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傳媒的未來哲學

2021-02-25 電影情報處


作者 / 陸小二

中國電影產業的主要發展目標,就是建成可以與好萊塢體系相抗衡的電影工業化體系。工業化是什麼?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將其標準總結為:規模化、標準化、規範化、協同化。

為此,中國電影產業在過去的幾十年,一直在不停的追趕,而在高速發展中,不可避免出現一些行業問題,直至這些問題集中爆發出來,因此出現了所謂的中國影視行業的「寒冬」「危機」。

4月22日晚間,光線傳媒發布2018年年報,根據財報顯示,光線2018年營業收入14.92億,同比下降19.0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利潤13.73億,同比增長68.47%。

從這期的光線財報來看,光線雖然在整體營業收入方面下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虧2. 84 億元,同比下降161.73%。

但光線傳媒在淨利潤,對外投資收益,貨幣現金,以及業務突破方面呈現出優秀的數據,足以說明在寒冬裡危就是機。市場依舊在大踏步的發展,巨頭正在寒冬裡悄悄補充著籌碼。

 

因為影視「春天」就在不遠的前方。只有經過危難的考驗,才能知道哪些業務才是最急需的核心,並且利用「寒冬」低價收齊對自己生態鏈有補充性質的籌碼,才能在來年的「春天」走得更遠,做到更強。

 

這就是光線傳媒的未來哲學。

 

淨利潤增長超預期,電影主業在上升


對於光線傳媒本期財報淨利潤增上,不少人都覺得這是因為出售新麗傳媒所帶來的收益支撐了年報數據。但如果以這樣先入為主的偏頗觀點看待光線傳媒的發展,對它是不公平的,更會讓投資者錯失一個冉冉上升的潛力價值股。

 

看待一家上市公司,應該首先重視它的業務突破能力。

 

當我們把光線的營業收入增長拉到近三年的財報綜合去看,就會發現光線電影主業務數據仍然處於一個高增長水平。

2016年光線傳媒的電影及衍生品業務實現收入12.34億元,全年上映電影15部,實現票房收入64.2億元。2017年光年傳媒營收增至18.4億,全年有十五部電影上映,實現總票房33億元,相比2016年下降近一半。

 

到了2018年,光線主營業務實現收入14.92億,同比下降19.09。但2018年光線上映的十五部電影,為光線創造了73.8億元的票房。

從2017年15部電影33億,到2018年15部電影73.8億的票房成績,光線用一年時間實現了票房總額翻倍,突破不可謂不大。其整體營業收入雖然下降為14.92億,但這是因為2018影視寒冬的緣故。相比光線19.09%的營收下滑,其他影視股公司業績下跌更慘。

最值得一提的是,光線在淨利潤達到13.73億,較上年同期增長68.7%,增速非常迅猛。在寒冬下光線能保持淨利潤50%的增長量,無疑說明了光線在衍生品和投資領域的成功,因為公司業務結構非常健康,避免了影視行業頻頻出現的一部電影虧損倒閉的危險。

 

在美國,電影企業的主要盈利項目並不是電影票房,單一電影收入並不賺錢,賺錢的是衍生品市場。好萊塢五大之所以能成為娛樂領域的巨頭,就是因為他們公司的整體結構,電影作為內容輸出,變現依靠衍生品產業鏈,業務涉足上下遊,絕對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通過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併購,光線傳媒形成了電影及衍生品渠道、電視劇、視頻直播、遊戲及其他四大業務板塊,而光線也成為了電影行業內少見的產業鏈齊全,投資產品皆獲成功的公司。

到了如今,光線傳媒已經成為中國影視娛樂行業的霸主。王長田已經同時影響了兩家娛樂上市公司,一家是內容製作為專長的光線,一家是在線票務平臺貓眼,光線控制下的娛樂帝國甚至超過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電影,其當前市值為447.76億元。

所有人都只看到了光線傳媒的主營業務下降,卻沒有看到它一年翻了一倍多的恐怖內生式增長,以及在對外併購領域,打造娛樂產業鏈整合方面的成功。

 

當光線的動漫,遊戲,影視,平臺四大業務通過增長,磨合成熟以後,能實現聯動式增長時,現如今238億的市值,根本與其未來不相匹配。

 

流動資金下降背後,

是光線發力內容業務突破


自2015年開始,光線四處出擊,一口氣布局了22家動漫公司,不僅一邊運用「買買買」等資本動作佔據動漫市場,一邊更是自主製作或引進動漫電影,積累光線自身的動漫業務經驗。

但從業績上來看,三年來光線傳媒參與的14部院線上映動漫,業績卻參差不齊。即有創造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紀錄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掀起過觀影熱潮的《大魚海棠》《你的名字》,也有票房僅為261萬元的《大世界》,493萬元票房的《聖誕奇妙公司》。

 

夢想成為中國皮克斯,要佔據動漫80%的光線,在2017年電影業務上無一部真人電影票房過十億、無一部動畫電影票房過億,以至於公司市值在半年內縮水100億,將整體業務拉入窘境。

 

光線在動漫領域的進軍,一直是困難重重。即使多次被外界質疑,但王長田從未想過放棄動漫業務,在他心裡,隨著視聽技術的成熟,在VR到來之時,動漫才是能讓光線傳媒成為東方迪士尼的關鍵。

 

2018年影視行業寒冬,中間更是囊括了無數動漫公司,由於資本的撤離,現階段動漫業務本身很難賺錢,導致部分動漫公司紛紛破產。

 

但就在全行業都不好受,收縮業務以求過冬時,光線卻利用出售新麗傳媒獲得的資金,開始在市場上收購優質公司和團隊。

 

但手握充裕現金的光線,在一年內貨幣資金本報告期末較去年末減少49.73%,這些錢都到哪裡去了?

 

比如在本期財報裡光線解釋流動資金減少,就是因為去年同期合併上海紅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增加貨幣資金所致。這家上海紅鯉文化成立於2017年1月,是一家專業從事動畫電影、電影Previs、動畫連續劇、CG短片製作,VR影視策劃製作,以及原創IP與原創漫畫開發製作的動畫公司。

 

光線有多看好這家公司呢?在收購上海紅鯉的同時,還給它還了4000多萬的債務。

 

如果不仔細看光線財報,根本不會發現光線對動漫領域的偏執。

 

在財報裡它只是提了一下,協助推廣的日本引進片《夏目友人帳》已於2019年3月7日上映,取得了1.15億元的票房成績。對於除上映了上述動畫電影外,光線還開展了上映動畫電影的籌備、製作等工作卻隻字不提。

 

但據情報君所知,在動漫公司的倒閉潮中,光線所投資的22家公司卻無一倒閉,這就是光線流動資金減少的重要原因,它把錢都投入到了未來。

對於光線來說,如果只是把未來都押注在電影領域,那麼光線只是一家電影內容製作公司,與好萊塢那些中小電影公司沒有什麼區別。只有在保持電影業務的同時,發力動漫領域,才有可能讓光線成為下一個迪士尼。

 

迄今為止,光線已經是中國動漫領域的頭號玩家。

光線的未來雖然面臨不小挑戰,

但其核心競爭力無人能比


從後來的歷史客觀的分析,十萬元創業娛樂資訊使得王長田涉入娛樂業,遇見徐崢成了光線在中國電影行業進入的機會,但布局貓眼才是光線成為後中國電影時代稱王,成為影視第一股的最大機遇。

2013年之前,影視公司還沒開始重視網際網路發行,一提起發行,大家首先想到的還是發行地網。但就在2013年到2014年短短一年之內,在線購票的比重一躍升至70%以上,有大約300億票房是從網上售出的。

影視圈雖然不懂科技,但他們知道電影嚴重依賴宣發,一旦發行渠道受阻,本來就盈利充滿不確定性的電影票房會更加雪上加霜。

 

在2015年,曾有小道消息稱,阿里的馬雲將優酷土豆的股權賣給王長田,但最終消息被證偽,但無風不起浪,光線對於獲得網際網路渠道的渴望非常明顯。

 

之後,光線還嘗試過跟360一起合作先看網,要做中國版的Netflix,但最後,雙方以「和平分手」告終。

 

2016年初,王興旗下的新美大,在與大眾點評合併,並獲得33億美元歷史性融資之後,最終決定,讓貓眼電影獨立生長。多次試圖掌握自有發行渠道失敗的光線,以驚人的魄力抓住了這次機會。王長田不惜一切代價,用23.83億元的現金和價值23.99億元的光線傳媒股票,換來了貓眼57.4%的股權。

這次交易在兩年後就看到了它重要的價值。光線能在2018年電影票房增長一倍有餘,就與光線入股貓眼第三方平臺有很大關係。利用大數據宣發的精準有效,光線非常容易對用戶宣傳他的電影,而且掌握用戶數據習慣,也讓光線在未來可能會成為中國奈飛,利用大數據製作電視劇,直切用戶痛點。

 

迄今為止,光線已經有了帝國的三大基石。

 

貓眼電影與淘票票形成了第三方售票平臺二分天下的大勢,在電影方面有徐崢這面大旗,光線的新喜劇風格一再收到市場熱捧,並且不斷突破票房記錄,如今更掌握中國青年獨立導演群體,2018年其投資的《陽臺上》《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藝術電影,就是這方面的嘗試。

在影視內容方面就可以看出來,光線並不盲從於大製作大項目,《超時空同居》等一系列小成本電影的嘗試,說明光線更試圖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容生產平臺,注重多元化,避免電影虧損風險。

 

比如它在國產動畫電影幾乎空白的時候發力布局,2015年成立彩條屋順勢布局動漫業務。目前,光線投資掌控超過20家動畫公司,從 IP 源頭橫跨三 維動畫、二維動畫、漫畫、遊戲、國外版權等。如今成為中國動漫領域的頭號玩家。

 

光線這麼做的原因,因為在美國,單純的電影製作公司並不被市場看好,因為其不具備完整的上下遊衍生品開發能力,就難以有更大的盈利增長能力。單一的電影製作公司在面臨票房盈利難以預期的巨大風險,因為單部電影賠本倒閉的情況在好萊塢並不少見。

 

王長田,被稱為中國娛樂新聞「教父」,《南方周末》對他的評價是:「不是過去文化人的最高讚譽『精英』這個概念所能概括的。」

 

2011年8月3日光線傳媒登錄深交所創業板。不知是緊張還是激動,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出現在深交所,官方儀式上,輪到王長田發言時,他發現自己竟然忘了講話稿,結結巴巴的他瞬間讓場面有點尷尬。

 

這天對王長田來說,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天,辛苦經營多年的光線傳媒終於登錄資本市場,奔向更廣闊的未來。而他在深交所的發言語無倫次,有違文化教父形象讓他更覺懊悔。

儀式最終在一度梗咽中結束,他混亂的講話中只有一句讓媒體印象深刻。「我們自己知道,光線傳媒做的挺不錯的,應該早點讓人知道」。

 

1998年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業電視策劃與製作機構「北京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的王長田。在他39歲時說:「我的夢想不止於此。」現在看來,當平臺,影視,動漫,人才,資金齊備時,對於擁有這些的光線傳媒,東方迪士尼的輝煌未來才剛剛開始。

 

他的未來,的確不止於此。

 

所以當平臺,影視,動漫,人才,資金齊備時,對於擁有這些的光線傳媒,東方迪士尼的輝煌未來才剛剛開始。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相關焦點

  • 光線傳媒8.3億入股新麗傳媒
    早報記者 閆鵬飛電視劇企業不斷有「大買賣」上演,最新的一筆大宗交易買主是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光線傳媒,300251)。10月25日開始停牌的光線傳媒昨晚公告稱,以8.2926億元受讓王子文持有的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27.642%股權。
  • 電視綜藝節目是最後的狂歡:光線傳媒撤銷電視事業部,未來發力電影...
    光線傳媒將撤銷電視事業部的傳聞,成為6月30日整個娛樂產業關注的焦點。該傳聞稱,光線傳媒電視事業部「徹底崩盤,將宣布解散」,餘下人員分到其他部門,光線傳媒以後不再製作電視節目。在電視廣告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之下,光線的「戰略調整」,會不會是行業的一個縮影?節目製作市場的未來又在哪裡?從電視業務到視頻業務,光線「不再有耐心陪電視臺玩了」?
  • 揚州江都攜手光線傳媒打造光線中國電影世界
    12月19號上午,光線中國電影世界展示中心公開暨《揚州市影視協拍服務指南》發布活動在揚州市江都區舉行。當日,光線中國電影世界展示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由光線傳媒和揚州市江都區人民政府合作開發的光線中國電影世界,地處江都空港新城核心區,佔地約4000畝,總投資164億元。
  • 《姜子牙》的「熱」與光線傳媒的「冷」
    作為光線傳媒「神話三部曲」之一,《姜子牙》以3.62億票房成為單日冠軍,並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2020年單片單日票房紀錄。在電影上映的11天裡,光線傳媒就曾預計來自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約為3.6億元至4億元,無疑《姜子牙》的成功「出圈」能給光線傳媒帶來巨大收入。
  • 光線傳媒控股貓眼電影,光線股價以後可以不只靠票房了
    在最初的交易被媒體披露之前,這樣的討論已經在漫咖啡和庫布裡克咖啡館裡持續了一兩周。到了5月底,就當討論已經變得有些乏味的時候,交易也正好完成了。5月27日下午,停牌一個多月的光線傳媒發布了公告,宣布完成了對貓眼電影的控股。光線通過兩家公司合計獲得貓眼電影57.4%的股權,付出的代價是6%的光線傳媒股份和23.83億元現金。
  • 賀歲檔臨近,光線傳媒是否還有下一個《姜子牙》?
    相比華誼兄弟、橫店、金逸等眾多公司,光線傳媒優勢何在?截至10月末,光線傳媒主投或參投的電影《妙先生》、《八佰》、《蕎麥瘋長》累計票房分別達到1316萬元、31.05億元、5219萬元。光線傳媒、華錄百納,光線傳媒以6400萬元的淨利潤排名第二。
  • 光線傳媒七小花旦,除了章若楠、任敏、孫千,還有未來可期的她們
    光線傳媒七小花旦,除了章若楠、任敏、孫千,還有未來可期的她們!每個演員在娛樂圈中的發展,除了自身的實力外,其實背後的團隊也非常重要,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光線傳媒旗下所籤約的七位年輕女藝人,也被稱為「光線七小花旦」,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任敏,其因出演「易遙」一角而被觀眾所認識,而小小年紀的她在影片中的演技卻驚豔了眾人,據了解在拍攝完該影片之後她也一度陷入抑鬱狀態,也是因為入戲太深,好在現在已經恢復正常,而且也接拍了不少的作品。
  • 光線傳媒七小花旦,除了章若楠、任敏、孫千,還有未來可期的她們
    光線傳媒七小花旦,除了章若楠、任敏、孫千,還有未來可期的她們!每個演員在娛樂圈中的發展,除了自身的實力外,其實背後的團隊也非常重要,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光線傳媒旗下所籤約的七位年輕女藝人,也被稱為「光線七小花旦」,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任敏,其因出演「易遙」一角而被觀眾所認識,而小小年紀的她在影片中的演技卻驚豔了眾人,據了解在拍攝完該影片之後她也一度陷入抑鬱狀態,也是因為入戲太深,好在現在已經恢復正常,而且也接拍了不少的作品。
  • 《姜子牙》定檔,光線傳媒能否再續《哪吒》神話?
    《姜子牙》能否帶領光線傳媒走出上半年陰霾?作者 | 陽雪編輯 | 楊晶 近期,隨著影片《八佰》開啟首輪點映,虧損許久的華誼兄弟「久旱逢甘霖」,似乎看到了一絲「被拯救」的希望,其股價接連出現上漲。 同樣期待「被拯救」的還有光線傳媒。
  • 光線傳媒三大重磅襲來,錢在哪裡?
    光線傳媒持有2個國內知名的虛擬實境公司,並已經產生不錯利潤的,一個是北京七維視覺科技有限公司,是光線傳媒的子公司;一個是北京卓研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光線傳媒持有40%的股權新麗傳媒IPO屢屢受挫 光線傳媒高溢價潛伏如果此次順利上市,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成為A股主板影視第一股。
  • 押寶《姜子牙》,光線傳媒能趟過至暗時刻?
    這是光線傳媒國慶檔即將上映的新片《姜子牙》終極預告打出的主題。影視業停擺174天,整個行業如墜冰窖。光線傳媒營收、淨利以及現金流急劇下滑。光線傳媒將渡過至暗時刻的寶押在動漫電影《姜子牙》身上,本來,該片是計劃在春節檔上映的,但是因疫情原因足足推遲了8月有餘。歷經漫長等待,光線傳媒能否誠如電影宣傳片那樣:做自己的英雄,拯救自己?
  • 市值跌跌不止,《姜子牙》救不了光線傳媒
    然而這幾部電影的主要出品方和發行方如光線傳媒、北京文化、歡喜傳媒等影視股卻集體下挫,其中,光線傳媒的跳水更為突出。 高開低走的姜子牙 在國慶檔後的首個交易日,光線傳媒盤中一度大跌17.17%至13.8元,創2015年上市以來最大跌幅。
  • 「姜子牙口碑崩塌」,「我的家鄉」後來居上,光線傳媒你怎麼了?
    今天我們主要來講一下姜子牙的出品方,光線傳媒,正是光線傳媒的動畫哪吒有著50.35億的票房,本應春節檔上映的姜子牙,推遲到了國慶檔,有著良好口碑的哪吒,給姜子牙帶來了很大的預期,從首日票房我們可以看出觀眾的期待,但是好景不長,只持續了3天,由於口碑的崩塌,票房接連下降,預測連哪吒的中位數估計都不可能達到了。
  • 光線傳媒藝人終於迎來「春天」,成功捧紅丁禹兮、任敏等
    提起光線傳媒,大家很熟悉的,這光線傳媒可以說是所有經紀公司之中最早籤約藝人的之一吧!最開始的藝人好像是謝楠、大左、柳巖、包貝爾。 胡先煦可以說是光線傳媒旗下的「一哥」,童星出身,有數部代表性作品,《小別離》《原來你還在這裡》等,但年紀很小,比其他籤約藝人還小,所以沒擔任主角的作品。
  • 《惡棍天使》輸了口碑贏了票房:光線傳媒大賺
    以至於光線傳媒在公告稱,該票房成績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當然,6.2億元的票房不可能全部計入光線傳媒的營收,還要進行各方分帳後的進一步核算。《惡棍天使》有兩家投資方:光線傳媒和橙子映像傳媒。工商資料顯示,後者是鄧超等人的公司,光線傳媒也曾在2013年獲得其27%的股份。而影片的發行為光線傳媒獨家擔當。光線傳媒並沒有透露公司的投資比例,不過一位接近光線傳媒的券商分析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資本市場上傾向於光線傳媒可以拿到製作方面近50%的收益。
  •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5年投入10億 一本正經做漫畫
    原標題: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5年投入10億 一本正經做漫畫
  • 光線傳媒清倉轉讓給騰訊新麗董事長放棄IPO
    光線傳媒3月11日晚間公告稱,擬以33.17億元的對價將持有的新麗傳媒27.64%股份出售給林芝騰訊,本次交易後,光線傳媒將不再持有新麗傳媒的股份。此次光線傳媒作為第二大股東轉讓其持有的新麗傳媒全部股權,這一重大變動勢必對新麗傳媒的IPO進程造成重大打擊。有投行專業人士就此表示:「應該是新麗傳媒暫停IPO了,不然在這個關鍵節點是不可能轉讓股權的。」
  • 《陽臺上》、《雪暴》接連失利 光線傳媒能否借《南方車站的聚會...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車站的聚會》背後出品方出現了光線傳媒的身影,而光線傳媒近年來電影業務營收增長有所放緩,今年以來除了聯合出品的《瘋狂的外星人》外,備受期待的《陽臺上》、《雪暴》接連票房失利,此次《南方車站的聚會》「牆外開花」,能否為光線傳媒扳回一城?《南方車站的聚會》是一部犯罪題材電影,由刁亦男執導,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等主演,講述了一名小偷在逃亡之路上自我救贖的故事。
  • 光線傳媒2016年計劃片單一覽(含電影電視劇網劇動畫)
    2016年,光線已經計劃上映的影片是16部,已經上了3部,接下來還有13部。還有更多尚在確定中得電影項目。已經在製作中的電影、電視劇、網劇、動畫片,現在是39部,舞臺劇還有4部。  在自己親自設計的私人會所裡,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宣布了未來光線在新人培養、IP儲備以及VR生態布局等方面的戰略計劃,並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 不管《姜子牙》還是彩條屋,都無法拯救光線傳媒
    在《姜子牙》和大幅震蕩的股價背後,光線傳媒的一系列問題暴露出來。近幾年光線傳媒的爆款公式的頻頻失靈,2018年的行業寒冬及2020年疫情更是將光線傳媒帶入了至暗時刻。儘管彩條屋的出現帶給了陷入囧途的光線傳媒一絲曙光,但彩條屋的很難將光線傳媒從困境中解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