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的歌曲,不僅旋律動聽,往往歌詞含義豐富,特別能打動人。諸多男女對唱歌曲中,由馬浚偉與李彩樺合唱的《流沙》,給我的印象尤其深刻。這首歌的歌詞如下:
(李)像水仙透香/向風漂泊/流落歲月裡/靜悄的荒落/從未讓夢付託/轉眼過了半生/竟給你/抹掉這份寥落
(馬)像遠方透光/滿天星宿/遺落暗夜裡為曙光等候
(合)明白原來沒法/將愛送到你手/方知道/覆水早已難收/流沙/走向他/ 跟我下沉吧/流沙/愛下去/至死無話
(李)若你給我的/最深擁抱/難敵歲月裡/遇上的風暴
(合)容貌若是漸老/失散了也看到/跟你/某日結伴同路/多美好/流沙/走向他/跟我下沉吧/流沙/愛下去/至死無話
(李)若你給我的/最深擁抱/留在雪地裡/踏過的深度
(合)容貌若是漸老/失散了也看到/跟你/某日結伴同路/多美好/容貌若是漸老/失散了也看到/跟你/結局各自遲暮/都美好
《流沙》是TVB電視劇《洛神》片尾曲,還是這部劇集結局的劇尾曲。由顧嘉輝作曲,陳少琪作詞。馬浚偉和李彩樺的聲線很溫柔,聽這首歌要結合劇集的故事情節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境和深意。了解電視劇《洛神》的故事內容,還得從三國時代著名才子曹植和其辭賦名篇《洛神賦》說起。
一
曹植,字子建。他是曹操的夫人卞氏的第三個兒子,與曹丕為一母同胞兄弟。曹植自幼便聰穎過人,10歲的時候便能出口成詩,下筆成文,很受曹操寵愛。在他卞夫人所生的三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中,曹操曾經認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幾次都想要立他為繼位者。但是最終曹植還是在同長兄的爭鬥中失敗。曹丕當了皇帝以後,怕他日後勢力壯大,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便派人把曹植抓到洛陽來,想藉口殺掉以除後患。曹丕嫉妒其弟曹植有「文才獨步天下」的美譽,限曹植七步之內以兄弟為題,吟詩一首,當中還不能出現兄弟兩個字,如果做不到就等於是欺世盜名,就要處死。曹植知道這是曹丕想藉機殺了自己。心中十分的悲傷。忽然想到爐火中的豆秸,便隨口吟出一首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才免得一死。
曹植的文學作品中,除了「七步詩」,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賦》了,文中曹植這樣描述洛神的美貌:「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容耀秋菊,華茂春松……」從抽象到具體,從神韻、風儀、情態、姿貌,到明眸、朱唇、細腰、滑膚,描繪得淋漓盡致,使人如聞其聲,如睹其形。此外曹植還描寫了洛神的動態美:「體迅飛鳥,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坐……」借飄忽的夢境,活生生把他夢中情人幻化出來,一點痴念,萬縷相思,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學作品。
後來,著名的畫家顧愷之依據《洛神賦》,畫下了名畫《洛神賦圖》而流傳千古,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畫中,站在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痴情嚮往,一雙秋水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洛神梳著高高的雲髻,衣袂飄飄,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之情。但最終在雲端中漸去,留下此情難盡的曹植在岸邊,終日思之,最後依依離去。
那麼,曹植所描寫的「洛神」,以及顧愷所畫的「洛神」到底是誰呢?這,存在著爭議。但很多的文學研究觀點,都認為,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指的就是自己的嫂嫂甄氏。兩人之間的感情肝腸寸斷。由於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所以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讚賞。早在官渡之戰時,曹植就曾在洛河神祠偶遇藏身於此的袁紹兒媳甄氏,由於憐香惜玉,曹植將自己的白馬送給了甄氏,幫助她逃返鄴城,甄氏也將自己的玉佩贈給了曹植以示感謝。當兩人再次相見,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於是能夠與甄氏朝夕相處,兩人感情迅速升溫,到了難捨難分的地步。
七八年過去了,「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曹操已穩穩掌控了北方的局勢,漢獻帝以冀州十郡劃為魏國,封曹操為魏公,定都於鄴。在誰來繼位的問題上,曹操十分矛盾,因為長子曹昂早亡,還有四個兒子為卞氏所生:長子曹丕、次子曹彰、三子曹植、四子曹熊。四個兒子中曹操最偏愛曹植,傾向於封曹植為世子。但曹植不治威儀,有點驕縱不羈,因此曹丕順利地當上了世子。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二十六年(公元229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
曹丕愛慕甄氏的美色,強佔為妃,甄妃在曹丕當上皇帝之後的第二年便鬱鬱而終。甄氏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氏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生性多疑善妒的曹丕,竟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來刺激他。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驚醒。回到鄄城,曹植文思洶湧,揮筆寫了一篇《感甄賦》。這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一般人欣賞其文字的優美,到處傳抄,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四年以後(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繼位,因覺原賦名字不雅,遂改為《洛神賦》。曹睿對於他這位才華橫溢而又深得人心的叔叔,產生了莫大的戒心,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其處以遷徙封地,曹植恍如飄萍,不堪顛沛流離之苦,遂亦鬱鬱而終。後來人們感動於曹植與甄氏的愛情悲劇,就把甄氏認定為洛神的化身了。唐代詩人李商隱在他的詩作之中,曾經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節,甚至說:「君王不得為天下,半為當時賦洛神。」
賦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漢唐時期賦與詩常常並舉連稱,在一些時期,人們對賦的推崇甚於詩。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賦這種文體具有其自身的獨特之處,一是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並追求駢偶;二是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三是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其中,駢偶和藻飾更是漢賦的重要特徵。漢代的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是賦中的代表佳作。曹植的《洛神賦》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篇、曠世奇文,除了因為文中的華美詞句,還由於其自古以來就相傳著一個哀傷悽美的愛情故事。「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曹植用極其浪漫主義色彩的語句,極其優美典雅的辭藻,勾勒出一幅夢幻的畫面,描寫了男主人公與洛神甄宓之間的真摯愛情,以及終因「人神殊道」無從結合而惆悵的分離。洛神,傳說中,她本是伏羲氏的女兒,只因在洛河邊遊玩時,不慎落入水中,溺水而亡,故後被封為洛神。《洛神賦》據傳為曹植紀念自己的嫂嫂——甄宓所作。據說曹丕納甄宓為妃子,對其並無什麼情意,甄后失寵,加上郭妃的挑撥和陷害,被曹丕賜死。死時以糠塞口,以發遮面,十分悽慘。曹植對其兄不能善待甄后十分痛心難過。
所以,亂世之中女子擁有美貌,是不幸多於幸運。甄宓因貌美被帶入曹府捲入曹氏鬥爭中,她真心愛上一個人卻不能相守,只因她的美貌被人覬覦,天天相見卻是相隔最遠的兩個人,她最深的愛戀只能借殿前那嫣然一笑以及即將離去前那哀怨回眸。才子佳人,到頭來都是一場夢!
二
2002版TVB電視劇《洛神》由梅小青監製,蔡少芬、馬浚偉、陳豪、郭羨妮主演。該劇講述了被譽為當世三大美人之一的甄宓,因外貌出眾,神採飄逸,而令她不由自主地一生於情海中飄蕩,「亂世桃花逐水流」。蔡少芬在該劇中很好地理解角色,演得很有神韻。她的舉止、言辭,乃至內在的氣質,都把中國傳統女性的智慧美態表露無遺。
劇中的甄宓美得令人心動。心慈則貌美。甄宓之美,之所以沒得如此深刻,如此動人,不止是那種神情的美、身姿的美、儀態的美,更是她的氣度、胸襟、氣質與內心。這樣一種美麗,非比凡人,非洛神之美唯能比之。明眸若雪映丹心,美人芳蹤雖已逝,但那含著淚水的嫣然一笑,卻依然停留在我們的心中,揮之不去。「亂世桃花逐流水」,甄宓為自己的命運下的最後的判語,又何嘗不是自古紅顏多薄命的感慨呢?想她初出場,以一小女子之力,獨自面對軍馬武夫面不改色、從容應對。在她生命中最打動人的,則無疑是她對曹子建那種深藏心底,卻永世不忘的深情。內心話語只能藏在心裡,不能說出、不能表白,還須以禮相守、以律自持。她眼裡的痛苦是內斂的、是稍縱即逝的,但也是深刻的、令人心痛的。最令人難忘的是她冒死闖大殿,對子建含著淚光的那嫣然一笑以及她死在曹丕懷裡那一刻望向子建的眼神。在觀眾眼裡,她把那個時代背景下極其聰慧美麗,又歷盡無奈的女人刻畫得感人至深。
馬浚偉在這部劇飾演曹植,把溫文儒雅的謙謙公子演繹得很是傳神。劇中角色曹植,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可惜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馬浚偉的表演是淡淡的、自然,不做作不誇張,他的古裝扮相不是那種讓人一看就有驚為天人的感覺,但慢慢看,會覺得這角色很溫柔很讓人心動。體貼細膩、落寞哀愁、痴情無限!他能把角色演活。最令觀眾心疼的是他的眼神,隔著屏幕也能感受那種與相愛的人分離的哀傷。
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曹丕在大殿上逼迫曹植作七步詩的情節。蔡少芬飾演的甄宓的神態令人震撼,展帕一笑的她,欲哭還笑,欲笑還哭,把亂世中弱女欲救人於水火卻又苦於無計的揪心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陳豪和馬浚偉也把曹丕和曹植的冷酷和糾結表演得很到位。劇中鏡頭一下子切換到地板上,兄弟二人同時都往前邁了一步,這剛好是第四步。沒等曹丕回過神來,「煮豆燃豆箕」就在他耳邊吟出。此時的曹植眼中噙著淚水,簡單五個字,卻是他在痛苦中熬出來的。當他接著往下說完「相煎何太急」時,剛好七步。他站定,噙著淚水看著兄長時,走在前頭的曹丕其實也流淚了。這個片段,許多觀眾說是,看一次就掉一次眼淚,非常真實,一點也不誇張。
電視劇《洛神》拍攝於2002年,彼時的馬仔看起來依然青澀,但恰恰是這種沒有城府和心機的少年感,才是符合人物不事偽飾的性格。憑著這個角色,他還在2002年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角逐「我最喜愛的男主角獎」,並進入最後五強。不少觀眾都說,他的古裝扮相比起現代戲要更加出彩。可能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成為了TVB拍過最多古裝劇的男演員。
亂世中,斷腸夢。《洛神》是無線電視TVB拍攝得比較出彩的一部劇集,將三國時代各路英雄逐鹿中原,才子佳人兒女情長,刻畫得細緻入微,虛構成分較少,比較接近歷史事實。劇中人物的冷酷無情,悲涼悲壯特別震撼人心。不少粉絲表示:對於這部劇集,每看一次都會沒來由的感嘆,每聽一遍都會無端的憂傷。為愛情的無辜心痛,為世事的無常難過,為劇中慧質蘭心的女人註定的薄命落淚。
三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三國時期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洛神賦》,是模仿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神女賦》中對巫山神女的描寫,敘述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故事,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神也即是人,另有所指,為忌諱皇帝而隱晦表達而已。電視劇《洛神》將人物的悲情故事還原,甄宓的掩帕三笑,為救人哭著笑,令人動容。七步詩道出了君王不念手足之情的冷酷殘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最是無情帝王家!劇中所配的幾首歌曲《水中仙》、《惜花》、《流沙》意境深遠,旋律優美,令人不能不佩服作曲家顧嘉輝的高深功力!
《流沙》是電視劇《洛神》的片尾曲,在劇情結局中,馬浚偉飾演的悲情人物總是令人相當震撼。視頻中,憂思成疾、未老先衰、兩鬢霜花的曹植走在水邊,恍惚間,聽見熟悉的聲音吟誦著「寒來暑經春復冬,看得浮生總是空。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官也空,侯也空,儘是苦債恨無窮。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朦朧之中,但見在水中央,他心中刻骨難忘的甄宓,身著素衣站在木船上,邊搖著船槳邊誦讀著佛家的《萬空歌》。曹植欣喜萬分,驚嘆「是甄宓兒接引子建來了,沒人再能把我們分開」,不由自主地向水中央走去,這時《流沙》的歌聲響起……劇中為填補「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遺憾,與幻化登仙的手法相似,頗有與梁祝的「生不結夫妻,死當同墓穴。寄語後世人,珍重看蝴蝶」異曲同工的意味。
歌詞配合劇情,寫道:「明白原來沒法,將愛送到你手,方知道,覆水早已難收」明明相愛卻不能相守,生生被人拆散,陰陽相隔痛苦折磨。亂世中,斷腸夢。人世太苦,紅塵太苦。於是,想到「流沙,走向他,跟我下沉吧」,一起下沉,赴死殉情到黃泉相見,也很美好,「流沙,愛下去,至死無話」傾吐出悽美的心願,令人動容、扼腕嘆息。
作者簡介:王小女子,一個從小就熱愛文學和音樂的小女子,個人公眾號:王小女子(gh-9abf8a3205fe)。
你可能還想看:
《湘靈》一曲,遙祭屈原
香草美人鄧麗君與她至純至美的歌曲
《換到千般恨》和《遠方斜陽路》
流行音樂和傳統京劇完美結合的傑作——歌曲《寒江雪》
網中人
東山飄雨西山晴
長按以下二維碼
可關注「王小女子」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