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參觀藝術展。李浩攝
12月23日下午,「憶起·一起·藝起」主題展覽暨「奮進小康——共繪新瀋陽」美術、書法、攝影、民間藝術作品展,在瀋陽文聯藝術展覽館舉行,上百件展品,展示了瀋陽市文聯70年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
憶起:
70年發展歷程和成就
1979年,楊振華、金炳昶的代表作《假大空》榮獲由文化部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一等獎;1986年,由瀋陽市文聯創拍的電視劇《努爾哈赤》榮獲第七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1991年,瀋陽市音協名譽主席、著名作曲家陶承志創作的舞蹈系列劇《月牙五更》,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走進瀋陽文聯藝術展覽館,代表瀋陽文藝70年成就的獎盃、獎牌、證書等便映入眼帘,讓觀眾一下子感受到瀋陽厚重的文化積澱。
除了這些榮譽,還有很多具有歷史文獻價值的信札、書籍和珍貴工作照片也一同展出。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多封來信吸引了記者的注意。1980年,市曲協在全國範圍內採訪相聲前輩,收集作品,在此基礎上瀋陽市文聯印刷出版《傳統相聲匯集》六卷本,侯寶林多次來信肯定此舉,並積極提供線索,詢問進展情況。據介紹,這套書是當今一切「相聲大全」之底本,也是包括郭德綱等相聲名家的開蒙教材。一起:
推動瀋陽文藝「百花齊放"
70年來,一批批瀋陽文藝名家和文化品牌百花齊放,11個文藝家協會、千餘名文藝家協會會員、13個區縣(市)文聯和4個企業文聯、3個行業文聯枝繁葉茂。此次紀念瀋陽文聯成立70周年主題展覽,從各個協會中廣泛徵集,展出了瀋陽文藝家在美術、書法、攝影、民間手工藝這四大門類的百餘件優秀作品。長近4米、高1.2米的中國畫作品《百花齊放》擺放在一樓展廳顯著位置。精準的筆法、吉祥的寓意、別致的韻味,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這幅作品由遼瀋地區著名畫家徐甲英、李鍾祿、張有、鄭伯勁、王立賢、張成思、劉俊元、欒祿璋、楊海濱、潘樹聲、高潮、李琦彬、李民和、花豔、呂洪臣共同創作。從立意,到構圖,再到分工、執筆,十餘位美術大家通力配合,一同獻禮瀋陽市文聯成立70周年。這幅作品集結了遼瀋地區的頂級藝術家陣容,是展現遼瀋美術界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之一。
藝起:
為瀋陽打造文化強市貢獻力量
展覽吸引了不少瀋陽藝術家和觀眾前來。他們站在作品前興致勃勃討論,面對面交流切磋,現場氣氛活躍,藝術氣息瀰漫在展廳的各個角落。
不少藝術家表示,此次展覽將瀋陽市文聯70年的成就都濃縮其中,不僅是對文藝精品的傳承和弘揚,也是對瀋陽文藝未來的一種暢想和展望。著名書法藝術家姚哲成看完書法展品後,連連稱讚「瀋陽書法界後繼有人」。瀋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關捷稱,展覽給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靈感,「也激勵我們勇於創新,創作出更有時代氣息的作品。」
站在70周年的新起點上,瀋陽市文聯也將踏上新徵程。瀋陽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伯紹陽表示:「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引領帶動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更勇敢地創造,不斷挖掘、展現文藝的綜合社會價值和作用,不斷提高公共文藝產品的供給水平、服務能力和使用效益,為瀋陽打造文化強市,建設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貢獻力量。」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王秒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瀋陽網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