑卻寫了首溫情脈脈的歌。鄉愁,是中國人基因裡的情緒,羅大佑替我們唱出這樣的鄉愁,更化身凡人,伴著海潮,守護這個小漁村。中年羅大佑,已經走出那片黑夜,漫步在洋溢陽光的大路上。而大路盡頭,是更廣的國族和社會,是他人最深切的生活本身。走過世紀交替,羅大佑遭遇父親去世、離婚、911恐怖襲擊、921臺北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