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雖然是西方節日,但華語樂壇裡的相關流行歌曲卻不在少數,諸如鄧麗君、張學友、林子祥等,這些老牌巨星也都吟唱過相關曲目。在眾多有關聖誕節的華語歌曲中,陳奕迅的《聖誕結》是特殊且傳唱度非常廣的一首,儘管它沒有迎合節日的歡快氣氛,而是充滿了寂寞。
《聖誕結》的前身是《lonely christmas》,兩者都是陳奕迅的原唱歌曲,不同之處則在於前者是國語,後者為粵語。儘管語種不同,但風格及營造氛圍並未改變,都是以一個盛大節日做引子,旨在抒發眾人狂歡對比下的落寞滋味。
向來被稱為「粵語歌的最後輝煌」,陳奕迅的唱功在此歌中展露無遺,尤其對情感的拿捏濃厚又不放肆,一個人的寂寞心事娓娓道來,似訴說又像自語,極易引起聽者共鳴。所以,名義上這首歌與「聖誕節」有關,但實質上為一首地道的傷感情歌。
有些歌,只為節日所作,也只會在節日被唱起。而《聖誕結》,它適合每一個孤獨的人,傾聽範圍也不局限於何時與何地。在陳奕迅眾多的情歌中,《聖誕結》的名頭雖不如《富士山下》大,情感厚度也比不過《好久不見》,但它仍值得被反覆傾聽,也足以讓孤獨患者找到排遣寂寞的出口。
2010年,陳奕迅聲嘶力竭的現場版《浮誇》,成為他音樂生涯中不可磨滅的經典印象,情緒的極度宣洩,是人歌一體的化境。同樣,在眾多演唱會中,《聖誕結》(lonely christmas)也曾被他詮釋得入心入肺,它雖沒有《浮誇》的嘶吼震撼,卻仍是一首用盡力道才能唱出感情的心聲表達。
同樣,《聖誕結》在翻唱難度上,也絲毫不遜色於《浮誇》。儘管它的音調不高,但首段副歌處的弱混唱法極有難度,非經三五年系統練習不能致也。後面兩段副歌連在一起唱,更是對氣息控制力和耐力的考驗。最為難得的是,陳奕迅的演唱極具層次感,以及遊刃有餘的連續咬字,這都是毫無爭議的、頂級唱功的實力彰顯。
從《聖誕結》延伸,流行音樂領域內,同樣也有著諸多借用節日抒寫心境的歌曲,如孟庭葦《沒有情人的情人節》,許茹芸《沒有你的聖誕節》等。這些歌詞的創作,無一不是借用節日的美好作背景,以此襯託孤單、寂寞的深刻,而其對比營造的曲調,也更易打動人心。
常言道,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對節日的訴說中,一些音樂創作者推己由人,將個人的心事譜寫成了抒發共情的旋律。而諸如陳奕迅、孟庭葦等優秀歌者,又將情感完美代入,真正在他人的狂歡之外,為孤寂的人營造了一方靜謐天地。
但這些歌終究傷感,與節日的祥合氣氛格格不入之外,也愈發擴大著聽者的孤單心事,就像陳奕迅在《聖誕結》裡唱得那樣:落單的戀人,最怕過節。所以,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在音樂裡找到的,不只是孤單的共鳴,還應該有積極向上的力量